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车机修工位安全操作规范
一汽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工具是否完好。施工内时工具必须摆放整齐,不得容随地乱放,工作后应将工具清点检查并擦干净,按要求放入工具车或工具箱内。
二、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大力蛮干,不得用硬物手锤直接敲击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后要按顺序摆放整齐,不得随地堆放。
三、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倒流或倒入排水沟内,防止废油污染。
四、修理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座位以及地毯,并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车间内不准吸烟。
五、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坚实场地并用角木将前后轮塞稳,然后用安全凳按车型规定支撑点将车辆支撑稳固。严禁单纯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在车底作业。
六、修配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件或更换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格按修理技术规范精心进行作业和检查调试。
七、修竣发动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各部件装配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加足润滑油、冷却水,置变速器于空档,轻点起动马达试运转。严禁车底有人时发动车辆。
八、发动机过热时,不得打开水箱盖,谨防沸水烫伤。
九、地面指挥车辆行驶,移位时,不得站在车辆正前方与后方,并注意周围障碍物。
B. 什么是安全操作规程它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工人操作机器设备和调整仪器仪表时必须遵守的规章和程序。
安全操作规程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包括:操作步骤和程序,安全技术知识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的维修保养,预防事故的紧急措施,安全检查的制度和要求等。
合理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能很好地规范职工的操作,预防事故发生。这篇文章,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哪些设备应该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对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生产工艺流程及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设备、装置,如电气设备、起重设备、锅炉和压力容器、厂内机动车辆、建筑施工设备和机加工设备等。
安全操作规程是规定操作过程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或设备应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操作人员正确操作设备的依据,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规范,对提高设备可利用率,防止故障和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起着重要作用。
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操作规程编制要突出重点,文字力求简练、易懂、易记。条目的先后顺序力求与操作顺序一致。
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停二看三通过”,尽管是交通警告语,但相当有借鉴意义。它突出了通过道路叉口的重点:“停、看、通过”;用“一、二、三”的把这三个重点的先后顺序串连起来,达到了简练、易懂和易记的目的。在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中,我们可以先把操作步骤先梳理出来,再按照这样的顺序把每一步骤的关键词(一般是动作性词语)找出来,然后串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不顺口的进行词语替换。
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什么内容
设备安全操作一般分:设备安全管理规程、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过程规程。设备安全管理规程主要是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安全检查、安全检测和档案规定等规定;安全技术要求是对设备应处于什么样的技术状态所作的规定;操作过程规定对操作程序、过程安全要求的规定,它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核心。
设备操作规程内容一般包括对作业环境、设备状态、人员状态、操作程序、人机交互和异常情况处理等规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完成后三个阶段。
一、作业前阶段:1、观察作业天气、采光、地形等情况,清理好工作现场;2、仔细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备可靠;3、人员的精神状态、衣着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主要是规定作业环境、设备状态、人员状态三方面的要求。
二、作业中阶段:1、工件装卡牢固;2、自动控制时,调整好限位装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3、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注意各部位有无异常,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排除。4、中断作业应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5、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6、维修设备时,应按设备维修程序操作。主要是规定操作程序、人机交互和异常情况处理等。
三、作业完成后阶段:1、各操作手柄、按钮复位,恢复设备状态;2、所使用的工具要清点、作业用辅助设施及时拆除;3、设备润滑,场地清理;4、维修作业要做好设备交接;5、个人防护用品应在确认作业完成后,最后摘除。
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的步骤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可按:资料收集、撰写、修改完善和审批实施等步骤来进行。
一、调查、收集资料信息。信息的来源包括:该类设备适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规程规范;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书、技术文件;同类设备相关资料;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管理制度等。
二、撰写。安全操作规程的格式一般分为“全式”和“简式”两种。行业性规程多为“全式”规程,主要包括:总则、引用标准、名词说明、操作安全要求等。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多采用“简式”,即规定操作安全要求,着重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后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对合理性建议、意见加以采纳,及时修改完善。
四、审批实施和持续改进。审批执行是严肃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使安全操作规程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规范文件形式确立下来的重要环节。同时,要进行每年审查和修订,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
C.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 工作时,要穿戴好工作服,准备好各种工具才能开始。
2. 维修电器时,要首先内检查电源是否断开,严禁容带电操作,以免发生伤亡事故。
3. 在拆卸机器零件时,要井井有条地摆放零件,不可乱丢乱放,以免遗失。
4. 清洗各种机器零件时,要严禁打火吸烟,严禁明火作业。严禁用汽油清洗零件或擦拭设备。用过的废油,要倒入规定的容器内,严禁擅自倒入下水道。
5. 在机器维修完成后,试机之前,要检查机器各部位的紧固螺钉是否紧固,检查油量是否充足,先用手搬动手轮,确定安装无误时,再开电源试机。
6. 维修人员要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严防因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件或铁屑飞溅而造成人身伤害。多人同时操作时,要注意协调配合。工作场地要保持清洁,严禁油液污水遍流,以免滑倒伤人。使用工具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
D.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是什么行业的机修工?行业不同,要求还有点差异。不过,将下面的加以整合应该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了。
***机修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机修工对所在岗位的安全负责任。
二、严格执行机修工操作规程。
三、自觉遵守机修工岗位责任制。
四、加强对业务范围内的机电设备的巡回检查及日常检修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队汇报,努力把各类机电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及时准确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类机电事故,将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六、对业务范围内的工作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七、认真搞好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
八、积极参加事故追查分析及安全活动,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机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工作时,要穿戴好工作服,准备好各种工具才能开始。
2. 维修电器时,要首先检查电源是否断开,严禁带电操作,以免发生伤亡事故。
3. 在拆卸机器零件时,要井井有条地摆放零件,不可乱丢乱放,以免遗失。
4. 清洗各种机器零件时,要严禁打火吸烟,严禁明火作业。严禁用汽油清洗零件或擦拭设备。用过的废油,要倒入规定的容器内,严禁擅自倒入下水道。
5. 在机器维修完成后,试机之前,要检查机器各部位的紧固螺钉是否紧固,检查油量是否充足,先用手搬动手轮,确定安装无误时,再开电源试机。
6. 维修人员要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严防因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件或铁屑飞溅而造成人身伤害。多人同时操作时,要注意协调配合。工作场地要保持清洁,严禁油液污水遍流,以免滑倒伤人。使用工具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
***再举个酒店机修工例子:
机修工安全生产职责
一.负责酒店的水、电、气、空调、电梯、厨房、PA设备等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和计划性维修保养工作。
二.服从领导,服从调度,保证酒店所有机电设备的完好和及时维修、正常运行。
三.保证客房和厨房、公共区域、水、电、空调的正常供应。
四.保证厨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五.客房卫生洁具及设备需要维修时,应及时维修的同时做好对客服务准则。
六.负责酒店所有门锁、窗锁、门地弹簧抽屈锁的更换修理。
七.负责酒店所有装饰、装潢的维修工作。
八.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之符合酒店要求,并进行小型零件的加工。
九.根据设备的使用,年度、月度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实施。
十.按期巡检消防设备,协助保卫部进行消防检查,消防试验,在发生火灾时给消防人员提供帮助。
十一.设备发生故障后服从经理及主管领班的调动,上级不在时服从中控室的调动,积极进行抢修。
十二.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事项。
来自动感居答~
E. 什么是安全操作规程它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制定的必须遵守的操作活动规则。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机器设备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及群众经验制定的安全操作守则。是企业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处理伤亡事故的一种依据。
安全操作规内容:
总则;
工作前的安全规则;
工作时的安全规则;
工作结束时的安全规则。
F. 什么是安全操作规程它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操作者必须遵守的操作活动规则。它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机器设备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及群众经验制定出的安全操作守则。是企业建立安全制度的基本文件,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伤亡事故的一种依据。
安全操作规内容:1、总则;2、工作前的安全规则;3、工作时的安全规则;4、工作结束时的安全规则。
设备操作规程三阶段:
设备操作规程内容一般包括对作业环境、设备状态、人员状态、操作程序、人机交互和异常情况处理等规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完成后三个阶段。
1. 作业前阶段:观察作业天气、采光、地形等情况,清理好工作现场;仔细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备可靠;人员的精神状态、衣着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主要是规定作业环境、设备状态、人员状态三方面的要求。
2. 作业中阶段:工件装卡牢固;自动控制时,调整好限位装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注意各部位有无异常,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排除;中断作业应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维修设备时,应按设备维修程序操作。主要是规定操作程序、人机交互和异常情况处理等。
3. 作业完成后阶段:各操作手柄、按钮复位,恢复设备状态;所使用的工具要清点、作业用辅助设施及时拆除;设备润滑,场地清理;维修作业要做好设备交接;个人防护用品应在确认作业完成后,最后摘除。
参考资料:
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的步骤:
1. 调查、收集资料信息。信息的来源包括:该类设备适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规程规范;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书、技术文件;同类设备相关资料;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管理制度等。
2. 撰写。安全操作规程的格式一般分为“全式”和“简式”两种。行业性规程多为“全式”规程,主要包括:总则、引用标准、名词说明、操作安全要求等。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多采用“简式”,即规定操作安全要求,着重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后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对合理性建议、意见加以采纳,及时修改完善。
4. 审批实施和持续改进。审批执行是严肃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使安全操作规程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规范文件形式确立下来的重要环节。同时,要进行每年审查和修订,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
G. 汽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汽车修理来工安全操作规自程
一、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工具是否完好。施工时工具必须摆放整齐,不得随地乱放,工作后应将工具清点检查并擦干净,按要求放入工具车或工具箱内。
二、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大力蛮干,不得用硬物手锤直接敲击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后要按顺序摆放整齐,不得随地堆放。
三、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倒流或倒入排水沟内,防止废油污染。
四、修理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座位以及地毯,并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车间内不准吸烟。
五、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坚实场地并用角木将前后轮塞稳,然后用安全凳按车型规定支撑点将车辆支撑稳固。严禁单纯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在车底作业。
六、修配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件或更换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格按修理技术规范精心进行作业和检查调试。
七、修竣发动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各部件装配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加足润滑油、冷却水,置变速器于空档,轻点起动马达试运转。严禁车底有人时发动车辆。
八、发动机过热时,不得打开水箱盖,谨防沸水烫伤。
九、地面指挥车辆行驶,移位时,不得站在车辆正前方与后方,并注意周围障碍物。
H. 汽车维护与保养操作安全规范是什么
1.安全操作工作规范
(1)工作前应当检查所使用工具是否完好。在施工时工具必须摆放整齐,不得随地乱放,工作后应清点检查工具并擦干净,按照要求放入具车或工具箱内。
(2)在拆装零件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大力蛮干,不得用硬物(如锤子)直接敲击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后要按顺序摆放整齐,不得随地堆放。
(3)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收集桶内,不得随地倒流或倒人排水沟内,防止废油污染。
(4)修理作业时,应当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座位以及地毯,并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车间内不允许吸烟。
(5)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坚实的场地并用角木将前、后轮塞稳,然后用安全凳按照车型规定支撑点将车辆支撑稳固。严禁只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后在车底作业。
(6)修配过程中,应当认真检查原件或更换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格按修理技术规蓖认真地进行作业和检查调试。
(7)修竣发动机起动前,应当先检查各部件装配是否正确,是否按照规定加足润滑油和冷却液,置变速器于空档,轻点起动机试运转。严禁车底有人时发动车辆。
(8)当发动机过热时,不得打开散热器盖,谨防沸水烫伤。
(9)在地面上指挥车辆行驶、移位时,不得站在车辆正前方与后方,并注意周围障碍物。
2.安全管理工作规范
(1)现场环境保持清洁,符合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要求,明亮、通风,各区域、岗位有标志。各工位明显处张贴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对于重要区域和特殊设备,要于醒目处张贴禁止事项。
(2)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及日常监督活动以保证安全生产。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定期组织检验与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4)设备、工具配备合理、齐全,性能良好,实行定置管理。
(5)各类物资定置存放,堆放整齐,废旧物资及时清理。
(6)维修人员着装统一、保持整洁。
(7)工作过程中实行“三不落地”(工具不落地、配件不落地、废料油污不落地),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
(8)严格领料制度,换下的旧件、领用待装的配件及维修过程中拆下待装的配件要妥善保管。各工位不得存放在修车辆配件以外的其他配件。
(9)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物品,粉尘、腐蚀剂、污染物、压力容器等应当有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压力容器及仪表等应当严格按有关部门要求定期校验。
3.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不要在不通风的车库内长时间运转发动机。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这是一种看不见又闻不着的毒气。长时间处于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中,会引起头痛、呼吸急促、恶心呕吐、体虚目眩、心理混乱甚至大脑损伤等症状。如果在车库内起动发动机,则应当将车库的门打开或打开排风装置,以便随时将废气排出车库。即便露天作业,也不要在工作着的发动机排气管附近长时间停留。
(2)不要用嘴吸油管。汽油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特别是含铅汽油,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消化道及肾脏。另外,汽油中还含有高浓度的硫化物,因硫化氢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将汽油吸入肚里,则会导致中毒或死亡。一旦吸入,应逼迫自己呕吐并及时到医院治疗。
(3)不要沾上燃油系统清洗剂。大部分的燃油系统清洗剂中都含有甲基氯化物、芳香族类和乙醇,这些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这些物质被吸入鼻内或溅在皮肤和眼睛上都是很危险的。
(4)注意避免机械伤害。对汽车的保养关联着各个方面,在进行保养操作时,应当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以防其他人的误操作而受到伤害。在起动汽车时,应注意变速器的档位情况,以防汽车误动伤人。在发动机罩下工作时,应当让其他人离开驾驶室,以防发动机突然转动或其他人操纵机构动作而造成误伤。如果需要在车下作业,则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并将汽车用掩车木掩好。用千斤顶支车时,千斤顶要放置平稳。驾车前应当准备好驾车工具(驾车凳),禁止用砖头等易碎物品。在安装总成时,千万不要用手试探螺孔、锁孔等,以免轧断手指。试验发动机时,不得在车下作业。
(5)注意防火。在保养汽车时,经常需要使用油料、清洗剂等易燃易爆物品,此时千万别忘了消防措施,备好灭火器,以防万一。不要在燃油箱和蓄电池附近吸烟,因为燃油箱逸出的可燃气体和蓄电池逸出的氢气是很容易被引燃的。
(6)避免烫伤。刚刚熄火的发动机,因发动机的各部件(散热器、排气管道、动力转向器和火花塞等)温度均较高,必须小心接触,以防烫伤。如果发动机温度高,则千万不要取下散热器盖或松开放水开关,以防烫伤。
(7)避免损伤汽车。制动液对汽车的漆膜(包括皮鞋的漆膜)有损害作用,它能够很快地溶解漆膜。制动液对眼睛是有害的,假如不慎溅人眼睛,必须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8)注意旋转的机件及汽车路试的防护。在发动机运转时,注意手、衣物和工具必须离开旋转的风扇和风扇传动带(最好取下佩戴的戒指、手表和领带等物品)。试车时,汽车各部位状况应能够保证安全停车和转向有效。路试的汽车必须有明显的试车标志。在试车时,人员必须乘坐安全,并在专门的试车道上进行。
(9)注意工作场所的清理。在关闭发动机盖或其他总成盖时,应当检查工具、抹布和拆下的零件等物品是否遗忘,待确认无误后才可以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