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打包机卧式电路板外接线路图
两个按扭和电位器的接点
② 8脚三档拨动开关怎么接。原理图
这个拨动开关是2p-3t的拨动开关,线路如果没有经过特殊设计应该都一样,这里给出卧式的接线图。立式的线路应该没有分别。
使用万能转换开关接单相电压表,使之测量出ABC三相各相之间的电压是一种比较廉价并通用的作法,你稍留心就会发现,许多配柜上使用的都是单相指针式电压表,旁边还装了一个转换开关,这种就是电压表转换开关的具体应用。
买回来的转换开关上都会标有端子编号和接线图的,你只要接上面的原理图接,保证成功。有一个接线口诀是,1-3;4-7;6-8封;3、8接表,7、2、5接A、B、C(要对应地线)1UAB电压,2UBC电压,3UCA电压,平时指示在中间。
③ 求电梯电气原理图大神,本人菜鸟一只,看不懂原理图,求指点,
为了便于阅读与分析控制电路,一般采用电气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电气原理图。它包括所有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现以图1所示的CW6132卧式车床的电气原理图来说明电气原理图的规定画法和注意事项。
1、绘制电气原理图时应遵循的原则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电路标号由文字符号和数字组成,其中的文字符号标明主电路中的电气元件或线段的主要特征,数字区别电路的不同线段,如图中的UVW、U1V1W1和U2V2W2等。
(2)控制电路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由三位或三位以下的数字组成。在垂直绘制的电路中,标号顺序由上而下、从左到右编号,凡是被线圈、绕组、触头或电阻、电容等元件所间隔的线段,都应标以不同的电路标号。
(3)从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通过的电流较大,称为主电路,用粗线条绘制;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和信号电路)的电流小,用细线条绘制。
(4)无论是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电气元件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垂直布置或水平布置。
(5)标出各电源电路的电压值、极性、频率、相数。
(6)继电器、接触器的触头按吸引线圈未通电状态画,按钮、行程开关的触点按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
(7)同一电器的各导电部件(如继电器、接触器的线圈和触点)按照它们在电路中的联系分开画,但用相同的文字符号表示。对完成相同性质作用的几个电器,在相同的文字符号右下角加上数字序号,以示区别。
(8)动力电路的电源电路绘成水平线,电动机及其保护电器支路绘成垂直线;辅助电路垂直地绘在两条或几条水平电源线之间,线圈、电磁铁、照明灯、信号灯、指示灯接在接地的水平电源线上,控制触点连另一电源线。
(9)有直接电联系的十字交叉导线连接点必须用黑圆点表示,否则不画黑圆点。
图1CW6132型车床电气原理图
2、图面区域的划分
在原理图上方将图分成若干图区,并标明该区电路的用途与作用。原理图下方的1、2、3、……数字是图区编号,它是为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设置的。
3、继电器、接触器的线圈与触头对应位置的索引
在继电器、接触器线圈下方列有触头表,说明线圈对应的触头所在图区号。接触器KM线圈下方从左至右第一栏标注常开主触头所在图区号,第二栏标注辅助常开触头所在图区号,第三栏标注常闭辅助触头所在图区号;;中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KA线圈下方从左至右第一栏标注常开触头所在图区号,第二栏标注常闭触头所在图区号;;时间继电器KT线圈下方从左至右第一栏标注延时常开触头所在图区号,第二栏标注延时常闭触头所在图区号,第三栏标注瞬动常开触头所在图区号,第四栏标注瞬动常闭触头所在图区号。在继电器、接触器的触头下面标注触头对应的线圈所在图区号。
4、技术数据的标注
在电气原理图中还应标注各电气元件的技术数据,如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热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范围及其整定值、导线的截面积等。
④ T618卧式镗床电路图与工作原理
T618卧式镗床电路图见下图:
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A.主电动机的控制
主轴电动机M1的控制有高速和低速运动,正反转,点动控制和变速冲动。
a.正反转
主轴电动机正反转由接触器KM1、KM2主触点完成电源相序的改变,达到改变电动机转向。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1-9-11-13-15-17-19-21-6-2)得电,其自锁触点KM1(17-23)闭合,实现自锁。互锁触点KM1(27-29)断开,实现对接触器KM2的互锁。另处,常天触点KM1(31-33)闭合,为主电动机高速或低速运转做好准备。主电路中的KM1主触点闭合,电源通过KM3或KM4、KM5接通定子绕组,主电动机M1
正转。
反转时,按正反转起动按钮SB5,对应接触器KM2线圈(1-9-11-13-15-25-27-29-6-2)得电,主轴电动机M1反转。为了防止接触器KM1 和KM2同时得电引起电源短路事故,采用这两个接触器互锁。
b.点动控制
对刀时采用点动控制,这种控制不能自锁。正转点动按钮SB3按下时,由常开触点SB3(15-17)接通接触器KM1线圈电路;常闭触点SB3(15-23)断开接触器KM1的自锁电路,使其无法自锁,从面实现点动控制。
反转点动按钮SB4同样设有常开触点各一对,利用这种复合按钮是考虑到可以主便地实现点动控制。
c.高低速选择
主轴电动机M1为双速电动机,定子绕组三角形按法(KM3得电吸合)时,电动机低速旋转;双得形接法(KM4和KM5得电吸合)时,电动机高速旋转。高低速的选择与转换由变速手柄和行程开关SQ1控制。
选择好主轴转速,变速手柄置于相应低速位置,再将变速手柄压下,行程开关SQ1未被压合,SQ1的触点不动作,由于主电机M1已经选择了正转或反转,即KM1(31-33)或KM2(31-33)闭合,此时接触器KM3线圈(1-9-11-31-33-37-3935-41-6-2)得电,其互锁触点KM3(43-45)断开,实现对接触器KM4,KM5的互锁。主电路中的KM3主触点闭合,一方面接通电磁抱闸线圈YB,松开机械制动装置,另一方面将主轴电动机M1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接入电源,电动面低速运转。
主轴电动机高速运转时,为了减小起动电流和机械冲击,在起动时,先将定子绕组接成低速连线(三角形连接),即先低速全压起动,经适当延时后换接成高速运转。其工作情况是先将变速手柄置于相应高速位置,再将手柄压下,行程开关SQ1被压合,其常闭触点SQ1(33-35)断开,常开触点SQ1(33-37)闭合,时间继点器KT线圈(1-9-11-31-33-37-6-2)得电,它的延时触点暂不动作,但KT的瞬时触点KT(39-35)立即闭合,接触器KM3线圈(1-9-11-31-33-37-39-35-41-6-2),电动机M1定子接成三角形,低速起动。经过一段延时(起动完毕),延时触点KT(37-39)断开,接触器KM3线圈断电,电动机M1解除三角开连接;延时触点KT(37-43)闭合,接触器KM4,KM5线圈(1-9-11-31-33-37-43-45-6-2)得电,主电路中的KM4,KM5主触点闭合,一方面接通电磁抱闸线圈YB,松开机械制动装置,另一方面将主电动机M1定子绕组接成双星形接入电源,电动机高速运转。
d.主电动机停车制动
高低速运转时,按动停止按钮SB1,KM1~KM5线圈均断电,解除自锁,电磁抱闸线圈YB断电抱闸,电动机轴无法自由旋转,主电机M1制动迅速停车。
e.变速冲动控制
考虑到本机床在运转的过程中进行变速时,能够使齿轮更好的啮合,现采用变速冲动控制。本机床的主轴变速和进给变速分别由各自的变速孔盘机构进行调速。其工作情况是如果运动中要变速,不必按下停车按钮,而是将变速手柄拉出,这时行程开关SQ被压,触点SQ2断开,接触器KM3,KM4,KM5线圈全部断电,无论电动机M1原来工作在低速(接触器KM3主触点闭合,三角形连接),还是工作在高速(接触器KM4,KM5主触点闭合,双星形连接)都断电停车,同时因KM3和KM5 线圈断电,电磁抱闸线圈YB断电,电磁抱闸对电动机M1进行机械制动。这时可以转动变速操作盘(孔盘),选择所需转速,然后将变速手柄推回原位。
若手柄可以推回原处(即复位),则行程开关SQ2复位,SQ2触点闭合,些时无论是否压下行程开关SQ1,主电动机M1都是以低速起动,便于齿轮啮合。然后过渡到新先定的转速下运行。若因顶齿而使手柄无法推回时,可来回推动手柄,能过手柄运动中压合,释放行程开关SQ2,使电动机M1瞬间得电、断电,产生冲动,使齿轮在冲动过程在很快啮合,手柄推上。这时变速冲动结束,主轴电动机M1是新选定的转速下转动。
B. 快速移动电动机M2的控制
加工过程中,主轴箱、工作台或主轴的快速移动,是将快速手柄扳动,接通机械传动链,同时压动限位开关SQ5或SQ6,使接触器KM4,KM7线圈得电,快速移动电动机M2正转或反转,拖动有关部件快速移动。
(1)将快速移动手柄扳到“正向”位置,压动SQ6,其常开触头SQ6(11-47)闭合,KM6线圈经过(1-9-11-47-49-6-2)得电动作,M2正向转动。
将手柄扳到中间位置,SQ6复位,KM6线圈失电释放,M2停转。
(2)将快速移动手柄扳到“反向”位置,压动SQ5,其常开触头SQ5(51-53)闭合,KM7线圈经过(1-9-11-51-53-6-2)得电动作,M2反向转动。
将手柄扳至中间位置,SQ5复位,KM7线圈失电释放,M2停转。
C.主轴箱、工作台与主轴机动进给互锁功能
为防止工作台,主轴箱和主轴同时机动进给,损坏机床或刀具,在电气线路上采取了相互联锁措施。联锁通过两个关联的限位开关SQ3和SQ4来实现。
主轴进给时手柄压下SQ3,SQ3常闭触点SQ3(9-11)断开;工作台进给时手柄压下SQ4,SQ4常闭触点(9-11)断开。两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都断开,切断了整个控制电路的电源,从而M1和M2都不能运转。
⑤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
1、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吸尘器电机高速旋转,从吸入口吸入空气,使尘箱产版生一定的真空,灰尘权通过地刷、接管、手柄、软管、主吸管进入尘箱中的滤尘袋,灰尘被留在滤尘袋内。
过滤后的空气再经过一层过滤片进入电机,这层过滤片是防止尘袋破裂灰尘吸入电机的一道保护屏障,进入电机的空气经电机流出,由于电机运行中碳刷不断的磨损,因此流出吸尘器前又加了一道过滤。
2、电路图:
(5)卧式电路图扩展阅读:
吸尘器按形状分:
1、卧式
在亚欧市场较为常见的吸尘器类型,占整体市场的80%以上。其特点是外形小巧,存放方便。卧式吸尘器也分为“尘盒式吸尘器”和“尘袋式吸尘器”
2、立式
美洲市场较为常见,适用于大面积的地毯清洁。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非常方便,主要用于车内的清洁,对键盘,电器等也有良好效果。缺点是功率较小,吸力不够强劲。
3、桶式
商用吸尘器,多为保洁公司,酒店,写字楼所使用,特点是容量大,能吸水。
4、推杆式
如今逐步增多,多为充电式,特点是体型小巧,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