1. 公路工程桥梁维修需要做资料吗
任何维修都需要记录,不管大修还是小修,这个应该是养护管理起码的要求吧,不然下次怎么知道某些构件有没有维修过,维修到什么程度等等。
至于资料做到什么程度,看业主的要求喽
2. 桥梁维修是不是先修便道
这个也是可以的,从两个月修的话肯定有详细变动的,这样的话才能够进去施工车辆,施工车辆。
3. 桥梁的维修与养护是具体做什么的
大的方面说:
桥梁复养护制包括:桥梁检测评估、养护维修和档案管理。即巡视检查、检测评定、日常保养、维修、大中修、加固、改扩建、建立档案资料。
桥梁的维修与养护具体内容:从桥面系到上下部结构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保养、维修、大中修,桥梁加固、改扩建等工程。比如桥面清洁;伸缩缝清理、修补、橡胶条更换;人行道板维修;栏杆维修、油漆;沥青铣刨摊铺;砼或沥青裂缝封闭;砼剥落露筋修补;支座保养、更换;梁体加固;桥梁拆除重建等等。
4. 公路桥梁施工维修队都能干什么活
一般就是修修桥面,贴贴碳纤维布,贴下钢板,专业点的可以进行换索,加体外束。
5. 桥梁维修施工方案!
不要着急! 什么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 这样的问题一时半会让人不好下手 建议你最回好是下载一些答图纸或方案 可以参考参考或许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你只要有网易邮箱 在网易土木在线上下载一些东西很是方便 http://www.co188.com/里面什么样的东西都有 完全免费没有的话赶紧注册一个 第一次不行 第二次就OK了 还可以去迅雷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东西 希望你满意!
6. 桥梁维修加固是先灰土还是路面施工
现在对桥梁做加固一般会选择粘贴悍马碳纤维布来做加固,优点很多,如施工方便、基本不增加荷载,强度高。
7. 铁路线桥维修工是干什么的
铁路线桥维修工的主要任务是:
1、 在班(组长)的领导下,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对轨道进行起、拨、改、捣固维修,更换磨耗、锈损、变形的钢轨及失效轨枕,定期更换连接零件和防爬设备,清筛污染严重或整治换填存在翻浆冒泥、不均匀下沉等病害道床碴石,并将碴石补充饱满,对道岔内尖轨、辙岔、翼轨、岔枕等进行人工更换。
2、熟悉管内铁路线路设施、桥涵、路基设备的情况,掌握其特点和病害变化规律,做好日常巡查工作。重点是线路轨距、水平、前后高低差、方向,钢轨、夹板、连接零件、辙叉状态的检查;线路两侧堆载侵入限界及超负荷、道口轮缘槽状态的检查;违规使用及意外伤害铁路设施的检查;规范中要求的线路巡查季节性重点工作的检查(春季道床、路基冻融;夏季道床路基积水、翻浆冒泥,线路涨轨爬行,桥梁伸缩;秋季为铁路设施安全过冬全面检测;冬季道床、路基冻涨,线路缩轨,钢轨、夹板及连接零件折断,道岔、道口清雪防冻);桥涵护坡、支座,路基边坡、排水沟的检查等。按要求填写巡查记录和隐患汇总上报工作。
3、铁路设施完好率数据采集、春秋季铁路设备检测与统计。
4、铁路道岔、曲线、路基、桥梁支座等设施重点病害整治。
5、铁路设施因违规使用所造成的意外和突发事故抢修。
6、铁路沿线规定范围内堆载、施工等监督检查。
7、铁路维修工器具维修保养、旧料回收与码放。
8、牢固树立保证行车安全的观念,认真贯彻各项政策、法规和有关制度,积极向用户宣传铁路保护常识,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做好优质服务。
9、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工作中严格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熟练掌握《铁路工务实作技能》中规定铁路设施养护、维修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
8. 桥梁维修分为哪些方面
对于桥梁维修,要看桥梁型式而定。
1、对于一般的简支梁桥,就检查支座,漏筋情况,补残;
2、对于斜拉桥,要考虑调索(即调整拉索拉力做到均衡);
3、对于大型连系梁,要检查箱的腹板开裂情况,严重的要步体外索(因为原来设计的体内预应力索已经损失,不能完全承担作用)。
9. 桥梁维修加固流程
浅谈桥梁的维修与加固的方法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过去年代修建于各地城镇和各级公路上的桥梁,负担着十分沉重的交通荷载及繁重的交通量。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如建桥当时的资金紧缺,设计荷载及泄洪标准偏低,技术力量的缺乏,设计、施工管理的粗放,设计、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和设备、手段、材料的落后,以致在设计上或多或少存在考虑不周的缺点,施工也留下大小不同的缺陷。当时社会发展较缓,缺乏前瞻和预见,桥梁投入运营使用之后,运营管理的长期滞后,管养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长期被忽视,管养费用被挤占、挪用,运营车辆长期普遍超载和严重超载未得遏制,桥梁的技术状态未得到及时、细致的观测掌握。在寒冬酷暑、暴雨烈日、洪水冲刷、车船撞击的多年影响下,使得为数众多的农用、公路及城市桥梁,发生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病害,如桥面破损、栏杆断裂、伸缩缝损坏、桥头跳车、梁板或拱体裂缝、砼剥落、钢筋钢索锈蚀、钢结构裂纹锈烂、墩台断裂位移、挡墙倾斜错位、锥坡下挫坍塌、墩台基底冲空、桥头路基冲塌、河床护底冲翻以及河道被冲刷严重变迁而危及桥头路基等,已经破坏了桥梁的正常良好状态。这种不良状态,除将大大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之外,有的已经威胁着过往人车的安全而成为危桥,成了政府、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关注、耽心的大事。
对于事关行车安全的路桥设施的管理、检查、养护维修、大修加固、技术检定等方面,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我国铁路系统就施行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铁道部工务局、铁路局工务处、各分局工务科、各工务段、桥梁领工区和工区,长期以来实行了桥梁档案管理、经常检查、定期检查(每年春、秋季,两次)、特别检查和计划预防性维修制度,配合桥梁检定、桥梁试验、洪水冲刷观测、桥梁大修和防洪工程,维护了桥梁的正常完好状态,从而大大地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使得像1906年前后修建的津浦铁路上的一千多座桥梁(如济南黄河桥、淮河桥等),1934年前后修建的浙赣铁路上的近400座大中小桥(如钱江一桥、浦阳江桥、浣江桥、大陈江、苏溪江、金华江、东绩江、乌溪江、江山江、玉山信江、灵溪、弋阳江、贵溪信江、抚河、山前河、赣江、赣江支流、袁水、芦溪江等),经历了70~100年的酷暑严冬、暴雨烈日、洪水淘刷、战乱损坏和提载提速考验,除少数做了加固、换梁或改建之外,绝大多数的苍老旧桥至今仍保持着安全运营状态,为国家承担着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科学地管好桥梁,铁路工务系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建立了桥梁技术履历书,对该桥的技术特征及其变化均有如实记载;旧社会已丢失无考的桥梁基础资料,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全部挖探清楚;对于钢桥均有丈量结构详图,并据以检定其荷载等级。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颁行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桥隧养护规则》、《铁路桥梁检定规程》、《铁路养路工作保证行车安全规则》、《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桥隧建筑物保养质量评定标准》、《桥隧综合维修验收标准》、《桥隧大修验收标准》等规章制度,有了桥梁定期检查(每年春、秋两次大检查)和特别检查(针对病害桥梁)的规定与习惯,有了桥梁试验、检定、大修设计、和大修施工队伍。在工务系统,有一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留学归国、名牌大学(如唐山交大、上海交大、北洋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毕业的技术、管理骨干。铁路桥梁不但内在大小病害得到了及时地整治、加固,而且那时已经进一步顾及到外表的整洁美观,实行了状态评分、评比制度。更重要的是铁路职工对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执行已成习惯。这不能不说是铁路管理的科学、先进之处。
由于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行关联性极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确保其日夜不间断安全、正点地运行,密切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救灾和人民生产生活等诸多大事,如果在一座小桥上中断行车一天,将使数以百计的客货列车停运,影响可波及数省,责任极其重大,故铁路桥梁设计、施工更偏稳重。半个多世纪以来,铁路施工单位在确保行车安全、不中断行车、利用行车间隙或短暂的封锁时间进行桥梁设施的修理、更换,从组织、计划、准备和技术措施方面的考虑,都是十分细致、周密和严谨的,都是考虑如何尽可能不影响或少影响列车运行,以顾全国家、社会的大局利益,保证铁路运输系统的总体效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创就三分二十五秒钟更换一副道岔,一个小时更换一孔钢梁的经验。但多年来所见的市政、建筑、园林、电信、电力、燃气、热力、公路等部门的施工,多图业主或施工单位自身的方便和利益,而少顾对社会、交通现状的重大影响,较少考虑其他单位的损失,轻易地令行车改道、阻断或阻滞交通,施工拖沓,因施工不当或不慎损坏公用设施给社会上其他方面造成很大的损失的事例比比皆是,很感遗憾。
在城市系统中和城乡结合地段的桥梁,甚至公路桥,由于其重要性不比铁路桥梁,管理制度建立较迟,管养队伍的建设和责任的确立严重滞后(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主编、由建设部发布的《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才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即使是经济文化较发达的我省,《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办法(暂行)》,也才即将在2004年9月1日施行,国内有好些高速公路似乎尚无自己稳定的维修队伍),且至今执行力度较弱。尤其是缺乏管理历史基础的中、小城市,重新建、轻管养的短视认识没有解决,以致城市维护资金被挤占,桥梁管养无人负责、无钱进行,其技术力量更是极其薄弱,有些才几年或十几年前建造的大桥,设计、竣工资料就已缺失,其历史和现状无记载、无检查,不懂得检查甚么?怎么检查和记载?养护甚么?怎么养护?哪里重要?哪里次要?哪些病害需要及时整修加固?如何加固?以至小病、中病无人管,到大病成了危桥时才突感惊慌!运营管理本来较难(是与分散运输户打交道,不像国营铁路集中统一,容易令行禁止),又长期失控,车辆超限、超速、尤其是严重超载,给桥梁造成极大的损害。桥梁一方面是遭到强力损害,另一方面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检查、养护和救治,其寿命能长吗?使得有的桥梁才建好十几二十年,就因病害严重、承载力已大大降低而成为危桥。再加以缺少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技术人员参与分析决策,加固乏术,不能保证安全,以致耗费巨资,将桥梁拆除重建;亦有由于对浅基础认识不足,防护不力,致使千年古桥在暴雨洪水中被冲毁,损失巨大,殊深痛惜!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车辆载重量、车速和交通量已大为提高,在过去三、四十年所建造的低标准的、长期失养的农用、公路及城市桥梁能否继续服役并安全运营,已成为公路和城市建设决策部门的一件大事。但是,有病害、甚至病害严重的危桥,如果有正确的检查分析与诊断,以新技术、新材料给予加强、加固(配合必要的桥梁试验验证)一般是能够继续安全运营的,并且能使其原有载重等级得到提高。此项检查、分析、加固的费用,一般只是新建费用的10%~20%.而且在加固过程中,除少量重车短期绕行之外,勿须全部中断交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其了然。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
桥梁经过检定加固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数十年的事例,从解放初期的济南黄河铁桥开始,在铁路干线上可说是屡见不鲜。
几十年来,几代土木工程专家学人,在铁路、城建、公路系统从事着桥梁、水文、建筑和其它土木工程的养护维修、科研、试验、检定、大修加固、施工、设计以及建设管理工作,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桥梁工程的同行们(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老一辈专家)一起,对为数众多的病桥、危桥有所分析和研究,并实施加固设计和施工,对辛勤为人们工作的桥梁,如医生之对于各种病人,实行“救死扶伤”,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德之物——桥梁,健康地继续为人们工作和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