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路板的构造
电路图,是通过电路元件符号绘制的电子元件连线走向图,它详细的描绘了各个元件的连线和走专向,各个引脚属的说明,和一些检测数据。(元件符号是国际统一制定的)
PCB图,是电路板的映射图纸,它详细描绘了电路板的走线,元件的位置等。(可以说是电路板的基本结构图)
电路原理图,它是电路结构的基本构造图,它详细的描绘了电路的大致原理,元件和信号的走向,可以说是简化了的电路连线结构图。
B. 什么是电路图,PCB图,电路原理图
1、电路图是指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电路图是人们为研究、工程规划的需要,用物理电学标准化的符号绘制的一种表示各元器件组成及器件关系的原理布局图。由电路图可以得知组件间的工作原理,为分析性能、安装电子、电器产品提供规划方案。
在设计电路中,工程师可从容在纸上或电脑上进行,确认完善后再进行实际安装。通过调试改进、修复错误、直至成功。采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辅助设计、虚拟的电路实验,可提高工程师工作效率、节约学习时间,使实物图更直观。
2、PCB图:是电路板的映射图纸,它详细描绘了电路板的走线,元件的位置等。印板图的全名是“印刷电路板图”或“印刷线路板图”,它和装配图其实属于同一类的电路图,都是供装配实际电路使用的。
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3、电路原理图: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实际工作时的原理,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工具。
(2)电路板结构图扩展阅读:
电路的识别包括正确电路和错误电路的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判断。错误电路包括缺少电路中必有的元件(必有的元件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不能形成电流通路、电路出现开路或短路。判断电路的连接通常用电流流向法。
既若电流顺序通过每个用电器而不分流,则用电器是串联;若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前、后分岔,即,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都是总电流的一部分,则这些用电器是并联。
在判断电路连接时,通常会出现用一根导线把电路两点间连接起来的情况,在初中阶段可以忽略导线的电阻,所以可以把一根导线连接起来的两点看成一点,所以有时用“节点”的方法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是很方便的。
C. 显示器电路板图解
如果用实物图来分解CRT显示器会有数不清的机型,各款机型电路布局也不一样。但它们之间电回路原理大同小答异。有了这个特点我们就能综合的看了。拆开显示器后盖,那个大的玻璃锥体就是显像管。市面流行的显像管主要有二个类型的。一是自汇聚型显像管。这种显像管是主流,它有粗管和细管之分。另一类型是索尼的单枪三束彩管,由于电路结构复杂调试精度要求高现在用的很少。下部是主板。沿电源线接入主板的地方是电源部分。显示器采用的多是二次开关电源,这个部分通常有一个大的电解电容,它就是电源滤波电容,规格基本上都在400uf400v左右,这个电容旁边会有一块散热器,上面就是电源调整管。连接到显像管高压嘴的是行输出变压器,它所安装的部分就是行部分。在它旁边有一个高反压小容量的电容是行逆程电容。这个部分通过印刷板接入显像管尾部偏转线圈的行偏转电路。从偏转线圈接入印刷板有块散热器的地方是场偏转电路。显像管上的那块电路板是视放电路。靠近面板上装有微动开关的部分是控制电路。大概的结构就是这样。
D. 怎样用电脑制作印制电路板图和电路原理图(一)
一、印制电路板图的墓本制作原则 在电子技术各领域内,无不使用各种电路来完成各回种任务。虽然答电路种类繁多,结构不尽相同,但都是由各种单元电路组合而成。而各种单元电路都是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彼此联接起来所构成。能够把各种电子元器件联接起来除了用电阻为零的导线联接组成“飞线”电路之外,再就是当今广泛采用的通过印制金属线把电子元器件联接起来组成的各种印制电路,将印制电路敷贴在它的载体上便构成印制电路板。可见,印制电路板是依照印制电路版图而制作的。 1.版图面积大小的设计 设计印制电路板图,首先是根据电路设计草图中单元电路的个数、元器件多少、大小、分体机还是整机等诸因素综合起来决定版面大小和形状。一般的原则是保证元器件能装得下。较复杂的电路还要考虑标注字符的空间位置。至于元器件之间的距离也不能设置的太松散,这样会造成印制联线长,板面增大。这样既浪费材料,又增加工时。 2.电子元器件的排列设置 电路元器件的总体排列顺序,首端通常为输入端,末端通常为输出端,或以高频向低频电路的顺序排列来设置·要充分考虑每个单元电路彼此之间的关联,所占地方的大小、上下、左右都要兼顾。要作到心中有数,防止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E. 如何绘制PCB板图
1、首先要在电脑上用protel等电路设计软件先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元器件封装图)。如下图。
(5)电路板结构图扩展阅读:
PCB的分类
根据电路层数分类: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6层板,复杂的多层板可达几十层。
PCB板有以下三种主要的划分类型:
1、单面板(Single-Sided Boards) 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有贴片元件时和导线为同一面,插件器件再另一面)。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ngle-sided)。
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2、双面板(Double-Sided Boards) 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
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双面板解决了单面板中因为布线交错的难点(可以通过孔导通到另一面),它更适合用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
3、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s) 为了增加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用一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或二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的印刷线路板,通过定位系统及绝缘粘结材料交替在一起且导电图形按设计要求进行互连的印刷线路板就成为四层、六层印刷电路板了,也称为多层印刷线路板。
板子的层数并不代表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在特殊情况下会加入空层来控制板厚,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大部分的主机板都是4到8层的结构,不过技术上理论可以做到近100层的PCB板。大型的超级计算机大多使用相当多层的主机板,不过因为这类计算机已经可以用许多普通计算机的集群代替,超多层板已经渐渐不被使用了。
因为PCB中的各层都紧密的结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实际数目,不过如果仔细观察主机板,还是可以看出来。
F. 电路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线路板一般指电路板。
电路板的名称有: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一、线路板材质
一般印制板用基板材料可分为两大类:刚性基板材料和柔性基板材料。一般刚性基板材料的重要品种是覆铜板。它是用增强材料(Reinforeing Material),浸以树脂胶黏剂,通过烘干、裁剪、叠合成坯料,然后覆上铜箔,用钢板作为模具,在热压机中经高温高压成形加工而制成的。一般的多层板用的半固化片,则是覆铜板在制作过程中的半成品(多为玻璃布浸以树脂,经干燥加工而成)。
二、线路板分类
线路板按层数来分的话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线路板三个大的分类。
1、单面板,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就称这种PCB叫作单面线路板。单面板通常制作简单,造价低,但是缺点是无法应用于太复杂的产品上。
2、双面板是单面板的延伸,当单层布线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的需要时,就要使用双面板了。双面都有覆铜有走线,并且可以通过过孔来导通两层之间的线路,使之形成所需要的网络连接。
3、多层板是指具有三层以上的导电图形层与其间的绝缘材料以相隔层压而成,且其间导电图形按要求互连的印制板。多层线路板是电子信息技术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薄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G. 这种电路板的原理图 就是内部结构或者说使用的方法之类的
中间那两块白色的是面包板,每行的五个点是相连的。记得要买几条杜邦线来插面包板。淘宝上很多的。
周围那些洞的内部连接是怎么样的就不知道了。
H. PCB工艺流程图
电路设计技巧 PCB设计流程 一般PCB基本设计流程如下:前期准备->PCB结构设计->PCB布局->布线->布线优化和丝印->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制版。
第一:前期准备。这包括准备元件库和原理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出一块好的板子,除了要设计好原理之外,还要画得好。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的元件库和PCB的元件库。元件库可以用peotel自带的库,但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最好是自己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自己做元件库。原则上先做PCB的元件库,再做SCH的元件库。PCB的元件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板子的安装;SCH的元件库要求相对比较松,只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的对应关系就行。PS:注意标准库中的隐藏管脚。之后就是原理图的设计,做好后就准备开始做PCB设计了。
第二:PCB结构设计。这一步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设计环境下绘制PCB板面,并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并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范围属于非布线区域)。
第三:PCB布局。布局说白了就是在板子上放器件。这时如果前面讲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的话,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生成网络表(Design->CreateNetlist),之后在PCB图上导入网络表(Design->LoadNets)。就看见器件哗啦啦的全堆上去了,各管脚之间还有飞线提示连接。然后就可以对器件布局了。一般布局按如下原则进行:
①.按电气性能合理分区,一般分为:数字电路区(即怕干扰、又产生干扰)、模拟电路区 (怕干扰)、功率驱动区(干扰源);
②.完成同一功能的电路,应尽量靠近放置,并调整各元器件以保证连线最为简洁;同时,调整各功能块间的相对位置使功能块间的连线最简洁;
③.对于质量大的元器件应考虑安装位置和安装强度;发热元件应与温度敏感元件分开放置,必要时还应考虑热对流措施;
④.I/O驱动器件尽量靠近印刷板的边、靠近引出接插件;
⑤.时钟产生器(如:晶振或钟振)要尽量靠近用到该时钟的器件;
⑥.在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脚和地之间,需加一个去耦电容(一般采用高频性能好的独石电容);电路板空间较密时,也可在几个集成电路周围加一个钽电容。
⑦.继电器线圈处要加放电二极管(1N4148即可);
⑧.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不能头重脚轻或一头沉
——需要特别注意,在放置元器件时,一定要考虑元器件的实际尺寸大小(所占面积和高度)、元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和生产安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同时,应该在保证上面原则能够体现的
前提下,适当修改器件的摆放,使之整齐美观,如同样的器件要摆放整齐、方向一致,不能摆得“错落有致”。这个步骤关系到板子整体形象和下一步布线的难易程度,所以一点要花大力气去考虑。布局时,对不太肯定的地方可以先作初步布线,充分考虑。
I. 电路板的结构是什么 怎么导的电
印刷电路板
,有单面、双面,多层之分。
是铜膜(0.1mm),根据电路要求,画好线路,并涂上一层防蚀漆,露出不要的铜膜,浸入
三氯化铁
溶液中,并让人为搅动溶液。慢慢的露出的铜膜就溶解了,涂了防蚀漆铜膜就保留下来了。将防蚀漆洗去就是印刷电路板。这是手工方法。
工厂规模生产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