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设计符合EMC的印刷电路板
你这个问题范围有些大
我提出一个参考思路,希望有用。
可以从影响电路板电磁兼容的因素着手。
1.器件本身的EMC/EMI
器件本身的EMC/EMI,尤其是ESD性能和主频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随工作环境的不同,PCB电路和系统的EMC/EMI性能要求也不同。工作环境电磁环境越差,对PCB电路和系统的EMC/EMI性能要求越高,对主要芯片的EMC/EMI性能要求也越高。
从某种程度上讲,器件本身的EMC/EMI性能从根本上决定了采用本器件作为主要芯片的PCB电路和系统的EMC/EMI性能。
2.电源系统处理
PCB电路和系统均采用电源管理芯片进行电压转换,为各种芯片和器件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最为常见的就是各类电压转换芯片,实现至5.0V、3.3V、1.8V及其他电压的转换。一般情况下,这些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直流电压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波纹”。这些“波纹”将对采用此电源电压作为基准电压或参考电压的ADC芯片A/D转换精度或DAC芯片D/A转换精度产生影响。
“地”是PCB电路设计约定俗成的概念,是作为零电势或零电位的参考点,也就是所谓的基准电位线或基准电位面。在实际PCB电路中,可能存在用于数字芯片的数字地、用于A/D或D/A模拟芯片的模拟地、屏蔽地及AC/DC转换器芯片的交流地等多种“地”平面。这些“地”平面的处理和彼此连接关系对PCB电路有重要影响。
3.器件布局
器件布局在EDA软件中俗称Layout,也就是器件和芯片在PCB电路上的摆放问题。在Protel99se和ProtelDXP等ProtelEDA系列软件中,Layout环境和Routing环境是合二为一的,可在PCB环境中同时进行Layout和Router作业。但在PADSEDA软件中,Layout环境和Routing环境是分开的。这种Layout环境和Routing环境分开布置的方式,更适合大公司细致分工和标准化流程作业。
4.布线或走线
布线或走线在EDA软件中俗称Routing,也就是芯片和器件引脚之间如何连线及连线宽度设计问题。铜皮如何走线、如何处理扇出和扇入及走线宽度对信号过冲和串扰影响巨大,也事关PCB电路的EMC/EMI性能。
资料参考:www.pcbacn.com
B. 磁场能干扰电路板吗
相对于电路板抄恒定的磁场一般没有袭影响,除非该电路板中需要脱离导线的自由电子的移动(会受磁场影响而骗移)
而变化的磁场就会干扰电路板,变化频率越高,干扰越强烈(因为变化磁场会在导体内部产生感应电流); 超过一定程度还可能烧毁电路板(EMP 炸弹的原理)
C. 是不是所有的电路板都需要做EMC测试,如果不是,那么那么类型的产品需要做呢
肯定不是所有的电路板都需要做EMC测试啊,如果是比较有经验的工程师,他在设计的时候,格外注意EMC方面,那么,他设计出来的产品,基本上是合格的,那就无需做EMC测试了。
一般是两种情况下需要做EMC测试:
第一,设计好的成品,在实际测试的时候出现问题,又怀疑是EMC方面出问题了,那就肯定需要做EMC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整改了。
第二,就是出口产品,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出口产品,只是有些国家和地区对EMC方面有要求,此时,就需要做EMC测试了。
D. 什么是emc,进行emc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EMC——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也是电子、电气设各或系统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性能。
三要素(敏感设备、耦合途径、骚扰源)。其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旦三者任一条件不满足,整体就无法造成有效的骚扰。
对于EMC设计的Surge(浪涌)问题分析,骚扰源是已知的(Surge(浪涌)的波形);耦合途径(线缆、空间因素);敏感设备(接口器件、敏感信号)。
对照相关EMC测试项目,Surge(浪涌)总的来说速率较低,高频分量干扰也较低,常用测试波形10/700μS、1.2/50μS。其泄放路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电路设计时规划电路板的布局,良好的规划布局(泄放路径)能够有效解决三要素的耦合途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EMC的问题的目的
EMC设计的Surge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