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子体温计的常见的温度传感器
1.热电阻传感器
物质的电阻率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热电阻效应。当温度变化时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而变化,对金属来说,温度上升时,金属的电阻值将增大。这样,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敏感材料的电阻来确定被测的温度。根据热电阻效应制成的传感器叫做热电阻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按电阻一温度特性的不同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电阻两大类。一般把金属热电阻称为热电阻,常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铂、铜、镍等;而把半导体热电阻称为热敏电阻,可以是以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陶瓷器件,如锰、镍、钻等金属的氧化物与其它化合物按不同配比烧结而成。热电阻的温度系数一般为正值。
2.热敏电阻传感器
金属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半导体却相反,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减小,并呈现非线性。在温度变化的同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约为铂热电阻的10倍。通过测量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便可以得知被测介质的温度变化。
热敏电阻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典型的热敏电阻的缺点是线性度低、稳定性差。
3.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测温是基于“热电动势效应”原理来完成的。所谓热电动势效应是指A、B两种不同的导体组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叫热点回路。若两导体两结点温度不同,则在回路中有一定电流,表明在回路中产生电动势。常用热电偶由两根不同的导线组成,他们的一段焊接在一起,叫做“热端”(通常为测量端),放入到被测介质中。不连接的两个自由端叫做冷端(通常为参比端)。
热电偶主要用于气体、蒸汽、液体等介质的测量,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测量范围宽、精度高、热惯性小等特点。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缺点是灵敏度低,线性不好,冷端需要温度补偿。
4.集成温度传感器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而制成的,因此亦称硅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它是将温度传感部分、放大电路、驱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完成温度测量及模拟信号输出功能。集成温度传感器与热敏电阻等其它温度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度好、响应速度快和良好的线性度和一致性等特点。同时,具有功能单一(仅测量温度)、测温误差小、价格低、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特点,适合远距离测温、控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外围电路简单。它是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集成传感器。随着集成温度传感器生产成本的降低,它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❷ 谁知道电子体温计电路原理,谢谢!
电子体温计构造
感温头、量温棒、显示屏、开关按键以及电池盖。
电子体温件构造
[1] 电子体温计测温原理
电子体温计是利用温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再将电流信号转换成液晶数字显示温度,同样能保持被测温度的最高值。
电子体温计最核心的元件就是感知温度的NTC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的分辨率可达±0.01℃,精确度可达±0.02℃,反应速度<2.8秒,电阻年漂移率≤0.1%(相当于小于0.025℃)。
软质棒式电子体温计
[2]测温范围
32°C到43°C或89.6°F到109.4°F。
电子体温计类型:
1) 硬质棒式:家庭普遍适用,采用腋窝测量和口腔测量方式的一种温度计。
2)软质棒式:软头电子体温计前端可任意弯曲,多方位,无死角,适合各部位的测量 ,一般可采用口腔、腋下、肛门三种量法。
3)奶嘴式:婴儿奶嘴式电子体温计是针对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而精心设计制造的。部件设计全部采用圆滑弧线,曲率依据宝宝口型,硅胶奶嘴内含温度传感器。
奶嘴式电子体温计
[3]电子体温计温度测量部位
1.将开机后的体温计探头置于腔舌根下,可测得口腔温度。
2.将开机后的电子体温计探头置于腋窝中心处,可测得腋窝中心温度。
3.在不能测试口腔和腋窝的情况下,将开机后的电子体温计探头插入直肠,进入深度不可超过电子体温计总长的1/2。
优缺点
优点为准确度高,误差一般不超过+-0.1℃,读数和携带均方便。缺点是测量稳定性相对于玻璃体温计稍差。
电子体温计操作指南
按一下ON/OFF键打开体温计。开机后数字显示检测,并会鸣叫一声。LCD如果显示188.8表示功能正常,大约过2~3秒后显示上次记录的温度,表示上次关机时所读取的温度值,约过2~3秒后显示(L0)和闪动的“°C(°F°)”表示此时开始可以测量温度。将探头至于待测温度处,紧压被测处皮肤,探头不可以外露空气中。约60秒后“°C(°F°)”停止闪动,体温计会发出“嘀—嘀—”的提醒声音十次,此次读数窗口显示的为此次检测到的身体温度,不关机则十分钟后自动关机。
电子体温计正确的测量方式
测量体温时会因为受到测温时间、外界空气、及不同身体部位的影响,而使温度有所偏差。为了得到准确的测温数据,请始终保持一定的测温部位。腋下时,电子体温计应紧贴感温部位;舌下时,电子体温计应紧插于舌根部位。
❸ 贴片型NTC热敏电阻有哪些常见的应用
1. NTC热敏电阻在多种场合和产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特性是随温度升高阻值减小,温度下降时阻值增大。
2. 在体温探头中,NTC热敏电阻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温度测量,通常精度达到±0.1℃。这要求NTC热敏电阻具有小体积、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良好的耐热循环能力。
3. 监护仪采用双道体温测量电路,特别适用于重症病人的监护。这种电路需要一个体温探头能够同时提供双道温度测量,以配合监护仪的双道测量电路。
4. 传统的体温探头做法是将两粒NTC热敏电阻并联,但由于尺寸限制,这种做法不适应小型化需求。并联的NTC热敏电阻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因为两个芯片的温度读数可以相互对比,从而更准确地测量实际温度。同时,这种设计提高了可靠性,即使其中一个芯片失效,另一个仍能继续工作。
5. 医用植入式传感器需要具备小体积、轻重量、生物兼容性,并且功率极小,且不会随时间衰变。由于属于第Ⅲ类医疗器械,它们需要获得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才能使用。这些传感器价格昂贵,需要专家进行外科手术植入。
6. 外用传感器中,一次性传感器虽然不植入体内,但与体液接触。例如,一次性血压传感器(DSP)用于外科手术和重症监护,以持续监控病人血压。这种传感器通过静脉输液(IV)同时测量血压,每24小时更换一次以保持卫生。
7. "临时性"插入传感器通过切口(如导管插入)进入体内,与植入式传感器相比风险较低。这些传感器的应用敏感,需要FDA批准。它们可能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挥作用,理想情况下无需外部动力,必要时也可外部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