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电路实验与测量

电路实验与测量

发布时间:2023-02-24 06:37:22

1. 大学物理实验 基本电路测量

对于图2的七,思考题,首先是要根据提列的条件,理论计算出要测的各个值;

1. 电流I的计算:I=(Us1+Us2)/(Rp+R1+R2)

=(3+8)/(220+51+200)=11V/471Ω=23.35mA;

2. 以D为参考点时的各点的电位:

φA=Us1-R1*I=3-1.19=1.81V; UAB=φA-φB=5.14V.

φB=-Us2+R2*I=-8+4.67=-3.33V; UBC=φB-φC=-8V.

φC=R2*I=4.67V; UCD=φC-φD=4.67V

φD=0; UDE=φD-φE=1.19V

φE=-R1*I=-1.19V; UEA=φE-φA=-3V

3. 以E为参考点时的各点的电位:

φA=Us1=3V; UAB=φA-φB=5.14V.

φB=-Us2+R1*I +R2*I=-8 + 5.86=-2.14V; UBC=φB-φC=-8V.

φC=(R2+R1)*I =5.86V; UCD=φC-φD=4.67V

φD=R1*I=1.19V; UDE=φD-φE=1.19V

φC=0; UEA=φE-φA=-3V

4. 理论值与实验值出现差异的原因:

a. 串联的电流表的内阻不为零,导致回路中的电阻>Rp+R1+R2, 使得实际的电流要小于理论值的电流;

b. 测电压(电位)的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限大,导致并联测电压时等效电阻小于实际电阻,即实测的电压(地位差)小于理论值;

2. 整流滤波电路实验中 估算值与测量值产生误差的原因

1、滤波出来的电压来并不是完源美的半波;

2、输入电压的峰值误差;

3、输入电压并不是完全的正弦交流电,肯定发生了畸变;

4、输入电压的功率因数不是等于1。

(2)电路实验与测量扩展阅读:

工作原理

当流过电感的电流变化时,电感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将阻止电流的变化。当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增大时,电感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流方向相反,阻止电流的增加,同时将一部分电能转化成磁场能存储于电感之中;

当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与电流方向相同,阻止电流的减小,同时释放出存储的能量,以补偿电流的减小。因此经电感滤波后,不但负载电流及电压的脉动减小,波形变得平滑,而且整流二极管的导通角增大。

在电感线圈不变的情况下,负载电阻愈小,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愈小。只有在RL>>ωL时才能获得较好的滤波效果。L愈大,滤波效果愈好。

另外,由于滤波电感电动势的作用,可以使二极管的导通角接近π,减小了二极管的冲击电流,平滑了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从而延长了整流二极管的寿命。

电路作用

滤波电路作用是尽可能减小脉动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使输出电压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比较平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滤波电路



3. 共射放大电路实验中、简述测量输入电阻的原理与方法(注明用什么仪器

测量输入电阻。信号源+取样电阻+高频毫伏表(示波器)。
信号源按要求设定信号频率,信号电压,串入一支阻值适当的取样电阻,联接至被测电路输入端。用毫伏表(或示波器)分别测量信号源输出端,被测电路输入端的信号电压。
计算:(Uo-Ui)/R=Ii Ui/Ii=Ri
Uo信号源输出电压。Ui是被测输入端的信号电压。Ii是信号电流。R是取样电阻。Ri是被测电路的输入电阻。

4. 三相电路的测量实验原理

三相电路(three-phase circuit)是由三相电源(three-phase source)、三相负载和三相传输线路组成的电路。这种电路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组或多组电源,每组电源由三个振幅相等、频率相同、彼此间相位差一样的正弦电源构成,且电源和负载采用特定的连接方式。[1]三相电路在发电、输电、配电以及大功率用电设备等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
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都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连接方式,当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通过输电线(其阻抗为ZL)连接构成三相电路时,可形成五种连接方式,分别称为Y0—Y0联结(有中线)、Y—Y联结(无中线)、Y一△联结、△一Y联结和△一△联结,分别如图1~4所示,其中图1中存在两个中点,中点之间可连接输电线(中线,其阻抗为ZN),称为三相四线制方式,图2~4中只有三根输电线,不存在中线,称为三相三线制方式。[2]

对称三相电源是由3个等幅值、同频率、初相依次相差120°的正弦电压源连接成星形(Y)或三角形(△)组成的电源。这三个电源依次称为A相、B相和C相。

上述三相电压的相序(次序)A、B、C称为正序或顺序。与此相反,称为反序或逆序。电力系统一般采用正序。

对称三相电压满足条件:

ua+ub+uc=0或向量表达

对称三相电压是由三相发电机提供的。

5. 电路实验中用示波器怎样来测量电流信号,如何读区被测电流ŀ

测电流信号实际实测电压信号,有两个方法。

直接测量法所谓直接测量法,就是直接从屏幕上量出被测电压波形的高度,然后换算成电压值。定量测试电压时,一般把Y轴灵敏度开关的微调旋钮转至“校准”位置上。

测量高频电流还有利用测出已知电阻上所加功率而算出电流值的功率法和利用光电转换后求得电流值的光电法。为扩大电流量程,可用电阻分流器法(适于低频)、电感和电容分流器法(适于高频)和互感器法等。

(5)电路实验与测量扩展阅读:

如电流天平是利用恒定电流通过两个标准尺寸的线圈时所产生的力作用于天平一端,而以标准砝码作用于另一端,求得线圈间作用力的量值,从而复现电流单位。电流频率范围宽,除直流外,可分为低频电流和高频电流,其间没有严格的频率界限,大致以1兆赫划分。

测量直流和低频电流常用标准电阻降压法,即测出标准电阻上的电压值后计算电流值。此法量程大,可从纳安到数十安培;精确度高,直流可达百万分之几,低频时可达万分之几。

6. 有没有人有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 第一次是电位测量与故障排除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
2.恒压源(EEL-I、II、III、IV均含在主控制屏上,可能有两种配置(1)+6V(+5V),+12 V,0~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
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
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A点,红笔端分别插入B、C、D、E、F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 以D点作为电位参考点,重复上述步骤

7. 测量并联电路电流实验怎么连接电路

如何探究并联电复路中的电流的规律制?

【实验器材】电池、开关、灯泡、导线、电流表

【设计实验】

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分别将电路图中的A、B、C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并记录电流数值于表格当中,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三点的电流,并记录电流数值于表格当中,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进行实验】

实际操作,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分析和论证】

第一次实验,用两个大灯泡,测定的电流实际结果为:C点的电流等于A点的电流和B点的电流之和。

第二次实验,换用两小个灯泡,测定的电流实际结果为:C点的电流也等于A点的电流和B点的电流之和。

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I1+I2+……+Ii。

【实验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I1+I2+……+Ii。

【实验电路图】如下:

8. 感性电路的测量及功率因数的提高的实验结论

感性电复路:存在电感元件的制交流电路或脉动直流电路

感性负载电路:以 电感为负载的交流电路或脉动直流电路

感性电路中的电感需要消耗无功 功率,用于维持建立磁场所需要消耗的能量。

直流电路中,由于电流不会产生突变,所以电感的磁通也不会发生改变,此时的电感相当于一个电阻,所以直流电路中就算存在电感元件也无法构成感性电路

脉动直流电路中,电流会产生突变,电感的磁通量会随着电流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此时电感相当于一个储能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存于铁心,铁心的磁能发生改变会形成电流,再次将磁能转换为电能。因此电感串联于脉动直流电路中具有滤波的作用。

感性电路的测量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实验目的
1.进—步熟悉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2. 进—步理解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
3. 学习感性负载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4. 学习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建议学时:2学时)
基本实验任务
1. 正确连接日光灯电路并学习测量日光灯电路中的各项参数。
2. 选择合适的实验电路,采取正确的实验方法,提高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
扩展实验任务
1.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排除日光灯电路的简单故障。

9. 基本电路测量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1.学习并掌握常用交流仪表的使用方法。2.掌握测量交流元件参数的基本方法。3.掌握单相调压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1.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1)参考方向 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电量假定的方向。(2)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电流:电工实验台 箭标a双下标 IRIab b 电压: a双下 (3)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U– b Uab 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或电压)值为负值,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2.欧姆定律 U、I参考方向相同时,U=IRU、I参考方向相反时,U=–IR 通常取U、I参考方向相同,称为关联参考方向。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电压源:U=E-IR0电流源:U=ISR0–IR0 等效变换条件:两电源电阻相等E=ISR04.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1)电位的概念 电位:电路中某点至参考点的电压,记为“VX”。通常设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 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四实验步骤 电路如图连接; US1、US2取12V,10V;6V,12V;12V,5V; 按表分别测量US1、US2、U1、U2、U3;计算I1、I2、I3。 I1 I2 +U1-+Us1- 510Ω -U2+ 330Ω +Us2- 五数据及处理 电路基本测量数据表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 组长:曹波组员:袁怡潘依林王群梁泽宇郑勋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加深对“节点电流代数和”及“回路电压代数和”的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验证叠加定理,加深对线性电路中可加性的认识。

阅读全文

与电路实验与测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兰士全国售后维修点 浏览:290
市区沉箱防水补漏多少钱 浏览:916
快放大电路 浏览:862
国家电网哪些省公司效益好 浏览:494
疾控中心电气维修 浏览:279
亮化日常巡查计划及维修保障措施怎么写 浏览:82
电路板丝印机 浏览:107
车门板翻新胶怎么处理 浏览:225
太原惠源通家电维修 浏览:57
中心传动刮泥机故障及维修 浏览:508
三星售后维修没发票 浏览:325
档位维修一下要多少钱 浏览:589
湖南株洲挖机维修服务中心点 浏览:800
粉饼防水怎么做 浏览:630
欧式挂墙灯家具工多少级可以做 浏览:697
什么桌布防水 浏览:525
哪里有收废旧家具海绵 浏览:686
武汉按摩椅维修一次多少钱 浏览:259
消防水阀黄铜在什么位置 浏览:858
林氏木业家具在大连哪里有卖 浏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