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下是明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的探究实验.【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2)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UAC=UAB+UBC,串联电路总电压 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4)不足之处是: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5)由表格可知,表中各物理量没有单位,这是错误的,每个物理量应标注单位.
故答案为:(1)断开;(2)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等于;(4)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5)各物理量没有单位.
❷ 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进行探究,她先后连接的电路如图甲、乙所示
(1)分析电压表V1、V2、V3示数,可得出的串联电路的特点是__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分电流之和__ ;
(2)小红继续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先把电流表接在R1和R2之间,再接在R1与电源之间,最后接在R2和电源之间,她探究的问题是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大小有何关系
?
(3)小红仔细分析记录的电压表的示数,发现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之和与电压表V3示数相等,而与电压表V的示数有差异,是不是测量过程有错误?她认真仔细地又测量两次,数据无误,这是为什么?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
_____
电流表两端有电压
。
❸ (2014娄底模拟)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1)按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如图乙所
(2)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灯L1的没有电流通过,即L1短路了;
(3)只断开电压表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而B接点不动,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4)由实验数据可知: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相等;
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故答案为:(2)短路;(3)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相等;换用其它规格小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等方法均可)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❹ 小明同学的实验小组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科学探究.(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必须_____
(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
(2)L1短路时,电压表相当于测量导线的电压,故其示数为零;同样由于L1短路,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使L2更亮;
(4)由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将反偏,故不能测量L2两端的电压;
(5)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应多次实验;
(6)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时,也要改变3次不同的接触面进行了实验.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在压力相同时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7)电路设计如下
简要操作:①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和AC之间的电压;②两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并分别测出AB、BC和AC之间的电压;
故答案为:
(1)断开;
(2)L1短路;
(4)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5)普遍性;
(6)不是;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7)电路图如上所示;简要操作:①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和AC之间的电压;②两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并分别测出AB、BC和AC之间的电压.
❺ 瑞瑞同学准备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探究。主要步骤如下:a、按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b、闭合开
(1)作图3分 ![]() (2)断开 ,右端 (3)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5)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6)实验次数太少,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多测几组数据 ❻ 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❼ (7分)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