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关于画实物图的电路图的题目
一、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法 :
1、先串后并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先连接电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条支路,再将其它支路并联在此支路上。
2、标号法:
从电源正极开始,在电路图各元件符号两端标出号码,再在对应的实物图中各元件两端标上对应的号码,最后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3、标路径法:
当你看到一个电路图,你先识别是串联还是并联。
如果是串联,比如说一个电路依次是从正极到开关S到用电器L1到用电器L2到负极,那么我们不妨先在草稿纸上写出电流的方向:+ → S→L1→L2→ - ,然后根据这个就可以依次连接实物图。
如果是并联,那么我们先分清楚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有几条路,比如说一个并联电路,它的干路是从正极到开关S,支路一是从开关S1到用电器L1,支路二是从开关S2到用电器L2,那么我们分别写出两条支路的电流方向:
+ →S→S1→L1→ - 和+ →S→S2→L2→ - ,然后找出相同的部分,那么这些相同的部分就是一条路了,再在不同的部分开始分岔,这样连接实物图,很有效,
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目,在这里可做如下假设:
(1)、导线像橡皮筋,可伸长可缩短,不会被扯断。
(2)、接点即可以拆分,又可以合并。并且能够移动,只要不跨过任何电路元件。
(3)、电路元件可以挪动,只要不跨过任何接点。
(4)、导线可拆股,可并股。一股可以拆分为多股,多股可合并为一股。
1、替换法:
将事物图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替换时要注意:(1)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代替电路元件;(2)接线柱上的接线位置不能改变;(3)电源极性、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能颠倒。
2、节点法:
A、在实物图中将各元件用字母标好。
B、从电源正极出发,找到一个节点(就像三岔路口一样的,两条或三条或更多导线交的一点),假定为A点。
C、从电源负极出发找到一个分支点,假定为B点。
D、在A、B之间有电源的部分是干路,在A、B之间但没有电源的部分是支路。
E、画出干路,并标出A、B点。
F、画出支路:
G、对照实物图,按照从A点到B点的元件顺序画出第一条支路。
H、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其他支路。
I、检查整理,使电路图规范、美观。
注:画图时,随时将画出的元件用字母表示。
问题::如何画好电路图
解答 从电源开始,在电源正极标一个A,负极标一个B。然后从正极开始,沿导线走,遇到第一个用电器时在它与正极延伸出的那根电线的那头再标一个A,而在另一头标一个C(应为在负极标过了B,所以换一个字母,但如果用电器另一头是直接与负极相连接的,就跟据前面所述的方法标上由负极开始的B)在标了C以后继续走,如遇到下一个用电器就再换......记住,换用另外的字母的前提是那一头不是与负极导线连接的。这样,等你标完了字母后,如果所有的用电器两边的字母都不同,则整个电路为串联; 如果有几个用电器的两边字母相同的话,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就为并联。
实物连接图就跟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来连接,注意别连串线了。
常见问题2: 如何进行电路连接?
问题:如何进行电路连接?
解答:电路连接的方法为:1.连接电路前,先要画好电路图。2.把电路元件按电路图相应的位置摆好。3.电路的连接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4.连接并联电路时,可按“先干后支”的顺序进行,即先连好干路,再接好各支路,然后把各支路并列到电路共同的两个端点上,或按“先支后干”的顺序连接。连接电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连接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2.每处接线必须接牢,防止虚接。3.先接好用电器,开关等元件,最后接电源。4.连接后要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才闭合开关。5.闭合开关后,如果出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断开电路,仔细检查,排除故障
2. 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刚开始学物理的电路图,求画电路的题(包括答案),20道左右,不要超纲,我会提供
把课本的作业都做完,基础练习册做做就可以了。
3. 初中电路画图题是怎么做的【不是问答案,是问做此类题方法】
1、首先抄你得背出各个实物对应的电路图符号
2、画实物图时,导线不能交叉;画电路图时,要画成矩形(横平竖直),元件不能放在角(滑动变阻器除外)
3、不管是据电路图给实物连线,还是据实物图画电路,最重要的就是各元件之间的顺序,顺序不能乱,而具体位置可移。
初学时,你最好据这个“顺序”先写出来,再连或画。
给你举个例子:
串联电容易,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用电器1、用电器2……最后回到负极,这个就是“顺序”
并联时,比串联复杂一点,就是多了从哪开始分支,到哪又会合:
---用电器1、用电器2……
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分支会合,最后回到负极,这就是“顺序”
---用电器3、用电器4……
如果不明白,可给个不会的题,我示范一下怎么做。
如果明白了,记得采纳哦
4. 电路图画图题的做题技巧和方法 求指点!!
分析电路图,电流表正进负出,画之前选好量程,要把点描出来,不容易错,一定要串联,电压表要并联,其他和电流表一样,分点合点要找准。
5. 电路分析题一道,这相量图是怎么画的求分析和步骤,谢谢
取电感电流为参考,那么电感支路上的U2就是由两部分构成,电阻的电压与电流方向一回致,答电感电压超前电流90°,所以叠加后就是图中所示的U2。
然后可以得出中间5Ω上的电压也是U2,所以电流方向与U2一致,所以流过U1支路上的电流是5Ω上的电流和流过U2电流的矢量之和。画出这个电流。
然后U1支路上的电阻上电压和电流同向,电容上的电压滞后电流90°,叠加即可得到。
物理和工程领域中,常会使用到正弦信号(例如交流电路的分析),这时可以使用相量来简化分析。相量(Phasor)是振幅(A)、相位(θ)和频率(ω)均为时不变的正弦波的一个复数,是更一般的概念解析表示法的一个特例。
而将正弦信号用复数表示后进行电路分析的方法称为相量法,而在相量图中利用矢量表示正弦交流电的图解法称为矢量图法。
(5)画电路的题扩展阅读:
相量图是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工具,画法要点:
1、电感性质是电压相位超前电流相位90° 。
2、电容性质是电流相位超前电压相位90° 。
3、串联电路电流相等,以电流为参考相量 ,电路总电压是各元件电压的矢量和。
4、并联电路电压相等,以电压为参考相量,电路总电流是各支路电流的矢量和。
6. 一道电路题:如何画出如图所示电路的对偶电路
文章对于电路元件的对偶特性进行了分析, 简要介绍了对偶电路和对偶原理, 给出了对偶电路的一般画法, 并结合实例阐明了对偶电路 在求解电路问题中的应用。 ...
7. 给一些电学的题目主要是画电路图,稍微难一点。
这里有,可以根据难度系数自己选题
8. 画电路图的练习题
电路和电路图练习
1.将下列元件用导线连接起来
使小灯泡能够发光,并在右边
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根据实物图,在下边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 (2) (3)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 (2)
4、试指出下面电路有什么错误,并改正。
5、一个开关能够控制3个灯泡,试画出连接方式。
怎样识别电路图
正确识别电路图,是初中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一些电学计算也总是要事先进行电路情况分析,中考中所占比重较大,中考中的电学压轴题的难点、关键点往往就是电路识别问题,是普遍学生觉得难以弄懂,并且也是高中学习及以后从事涉及电学知识工作中还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要过好识别电路这关,必须扫清知识、方法上的障碍。现将几个关键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道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06页是这样说的:“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串联”和“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原老教材第二册第57页也有类似的叙述。
我们从上述关于串联和并联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通则都通,断则都断,互相影响,无论开关接在何处均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支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其所在的那一路。
二、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
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
2.电流法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了几部分。
3.共同接点数法在串联中,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只有一个共同的连接点,而在并联中,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有两个共同的连接点。
4.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从电源正极开始,顺着电流的方向,一直到电源的负极。
5.由于在初中阶段多个用电器的连接不涉及混联,因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电路连接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之一。
6.由于电路图画法的多样性,也造成学生不习惯而难以辨认,此时只须将原电路图整理改画成常见的标准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图1的标准形式是图2,图3的标准形式是图4,图5的标准形式是图6,另外图7、图8都可把它画成标准形式的。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三、几个常见电路元件的特殊处理
我们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往往是针对用电器而言的,其它元件如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等这些“拦路虎”,对我们分析比较复杂的电路来说负面影响很大,如果既可将有些元件从电路图中拆掉,又能保证那些元件拆掉后不影响用电器的原连接情况的的话,原电路图就可以得到简化,以便揭开“庐山真面目”。为此,我们完全可以依据所拆元件的特性进行简化,其方法是:
1.开关若是开关闭合,就在原开关处画一导线连通,若是开关断开,就将此路完全去掉不要。
2.电压表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因此可把连电压表处当成开路,只须把电压表拆掉即可。
3.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因此可把连电流表处当成短路,电流表拆下处要用导线连通。
通过上述方法所得的简化图表示出的用电器连接情况即为原电路中用电器连接情况。此步最好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先画出原电路图后,从电源正极开始,逐一依序增删,直到电源负极为止。例如,我们要判断图9中当开关S和S都断开时,电阻R、R和R的连接情况,对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依序进行简化后的电路图分别如图10、11和12所示。我们从图12不难看出电阻R和R串联。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四、关于电表示数问题
首先弄清楚各电表是测的什么物理量,电流表测的是通过哪个的电流就是看它串在哪一路上,电压表测的是谁的电压就看电压表直接接在谁的两端(注意:电源电压是总电压即最高电压,如在图10中,不能说电压表测的是电源与R1的总电压,而只能说是R3的电压)。有时对比较复杂的电路,还需要结合上述第三条将电路简化后,再将电表依照原电路图逐一还原到电路中去判断,以降低难度。
五、滑动变阻器的变化
首先弄清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情况。由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是“一上一下,各用一个”,连入电路的就是滑片与下接线柱间的这部分,很多人在电路图上看不懂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情况,就是没懂其实物连接与元件符号是完全一致的道理,其实,当滑片滑动时我们就可在电路图上直接看这部分是变长了还是缩短了,从而确定其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只有真正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弄清楚其电流、电压变化的情况,以及整个电路的电阻变化,电流、电压变化的情况。如图13中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符号上画有斜线部分为连入电路部分。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上述电路分析的分解方法,仅为“山穷水尽”者提供一个化难为易扎牢基本功的辅助策略,应用之可有“柳暗花明”之欣喜。实际上,我们对电路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必须全盘考虑且要求思维的流畅性和闪电性,无须受上述方法的羁绊,只有在必要时才有选择地灵活地综合地变通地运用,要注意将各方法视为参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我们所希望的是这些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发生质变,发散中有求异,否则将会弄巧成拙而事倍功半的。下面看看20003年中考题中计算题的电路吧。图14(广州市图8)中,要立刻看出,当S1、S2断开时,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R2的电压,电流表测的是通过R1或R2的电流;对当S1、S2都闭合时,电阻R2被短路,R1和R3并联,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电压表的示数为0,等等情况,应了如指掌。图15(兰州市图23)中,当S1和S2断开时,L和R1串联,当S1和S2闭合时,R1和R2并联;各种情况下,变阻器R1是将Pb部分连入电路,滑片P向a端滑动时,其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增大,若滑片P向b端滑动时其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均为电源电压,等等,要胸有成竹。图16(青海省图11)中的情况又如何呢?对有良好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的来说,这问题也只不过是一戳就穿的纸老虎哟!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对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等这些动态的情况,产生畏惧心理,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其实我们只需保持头脑清醒,分清各种情况最重要,混杂不清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是常见病,记住各个击破是上策,操之过急和知难而退不可取!学习患无疑,疑则有进,大胆尝试,注重自身案例分析,反思过错,只要不犯重复性错误,一次次错误不正一步步逼近正确吗?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就改吧,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彩虹总在风雨后。
9. 画电路图的技巧
我有一篇文档专门说这个的:电路图的画法和实物电路的连接.pdf
今年9月份的一个期刊上的文章。
告诉我邮箱或者qq,发给你
正确识别电路并会正确连接电路是学习电
学的最主要技能之一, 也是进行各项电学计算
的基础.同学们初学电路, 可能会感到电路连接
有些困难, 本文试图从几个主要环节归纳出基
本规律, 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并在此
基础上发展能力.
电路连接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 1) 根据电路
图连接实物图; ( 2) 根据实物图连接画电路图;
( 3) 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并连接实物图.而电路的
连接方式不外乎串联或并联两种, 一般不涉及
混联.
一、串联电路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相互转
化
根据定义, 串联电路是将用电器逐个顺次
连接起来的电路.实际连接时, 电路中还包含开
关、电流表或电压表等电路元件, 除电压表以
外, 其他各电路元件均按电流流向, 从电源正极
出发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这是连接串联电路最
直接简便的一种方法, 好似串珍珠一样, 串成一
串即可.
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相互转化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至少有两条, 包含
的电路元件通常较多. 连接时一般采用“分解
法”, 即( 1) 找出电路中的分支点( 电流分叉的点
和汇合的点) , 分别标上字母如A、B, 其中用一
条导线直接连接的电路各点相通, 标上相同的
字母; ( 2) 将其中一条支路( 通常选择电路元件
较多的支路) 各元件与干路中元件串联起来;
( 3) 把另一支路连好后将其两端( 分支点) 分别
接到第一支路两端( 分支点) .
三、电路中包含电压表时电路图和实物图
的相互转化
电流表和电压表只是用来测量电路中电流
或电路两点间电压的工具, 其有无并不影响电
路的组成. 但电流表必须串联于被测电路中, 而
电压表则并联于被测电路两端, 故连接电路时
可暂时把电压表搁置一旁, 先将基本电路连接
好, 最后再将电压表接入被测电路的两端.
四、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电路设计是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在进行电
路设计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弄清题中所给的元件.通过分析题中的
设计要求, 弄清本次设计要用到的或允许使用
的元件有哪几种, 不可添加或删减;
( 2) 弄清题目的要求, 通过分析题意, 弄清
题中的设计要求, 题给的元件之间是串联还是
并联, 开关是如何控制各个元件的;
( 3) 先画草图, 再检验, 最后定稿.根据分析
的结果, 先在草稿纸上画出草图, 再对照设计
要求进行检验, 看是否合乎要求, 以便做出调
整和修改, 经检查确认无误后, 方可画出电路
设计图.
还有例题贴补下了,你说个邮箱或qq,发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