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温湿度传感器SHT10与51单片机连接电路
SHTl0的供电电压为2.4~5.5 V。传感器上电后,要等待11ms,从“休眠”状态恢复。在此期间不发送任何指令。电源引脚(VDD和GND)之间可增加1个100 nF的电容器,用于去耦滤波。
为避免数据发生冲突,MCU应该驱动DATA使其处于低电平状态,而外部接1个上拉电阻将信号拉至高电平。
㈡ 温湿度传感器需不需要放大电路
◆通常传感器是用来对微弱的采样对象进行反应的,所以输出都比较小,多数还要对输出信号进行变换或整形处理,所以是需要后加放大器来放大或其他电路的。
●以ADS90传感器为例:
AD590是集成温度传感器,输出为电流,相当于恒流源,若要对此进行放大需先转换为电压,可在其回路串入电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上电压的大小可反映电流的大小,也就是温度的高低。图2是温度传感器AD590的信号调理变换电路。
㈢ 有没有基于51单片机的DHT11传感器和LCD12864显示器来实现温湿度控制的电路原理图,在protel 99中绘制的。
你是做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采集系统吧?如果单纯要显示温湿度,用LCD1602就可以了的。我有一些类似的设计,不知道是否适合你,需要直接找我吧,在线等待,不在的话可以给我留言,看到后马上回复。
㈣ 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图
说的太笼统了,
传感器几十种,不太可能都提供应用电路。
湿度:
干湿球、毛发、电阻法、版有机膜电权容、氧化铝电容、电解法(五氧化二磷)、露点法、吸附法、色谱法、红外吸收法、核磁共振法,等都可以说是“湿度传感器”
温度:热敏电阻、热电阻、热电偶、热释电、隐丝法、红外辐射法等等都可以称“温度传感器”
对于常用的热电阻、热电偶、湿敏电阻、湿敏电容,网上都可搜到相应的使用电路
仅供参考
㈤ 温湿度对电压的影响有哪些
对产生电压的电路会有影响,尤其是温度,一般电路在200ppm/℃以上。也就是说,温度变化1度,会影响万分之二。
㈥ 12V温湿度两线制4-20mA输出变送器原理图
原理图:
电流型变送器将物理量转换成4~20mA电流输出,必然要有外电源为其供电。最典型的是变送器需要两根电源线,加上两根电流输出线,总共要接4根线,称之为四线制变送器。
当然,电流输出可以与电源公用一根线公用VCC或者GND,可节省一根线,称之为三线制变送器。其实大家可能注意到, 4-20mA电流本身就可以为变送器供电。变送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特殊的负载,特殊之处在于变送器的耗电电流在4~20mA之间根据变送器输出而变化。显示仪表只需要串在电路中即可。这种变送器只需外接2根线,因而被称为两线制变送器。
工业电流环标准下限为4mA,因此只要在量程范围内,变送器至少有4mA供电。这使得两线制变送器的设计成为可能。在工业应用中,测量点一般在现场,而显示设备或者控制设备一般都在控制室或控制柜上。两者之间距离可能数十至数百米。按一百米距离计算,省去2根导线意味着成本降低近百元,因此在应用中两线制变送器必然是首选。
所以变送器在选择的时候一般都是4-20ma信号输出,这样信号不容易受干扰而且安全可靠,两线制4-20ma输出更可以节省传感器成本,这些原因使得变送器在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是两线制4-20ma输出。当然现在很多变送器还有其它样式的输出例如0-5V,RS485/RS232等,这些都是为了能够很好的处理变送器信号。
㈦ 光照温湿度传感器的信息采集电路在哪
传感器的输出来信号自有电压型、电流型。
传输方法有频率和485数字信号传输。
1、电流信号R1焊0欧,R7焊100R。
2、2、电压信号R1和R7焊240K和200K分压。
3、平率信号R1焊0R,R7焊200K,C7不焊接。
用485信号就用下面的电路图。
㈧ 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
温度和湿度是分开的传感器,你看到的带传感器的,一般里面会有两个元件分别测量温度和湿度。
温度一般有铂电阻、热电偶等
湿度有电容法、电阻法、氧化铝、陶瓷、冷镜法、干湿温度法等原理
㈨ 求基于AT89C51/2单片机红酒柜温湿度控制电路原理图
20分有点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