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子技术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图
在这里回答 这类问题很麻烦。
树上的例题,数字变动了一下。比照着抄就好了。
② 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
这肯定是错的。模电课本有原题,这个不能反,否则偏压就不一样了。除非两个电阻一样
③ 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问题
是的,相差一个IB,可以忽略。但是“静态”不是“不导通状态”,而是有了静态才处于导通状态。
④ 模电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原理分析问题,求教
零点漂移指放电路输入信号零由于受温度变化电源电压稳等素影响使静态工作点发变化并逐内级放传输导容致电路输端电压偏离原固定值漂现象显放电路级数愈、放倍数愈输端漂移现象愈严重严重能使输入微弱信号湮没漂移辩达预期传输效提高放倍数、降低零点漂移直接耦合放电路主要矛盾
产零点漂移原电源电压稳、元器件参数变值、环境温度变化等其主要素温度变化晶体管温度敏器件温度变化其参数UBE、β、ICBO都发变化终导致放电路静态工作点产偏移外诸素难控制温度变化
抑制零点漂移措施
抑制零点漂移措施除精选元件、元件进行化处理、选用高稳定度电源及用第二单元讨论稳定静态工作点外实际电路采用补偿调制两种手段补偿指用另外元器件漂移抵消放电路漂移参数配合能漂移抑制较低限度内立元件组电路用二极管补偿式稳定静态工作点集电路内部应用广单元电路基于参数补偿原理构差式放电路调制指直流变化量转换其形式变化量(弦波幅度变化)并通漂移阻容耦合电路放再没放信号原直流份变化种式电路结构复杂、本高、频率特性
⑤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中,有旁路电容和没有旁路电容,两个电路各有什么利与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里面,旁路电容没有作用,旁路电容只能在动态电路里面起作用
⑥ 关于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问题
第一个电路不能做到静态工作点稳定,第二个可以,通过Rb1和Rb2分压,将基极电位固定,形成负反馈,做到稳定静态工作点。
⑦ 什么叫稳恒电路
导体内的电流是由以下方程决定的:
J=σE
其中J是电流密度,E是导体内的电场,σ是电导率。
当导体内部加上电场时,其内的自由电子受力而加速运动。但是,自由电子本身有热运动,研究表明,电子热运动的速度很大,并且无规则,因此它还没能完全被电场加速就已经跟导体内的其它粒子进行多次碰撞而变慢。但是,它总有朝电场反方向运动的趋势。从宏观上看,所有的自由电子均向某个方向(缓慢地)做定向匀速移动,这就形成稳衡电流了。
显然,在电场一定的条件下,根据J=σE,电流的大小跟电导率σ有关。而σ由导体本身的材料以及其所处之周边环境决定,例如在相同环境下,铜的电导率就比自来水要大;又如温度越高,电导率往往又越小等等。电导率越大,电阻越小,电导率越小,电阻越大。一般来说,导体内部不同部分的电导率是不同的。
实际上,上述方程中的σ是指实际导体内部的某一点附近的电导率,而J则是该点附近的电流密度,其方向跟该点附近的电场强度E一致。楼主所谓的串联电路只是是一种理想模型。在该模型中,导线没有重量、没有体积,只是一条线;电阻也是没有体积,只是一个长方形。而实际的导线和电阻必定有体积,在导线和电阻的内部,电场一般不是均匀分布的,而导线和电阻的不同部分,其电导率往往不同,这是因为制作工艺、温度不均匀等原因造成的。
稳衡电流是假设整个导线内部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一致,于是产生了稳衡的电流。在现实中,稳衡电流根本不存在,这只是一种简化模型而已。
另外切记,理想导体内部是没有电场的。
⑧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问题
动态时,有可能只有交流或只有直流或二者并存的反馈,至于Ve、Vbe减小还是增大要看电路是如何连接的,在RE旁加上一个电容后,交流反馈是否存在也要看电路的连接形式,如果是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应该不存在了
⑨ 图示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是什么
这个电路称为基极分压式电流串联负反馈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是:回由于温答度升高使Ic↑→Ie↑→Ve↑→Vbe↓→Ib↓→Ic↓。
由于基极偏压Vb是固定的,其中,Vb包含了Vbe和Ve,见下图:
由于Vbe=Vb-Ve,Ve增大使Vbe减小,从而使Ib减小,这样就使随温度变化的Ic及Ie受到了牵制,起到了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⑩ 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如题31图所示,设三极管的β=50,Rbb‘=300Ω,UBEQ=0.7V。
(1)、因为UB=UCC×RB1/RB1+RB2=12伏×20K/60K=4伏;又因为UB=UBEQ+RE×IEQ;所以:
IEQ=(UB-UBEQ)/RE=(4-0.7)伏/2.5K=1.32毫安,IBQ=1.32/51=0.0258毫安。回
UCEQ=UCC-ICRC-IERE=12-1.32×2-1.32×2.5=12-2.64-3.3=6.06伏。答
(2)、RBE=RBB+(1+β)26/IEQ=300+51×19.7=1304.5欧姆。
(3)、AU=-βRL`/RBE=-50×1K=-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