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RC串并联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RC 串并联电路
RC 串并联电路存在两个转折频率f01 和 f02: f01=1/2πR2C1, f02=1/2πC1*[R1*R2/(R1+R2)] 当信号频率低于 f01 时,C1 相当于开路,该电路总阻抗为 R1+R2。
当信号频率高于 f02 时,C1 相当于短路,此时电路总阻抗为 R1。
当信号频率高于 f01 低于 f02 时,该电路总阻抗在 R1+R2 到R1之间变化。
RC电路,全称电阻-电容电路(英语:Resistor-Capacitance circuit),一次RC电路由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容器组成。按电阻电容排布,可分为RC串联电路和RC并联电路;单纯RC并联不能谐振,因为电阻不储能,LC并联可以谐振。
RC电路广泛应用于模拟电路、脉冲数字电路中,RC并联电路如果串联在电路中有衰减低频信号的作用,如果并联在电路中有衰减高频信号的作用,也就是滤波的作用。
最基本的被动线性元件为电阻器(R)、电容器(C)和电感元件(L)。这些元件可以被用来组成4种不同的电路:RC电路、RL电路、LC电路和RLC电路,这些名称都缘于各自所使用元件的英语缩写。
它们体现了一些对于模拟电子技术来说很重要的性质。它们都可以被用作被动滤波器。本条目主要讲述RL电路串联、并联状态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电容器(以及RC电路)而非电感来构成滤波电路。这是因为电容更容易制造,且元件的尺寸普遍更小。
② RC电路的过渡过程;经典法分析步骤,是怎么样的啊
RC积分电路?,RC微分电路?
③ RC低通,高通滤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基本的RC滤波电路中:C做输出端就是低通滤波器,R做输出就是高通滤波器
基本原理是,当电容和电阻串联时,
若电源为直流电(f=0 ),由于电容的隔直作用,故只有电容两端有电压,而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
若电源为交流电(f>0 ),电容导通,频率越高导通阻抗越小,因而高通,
考虑一个连续的过程,
当电源频率由0变大时,电容两端电压由大变小,因而低通,
而在高通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由0慢慢变大,因而高通。
(3)RC电路教程扩展阅读:
低通滤波可以简单的认为:设定一个频率点,当信号频率高于这个频率时不能通过,在数字信号中,这个频率点也就是截止频率,当频域高于这个截止频率时,则全部赋值为0。因为在这一处理过程中,让低频信号全部通过,所以称为低通滤波。
低通过滤的概念存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诸如电子电路,数据平滑,声学阻挡,图像模糊等领域经常会用到。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从频域看,低通滤波可以对图像进行平滑去噪处理。
根据滤波器的特点可知,它的电压放大倍数的幅频特性可以准确地描述该电路属于低通、高通、带通还是带阻滤波器,因而如果能定性分析出通带和阻带在哪一个频段,就可以确定滤波器的类型。
识别滤波器的方法是:若信号频率趋于零时有确定的电压放大倍数,且信号频率趋于无穷大时电压放大倍数趋于零,则为低通滤波器;反之,若信号频率趋于无穷大时有确定的电压放大倍数,且信号频率趋于零时电压放大倍数趋于零,则为高通滤波器。
若信号频率趋于零和无穷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均趋于零,则为带通滤波器;反之,若信号频率趋于零和无穷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具有相同的确定值,且在某一频率范围内电压放大倍数趋于零,则为带阻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是一种让某一频率以上的信号分量通过,而对该频率以下的信号分量大大抑制的电容、电感与电阻等器件的组合装置。
其特性在时域及频域中可分别用冲激响应及频率响应描述。后者是用以频率为自变量的函数表示,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以复变量jω为自变量的的复变函数,以H(jω)表示。它的模H(ω)和幅角φ(ω)为角频率ω的函数,分别称为系统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它分别代表激励源中不同频率的信号成分通过该系统时所遇到的幅度变化和相位变化。
④ rc选频电路原理
原理为电压uo经正反馈(兼选频)网络分压。
采用双联可调电位器或双联可调电容器,方版便地调节振权荡频率。在常用的RC振荡电路中,采用切换高稳定度的电容来进行频段的转换(频率粗调),采用双联可变电位器进行频率的细调。输出电压uo经正反馈(兼选频)网络分压后,取uf作为同相比例电路的输入信号ui。
振荡幅度的增长过程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当放大器逐渐由放大区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工作于非线性状态,其增益逐渐下降,当放大器增益下降导致环路增益下降为1,振幅增长过程将停止,振荡器达到平衡。
(4)RC电路教程扩展阅读:
rc选频电路的相关要求:
1、线圈内产生的变化磁场也没有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激发相应的磁场和电场,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2、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
3、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为电磁振荡。
⑤ 一阶RC电路三要素法是怎么用的
u1-u2*e^(-t/rc)
u1稳定状态t趋向无穷
u1-u2初始状态t=0
rc时间常数
在一个电路简化后(如电阻的串并联,内电容的串并联,电感的串并联化容为一个元件),只含有一个电容或电感元件(电阻无所谓)的电路叫一阶电路。主要是因为这样的电路的Laplace等效方程中是一个一阶的方程。
⑥ 求RC电路的传递函数,详细步骤,谢谢
对于RLC电路要求传递函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其S域模型,本题电路的S域模型为R1、R2的复阻抗不变 ,电容的复阻抗为1/sc。在电路中利用分压原理可以求得:
G(s)=U2(s)/Ui(s) u2是电阻R2上的压降,Ui是输入电压,因为题目没有指出输入和输出,就按照通俗的约定。
=R2/(R1//1/sc)+R2)
=R2/(R2+(R1*1/sc/R1+1/sc))
=R1R2CS+R2/R1R2CS+R1+R2
此外也可对电路列写有关u2和ui的电压方程,然后通过对方程两端同取拉氏变换转化成S域的代数方程,再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求解:
u2/R2=ui—u2/R1+cd(ui—u2)/dt
ci/dt—c2/dt+ui/R1=u2/R2+u2/R1
两端同取拉氏变换化简得:
(R1R2csUi(s)+R2Ui(s)=R1R2csU2(s)+(R1+R2)U2(s)
所以传递函数G(S)=U2(S)/Ui(S)=同前
⑦ RC振荡电路原理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下面是我给你搜的。
振荡电路起震的条件就是正反馈,RC振荡电路也是一样,需要正反馈。判断方法就是看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否同相。
下面我给出两个最常用的RC振荡电路,我在图上表有红色箭头,以帮助理解相位方向。
上面是文氏桥振荡电路,它是两级放大输出输入同相(文氏桥的选频特性是输入输出同相)。
下面是RC移相振荡电路,从集电极的反相信号经三个RC移相(每个移相约60度)这样就移了
⑧ 电容器RC电路解析
i=q/t,是平均电流。对于瞬时电流最好用i=dq/dt。电容和电感都是储能元件,电容的端电压不能突变,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
⑨ 什么是RC电路,原理是什么
rc串联电路在阶跃电压的作用下,从开始发生变化到稳态的过程叫暂态过程.
实验原理就是电容的充放电,利用暂态过程可以将矩形波变为锯齿波或尖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