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g41电路图

g41电路图

发布时间:2022-08-20 16:06:09

A. 绘制出英特尔G41,H55,H61和AMD的RS880,A55芯片组的复位电路工作原理框架图

如果能设计出这个的话,中科院非你莫属。人家英特尔高端人才设计这么多年的主板原理图,怎么会会让你搞到手。

B. 关于技嘉GA-G41MT-S2P主板前面控制板插线问题

HDD LED是硬盘灯线 ,RESET SW是复位键, POWER SW是电源开关, POWER LED是电源灯,这个得看清楚方向,其他的不用管正负极, 你就换到机箱上的线,接上就行了,有对应的线上面打有字的

C. 谁有七彩虹G41 D3 V25主板的图纸,发一个,非常感谢了~!

是这个吗?

D. 我想下载昂达G41主板电路图

官网不提供主板的电路图的,您可以到论坛上找一找哦。

E. 哪位大哥有仁和CNC-100T/7数控系统说明书帮忙发一下!!!

附录1:数控代码表
1.准备功能G代码

代码 功 能 说 明
G00 快速点定位 F设定范围:2000~24000mm/min
G01 直线插补 F设定范围:1~2000mm/min
G02 顺时针方向圆弧插补 自动过象限。F设定范围:1~2000mm/min
G03 逆时针方向圆弧插补 同上
G04 暂停 延时范围:0.00~99.99(秒)
G10 坐标偏置指令
G22 程序循环
G23 矩形循环
G26 X、Z轴同时回起点
G27 X轴返回起始点
G29 Z轴返回起始点
G30 设定螺纹退尾方式
G31 收信跳转指令
G32 英制螺纹切削 导程范围:33~牙/吋
G33 公制螺纹切削 导程范围:0.25~48mm
G37 X向回机械原点
G39 Z向回机械原点
G40 取消刀尖半径补偿
G41 建立刀尖半径补偿
G42 建立刀尖半径补偿
G46 X、Z轴同时回参考点
G47 X轴返回参考点
G49 Z轴返回参考点
G50 主轴最高转速设定
G53 取消坐标原点偏移
G54 坐标原点相对偏移
G55 坐标原点绝对偏移
G56 工件坐标的设定指令
G57 工件坐标的设定指令
G58 工件坐标的设定指令
G59 工件坐标的设定指令
G65 运算指令和转移指令
G71 圆柱切削循环指令
G72 端面切削循环指令
G80 循环结束
G82 英制螺纹循环
G83 公制螺纹循环
G92 英制攻丝循环
G93 公制攻丝循环
G96 恒线速切削设定
G97 取消恒线速切削设定

2.辅助功能M代码

代码 功 能 代码 功 能
M00 程序暂停 M20 程序自动循环
M02 程序结束 M21 发信、等待回答信号
M03/M23 发信(一般用于主轴正转) M22 发信
M04/M24 发信(一般用于主轴反转) M26 发信
M05/M25 发信(一般用于主轴停止) M30 主轴停止,程序结束
M06 发信、等待回答信号 M97 程序跳转
M07/M27 发信 M98 子程序调用
M08/M28 发信 M99 子程序返回
M09/M29 发信 M14 发信
M10 发信 M15 发信
M11 发信
M12 发信
M13 发信
M32 发信
M33 发信

3.主轴变速功能S代码

方式 数字输出 模 拟 输 出
S01 主轴第一档速度 当模拟输出方式时,可以直接用S××××表示,其中××××为主轴转速值,其范围由机床及变频器决定,并在参数中加以设定。
S02 主轴第二档速度
S03 主轴第三档速度
S04 主轴第四档速度

4.刀具功能T代码

代 码 功 能 说 明
T00 不换刀,取消刀补值(或不执行刀补) TAB:其中A:代表刀具号,B为 补偿号。A可设1-6号,对应刀架的六个刀位, 若A为0表示不换刀。B可设1-8组,对应八组刀具补偿值,若B为0表示取消刀补。
T11 换1号刀,执行第 1 组刀补值
T22 换2号刀,执行第 2 组刀补值
T33 换3号刀,执行第 3 组刀补值
T44 换4号刀,执行第 4 组刀补值
T55 换5号刀,执行第 5 组刀补值
T66 换6号刀,执行第 6 组刀补值
T17 换1号刀,执行第 7 组刀补值
T28 换2号刀,执行第 8 组刀补值

附录2:模态情况表
指令 说明
具 备 模 态 G00
G01 F也相应具备模态
G02 G03 F也相应具备模态
G30 G32 G33 G82 G83 G92 G93 F也相应具备模态
G23,G71,G72 X、Z(U、W),F也相应具备模态
G40 G41 G42
G96
不具备模态 G04 G26 G27 G29G31 G80 G22G36 G37 G39G46 G47 G49 G54 G55
终 止 模 态 G04 G80G22 G53 G97 M02 M06M20 M26M30 M97M98 M99

附录3 CNC-100T系统插座定义
CNC-100T后盖板上有SM发信功能、T功能、收信功能、通讯功能、变频功能、编码器、手轮、系统电源和X、Z两个电机信号插座;Y、U为四轴系统电机信号插座。

1. CNC到驱动器的连接
1.1 CNC到驱动器的信号框图

附图 1.1

1.2 CNC到驱动器的连接信号表
X、Z 电机信号定义(DB-15孔):

插座序号 定义 插座序号 定义
1 PULSE- 9 PULSE+
2 DIR- 10 DIR+
3 PC+ 11 PC-
4 空 12 VP
5 ALARM 13 VP
6 空 14 GND
7 MRDY1 15 GND
8 MRDY2

1.3 信号说明
(1) 运动指令信号
(a) 信号输出方式见参数说明。
(b) 运动指令信号接口图

附图 1.2

(2) 机床参考点零位信号
用户应提供的PC+/PC-信号的波形如下:

附图 1.3

该信号在系统侧接收电路图

附图 1.4
注:JP1、JP4为跳线器,位于接口板。出厂配置为断开。

(3)驱动报警信号ALARM
该信号在系统侧电路图如下:

附图 1.5
注:JJP1 为电源跳线器,位于插座板背面,给电机信号口VP供电。接线如附图1.1。

当系统型号为100T/2时,出厂设置 VP = +24V,配备伺服驱动器。
当系统型号为100T/5或100T/6时,出厂设置 VP = +5V,配备混合式驱动器。
当系统型号为100T/3时,无JJP1,配备三相混合式驱动器(整体型)。

* 100T/2不能配备混合式驱动器,否则可能烧坏电路!

(4)CNC系统功放信号
该信号电路图如下:

附图 1.6

2.手摇脉冲发生器接口
2.1 手摇脉冲发生器接口定义如下(DB-9孔):

插座序号 定义 插座序号 定义
1 GND 6 空
2 GND 7 空
3 GND 8 手轮A通道
4 +5V 9 手轮B通道
5 +5V

2.2手摇脉冲发生器接口电路图:

附图 2.1

3.系统输入功能
3.1系统输入功能包括收信功能、T功能,其接口定义如下:
(1)收信功能接口定义(DB-25针):

插座序号 定义 插座序号 定义
1 X正超程 14 X负超程
2 15
3 Z正超程 16 Z负超程
4 17
5 +24V 18 +24V
6 X机械原点 19 发M12,M13
7 Z机械原点 20 主轴转速换档
8 M06/发M10,M11 21 M21/发M21,M22
9 GND 22 GND
10 急停 23 外接启动
11 外接暂停 24 压力检测
12 防护门检测 25 主轴点动
13 GND

(2)T功能接口定义(DB-25孔):

插座序号 定义 插座序号 定义
1 刀架正转 14 刀架反转
2 +24V 15 +24V
3 空 16 空
4 GND 17 GND
5 刀位正确 18 T10
6 T20 19 T30
7 T40 20 T50
8 T60 21 夹紧到位
9 G31收信口 22 空
10 23
11 24
12 25
13

3.2 系统输入信号接口电路
(1)收信功能接口电路见附图 3.1
(2)T功能接口电路见 附图 3.2
(3)急停口电路见附图 3.3

附图 3.1

附图 3.1 各个功能口的使用及接线图,见其它章节。

附图 3.2

附图 3.2 为刀架接口电路。本系统一般配备常州刀架,其接线见下面接线图

附图 3.3

附图 3.3 为系统外接急停信号电路。
图中JMP1、JMP2为跳线器
当JMP1短接,外接急停为常开输入。
当JMP2短接,外接急停为常闭输入。

4 .变频功能
4.1 变频功能定义(DB-9孔):

插座序号 定义 插座序号 定义
1 空 6 空
2 GND 7 空
3 GND 8 空
4 GND 9 空
5 变频模拟电压0-10V

4.2 变频接口电路

附图 4.1

5.通讯RS232接口
通讯功能定义(DB-9孔):(通讯功能需在订货时说明)

插座序号 定义 插座序号 定义
1 空 6 空
2 发送 7 空
3 接收 8 空
4 空 9 空
5 GND

6.主轴位置编码器接口
6.1主轴位置编码器功能定义(DB-15孔):

插座序号 定义 插座序号 定义
1 空 9 空
2 空 10 空
3 MPCS+ 11 空
4 MPCS- 12 +5V
5 MPBS+ 13 +5V
6 MPBS- 14 GND
7 MPAS+ 15 GND
8 MPAS-

6.2主轴位置编码器接口电路

7.输出功能
7.1S、M功能接口定义(DB-37孔):

插座序号 定义 插座序号 定义
1 S01 20 S02
2 S03 21 S04
3 M10 22 M11
4 M12 23 M13
5 空 24 空
6 GND 25 GND
7 空 26 空
8 +24V 27 +24V
9 M21/M14 28 M22/M15
10 M23/M03 29 M04/M24
11 M25/M05 30 M26/M06
12 M27/M07/M32 31 M28/M08
13 M29/M09 32 空
14 GND 33 GND
15 空 34 空
16 +24V 35 +24V
17 空 36 空
18 空 37 空
19 空

7.2S、M功能输出接口电路

附图 7.1

附录4输入输出信号接线图

1 主轴电机控制接线

此图中的KA1——KA5均为24V直流继电器。数控系统仅控制这些继电器,再由继电器配合机床其它电路控制主电机的高低速及正反转。

2收信功能接线

3电机信号接线
CNC-100T系统与五相混合式驱动器接线图

(2)CNC-100T系统与三相混式驱动器接线图

CNC-100T系统与交流伺服驱动器接线图

附录5 参数一览表
本表中没有提到的参数,必须设定为0.
P 0 0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BIT7 1 卡盘夹紧方式:外爪
0 卡盘夹紧方式:内爪
BIT6 1 Z轴初始间补方向:负
0 Z轴初始间补方向:正
BIT5 1 检查卡盘是否夹紧
不检查卡盘是否夹紧
本参数初始值为BIT5=0,本参数的作用为在主轴启动前是否需要卡盘夹紧信号M12。
BIT4 1 X轴初始间补方向:负
0 X轴初始间补方向:正
* BIT6、BIT4参数是指工件加工程序在执行第一条运动指令(G指令)前,执行丝杠间隙补偿时,消除丝杠间隙的运动方向。
* 此参数只影响进入自动、MDI状态后第一次间补的方向。
* 若设为“负”,指该坐标第一次运动方向向负时,有间补;而该坐标第一次运动方向向正时则无间补。同理另一种情况,依此类推。
BIT3 1
防护门报警有效
0 防护门报警无效
当设定防护门报警有效时,系统通过检测“收信Pin12”口的电平来实现,若自动运动时防护门未关,自动运行不执行。
BIT2 1 液压系统或气动系统的压力不足报警有效
0
液压系统或气动系统的压力不足报警无效
* 当设定压力不足报警有效时,系统通过检测“收信Pin24”口的电平变化来实现。
* 若液压系统或气动系统的压力不足,立即报警,并停止主轴旋转。直至压力报警解除,主轴可以旋转。
BIT1 1 脉冲输出方式:双脉冲
0 脉冲输出方式:脉冲/方向
* 脉冲输出方式为双脉冲时,当电机向正向运动时,脉冲从PULSE+/PULSE-口输出,当电机向负向运动时,脉冲从 DIR+/DIR-口输出。
* 脉冲输出方式为脉冲/方向(即单脉冲)时,脉冲始终从PULSE+/PULSE―口输出,电机的运动方向,取决于DIR+/DIR-口电平。
* 系统使用时,系统的脉冲方式与驱动的脉冲方式要相同,否则会造成电机不走或只往一个方向运动。
BIT0 1 软限位有效
0 软限位无效
* 为保护机床,可在机床导轨的极限位置安装限位(行程)开关。如果机床没有安装硬限位开关,可以使用软限位功能。如果软限位有效,系统运动时当前坐标与参数P22~P24值比较,若超过参数值则停止运动并报警。

P 0 1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BIT7 0 主轴用模拟量控制
1 主轴用开关量控制
* 主轴为变频器驱动无级调速时,设置为0,主轴速度为若干固定档时,设定为1
BIT6 1 S开关量脉冲输出
0 S开关量电平输出
BIT5 1 M开关量脉冲输出
0 M开关量电平输出
* S、M信号输出设为脉冲输出方式,信号发出时,相应输出口为低电平,一段时间后恢复高电平。这种输出方式又称短信号。通常需要机床电气要有自保功能。
* S、M信号输出设为电平输出方式,信号发出时,相应输出口为低电平,电平保持为低,直到信号被其它指令终止。这种输出方式又称长信号。
BIT4 1 回机械零点功能有效
0 回机械零点功能无效
当机床安装机械零点硬件开关时:
BIT4=0,在回零方式下按四个方向的点动键,电机运动到坐标原点;
BIT4=1,则在回零方式下,选择软功能键,刀具朝软功能键所指的方向高速运动,直至碰到机械零点开关或暂停键按下,才停止运动;
BIT4=0,则在回零方式下,选择软功能键刀具不运动。
BIT3 1 回机械零点有精定位
0 回机械零点无精定位
* 当配置电机为步进电机时,电机无编码器,不能提供编码器的零信号,此时BIT3应设为0。当配置电机为伺服电机时,电机带编码器,能提供零信号,可以将BIT3设为1,使回零更精确,但系统外部接线必须已连接了伺服电机的PC+/PC-信号,设置此参数才有意义。

BIT2 1 X轴精定位寻找方向:负
0 X轴精定位寻找方向:正
BIT1 1 Z轴精定位寻找方向:负
0 Z轴精定位寻找方向:正
* 此两个参数用于指定电机是正转或反转运动到零信号发出。在回机械零点过程中,当电机反向运动第二次压下硬件开关后,系统检测电机编码器的零信号。
BIT0 1 X轴半径编程
0 X轴直径编程
BIT0=0,X采用直径量编程,适用用于车床。

P 0 2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BIT7 0 自动运行程序执行中暂停时主轴不停
1 自动运行程序执行中暂停时主轴停转
BIT6 0 选择主轴编码器刻线数为1200
1 选择主轴编码器刻线数为1024
BIT5 0 X轴方向取正
1 X轴方向取反
BIT4 0 Z轴方向取正
1 Z轴方向取反
* BIT5、BIT4仅在单脉冲方式下有效,用于改变伺服或步进电机旋转方向。本参数初始值为BIT4=0、BIT5=0。
BIT3 1 硬件限位高电平有效 限位开关接“常闭”方式
0 硬件限位低电平有效 限位开关接“常开”方式
* 建议用户设为“1”高电平有效,限位开关接“常闭”方式,以避免冷却液浸入限位开关,产生误动作。
BIT2 1 卡盘夹紧需要检测信号
卡盘夹紧无需检测信号
本参数初始值为BIT2=0
本参数用于在卡盘夹紧后,是否需要检测卡盘夹紧有没有到位。
如需要BIT2=1,通过检测T功能夹紧到位收信口的电平变化来实现检测卡盘是否夹紧到位,T功能夹紧到位收信口为低电平时,表示卡盘夹紧到位。
BIT1 1 后置刀架
0 前置刀架
本参数初始值为BIT5=0选择前置刀架。
BIT0 1 回零方式二
0 回零方式一
本参数初始值为BIT0=0选择回零方式一。

P 0 3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BIT7 1 X轴驱动器报警高电平有效
0 X轴驱动器报警低电平有效

BIT6 1 Z轴驱动器报警高电平有效
Z轴驱动器报警低电平有效
* 分别设置驱动器报警参数,可以大大方便系统检查、修理。
BIT5 1 M06功能有效,执行M06功能
0 M06功能无效,M06收信口用于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对M10、M11信号口的点动操作。
BIT4 1 M21功能有效,执行M21功能
M21功能无效,M21收信口用于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对M21、 M22信号口的点动操作。
* BIT5=0、BIT4=0,当M21、M06收信口为低电平时,系统各个功能切换无效,既编辑、参数等画面不能切换;应保持此收信口信号为脉冲信号。
BIT3-BIT1 未用
BIT0 1 系统复位后S输出撤销
0 系统复位后S输出保持

P04 X轴指令倍乘比 初始值 0001

P05 X轴指令分频系数 初始值 0001

P06 Z轴指令倍乘比 初始值 0001

P07 Z轴指令分频系数 初始值 0001

当不同螺距的丝杠与各种步距角的电机或不同一转脉冲数的伺服电机相配时,或通过各种变速齿轮联结时,通过系统的电子齿轮比参数设定,可以使编程与实际运动距离保持一致。

·步进电机时

CMR: X或Z轴指令倍乘比(P04/P06)
CMD: X或Z轴指令分频系数P05/P07)
a :步距角(度)
L :步进电机一转对应机床的移动量(毫米)
C: 正常设为1,X 轴并且为直径编程时,设定为2。

例 a
= 0.75 L
= 5

系统最小输出单位是CMD/CMR =125/12(单位:0.001 毫米。)

注1:无论是配置何种步距角的电机,系统的最小编程单位都为 0.001 毫米,而最小输出单位则取决于 a 及 L,a、L 愈 小,分辩率愈高,但会使速度降低,反之,a、L 愈大,速度愈高,但会使分辨率降低。
注2:设置范围1~127。
· 配置伺服电机时
CMR: X或Z轴指令倍乘比(P04/P06)
CMD: X或Z轴指令分频系数(P05/P07)
L :伺服电机一转对应机床的移动量(毫米)
P :电机一转反馈对应的脉冲数。
建议系统在配伺服驱动器时,系统倍乘比设为1:1。而具体的齿轮比通过伺服驱动器来设定,以避免系统按错误指令初始化时,倍乘比丢失。

P08 X轴快速移动加速时间 初始值 0200 ms

P09 Z轴快速移动加速时间 初始值 0200 ms
设置范围: 0~2000 单位: ms(毫秒)

配备混合式步进驱动时,P08、P09值建议在300以上,特别是在负载较大时非常有用

P10 切削进给加速时间 初始值 0100 ms
设置范围: 0~2000 单位: ms(毫秒)

P11 主轴转速上限1 初始值 3000 rpm
设置范围: 0~9999 单位: rpm(转/分钟)

P12 主轴转速上限2 初始值 3000 rpm
设置范围: 0~9999 单位: rpm(转/分钟)

当收信功能“20”
脚无信号输入时,系统以P11设定值为主轴上限,当收信功能“20”
脚输入为低电位时,系统以P12设定值为主轴上限。自动运行时,根据档位 信号(“收信Pin20”口)确定最高转速。如编程转速超出设置,显示“编程错误”。

P13 刀具数量设定 初始值 0004
设置范围: 1~6 把

P14 X轴快速移动起始速度 初始值 200.000 mm/min

P15 Z轴快速移动起始速度 初始值 200.000 mm/min
设置范围: 0~2000 单位: mm/min (毫米/分钟)

P16 X轴最快速度 初始值 3000.000 mm/min
设置范围: 30~24000 单位: mm/min (毫米/分钟)

P17 Z轴最快速度 初始值 6000.000 mm/min
设置范围: 30~24000 单位: mm/min (毫米/分钟)

P18 切削进给起始速度 初始值 100.000 mm/min
设置范围: 0~3000 单位: mm/min (毫米/分钟)

P19 切削进给速度上限 初始值 3000.000 mm/min
设置范围: 0~3000 单位: mm/min (毫米/分钟)

参数P08~P12,P14~P19,用户应根据机床负载的情况,设定出相应的最佳参数,建议步进电机速度适当降低
P20 X轴反向间隙补偿 初始值 0.000 mm

P21 Z轴反向间隙补偿 初始值 0.000 mm
P20~P21设置范围: 0~2.55 单位: mm(毫米)

进给是靠步进或伺服电机通过丝杠带动工作台实现的,所以在传动中往往存在着丝杠间隙,系统通过设定间隙补偿量用以自动消除间隙。
丝杠间由于刀具隙实际上是从步进或伺服电机到刀架的传动链的综合间隙。
机床丝杠及机械传动综合间隙可通过以下方法来测量(供参考):
用Z轴举例:
1.选择手动工作方式;
2.用千分表顶在机床溜板上;按手动 ,此时千分表针移动到某一位置上,把千分表指针调到零位,并把坐标清零,然后继续按手动键 ,使千分表指针偏移0.2mm以上。
3.再按手动键 ,此时千分表回转,直到使千分表指针回到零位,由于间隙的存在,一般此时显示的Z坐标值不会是零,其显示值(取正值)即为间隙值。

P22 X轴正向限位值 初始值 9999.999 mm

P23 X轴负向限位值 初始值–9999.999 mm

P24 Z轴正向限位值 初始值 9999.999 mm

P25 Z轴负向限位值 初始值–9999.999 mm

参数P22~P25为软限位参数。机床无硬限位保护时,建议设定软限位保护,以避免超行程运行。
参数P22~P25设置范围: 0~±9999.999 单位: mm(毫米)
设定从参考点到行程极限的距离, 所设定的区域之外为禁止区。通常,行程极限应当设为最大行程量, 如果机床可动部分进入禁止区,就产生超程报警。

P26 主轴夹紧检测时间 . 初始值 5.000s(秒)
若主轴夹紧后,执行M12指令后在设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夹紧到位信号,则显示报警信息”卡盘未夹紧”

P27 M05脉冲宽度 (主轴制动输出时间)。初始值0.400s(秒)
设置范围: 0~20 单位: S(秒)

P28 快速移动最低速度 初始值 400.000 mm/min
设置范围设定量: 1~3000 单位: mm/min(毫米/分钟)
指实际快速倍率设定为0%时,系统快速移动的实际速度。

P29 G56 X轴设定值 初始值 0.000 mm

P30 G56Z轴设定值 初始值 0.000 mm

P31 刀架反转锁紧时间 初始值 1.000 s
设置范围 : 0~20 单位: S(秒)
应根据刀架实际反转时间来设定稍长一点。
如设定过长,刀架电机会发热,而损坏电机;设定过短,则刀架锁不紧,从而会影响切削效果。

P32 换刀所需最长时间。 初始值 30.000s(秒) 设置范围 :0~100秒。
刀架开始正转后,当经过此参数设定的时间仍未接收到刀位信号,产生报警显示,
同时停止换刀。

P33 攻丝时主轴换向所需时间 。初始值 1.000 s(秒)设定主轴停止到再次反向启动
时间。

P34 主轴指令停止到主轴制动输出时间(M05信号输出前延迟时间).
初始值 0.400 s(秒)

P35 G96 有效时主轴最低转速.
初始值

F. 顶星G41MS主板F-PANEL插针应该怎么接

连接器设计应当支持使用标准的前面板麦克和耳机。要能够直接的使用音频而不需要特别的软件。5AU
2.3.2 特征I
前面板‘音频连接器设计要支持立体声音频输出(耳机或有源音箱)以及麦克输入(一个单声道)。
麦克输入(一个单声道)连接到安装在前面板上的3.5毫米微型插座。插座的芯端接麦克输入信号,外环端接麦克音频偏置信号。
2.3.3 电气事项
两个前面板音频输出(AUD_FPOUT_L 和 AUD_FPOUT_R)和两个前面板音频返回 (AUD_RET_L 和 AUD_RET_R)连接到一个安装在前面板上的开关型的3.5毫米微型插座。 音频信号传送路径是:当前面板插座没有使用时,主板输出的音频信号由AUD_FPOUT_L和AUD_FPOUT_R 送给前面板插座。经过前面板插座再由AUD_FPOUT_L和 AUD_FPOUT_R返回主板的后置音频插座。当前置音频插座插入耳机时,插座里连接(AUD_FPOUT_L和AUD_RET_L,AUD_FPOUT_R和AUD_RET_R)的开关断开,返回主板的音频信号就断开,后置插座无音频信号,只有前置的有无音频信号。
注:音频输出仅能使用耳机或有源音箱,如果使用无源音箱,声音很小。
2.3.4 主板连接座设计

图1 主板前置音频接口

2.3.5 针脚分配-gP
表1 前置音频连接座信号名
针 信号名 说明
1 AUD_MIC_IN 前置麦克输入。
2 AUD_GND 供模拟音频电路使用的接地。
3 AUD_MIC_BIAS 麦克偏置电压。
4 AUD_VCC 供模拟音频电路使用的滤波。
5 AUD_FPOUT_R 输出给前置的右声道音频信号。
6 AUD_RET_R 从前置返回的右声道音频信号。
7 HP_ON 为以后控制耳机放大器保留
8 KEY 无针脚。
9 AUD_FPOUT_L 输出给前置的左声道音频信号。
10 AUD_RET_L 从前置返回的左声道音频信号。

2.3.6 跳线
如果前置音频接线没有连接到主板的前置音频连接座上,连接座的5和6,9和10针应当用跳线短接,否则后置音频插座无效。

二、前置耳机插座和麦克插座

常用的前置耳机插座和麦克插座如下图:

图2

图中的每种插座都有开关型和非开关型的。根据英特尔的规范,耳机插座用开关型的,麦克插座可以用非开关型的。现在有些机箱厂为降低成本,前置耳机插座也采用非开关型。开关型和非开关型的针脚接线如下图:

图3

图4中1的插座是标准开关型的(5针),2的插座是简化型不带开关的(3针),3是麦克插座。第一种标准开关型的耳机插座有5个针脚,其中5、9是右左声道的输出,9、10是右、左声道返回。这种插座和麦克插座接线合起来共有8根,其中2根地线可以合并,这样连接线最少要有7根。第二种简化非开关型的插座没有了6、10针脚,把左右声道的返回线与输出线合并了,因此在连接主板的一端左右声道输出线必须分成两个插帽,以便短接5、6和9、10,保证后置插座连接音频输出。图中插座的针脚用英特尔规范名和针号标注,两种插座的连接线插帽如下图:

图4

图4中1是标准的插帽,4个耳机,2个麦克,1个地。虽然线名与英特尔规范不完全一致,但可以看明白(那么小的插针帽不可能印那么多字)。LINE OUT RL/ LINE OUT RR是右声道输出/返回,LINE OUT FL/ LINE OUT FR是左声道输出/返回。GND是地,MIC IN是麦克输入,MIC POWER是麦克偏置电压。左侧的数字是对应的主板前置音频插座的针脚编号。
图中2是非开关型插座的音频输出线插帽,用于没有了左右声道音频信号返回线。左右声道的输出线分成两个插帽,以便于5、6和9、10短接。为了使后置的插座功能正常,在输出线插帽连出一个短接用的插帽。所以有两个Spkout R,两个Spkuot L。图中左侧的数字是对应的主板前置音频插座JAUD1的针脚编号。

下面是这两种音频插座的电路板解刨,从图中的标示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

图5 (标准)

图6(简化):

三、耳麦的插头

一般情况下,前置音频主要用于接耳麦,耳麦的插头是耳机和麦克分开的,都采用三芯的插头。现在的麦克基本都是电容式话筒,连接线只有两根,标准的接法是把两根芯短接成一根左话筒输出线,外套作为i接地线,如下图。

图7

下图是标准的耳麦插头各接触头的信号连接:

图8

四、顶星主板前置音频接口

顶星主板前置音频接口完全按英特尔的规范设计,接口的名称是JAUD1。上述两种机箱前置音频插座及连接线连接到JAUD1的接法如下。
图9,标准7线7头的的连接示意图:

图10,简化5线7头的连接示意图:

五、顶星部分HD Audio主板的前置音频接口

英特尔915/925芯片组搭配的ICH6集成了新的音效处理器-高保真音频(High Definition Audio)的音频处理器,采用Azalia Link与外部的CODEC连接,单工带宽就达到24MB/s,双工带宽达到48MB/s,支持多通道的输入输出,支持32bit、192kHz的8声道(7.1声道)输出,支持DVD-Audio和SACD、多串流能力、杜比数字标准(Dolby Digital)和杜比THX环绕EX功能(Dolby THX surround EX),使PC达到家庭影院级的高保真音频系统。
在音频设备连接和接口方面支持自动检测和自动定义接口,不仅能自行判断哪个端口有何种设备插入,还能为接口定义功能,例如用户将话筒插入音频输出接口,HD Audio便能探测到该接口有设备连接,并且能自动侦测设备类型,将该接口定义为MIC输入接口,改变原接口属性。所以前置输出接口的针脚也有了新的定义。
顶星部分HD Audio主板采用8-声道ALC880音频编解码芯片,完全支持英特尔的1.0版高保真音频规范,支持Multi-Streaming功能,支持通用前置音频插座。主板的前置音频输出接口的标识是JAUD2。各针脚定义如下:

图11

针 信号名 说明
1 PORT 1L 模拟口1-左声道
2 GND 地
3 PORT 1R 模拟口2-右声道
4 PRESENCE# 激活低信号-当一个高保真音频dongle接入时,PRESENCE# 信号降为 0,通知BIOS有一个高保真音频dongle连接到前置音频接口。
5 PORT 2R 模拟口2-右声道
6 SENSE1_RETIRN 前置音频插座1的侦测信号返回
7 SENSE_SEND 高保真音频解码芯片插座侦测电阻网的插座侦测传感线
8 KEY 防呆针
9 PORT 2L 模拟口2-左声道
10 SENSE2_RETIRN 前置音频插座2的侦测信号返回

注:这里的dongle不是加密狗,是设备侦测狗,嵌入硬件中随时探测是否有设备接入并能识别出是什么设备,自动加载相关的软件,实现真正的“即插即用”。

因此,915/925主板的两个前置音频插座不再有耳机、麦克之分,可随意插入哪一个。但是机箱前面板的两个音频插座都必须是前面介绍的开关型的(5针脚),那种不带开关的(3针脚)是不可以的。如下图所示。

图12

所以为HD Audio主板配置机箱,最好选用HD Audio专用机箱,或者配HD Audio专用音频面板。
使用目前3针脚麦克插座的机箱,麦克插座就不能插立体声音箱,只能插耳麦。当使用前置麦克时需要通过软件设置。请到Sounds and Audio Devices Properties对话框的Sound recording部分。此项的默认设置是C-Media Azalia Rear Panel,把它切换到C-Media Azalia Front Panel即可。
如下图:

图13

六、前置麦克风连接的问题

前置音频口的连接,耳机一般没有什么问题,麦克会经常出现问题,原因是有些机箱的前置麦克插座的接线方式不标准。下图列出了标准接线与非标准接线的区别:

图14

标准的接线有三条线:地线、麦克输入、麦克偏置。非标准的有二条线:地线和麦克输入,把麦克偏置省了。非标准1是把插座1、3短接,非标准2是3脚空着。这两种的把MIC_IN接到JAUD1的1脚是可以使用的。非标准3是把2、3短接,非标准4是把MIC_IN接到3脚,这两种插入标准插头的麦克肯定是没有声音的,除非也用那种与之相对应接法的非标准插头的麦克。

G. 下载昂达G41主板电路图到哪个论坛。

官网不提供主板的电路图的,您可以到电子电路网论坛上找一找哦。

H. 主板foxconn主板g41mxe开机线路图

机箱前面板和主板的接线?参考下图:

线头上白色的是负极,深色的是正极

I. 怎样看电脑主板电路图

电脑是电路中除了内存显卡等配件外,没其它好修的了,估计你现在是回换换各配件,电答脑主板坏的大多是电源电路,你可以着手于开关电源,和DCDC(直流变直流)电路,可以先看一下<<电子线路>>,再看一些开关电源与DCDC电路。还有就是串联型稳压电路。至于芯片,修是没的修的,只能换,确定了电源正常,就可以考虑换,但要看看有没有维修价值了,当然,开始经验不足时可能要吃点亏。

阅读全文

与g41电路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福州威力洗衣机维修点 浏览:783
白银大疆无人售后维修 浏览:250
美嘉堡家具 浏览:147
耳朵防水套怎么做 浏览:367
天津市小家电维修哪里有 浏览:250
淘宝保修是怎么算 浏览:888
电路图连接图 浏览:514
家具如何做到转介绍 浏览:848
南宁家具交易市场在哪里 浏览:263
食堂蒸饭车维修怎么记账 浏览:663
空调维修怎么线上接单 浏览:552
南康恒泰家具 浏览:398
昆明家电旧货市场在哪里 浏览:486
水管家电清洗设备市场上有多少家 浏览:116
保电路接法 浏览:272
京东碎屏险拿到哪里去维修 浏览:556
赣县家电维修 浏览:565
手表保修什么 浏览:316
米兔手表保修期怎么查 浏览:868
家具进场安装在哪里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