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咪头接线方法
没有绝缘皮的线是接在0,红色接在1.绿色接2和3.【2和3要串连】
⑵ 驻极体话筒(咪头)两只引脚间为什么要接一个高阻值的电阻
驻极体话筒是需要有直流供电才可以达到他的最高灵敏度,这个电阻是为他提供电压的驻极体话筒(俗称电容话筒),在为他供电时,它几乎不消耗电流故采用大电阻为他供电,主要是为了提高它的输入阻抗。
⑶ 麦克风电路问题4根线
是耳机+话筒吧,一共是4根线,一般情况下,红绿分别是耳机的左右声道,黄色是共地(耳机和麦克风都共用的回路),剩下的就是麦克风的线。
⑷ 这是一个简易麦克风电路图,详细讲解一下该电路原理,怎么工作的,谢谢!
这是通过二个放大电路来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第一级是mos管构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第二级为三极管构成的共发电路.
⑸ 麦克风咪头放大电路,用运放驱动如图
这个电路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负反馈。运放IC的开环放大倍数非常大,几万倍甚专至十几万倍。你这个电路处于开属环状态,而且还两级,光是输入失调电压就能使输出饱和(输出+5V或-5V),因此要加负反馈才能正常工作。咪头放大器一级就足够了。
⑹ AM无线话筒的原理图
参考以下制作:http://cache..com/c?word=%B5%F7%B7%F9%3B%B7%A2%C9%E4%3B%C6%F7&url=http%3A//www%2E0net%2Ecn/wireless/Print%2Easp%3FArticleID%3D1958&b=16&a=17&user=
http://cache..com/c?word=am%2C%B7%A2%C9%E4%3B%BB%FA&url=http%3A//www%2Eggdz%2Enet/Article/ShowArticle%2Easp%3FArticleID%3D1533&b=51&a=19&user=
⑺ 麦克风放大电路分析
"ADCP"部分应该是电源才对,电源通过R22为麦克风MIC提供偏流,同时通过R23、R24、R26为三极管提供基极偏流和集电极稳态电流。
MIC将声音转化为微弱的交流电流混合在偏流中,混合电流中的交流信号主要流向交流电阻较小的C5-Q2(BE)-R26支路,形成三极管的基极交流信号。
如果输出端接小负载,放大后输出的集电极交流电流主要流经R24,从而输出放大后的交流电压;如果输出端接大负载,放大后输出的集电极电流将直接以交流电流的形式流过C6,从而输出放大后的交流电流。
⑻ 咪头的原理是什么
对于一个驻极体咪头,内部存在一个由振膜,垫片和极板组成的电容器,因为膜片上充有电荷,并且是一个塑料膜,因此当膜片受到声压强的作用,膜片要产生振动,从而改变了膜片与极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电容器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产生了一个Δd的变化。
这样初步完成了一个由声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由于这个信号非常微弱,内阻非常高,不能直接使用,因此还要进行阻抗变换和放大。FET场效应管是一个电压控制元件,漏极的输出电流受源极与栅极电压的控制。
由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是接到FET的S极和G极的,因此相当于FET的S极与G极之间加了一个Δv的变化量,FET的漏极电流I就产生一个ΔID的变化量。这个电压的变化量就可以通过电容C0输出,这个电压的变化量是由声压引起的,因此整个咪头就完成了一个声电的转换过程。
(8)咪头话筒电路扩展阅读:
咪头的分类:
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电磁式、电容式、驻极体电容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晶体式、压电陶瓷式、二氧化硅式等。
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 Φ8系列产品 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 Φ4系列产品 Φ3系列产品。
3、从咪头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
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咪头
⑼ 模电高手进,关于咪头/话筒放大电路
没有声音是因为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没有加入直流偏置,运放处于截止状态。要给运放输入端一个直流偏置:
⑽ 求麦克风的电路图,还有扬声器的电路图。
这是一个喊话器的电路,原理很简单,麦克风把声音信号转为电信号,通过20K的
电位器
(
音量调节
)送到0.47UF的
电容耦合
给到
TDA2822
的输入端, 2822是一个双声道2*2W的
功放IC
,通过它把信号放大后直接送给喇叭进行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