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这个红外反射传感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原理很简单,红外发光管发射红外线到目标反射区,无反射物体时红外线无法反射到光电管而截止,输出高电平,经施密特非门U1反相后输出低电平,当目标区检测到反射物体时,光电管受光饱和导通,经U1反相后输出高电平。
❷ 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和构造是什么
最近在和用到红外滤光片做传感器的朋友讨论了一下红外传感器的组成,关于红外滤光片的用途和原理都需要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它的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
红外传感器由以下四个主要部分构成:
①构成电路的铝基板、场效应晶体管(FET);
②具有热释电效应的陶瓷材料;
③ 限制入射红外波长的窗口材料;
④ 外壳TO—5型管帽和管座。
红外组合件的构造由于探测器元件单独使用时,存在着探测距离较短、获得的信号后续电路不易处理的不足,所以目前多选用红外组合件来探测。红外组合件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滤光片、测量转换电路和密封管壳构成。红外滤光片可以扩大探测范围,提高测量的灵敏度;测量转换电路可以完成滤波、放大等信号处理过程;密封管壳能防止因外界噪声引起的错误动作。这种组合件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多样,所以应用广泛。
❸ 红外感应原理
红外感应原理:
这种是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当人体的手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体手或身体摭挡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通过集成线路内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头出水;当人体的手或身体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电磁阀没有接受信号,电磁阀阀芯则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来控制的关水。
拓展资料:
红外线感应器是根据红外线反射的原理研制的,属于一种智能节水、节能设备。包括感应水龙头、自动干手器、医用洗手器、自动给皂器、感应冲水器、感应便器。
这是标准的称呼,也有称为热红外人体感应器
红外智能节电开关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当有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延时自动关闭负载。人到灯亮,人离灯熄,亲切方便,安全节能,更显示出人性化关怀。
什么是红外线?
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❹ 红外传感器外围电路为啥接三极管
红外传感器外围电路接三极管的原因在于传感器本身输出的信号非常弱,需要三极管将信号放大,才能送往信号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
❺ 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原理图
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原理图: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是把发射器和接收器装入同一个装置内,在其前方装一块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完成光电控制作用的光电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地面明暗和颜色的变化,也可以探测有无接近的物体。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自带一个光源和一个光接收装置,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待测物体的反射被光敏元件接收,再经过相关电路的处理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可以用来检测地面明暗和颜色的变化,也可以探测有无接近的物体。
(5)红外传感电路扩展阅读: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1、被检测的工件或物体表面必须有黑白相间的部位用于吸收和反射红外光,这样接收管才能有效的截止和饱和达到计数的目的。所以在选择工作点、安装及使用中最关健的一点是接收管必须工作于截止区和饱和区。
2、使用中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前端面与被检测的工件或物体表面必须保持平行,这样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转换效率最高。
3、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前端面与反光板的距离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4、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必须安装在没有强光直接照射处,因强光中的红外光将影响接收管的正常工作。
5、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红外发射管的电流在2~10ma之间时发光强度与电流的线性最佳,所以在电流取值一般不超过这个范围,若取值太大发射管的光衰也大长时间工作影响寿命;若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电流取值应小,此时抗干扰性下降,在结构设计时应考虑这点,尽量避免外界光干扰等不利因素。
6、安装焊接时,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引脚根部与焊盘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mm,否则焊接时易损坏管芯。或引起管芯性能的变化。焊接时间应小于4秒。
7、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最佳工作状态的参数选择方法:根据实际的检测距离选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型号。
❻ 红外感应报警器电路原理
红外感应报警器电路原理:红外感应报警器,由菲涅尔滤光片,热释电传感器,以及专门芯片组成,也可以自己搭建,该芯片内部实现放大,比较,延时以及包含施密特触发器等。当传感器感应到红外信号,会输出一个变化的电平,将此电平进行放大,整形,比较和延时等,确认是有效的触发信号,然后输出报警信号电平,实现告警。
❼ 红外传感器开关怎么接入电路中
是这个红外传感器吗?
可以模拟仿真,红外的遥控的发射和接收。但编码需要自己编。与实际红外遥控器发/发有很大区别的,下面是一个简单应用。
❽ 热释电红外传感无线电遥控报警电路设计它的原理及电路图
时器及控制输出等电路组成。红外传感器BH 能在较远的距离探测到由人体移动所发出
的微弱红外线,当BH 检测到人体移动所发出的7~14μm 的红外信号后,BH 中的s 脚
便输出极微弱的信号直接送到IC1a 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IC1a 对信号放大约2200 倍后,
再由电容C1 藕合到IC1b 作进一步放大。IC1C、IC1d 构成窗口式电压比较器,当IC1d 输
出电压幅度在UA 和UB 之间时(小于UA,大与UB),IC1c、IC1d 的输出端均无电平输出;
当IC1b 输出电压幅度大于UA 或小于UB 时,IC1C、IC1d 的输出端分别都会有高电平输出,
经二极管VD1、VD2 相互隔离和“或”的作用从P 点输出控制脉冲信号。RW 用于设定
窗口的阈值电平,调节RW 可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IC2a 和IC2C等原件是作开机延时电
路(刚开机时,电路各工作点尚还未被建立,P 点电压处于不稳定状态)。由于电容C3
的二端电压不能突变,IC2C的正输入端瞬间为1,故它的输出也为1,通过二极管VD4 向
电容C4 充电,则IC2a 负端也为高电平,输出为低电平,故P 点电平就被箝在低电平上,
保证了输出为低电平。之后随着电容C4 通过R4、R3 的放电,IC2a 的负输入端电位变低
(小于1/2VCC),则输出为高电平,二极管VD2 被截止,此时P 点电平就成了稳定状
态。IC2b 为P 点电压输出比较器。IC2d 等器件构成输出控制电路的积分延时器。改变电
容C5 的容量,则就可改变输出延时的时间。
3. 安装与调试:
在制作热释红外线传感器中,可以边安装边调试,当然也可以全部安装完毕后再作
总调。总之,首先要掌握它的工作原理,然后就能迎刃而解。刚开始可以先不装菲涅耳
透镜进行调试,把手在BH 上作来回移动,IC1b 输出否有较大电平变化,因为IC1a 和IC1b
是该电路前置放大器,增益过高信号会产生漂移,过低会使增益下降,被测距离变近。
所以在调试中一定要二者兼顾,缺一不可。然后再调节Rw,使检测反应最为灵敏。开
机延时时间应略大于P 点电压的稳定时间。输出工作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实际控制需要
而定。最后加上菲涅耳透镜再作进一步的调整。对红外传感来说不加透镜探测半径较近,
配上透镜后,其探测距离将十倍的增加。
器件简介:
适用制作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的光敏材料很多,使用最多的有:陶瓷氧化物
(PbTiO3)钽酸锂(LiTaO3)、硫酸三甘肽(LATGS)及钛锆酸铅(PZT)等。
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见图(a)所示。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PZT(或其
他材料),在它的上下两面做上电极,并在表面加以一层黑色氧化膜以提高其转换效率。
它的等效电路是一个在负载电阻Rg 上并联一个电容的电压发生器,它的输出阻抗极高
而且输出电压也很微弱,故在器件内附有一个场效应管(FET)加以放大,并达到阻抗
变换的目的,见图(b)
常见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的外形见图(c)所示,TO-5 封装的透光镜设在管壳顶部,树
脂封装的透光镜则设在侧面。
根据不同使用需要,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的透光窗口使用不同的窗口材料,通常
它们在0.2~20μm 的光谱范围内其敏感度是相当平坦的,且不受可见光的影响。表1
是几种常见透光材料的用途。
不同透光材料的用途
根据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敏感元件的个数可分为单元件型和双元件两种,双元件型传
感器中有两个反相串联的敏感元件,见图(d)所示。只有一个敏感元件的则称为单元
件型。
双元件型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具有如下特征:
(1) 当入射的能量顺序地到两个元件时,由于两个元件反相
串联,故输出比单元件型要高2 倍;
(2) 由于两个敏感元件相连接,因此对于同时输出的能量会
互相抵消。由于上述特征,所以双元件型传感器具有下述优点;
1)可以防止因太阳光等非控制红外线所引起的误差或误动作;
2)PZT 元件同时又具有压电效应,所以双元件可消除因振动而引起的误差;
3)可以防止因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菲涅耳透镜:
为了提高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的接收灵敏度,通常备需要在传感器上加装菲涅耳透
镜。实验表明,传感器如不装菲涅耳透镜当检测人体走时,检测距离仅2m 左右,而加
菲涅耳透镜后,其检测距离可增加到10m 以上,甚至更远。
菲涅耳透镜的工作原理是将移动物体或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进入透镜,产生一个交替
的“盲区”和“高灵敏度区”,这样就产生光脉冲。透镜有很多盲区和高灵敏度区组成,
则物体或人体的移动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光脉冲而进入传感器,从而提高接收灵敏度。
❾ 红外传感器电路图
弄清其工作原理,电路图呼之欲出了。
原理:
待测目标
根据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可进行红外系统的设定。
大气衰减
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通过地球大气层时,由于气体分子和各种气体以及各种溶胶粒的散射和吸收,将使得红外源发出的红外辐射发生衰减。
光学接收器
它接收目标的部分红外辐射并传输给红外传感器。相当于雷达天线,常用是物镜。
辐射调制器
对来自待测目标的辐射调制成交变的辐射光,提供目标方位信息,并可滤除大面积的干扰信号。又称调制盘和斩波器,它具有多种结构。
红外探测器
这是红外系统的核心。它是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出来的物理效应探测红外辐射的传感器,多数情况下是利用这种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电学效应。此类探测器可分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敏感探测器两大类型。
探测器制冷器
由于某些探测器必须要在高温下工作,所以相应的系统必须有制冷设备。经过制冷,设备可以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探测灵敏度。
信号处理系统
将探测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并从这些信号中提取出信息。然后将此类信息转化成为所需要的格式,最后输送到控制设备或者显示器中。
显示设备
这是红外设备的终端设备。常用的显示器有示波器、显像管、红外感光材料、指示仪器和记录仪等。
红外传感系统是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按照功能可分成五类, 按探测机理可分成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 红外传感技术已经在现代科技、国防和工农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技术已经众所周知,这项技术在现代科技、国防科技和工农业科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传感系统是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按照功能能够分成五类:
(1)辐射计,用于辐射和光谱测量;
(2)搜索和跟踪系统,用于搜索和跟踪红外目标,确定其空间位置并对它的运动进行跟踪;
(3)热成像系统,可产生整个目标红外辐射的分布图像;
(4)红外测距和通信系统;
(5)混合系统,是指以上各类系统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