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0W;(2)30Ω;(3)82.1kWh。。
C. 标准化鸡舍的建设
一、农户在鸡舍建设上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农村建设及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蛋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兽医生物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种免疫落实到位。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仍有80%以上蛋鸡养殖户受疾病困扰?究其原因,与鸡舍建设不合理、饲养设备简易、鸡舍通风条件差等有关,鸡群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体质和抗病力下降,从而对外界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导致一些疾病的频繁发生。农户在鸡舍建设上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养鸡
场地选择时不考虑防疫隔离条件,鸡舍建在院内或养殖高度密集区,不利于防疫隔离的要求。
误区二:什么样的场房都能养鸡
场房简陋,饲养条件差,隔热、保温条件差,鸡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
误区三:什么样的设备都能养鸡
鸡只占笼面积小,采食、饮水空间不能保证,造成鸡群发育不均匀,营养摄取不够,体质差,容易感染疾病。
误区四:什么样的通风条件都能养鸡
鸡舍设计不合理,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特别在冬季,冬春、秋冬季节转化时表现更明显,是这些季节鸡群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峪口禽业在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鸡舍建设经验,特推荐一套适合当前农户养殖现状的“起步阶段”、“中等规模饲养阶段”、“大规模饲养阶段”等三种鸡舍建设模式,供处于不同养殖阶段、不同养殖规模的养殖户参考。
二、起步阶段蛋鸡舍建设|存栏2000-5000只
适合于刚进入养鸡行业或有2-3年养殖经验的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2000-5000只。
一、鸡舍建设的基本规划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
2000-3000只饲养规模推荐采用:半开放式鸡舍;两列三层全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然通风,设天窗、地窗;人工或机械清粪;人工喂料。
5000只饲养规模推荐采用:密闭式鸡舍;三列三层全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机械通风;人工或机械清粪;人工或机械喂料。
4、鸡舍土建
1)、墙体:包括墙面厚度和墙体高度。墙体厚度:南方地区厚度24墙体;
北方地区37墙或24墙加10厘米厚保温层(图1)。
墙体高度:高出最上层鸡笼1-1.5米;一般高度为2.6-3.0米。说明:
a、基础埋深应在地冻线以下,图中数值为参考值;
b、墙体高度见剖面图;
c、山墙按370厚实心墙施工;
d、蛋鸡舍外标高为-0.500,育雏舍为-0.300。
2)、屋顶:推荐使用彩钢保温板或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南方地区采用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图2);北方地区采用10-15厘米厚彩钢板或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图3)。二、2000-3000只规模蛋鸡舍具体设计及设备选型
(一) 鸡舍建筑(以3000只为例):两列鸡笼三个过道,鸡舍建筑面积:37.96米*7.34米=279平米。
1、鸡舍长宽:鸡舍长37.96米,其中储料间3米、前过道2米、后过道1.5米,单列笼长30.72米(16组笼,单笼长1.92米);鸡舍宽7.34米,其中粪沟宽1.8米,过道宽1米,粪沟前部深20厘米,后部深30厘米(图4、图5)。
2、窗户(自然通风)(图6、图7)
3、光照:灯泡应高出顶层鸡笼50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灯泡间距2.5-3.0米,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墙上(图8、图9)。(二)、设备选型(三)、成本预算(按北京价格计算)
起步阶段蛋鸡舍建设|存栏5000只
一、5000只规模蛋鸡舍具体设计及设备选型
(一)鸡舍建筑:三列鸡笼四个过道,建筑面积407平米。
1、鸡舍长宽:鸡舍长38.8米;前过道2米、后过道1.5米,单列笼长34.56米(18组笼,单笼长1.92米);鸡舍宽10.14米,其中粪沟宽1.8米,过道宽1米(图1)。
2、窗户:安装AC2000通风系统,窗户上沿略高于鸡舍顶笼或持平(图2、图3)。
3、风机(机械纵向通风):直径1.4米的风机2台,直径0.8米的风机2台,交叉安装在正对鸡舍过道的后墙上,风机中心(轴心)与第二层笼的高度持平(图4、图5)。
4、降温系统:安装水帘(屋脊高1.0米)(图6、图7)。
5、光照:灯泡应高出鸡笼顶层50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灯泡间距:2.5-3.0米,四列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在两侧墙上。
(二)设备选型
(三)成本预算
起步阶段配套雏鸡舍建设
一、推荐饲养模式
推荐农户采用“育雏育成”和“产蛋鸡”两阶段的饲养方式,其优势如下:
1、利于防疫。单独的育雏育成鸡舍可以远离蛋鸡舍,避免了同一院内大小鸡群混养造成的交叉感染,传染病发生的几率较混养模式下降80%。
2、利于鸡群稳定。“育雏育成为一体”的饲养模式利于雏鸡舍的保温,避免雏鸡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的温差应激,同时减少转群带来的人为应激,提高鸡群质量。
3、利于提高养殖效益。相比育雏、育成和产蛋鸡三阶段饲养,两阶段饲养模式能够将雏鸡从1日龄饲养到10-13周龄后再转到蛋鸡笼,大大的提高了笼位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
二、2000-5000只规模雏鸡舍具体设计及设备选型
(一)基本设计:半开放式鸡舍;两列四层重叠式饲养(图8);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然通风(图9),设天窗、地窗;人工喂料;粪板人工清粪。(二)5000只鸡舍建筑
1、推荐两列四层三个过道,鸡舍长25.34米,其中储料间2.5米、前过道1.5米、后过道1米,单列笼长19.6米(8组笼,单笼长0.7米,三笼为一组,每组笼间隔0.4米);鸡舍宽6米,其中过道宽0.82米,鸡笼宽1.4米;鸡舍高2.6米,屋脊高1米;建筑面积152.04平米(图10、图11)。
2、窗户:间距1.0-1.5米,长0.8米,高1.0米;鸡舍两侧墙都设窗户;鸡舍屋顶设天窗,要安装顶帽,天窗长0.3米,宽0.3米,间距3米;鸡舍两侧墙根部设地窗,长0.5米,宽0.3米,间距2.0-2.5米(图12)。
3、光照:灯泡间距2.5-3.0米;灯泡离顶层笼高30-50厘米(图13)。
(三)设备选型(四)5000只规模鸡舍成本预算
中等饲养规模阶段鸡舍建设|存栏1万-5万只
随着蛋鸡养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逐渐意识到要想致富,就必须摆脱粗放的饲养模式,走规模化、标准化的饲养道路。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指引下,近年来,东北、山西、山东、湖北、河南等养鸡密集地区的农户,利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模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饲养5万只、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中、大规模养殖的蛋鸡生产企业。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鸡舍设计经验,存在鸡舍建筑布局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当等原因,往往出现高投资、低收入的不良境况。鉴于此,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结合三十多年标准化鸡舍建设经验,推荐如下适合农户中、大规模养殖的标准化鸡舍设计模式,供养殖户参考。
一、适合养殖农户的群体
适合于有3-5年蛋鸡养殖经验,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1-5万只。
二、鸡舍建设的基本规划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
推荐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饮水、通风、机械喂料、清粪等。
三、规模化鸡舍(以1.5万只为例)具体建设及设备选型
(一)、标准化鸡舍建筑设计
四列三层五个过道,实际笼位16896只,鸡舍建筑面积1168平方米(包括操作间和宿舍)。
鸡舍长92.54米,其中前过道(包括机头)3.5米,后过道(包括机尾)2.5米,单列笼长85.8米;44组笼,单笼长1.95米(包括笼架);鸡舍宽12.22米,其中粪沟宽1.57米,中间三个过道宽1.1米,两边过道宽0.95米;鸡舍屋檐高2.6米,屋脊高1米;鸡舍前侧面设操作间宽3.5米,长4.5米(图1、图2、图3)。
(二)、标准化鸡舍土建
1、地基
冻土层以下,基础深1.2米(北方),打钎拍底,混凝土垫层,砼C15,基础砌筑砂浆M7.5,基础砌砖由50厘米宽经两步放脚到37墙,鸡舍内外高差0.3米。
2、墙体(包括墙面厚度和墙体高度)
墙体厚度:南方地区厚度24墙体;北方地区37墙或24墙加10厘米厚保温层,砖混结构,砌筑砂浆M5。
墙体高度:2.6米,高出最上层鸡笼1-1.5米。
墙体沿墙每高50cm设置一道拉结筋2Φ6。构造柱400×360,砼为C25,配筋6Φ12Φ6@200,构造柱在混凝土底板处生根。墙体在2.35米处设砼圈梁一道,配筋5Φ12Φ6@250。门窗口设过梁。圈梁过梁砼柱为C25。
3、屋面结构
屋顶采用双层彩钢板,中间夹10厘米厚聚苯(容重14Kg以上)保温层。柁的跨度为11.96米,脊高1米,每架柁的间距为4.49米,柁的上弦为20号工字钢,中间用20厘米×20厘米、厚1厘米的钢板将工字钢两面对帮焊。下弦为直径1.8厘米的钢筋,中间用花篮螺栓链接,檩条为100C型钢(图4、图5)。
4、舍内土建
粪沟宽度1.57米;走道宽度:中间3条走道1.1米,两边走道0.95米。粪沟垫层C15砼,粪沟前面深-0.25米,粪沟3‰向后放坡,粪沟与地面水泥沙浆面层。鸡舍内部墙面、走道平面、粪沟表面要力求平整,不留各种死角,以减少细菌的残留为原则。舍内因为要经常消毒冲刷,所以地面与墙面的面层要坚固、耐用。墙面批白水泥。
5、鸡舍门
鸡舍所有门的高度为2米;鸡舍操作间、后侧便门(方便转群)为100mm厚彩钢复合板保温门;操作间门宽1.5米、后便门宽0.9米;休息间为塑钢门窗,门宽0.9米,窗高1.1米、窗宽1.4米(图6)。
6、密闭式通风系统
1)通风口:在侧墙上安装AC2000通风小窗(小窗大小0.67米×0.23米),小窗间距3米,位于墙体圈梁以下(图7、图8)。
2)风机:在后山墙安装风机6个(风机尺寸1.4米×1.4米),距离舍内地面高10厘米,侧墙每侧安装风机1个,距离后山墙6米,风机角度与后墙成120度角度(图9、图10、图11)。
7、密闭式光照系统
灯泡应高出顶层鸡笼50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灯泡间距2.5-3.0米,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墙上(图12)。
8、水帘降温系统
在鸡舍前端增修耳房(用于安装水帘),耳房长12.22米,高2.6米,宽1.62米,10厘米厚彩钢复合板顶,中央砌1个1立方米的水池,耳房地面比鸡舍内地平面低20厘米(图14、图15、图16)。(三)、规模化鸡舍设备选型
大规模饲养阶段鸡舍建设|存栏10万只以上
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越来越成为制约养殖户发展的主要阻力,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高成本和低效益三大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一、适合的养殖农户群体(企业)
适合于有5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或企业,推荐饲养规模为10万只以上。
二、鸡场建设的基本规划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三、规模化饲养鸡场建设(以10万只饲养规模为例)
(一)鸡场总体布局
1、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2、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图1)。
(二)鸡场内布局
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
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
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具体鸡舍建设,参考公司提供的《中等饲养规模阶段(存栏1-5万只)》中,1.6万只标准化鸡舍的建设(图2、图3、图4)。
1、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2、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3、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二者不得交叉使用。
(三)、鸡场辅助设施建设
1、鸡场大门消毒池
场区与外界要划分明确;场内不同区域及大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车辆消毒池长为通过最大车辆长度的1.3-1.5倍。消毒池深度为-30至-50厘米(图5)。
2、鸡场道路设计
(1)场内道路:设计时要考虑运输和防疫的要求。要求净污分开,分流明确,互不交叉,排水性好,路面质量要好。道路推荐使用混凝土结构,厚度15-18厘米,混凝土强度C20以上;道路与建筑物距离为2-4米(图6)。
(2)场外道路:路面最小宽度为两辆中型车顺利错车,约为4-8米。
3、供水排水设计
(1)场区具备使用井和备用井两眼,另需建设水泵房、水塔及管道。
(2)生产和生活废水采用地埋管道排出;雨水排泄要根据场内地势设计排水路线,达到下雨不积水,污水流畅的原则(图7)。
4、场区电路设计
(1)使用电压为220V/380V。
(2)就近选择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应满足场内最大用电负荷。
(3)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场,必须配置备用发电机(图8)。
(四)、鸡舍设备选型
大规模饲养阶段专业化育雏育成鸡舍建设
随着蛋鸡养殖的发展,专业化生产已成为蛋鸡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户逐渐认识到雏鸡、蛋鸡混养所带来的防疫和管理难题,如疾病交叉感染、免疫排毒等所面临的养殖风险。目前,北京、东北、山西、湖北、河南等省市的许多养殖大户开始着手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育雏育成舍,以提高鸡群质量,减少疾病发生和增加养殖效益。在前五期标准化蛋鸡舍建设的基础上,峪口禽业总结了三十年的规模化、标准化雏鸡舍建设经验,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适合养殖农户的群体
适合于有4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较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每栋1万只以上。
二、规模化、专业化育雏育成舍(场)建设的基本规划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若与蛋鸡舍在同一场区,则应离蛋鸡舍100米以上(图1)。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一段式饲养模式,饲养周期为16-17周。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饲养量1-2万只,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笼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采用锅炉集中供暖,乳头饮水,自动喂料、通风、光照、清粪等系统。
三、规模化、专业化育雏育成舍具体土建及设备选型(每栋舍1.6万只为例)
(一)标准化育雏育成舍建筑设计
推荐采用四列三层五个过道,实际笼位16000只,鸡舍建筑面积804.6平方米。
鸡舍长62.18米(净长61.44米),其中前过道2.0米,后过道1.5米,机头1.5米,机尾1.0米,单列笼长55.44米;28组笼,单笼长1.98米(包括笼架);鸡舍宽12.94米(净空12.20米),其中粪沟长59.44米(舍内),舍外延长3.5米,宽1.8米;过道宽1米;鸡舍屋檐高2.7米,屋脊高1.2米(图2、图3)。(二)标准化鸡舍土建
1、地基
冻土层以下,基础深1.2米(北方),打钎拍底,混凝土垫层,砼C15,砖基础砌筑砂浆M7.5,基础砌砖由50厘米宽经两步放脚到37墙,鸡舍内外高差0.3米。
2、墙体(包括墙面厚度和墙体高度)
墙体厚度:石家庄以北推荐37墙加5厘米厚保温层,砖混结构,砌筑砂浆M5。墙体高度2.7米,高出最上层鸡笼0.8-0.9米。
墙体沿墙每高50cm设置一道拉结筋3Φ6。构造柱400×360,砼为C25,配筋6Φ12Φ6@200,构造柱在混凝土底板处生根。墙体在2.45米处设砼圈梁一道,配筋5Φ12Φ6@250。门窗口设过梁。圈梁过梁砼柱为C25。
3、屋面结构
屋面为双坡式100mm彩钢板(容重为14公斤)屋顶;大坨跨度为12.57米,间距5.5米;柁的上弦为20号工字钢,中间用20厘米×20厘米、厚1厘米的钢板将工字钢两面对帮焊,下弦为直径1.8厘米的钢筋,中间用花篮螺栓链接;檩条为100C型钢,单坡檩条7根(图4、图5)。
4、舍内土建:粪沟宽度1.8米,走道宽度1.0米。粪沟垫层C15砼,粪沟前面深0.27米,粪沟3‰向后放坡,后面粪沟深0.45米,粪沟与地面水泥沙浆面层。鸡舍内部墙面、走道表面、粪沟表面要力求平整,不留各种死角,以减少细菌的残留为原则。因舍内经常要消毒冲刷,因此,地面与墙面的面层要坚固、耐用,墙面批白水泥。
5、密闭式通风系统
推荐采用通风小窗+湿帘+温控系统的纵向负压通风方式。
1)通风口:在侧墙上安装通风小窗(小窗大小0.63米×0.18米),小窗中心间距3米,小窗安装在墙体圈梁以下,下沿与顶层鸡笼上部保持平行,距离地面1.9米。小窗在鸡舍两侧安装必须要求对称,小窗上沿必须安装导风板,导风板切忌水平安装,否则会对两侧鸡群造成严重的应激(图6、图7)。
2)风机:在后山墙安装风机7台(其中4台风机尺寸1.37米×1.37米,功率1.1千瓦;3台风机直径0.7米,功率0.75千瓦),风机轴心与鸡笼中心持平,离地面高度:大风机25厘米,小风机60厘米(图8、图9)。
3)水帘降温系统:在鸡舍前端安装水帘,水帘安装在鸡舍前山墙内部(不要镶嵌在框内),水帘高2.55米,宽度与鸡舍前山墙同宽,分三小块,水帘厚度为150毫米。前山墙安装10厘米厚彩钢复合板门,用于冬季保暖(图10、图11)
4)温控系统:采用AC2000简版温控器。
6、锅炉供暖系统
鸡舍采用100毫米热镀锌翅片暖气管道供暖,管道要均匀安装在鸡笼下层,每列为一个循环,两侧墙高50厘米处各安装一组翅片暖气管道。供暖水流方向和通风方向一致(图12、图13)。
7、密闭式光照系统
灯泡应高出顶层鸡笼45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灯泡距地面2.4米,间距3.0米,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墙上。
(三)、规模化鸡舍设备选型
D. 标准化鸡舍养多少只鸡
一、农户在鸡舍建设上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农村建设及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蛋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兽医生物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种免疫落实到位。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仍有80%以上蛋鸡养殖户受疾病困扰?究其原因,与鸡舍建设不合理、饲养设备简易、鸡舍通风条件差等有关,鸡群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体质和抗病力下降,从而对外界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导致一些疾病的频繁发生。农户在鸡舍建设上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养鸡
场地选择时不考虑防疫隔离条件,鸡舍建在院内或养殖高度密集区,不利于防疫隔离的要求。
误区二:什么样的场房都能养鸡
场房简陋,饲养条件差,隔热、保温条件差,鸡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
误区三:什么样的设备都能养鸡
鸡只占笼面积小,采食、饮水空间不能保证,造成鸡群发育不均匀,营养摄取不够,体质差,容易感染疾病。
误区四:什么样的通风条件都能养鸡
鸡舍设计不合理,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特别在冬季,冬春、秋冬季节转化时表现更明显,是这些季节鸡群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峪口禽业在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鸡舍建设经验,特推荐一套适合当前农户养殖现状的“起步阶段”、“中等规模饲养阶段”、“大规模饲养阶段”等三种鸡舍建设模式,供处于不同养殖阶段、不同养殖规模的养殖户参考。
二、起步阶段蛋鸡舍建设|存栏2000-5000只
适合于刚进入养鸡行业或有2-3年养殖经验的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2000-5000只。
一、鸡舍建设的基本规划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
2000-3000只饲养规模推荐采用:半开放式鸡舍;两列三层全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然通风,设天窗、地窗;人工或机械清粪;人工喂料。
5000只饲养规模推荐采用:密闭式鸡舍;三列三层全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机械通风;人工或机械清粪;人工或机械喂料。
4、鸡舍土建
1)、墙体:包括墙面厚度和墙体高度。墙体厚度:南方地区厚度24墙体;
北方地区37墙或24墙加10厘米厚保温层(图1)。
墙体高度:高出最上层鸡笼1-1.5米;一般高度为2.6-3.0米。说明:
a、基础埋深应在地冻线以下,图中数值为参考值;
b、墙体高度见剖面图;
c、山墙按370厚实心墙施工;
d、蛋鸡舍外标高为-0.500,育雏舍为-0.300。
2)、屋顶:推荐使用彩钢保温板或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南方地区采用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图2);北方地区采用10-15厘米厚彩钢板或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图3)。二、2000-3000只规模蛋鸡舍具体设计及设备选型
E. 求鸡舍,牛舍,猪舍等随便一个养殖或种植基地的建筑图纸(cad那种),最好有建筑说明!不胜感谢!!!
只有GIF图片,需要的话可以发到你邮箱。
附《猪场建设管理手册》
(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培训教材)
前 言
目前,我国养猪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需求,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中国农产品加工网特约湖南广田生物科技集团根据国内外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管理特点和要求,在总结了近几年养猪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辑了《手册》,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第一章 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
第一节 猪场建设
1.猪场选址原则
猪场建设地应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100-150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2.猪场布局
猪场布局应设置四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和种猪运动区;生产区应包含繁殖、保育、育肥区,每区应相距1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建设,应按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
3.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
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
4.粪尿处理与环保
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30年内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特别应注意沼气配套工程的建设。
5.猪场各类猪舍设计原则及参数
原则:产房、保育舍按生产节律分单元全进全出设计;猪栏规格与数量的计算,产房两栏对应保育一栏,保育与育肥栏一一对应;先设计好生产指标、生产流程,然后再设计猪舍、猪栏。
主要参数:以饲养5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约1万头商品猪的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2窝计算,则每年可繁殖1100窝,每周平均分娩20-21窝,即每周应配种24头(如果配种分娩率85%)。产房6个单元(如果哺乳期3周、仔猪断奶后原栏饲养1周、临产母猪1周、空栏1周),每个单元20个产床;保育5个单元(如果保育期4周、空栏1周), 每个单元10个保育床;生长育肥16个单元(如果生长育肥期15周、机动1周), 每个单元10个育肥栏;肉猪全期饲养23周。
第二节 猪舍常用设施及维修
一、猪场常用设施
为了提高专业户养猪场的生产效率和便于养猪生产操作,养猪户应按照猪的生理生长的规律,对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的基本要求、选材、规格、制造及安装要求有所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化养猪设备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气候等的不同,对设备的规格、型号、选材等也有应所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不必强求一致。猪场常用设施及设备见表1.2.1。在经济条件不富裕或养猪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不应强求安装先进的设备,其猪场建设与设备安装应以“土洋结合”为主。
表1.2.1 猪场建设常用设施与设备
名称 规格 备注
无动力屋面通风器 ∮500 不锈钢材质、彩钢板材质
排汽扇 36寸(200m3/分钟)、48寸(500m3/分钟)
复合材料漏粪地板 或塑料漏粪地板、铸铁漏粪地板
固液分离机 LE-120 滤水免动力,无机械故障,滤网免工具可反转拆洗
喷雾降温笼头 塑料材质,间隔3米安装1个,常压即可
配种母猪单体栏 2100×600 含饮水器
母猪小群栏 3000×2000×1000 含饮水器
公猪栏 3000×2400×1200 含饮水器
高床分娩栏 2100×1700或2100×1800 底部全部为复合材料地板(铸铁板、塑料板)、限位架、水泥保温箱、加热器、围栏、母猪食槽、仔猪食槽、饮水器、支脚
高床保育栏 2100×17002100×1800 底部全部为复合材料漏粪地板、铸铁地板或钢编网地板、双面料槽、围栏、饮水器、友脚
双电路玻璃钢电热板 双电路,可调温开关,250W
仔猪玻璃钢保温箱 带有机玻璃观察口
仔猪水泥保温箱 水泥箱内带木板
母猪铸铁食槽 430×360×360 含铸铁挡料板
仔猪钢板补料槽 330×130×90 长方形3孔食位
单面育肥猪落料槽 1000×440×810 水泥底钢板槽、铸铁底钢板槽,4孔
双面育肥猪落料槽 1000×670×810 水泥底钢板槽,共8孔
圆形食槽 35/50/100/150㎏ 圆形铸铁底、不锈钢圆形料箱、出料量可调节
双面保育猪落料槽 610×700×450 铸铁底钢板槽,共8孔
单面保育猪落料槽 610×700×300 钢板槽,共4孔
磁条板加热器 250W 使用寿命长,保温效果好
清冼消毒车 清冼,消毒,喷雾
仔猪转运车 转群专用
饲料车、粪车 上料专用、运粪专用
耳标钳、耳号牌 普通/进口 喷塑
温度计 干湿温度计和常规温度计
饮水器 鸭嘴式饮水器 铸铜制/铜棒制、不锈钢
碗式饮水器 铸铁(深式/浅式)
二、常用设备要求及维修
(一) 喂料设备
1、种猪限围栏 母猪料槽为内径30cm半圆形的水泥或pvc槽,料槽应能装不少于3kg的饲料。公猪料槽为宽30cm*长35cm的不锈钢半圆型槽,容量不下于3kg。
2、大栏 在怀孕舍和育肥舍一般采用水泥食槽喂料比较好(不主张撒在地面)。为了防止猪进入食槽,可采用弯成“┌”钢筋嵌入食槽上方,将食槽分割成宽度不低于30 cm的单个喂料槽。
(二) 给水设备
1、给水标准 每头猪每天应给水12-18L(平均15L),饮水器的流量应为1.5L,水中细菌数不大于30万/ml,酸碱度6-8为好。
2、饮水设备 鸭嘴式饮水器,10~15头猪一个(至少每栏2个),保育舍高度分别为30cm~35cm(杯式饮水器高度为15cm),育成舍高度分别为45cm和60cm,倾斜45℃。
(三) 设备保养与维修
1、排汽扇维修保养 每周除尘和蜘蛛网一次;每月注射黄油一次;每周检查皮带松紧及是否损坏一次。
2、水泵维修 每周清洁水池及周围一次;每周检查渗漏和破损一次。
3、电器维修 每月检查一次接触口松紧,看是否冒火或烧坏;发现异常声音,立即报电工维修;每个电器应有用途标识。
第三节 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与生产流程
一、猪场生产指标
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1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各项生产指标见下表:
生产技术指标表 单位:%、头、公斤
项 目 指 标 项 目 指 标
配种分娩率 85% 24周龄个体重 93.0
胎均活产仔数 10 哺乳期成活率 95
出 生 重 1.2~1.4 保育期成活率 97
胎均断奶活仔数 9.5 育成期成活率 99
21日龄个体重 6.0 全期成活率 91
8周龄个体重 18.0公斤 全期全场料肉比 3.1
生产计划一览表
基础母猪数 473
周 月 年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24 104 1248
满负荷分娩胎数 20 87 1040
满负荷活产仔数 200 867 10400
满负荷断奶仔猪数 190 823 9880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 184 797 9568
满负荷上市肉猪数 182 789 9464-10000
注:1-3万头场以周为节律;一年按52周计算;按基础母猪470-500头计划。
二、猪场生产流程
本方案以万头生产线为例,以“周”为生产节律,采用工厂化流水作业均衡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产房 保育舍 种猪 肉猪 配种舍 妊娠舍
4周 4周 9-10周 23周 1-2周 15周
1、待配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条万头生产线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4头,保证每周能有20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2、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周(临产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天),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如果有母猪产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寄养过哺并窝,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可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3、仔猪保育阶段。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并一栏,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8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周。
4、肥猪饲养阶段。8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周,预计饲养至23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
F. 制作个怎样的电路能让路由器自动开关机
买一个远程开关控制住插座就行了,这边一按开关那边电源接通了,让猫一直保持开机状态,通过电源插座来开关机。
G. 标准化鸡舍养多少只鸡
一、农户在鸡舍建设上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农村建设及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蛋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兽医生物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种免疫落实到位。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仍有80%以上蛋鸡养殖户受疾病困扰?究其原因,与鸡舍建设不合理、饲养设备简易、鸡舍通风条件差等有关,鸡群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体质和抗病力下降,从而对外界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导致一些疾病的频繁发生。农户在鸡舍建设上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养鸡
场地选择时不考虑防疫隔离条件,鸡舍建在院内或养殖高度密集区,不利于防疫隔离的要求。
误区二:什么样的场房都能养鸡
场房简陋,饲养条件差,隔热、保温条件差,鸡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
误区三:什么样的设备都能养鸡
鸡只占笼面积小,采食、饮水空间不能保证,造成鸡群发育不均匀,营养摄取不够,体质差,容易感染疾病。
误区四:什么样的通风条件都能养鸡
鸡舍设计不合理,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特别在冬季,冬春、秋冬季节转化时表现更明显,是这些季节鸡群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峪口禽业在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鸡舍建设经验,特推荐一套适合当前农户养殖现状的“起步阶段”、“中等规模饲养阶段”、“大规模饲养阶段”等三种鸡舍建设模式,供处于不同养殖阶段、不同养殖规模的养殖户参考。
二、起步阶段蛋鸡舍建设|存栏2000-5000只
适合于刚进入养鸡行业或有2-3年养殖经验的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2000-5000只。
一、鸡舍建设的基本规划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
2000-3000只饲养规模推荐采用:半开放式鸡舍;两列三层全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然通风,设天窗、地窗;人工或机械清粪;人工喂料。
5000只饲养规模推荐采用:密闭式鸡舍;三列三层全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机械通风;人工或机械清粪;人工或机械喂料。
4、鸡舍土建
1)、墙体:包括墙面厚度和墙体高度。墙体厚度:南方地区厚度24墙体;
北方地区37墙或24墙加10厘米厚保温层(图1)。
墙体高度:高出最上层鸡笼1-1.5米;一般高度为2.6-3.0米。说明:
a、基础埋深应在地冻线以下,图中数值为参考值;
b、墙体高度见剖面图;
c、山墙按370厚实心墙施工;
d、蛋鸡舍外标高为-0.500,育雏舍为-0.300。
2)、屋顶:推荐使用彩钢保温板或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南方地区采用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图2);北方地区采用10-15厘米厚彩钢板或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图3)。二、2000-3000只规模蛋鸡舍具体设计及设备选型
(一) 鸡舍建筑(以3000只为例):两列鸡笼三个过道,鸡舍建筑面积:37.96米*7.34米=279平米。
1、鸡舍长宽:鸡舍长37.96米,其中储料间3米、前过道2米、后过道1.5米,单列笼长30.72米(16组笼,单笼长1.92米);鸡舍宽7.34米,其中粪沟宽1.8米,过道宽1米,粪沟前部深20厘米,后部深30厘米(图4、图5)。
2、窗户(自然通风)(图6、图7)
3、光照:灯泡应高出顶层鸡笼50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灯泡间距2.5-3.0米,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墙上(图8、图9)。(二)、设备选型(三)、成本预算(按北京价格计算)
起步阶段蛋鸡舍建设|存栏5000只
一、5000只规模蛋鸡舍具体设计及设备选型
(一)鸡舍建筑:三列鸡笼四个过道,建筑面积407平米。
1、鸡舍长宽:鸡舍长38.8米;前过道2米、后过道1.5米,单列笼长34.56米(18组笼,单笼长1.92米);鸡舍宽10.14米,其中粪沟宽1.8米,过道宽1米(图1)。
2、窗户:安装AC2000通风系统,窗户上沿略高于鸡舍顶笼或持平(图2、图3)。
3、风机(机械纵向通风):直径1.4米的风机2台,直径0.8米的风机2台,交叉安装在正对鸡舍过道的后墙上,风机中心(轴心)与第二层笼的高度持平(图4、图5)。
4、降温系统:安装水帘(屋脊高1.0米)(图6、图7)。
5、光照:灯泡应高出鸡笼顶层50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灯泡间距:2.5-3.0米,四列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在两侧墙上。
(二)设备选型
(三)成本预算
起步阶段配套雏鸡舍建设
一、推荐饲养模式
推荐农户采用“育雏育成”和“产蛋鸡”两阶段的饲养方式,其优势如下:
1、利于防疫。单独的育雏育成鸡舍可以远离蛋鸡舍,避免了同一院内大小鸡群混养造成的交叉感染,传染病发生的几率较混养模式下降80%。
2、利于鸡群稳定。“育雏育成为一体”的饲养模式利于雏鸡舍的保温,避免雏鸡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的温差应激,同时减少转群带来的人为应激,提高鸡群质量。
3、利于提高养殖效益。相比育雏、育成和产蛋鸡三阶段饲养,两阶段饲养模式能够将雏鸡从1日龄饲养到10-13周龄后再转到蛋鸡笼,大大的提高了笼位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养殖成本。
二、2000-5000只规模雏鸡舍具体设计及设备选型
(一)基本设计:半开放式鸡舍;两列四层重叠式饲养(图8);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然通风(图9),设天窗、地窗;人工喂料;粪板人工清粪。(二)5000只鸡舍建筑
1、推荐两列四层三个过道,鸡舍长25.34米,其中储料间2.5米、前过道1.5米、后过道1米,单列笼长19.6米(8组笼,单笼长0.7米,三笼为一组,每组笼间隔0.4米);鸡舍宽6米,其中过道宽0.82米,鸡笼宽1.4米;鸡舍高2.6米,屋脊高1米;建筑面积152.04平米(图10、图11)。
2、窗户:间距1.0-1.5米,长0.8米,高1.0米;鸡舍两侧墙都设窗户;鸡舍屋顶设天窗,要安装顶帽,天窗长0.3米,宽0.3米,间距3米;鸡舍两侧墙根部设地窗,长0.5米,宽0.3米,间距2.0-2.5米(图12)。
3、光照:灯泡间距2.5-3.0米;灯泡离顶层笼高30-50厘米(图13)。
(三)设备选型(四)5000只规模鸡舍成本预算
中等饲养规模阶段鸡舍建设|存栏1万-5万只
随着蛋鸡养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逐渐意识到要想致富,就必须摆脱粗放的饲养模式,走规模化、标准化的饲养道路。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指引下,近年来,东北、山西、山东、湖北、河南等养鸡密集地区的农户,利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模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饲养5万只、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中、大规模养殖的蛋鸡生产企业。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鸡舍设计经验,存在鸡舍建筑布局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当等原因,往往出现高投资、低收入的不良境况。鉴于此,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结合三十多年标准化鸡舍建设经验,推荐如下适合农户中、大规模养殖的标准化鸡舍设计模式,供养殖户参考。
一、适合养殖农户的群体
适合于有3-5年蛋鸡养殖经验,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1-5万只。
二、鸡舍建设的基本规划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
推荐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饮水、通风、机械喂料、清粪等。
三、规模化鸡舍(以1.5万只为例)具体建设及设备选型
(一)、标准化鸡舍建筑设计
四列三层五个过道,实际笼位16896只,鸡舍建筑面积1168平方米(包括操作间和宿舍)。
鸡舍长92.54米,其中前过道(包括机头)3.5米,后过道(包括机尾)2.5米,单列笼长85.8米;44组笼,单笼长1.95米(包括笼架);鸡舍宽12.22米,其中粪沟宽1.57米,中间三个过道宽1.1米,两边过道宽0.95米;鸡舍屋檐高2.6米,屋脊高1米;鸡舍前侧面设操作间宽3.5米,长4.5米(图1、图2、图3)。
(二)、标准化鸡舍土建
1、地基
冻土层以下,基础深1.2米(北方),打钎拍底,混凝土垫层,砼C15,基础砌筑砂浆M7.5,基础砌砖由50厘米宽经两步放脚到37墙,鸡舍内外高差0.3米。
2、墙体(包括墙面厚度和墙体高度)
墙体厚度:南方地区厚度24墙体;北方地区37墙或24墙加10厘米厚保温层,砖混结构,砌筑砂浆M5。
墙体高度:2.6米,高出最上层鸡笼1-1.5米。
墙体沿墙每高50cm设置一道拉结筋2Φ6。构造柱400×360,砼为C25,配筋6Φ12Φ6@200,构造柱在混凝土底板处生根。墙体在2.35米处设砼圈梁一道,配筋5Φ12Φ6@250。门窗口设过梁。圈梁过梁砼柱为C25。
3、屋面结构
屋顶采用双层彩钢板,中间夹10厘米厚聚苯(容重14Kg以上)保温层。柁的跨度为11.96米,脊高1米,每架柁的间距为4.49米,柁的上弦为20号工字钢,中间用20厘米×20厘米、厚1厘米的钢板将工字钢两面对帮焊。下弦为直径1.8厘米的钢筋,中间用花篮螺栓链接,檩条为100C型钢(图4、图5)。
4、舍内土建
粪沟宽度1.57米;走道宽度:中间3条走道1.1米,两边走道0.95米。粪沟垫层C15砼,粪沟前面深-0.25米,粪沟3‰向后放坡,粪沟与地面水泥沙浆面层。鸡舍内部墙面、走道平面、粪沟表面要力求平整,不留各种死角,以减少细菌的残留为原则。舍内因为要经常消毒冲刷,所以地面与墙面的面层要坚固、耐用。墙面批白水泥。
5、鸡舍门
鸡舍所有门的高度为2米;鸡舍操作间、后侧便门(方便转群)为100mm厚彩钢复合板保温门;操作间门宽1.5米、后便门宽0.9米;休息间为塑钢门窗,门宽0.9米,窗高1.1米、窗宽1.4米(图6)。
6、密闭式通风系统
1)通风口:在侧墙上安装AC2000通风小窗(小窗大小0.67米×0.23米),小窗间距3米,位于墙体圈梁以下(图7、图8)。
2)风机:在后山墙安装风机6个(风机尺寸1.4米×1.4米),距离舍内地面高10厘米,侧墙每侧安装风机1个,距离后山墙6米,风机角度与后墙成120度角度(图9、图10、图11)。
7、密闭式光照系统
灯泡应高出顶层鸡笼50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灯泡间距2.5-3.0米,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墙上(图12)。
8、水帘降温系统
在鸡舍前端增修耳房(用于安装水帘),耳房长12.22米,高2.6米,宽1.62米,10厘米厚彩钢复合板顶,中央砌1个1立方米的水池,耳房地面比鸡舍内地平面低20厘米(图14、图15、图16)。(三)、规模化鸡舍设备选型
大规模饲养阶段鸡舍建设|存栏10万只以上
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越来越成为制约养殖户发展的主要阻力,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高成本和低效益三大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一、适合的养殖农户群体(企业)
适合于有5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或企业,推荐饲养规模为10万只以上。
二、鸡场建设的基本规划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三、规模化饲养鸡场建设(以10万只饲养规模为例)
(一)鸡场总体布局
1、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2、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图1)。
(二)鸡场内布局
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
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
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具体鸡舍建设,参考公司提供的《中等饲养规模阶段(存栏1-5万只)》中,1.6万只标准化鸡舍的建设(图2、图3、图4)。
1、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2、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3、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二者不得交叉使用。
(三)、鸡场辅助设施建设
1、鸡场大门消毒池
场区与外界要划分明确;场内不同区域及大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车辆消毒池长为通过最大车辆长度的1.3-1.5倍。消毒池深度为-30至-50厘米(图5)。
2、鸡场道路设计
(1)场内道路:设计时要考虑运输和防疫的要求。要求净污分开,分流明确,互不交叉,排水性好,路面质量要好。道路推荐使用混凝土结构,厚度15-18厘米,混凝土强度C20以上;道路与建筑物距离为2-4米(图6)。
(2)场外道路:路面最小宽度为两辆中型车顺利错车,约为4-8米。
3、供水排水设计
(1)场区具备使用井和备用井两眼,另需建设水泵房、水塔及管道。
(2)生产和生活废水采用地埋管道排出;雨水排泄要根据场内地势设计排水路线,达到下雨不积水,污水流畅的原则(图7)。
4、场区电路设计
(1)使用电压为220V/380V。
(2)就近选择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应满足场内最大用电负荷。
(3)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场,必须配置备用发电机(图8)。
(四)、鸡舍设备选型
大规模饲养阶段专业化育雏育成鸡舍建设
随着蛋鸡养殖的发展,专业化生产已成为蛋鸡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户逐渐认识到雏鸡、蛋鸡混养所带来的防疫和管理难题,如疾病交叉感染、免疫排毒等所面临的养殖风险。目前,北京、东北、山西、湖北、河南等省市的许多养殖大户开始着手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育雏育成舍,以提高鸡群质量,减少疾病发生和增加养殖效益。在前五期标准化蛋鸡舍建设的基础上,峪口禽业总结了三十年的规模化、标准化雏鸡舍建设经验,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适合养殖农户的群体
适合于有4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较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每栋1万只以上。
二、规模化、专业化育雏育成舍(场)建设的基本规划
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若与蛋鸡舍在同一场区,则应离蛋鸡舍100米以上。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一段式饲养模式,饲养周期为16-17周。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饲养量1-2万只,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笼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采用锅炉集中供暖,乳头饮水,自动喂料、通风、光照、清粪等系统。
三、规模化、专业化育雏育成舍具体土建及设备选型(每栋舍1.6万只为例)
(一)标准化育雏育成舍建筑设计
推荐采用四列三层五个过道,实际笼位16000只,鸡舍建筑面积804.6平方米。
鸡舍长62.18米(净长61.44米),其中前过道2.0米,后过道1.5米,机头1.5米,机尾1.0米,单列笼长55.44米;28组笼,单笼长1.98米(包括笼架);鸡舍宽12.94米(净空12.20米),其中粪沟长59.44米(舍内),舍外延长3.5米,宽1.8米;过道宽1米;鸡舍屋檐高2.7米,屋脊高1.2米。(二)标准化鸡舍土建
1、地基
冻土层以下,基础深1.2米(北方),打钎拍底,混凝土垫层,砼C15,砖基础砌筑砂浆M7.5,基础砌砖由50厘米宽经两步放脚到37墙,鸡舍内外高差0.3米。
2、墙体(包括墙面厚度和墙体高度)
墙体厚度:石家庄以北推荐37墙加5厘米厚保温层,砖混结构,砌筑砂浆M5。墙体高度2.7米,高出最上层鸡笼0.8-0.9米。
墙体沿墙每高50cm设置一道拉结筋3Φ6。构造柱400×360,砼为C25,配筋6Φ12Φ6@200,构造柱在混凝土底板处生根。墙体在2.45米处设砼圈梁一道,配筋5Φ12Φ6@250。门窗口设过梁。圈梁过梁砼柱为C25。
3、屋面结构
屋面为双坡式100mm彩钢板(容重为14公斤)屋顶;大坨跨度为12.57米,间距5.5米;柁的上弦为20号工字钢,中间用20厘米×20厘米、厚1厘米的钢板将工字钢两面对帮焊,下弦为直径1.8厘米的钢筋,中间用花篮螺栓链接;檩条为100C型钢,单坡檩条7根。
4、舍内土建:粪沟宽度1.8米,走道宽度1.0米。粪沟垫层C15砼,粪沟前面深0.27米,粪沟3‰向后放坡,后面粪沟深0.45米,粪沟与地面水泥沙浆面层。鸡舍内部墙面、走道表面、粪沟表面要力求平整,不留各种死角,以减少细菌的残留为原则。因舍内经常要消毒冲刷,因此,地面与墙面的面层要坚固、耐用,墙面批白水泥。
5、密闭式通风系统
推荐采用通风小窗+湿帘+温控系统的纵向负压通风方式。
1)通风口:在侧墙上安装通风小窗(小窗大小0.63米×0.18米),小窗中心间距3米,小窗安装在墙体圈梁以下,下沿与顶层鸡笼上部保持平行,距离地面1.9米。小窗在鸡舍两侧安装必须要求对称,小窗上沿必须安装导风板,导风板切忌水平安装,否则会对两侧鸡群造成严重的应激。
2)风机:在后山墙安装风机7台(其中4台风机尺寸1.37米×1.37米,功率1.1千瓦;3台风机直径0.7米,功率0.75千瓦),风机轴心与鸡笼中心持平,离地面高度:大风机25厘米,小风机60厘米。
3)水帘降温系统:在鸡舍前端安装水帘,水帘安装在鸡舍前山墙内部(不要镶嵌在框内),水帘高2.55米,宽度与鸡舍前山墙同宽,分三小块,水帘厚度为150毫米。前山墙安装10厘米厚彩钢复合板门,用于冬季保暖
4)温控系统:采用AC2000简版温控器。
6、锅炉供暖系统
鸡舍采用100毫米热镀锌翅片暖气管道供暖,管道要均匀安装在鸡笼下层,每列为一个循环,两侧墙高50厘米处各安装一组翅片暖气管道。供暖水流方向和通风方向一致(图12、图13)。
7、密闭式光照系统
灯泡应高出顶层鸡笼45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灯泡距地面2.4米,间距3.0米,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墙上。
(三)、规模化鸡舍设备选型
H. 您能帮我推荐一个检测鸡舍氨气的传感器吗 并且帮我设计一下电路可以吗 感激不尽 我邮箱[email protected]
要不
传感器吗
I. 如图是养鸡场冬季用来调控光照和室温设备的原理电路图.此设备的作用是,夜晚对鸡舍内加温,同时增大光照
(1)开关S、S1、S2同时处于闭合状态,R2被短路,R1和灯泡L组成并联电路,灯泡L发光,且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由公式P=
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功率最大,为加热状态,所以是晚上;S闭合,S
1、S
2断开时,R
1和R
2组成串联电路,灯泡L断路不发光,且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公式P=
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功率最小,为保温状态,所以是白天.
故答案为:晚上、白天.
(2)开关S、S
1、S
2都处于闭合状态时,电阻丝R
2与导线并联,所以R
2被短路,R
1和灯泡L组成并联电路;
∵U
L=U
1=U=220V,I=6A,
∴I
L=
=
=2A,
I
1=I-I
L=6A-2A=4A,
P
1=U
1I
1=220V×4A=880W,
而R
2被短路,通过它的电流为0A,由公式P=UI可知,它的电功率为0W.
故答案为:R
2、R
1和L、电阻丝R
1的实际功率为880W、电阻丝R
2的实际功率为0W.
J. (2008东城区二模)如图是养鸡场冬季用来调控光照和室温设备的原理电路图.此设备的作用是,夜晚对鸡舍
A、S闭合,S1、S2断开时来,R1和R2组成串联电自路,灯泡L断路不发光,且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公式P=
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功率最小,为保温状态,所以是白天,故A正确;
B、开关S、S
1、S
2同时处于闭合状态,R
2被短路,R
1和灯泡L组成并联电路,灯泡L发光,且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由公式P=
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功率最大,为加热状态,所以是晚上;故B正确;
C、S闭合,S
1、S
2断开时,R
1和R
2串联,Q
1:Q
2=I
2R
1t:I
2R
2t=R
1:R
2=1:2,故C错;
D、开关S、S
1、S
2都处于闭合状态时,R
2被短路,R
1和灯泡L组成并联电路;
∵I=
,R
1:R
L=1:2,
∴I
1:I
L=R
L:R
1=2:1,
∵I=6A,
∴I
1=4A,I
L=2A,
∵U
L=U
1=U=220V,
∴P
1=U
1I
1=220V×4A=880W,故D正确.
故选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