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电路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E/(R+r)
其中E为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内电压U内=Ir,E=U内+U外
适用范围:纯电阻版电路权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E=U+Ir
EI=UI+I^2R
P释放=EI
P输出=UI
纯电阻电路中
P输出=I^2R
=E^2R/(R+r)^2
=E^2/(R^2+2r+r^2/R)
当
r=R时
P输出最大,P输出=E^2/4r
(均值不等式)
㈡ 高中的物理全电路图应该怎么分析
1、
元件
的等效处理,理想电压表--开路、理想电流表--短路;
2、电流流向分析法:从电源一极出法,依次画出电流的分合情况。
注意:有分的情况,要画完一路再开始第二路,不要遗漏。
一般先画干路,再画支路。
3、等势点分析法:先分析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关系,再依各点电势高低关系依次排列,等电势的点画
在一起
,再将各元件依次接入相应各点,就能看出电路
结构
了。
4、弄清结构后,再分析各
电表
测量的是什么元件的电流或电压。
说明:2、3两点往往是结合起来用的。
㈢ 闭合回路法
先横着走,还是竖着走都可以,最后都要回到该元素嘛.遇到取值非零的格(内基变量),判断一下是否从容此转90度,中间经过类似情况,回到出发点,保证所走过的闭回路除了出发点,其他各点都是非零的格(基变量),如果不能,还要尝试继续向前,再做如上判断.
㈣ 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图解
全波整流电路是指能够把交流转换成单一方向电流的电路,最少由两个整流器合并而成,一个负责正方向,一个负责负方向,最典型的全波整流电路是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一般用于电源的整流。也可由MOS管搭建。
【工作原理】
双半波整流电路:变压器次级中心抽头的全波整流电路。从图2的电路很容易看出,它是两个半波整流电路结合而成的,所以也称为双半波整流电路。变压器的中心抽头为地电位,把交流电压正、负半周分成两部分。正弦交流电正半周时二极管DA导通,电流通过DA到负载;负半周时二极管DB导通,电流通过DB也到负载。和半波整流电路相比,在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上都有电流通过负载。虽然每个时刻流到负载的电流并未增加,但平均输出电流比半波整流加倍,流过每个管的电流为负载电流的1/2。有载时平均输出电压是变压器次级半个绕组电压有效值的0.9倍。
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经常使用的整流电路是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它的变压器次级只有一个绕组,接在由四只二极管组成的电桥上。四只管又分成两对,没对串联起来工作。当正弦交流电的正半周到来时,即变压器次级上端为正时,二极管DA和DC导通而二极管DB和DD截止,如图3b所示。当正弦交流电压的下半周到来时,即变压器上端相对于下端为负时,二极管DB和DD导通而二极管DA和DC截止,如图3c所示。可以看出,不论是DA和DC导通,或是DB和DD导通,流过负载的电流方向都是一致的,在负载上产生的电压都是上正下负。输出波形与变压器具有中心抽头的全波整流器的整流波形相同,如图3d。每一个脉冲波形对应两个导通管。
【参考】http://ke..com/link?url=BE4hbGze-v-fPaNbCr7dWd397yeplnT5PS7_4UYLOZ-1XSCp-
㈤ 全波整流电路图及其工作原理
在小功率直流电源中,常见的几种整流电路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和三相整流电路等
整流(和滤波)电路中既有交流量,又有直流量。对这些量经常采用不同的表述方法:输入(交流)——用有效值或最大值;输出(直流)——用平均值;二极管正向电流——用平均值;二极管反向电压——用最大值。
单相全波桥式整流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由图可看出,电路中采用四个二极管,互相接成桥式结构。利用二极管的电流导向作用,在交流输入电压U2的正半周内,二极管D1、D3导通,D2、D4截止,在负载RL上得到上正下负的输出电压;在负半周内,正好相反,D1、D3截止,D2、D4导通,流过负载RL的电流方向与正半周一致。因此,利用变压器的一个副边绕组和四个二极管,使得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内,整流电路的负载上都有方向不变的脉动直流电压和电流。桥式整流的名称只是说明电路连接方法是桥式的接法,桥式整流二极管:大家常用的一般是由4只单个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元件,取名桥式整流二极管,整流桥或全桥二极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波整流
㈥ 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与解析
一. 伏安法测电阻基本原理
1. 基本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欧姆定律 ,只要测出元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即可由欧姆定律计算出该元件的阻值。
2. 测量电路的系统误差控制:
(1)当 远大于 时,电流表内接;当临界阻值 时,采用电流表的内接;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时,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 (如图1所示)。
(2)当 远小于 时,电流表外接;当临界阻值 时,采用电流表的外接;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时,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 (如图2所示)。
3. 控制电路的安全及偶然误差:根据电路中各元件的安全要求及电压调节的范围不同,滑动变阻器有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两种选择。
(1)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一般情况或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由于限流电路能耗较小,结构连接简单,应优先考虑限流连接方式。限流接法适合测量小电阻或与变阻器总电阻相比差不多或还小,(如图3所示)。
图3
(2)测动变阻器分压接法。若采用限流电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时,必须选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连接方式;当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值,且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实验数据)时,必须选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压从零开始可连续变化时,须选用滑动变阻器分压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
二. 伏安法测电阻基本情景变式
1. 无电流表。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可知,无电流表时只要找到能够等效替代电流表的其他器材即可,比如:
(1)已知电阻与理想电表并联替代电流表(如图5所示);
(2)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替代电流表(如图6所示);
(3)无电表时的替代法(如图7所示);
(4)无电流表时的半偏法(测量电压表内阻)(如图8所示)。
2. 无电压表。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可知,无电压表时只要找到能够等效替代电压表的其他器材即可,比如:
(1)已知电阻与理想电流表串联替代电压表(如图9所示);
(2)无电压表时的等效替代法(如图10所示);
(3)无电压表时的半偏法(测表头内阻)(如图11所示)。
3. 把实验题当作计算题处理。
(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方程求解待测量;
(2)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式 求解电阻。在利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只要测出外电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的变化量(外电压的变化量始终等于内电压的变化量),就可以求出电源的内阻 。
三. 范例导引高考实验试题剖析
〔范例导引一〕(05年高考题)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4.5V,r约为1.5 )。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量程0.5A的电流表(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 ,滑动变阻器 ,电键K,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2)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求出E=__________,r=_________。(用I1、I2、U1、U2及R表示)
解析:本题是常规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情景变式题,本题与课本上实验的区别是电源电动势大于理想电压表的量程,但题目中提供的器材中有一个阻值不大的固定电阻,这就很容易把该情景变式题“迁移”到学过的实验上。把固定电阻接在电源的旁边,把它等效成电源的内阻即可(如图12所示),把电压表跨接在它们的两侧,显然,“内阻增大,内电压降落增大”,电压表所测量的外电压相应减小,通过定量计算,符合实验测量的要求。这样,一个新的设计性实验又回归到课本实验上。
㈦ 全波整流电路的理论方法是什么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中自有墨飘香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整流电路 大多数电器设备无法直接使用交流电,必须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以后才能加以利用。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过程叫做“整流”。在具体说明交流电是如何变成直流电以前,还是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直流电和交流电吧,毕竟这个教程是面对无任何基础的读者的。
先说一下直流电。其定义是: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直流电。比如从电池(包括干电池,充电电池等等各种电池)里面出来的电就是直流电,其方向都是从电池正极出来,沿着导线经过用电设备(灯泡)再回到电池负极,如下图图中所示。
如果把电池倒过来连接,如下图,那么电流方向自然就反过来了。
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直流电不仅是指电流方向不变,而且电流大小也不变。这种电流应该叫做“稳恒直流电”。所以,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直流电和直流电的定义是有区别的,直流电的定义只和方向有关,而和其电流大小无关!
交流电和直流电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方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那么里面的电流一会儿朝一个方向流动,一会儿又反过来流动,过一会儿又反过去......如此周而复始的不停的反复。
上图中,灯泡接的是交流电源。有的读者可能会发出疑问:“以前我们电路中灯泡都是接直流电源的,现在又接交流电源了,我知道灯泡接直流电是可以正常工作的,比如一样家用电器--手电筒,它接交流电可以正常工作么?”答案是:可以的。有些设备是交流电和直流电都可以工作的,什么样的设备呢?纯电阻设备。比如,灯泡,电炉子,电热杯等等,当然,前提条件是电压要和原来的一样,纯电阻电器设备,如果原来使用3v直流电,即使你接通3v交流电它还是会一样正常工作的。
既然交流电的电流方向是反反复复的,那么,它朝一个方向流动时会持续多长时间呢?这是交流电的参数之一。以我们使用的市电220v交流电为例,它是这样工作的:它先朝一个方向流动(为了说明方便,称这个方向为正向)10毫秒,然后反过来,反向流动10毫秒;再正向流动10毫秒,再反向10毫秒......我们可以看出:正向流动10毫秒再反向流动10毫秒这是一个基本的过程,以后总是在重复这个基本过程。1秒钟重复多少次呢?1秒=1000毫秒,1000毫秒÷20毫秒=50次。这个在1秒钟内重复的次数称为“频率”,其单位是“赫兹”。我们的市电在一秒钟内重复50次,称其频率为50赫兹。频率是交流电的一个重要参数,如果说是直流电,就一个参数“电压”基本上就可以说明了,比如“220v直流电”;而交流电,至少要两个参数“电压”和“频率”,所以通常说“220v50Hz交流电”(读做220伏50赫兹交流电)。
为什么我们使用的市电是50Hz而不是60、70Hz呢?这是由发电厂决定的,发电厂发出的电就是50Hz,我们使用的电都是从发电厂出来的,当然也是50Hz了。要想得到其它频率的交流电,需要你自己去做。怎么做呢?用直流电去变,变成交流电。在变的同时,你自己可以决定频率的。这个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过程称为“逆变”,逆变是整流的相反的过程。鉴于逆变电路比较复杂,暂时我们就不介绍了,将来我会详细说明的。其实,只要你会逆变,你就可以轻易的做出电棍来。
在此声明:本站的教程完全是从技术角度加以探讨,任何人使用从本站学到的知识去违法均于本站毫无任何关系!
下面,让我们进入正题,去“整流”!先看看比较简单的“半波整流”电路如下图:
呵呵,是不是很简单?其实就是交流电路里面串联了一个二极管而已。还记得么?二极管是单向导电的。当电流顺时针时,二极管导通,电流通过;当电流逆时针时,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不导通。所以,虽然使用的是交流电源,但是由于有二极管的存在,导致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始终是从上到下,没有从下到上的时候,因此,通过灯泡的电流是直流电。通俗点说,是二极管把逆时针方向电流给“砍”掉了,真正被利用的只有顺时针电流,只有一半,因此,这种整流的发方法被称为“半波整流”。有没有全部利用的方法呢?有,就是“全波整流”。
全波整流要使用4个二极管,电路图如下: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电流是如何运动的。当电流从交流电源出来向上运动时,它沿着导线来到二极管D1和D2交界处,这时候它有两个方向可以走,一是向左走,通过D1,但由于二极管单向导电,此路不通,所以只能向右走,通过D2;这时候也有两个方向可以走,向下,通过D4,同理,此路不通,所以电流从上至下通过灯泡来到D1和D3的连接处。这时候电流该如何走呢?是通过D1回到电源呢还是通过D3回到电源呢?记住:电流不可能从电源的一个极出来又回到这个极,它只能回到另外一个极!所以,显然,电流通过D3回到电源,完成一次循环。这个过程电流走向如下图:
另外一个过程分析同理,我就不详细说明了,如下图所示:
由上面两幅图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交流电源的电流怎么流动,流过灯泡的电流始终是从上至下,即流过灯泡的是直流电。而且并没有电流被砍掉一半,因此称为“全波整流”。
全波整流是使用最多的整流方式,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比如,制作一个充电器,就会用到它。做充电器的具体过程,下次再说。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徐连春”整理制作 回顶部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㈧ 一元电路全响应三要素法
Uc(0-) = 6 - 3 * R1
开关闭合瞬间电容器右端接地,左端是 6V 电压源,没有限流电阻,时间常数为零,专电容电压发生跃变:属
Uc(0+) = 6V
Uc(t) = 6V
ic(0+) = ∞ ;趋于无穷大 。
ic(t) = 0
电容电压跃变:
1、电路中只有电容,如带电荷的电容并联(接通)不带电荷的电容。
2、由电容与电压源组成的回路。
㈨ 根据三要素法算电路的全响应
三要素法求全响应,考验
㈩ 初中物理电路节点法
电流从正极出发,从干路到支路的第一个分开电流的点作为a节点,最终全部汇版聚于主电路流向负极的点作为节权点b,在a,b之间的各条支路分别画成标准的形式,注意干路上的用电器还是在干路上,不要更改。当然了,图示题目也可以用等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