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有矩阵的电路原理图
参阅下数字电路教科书
B.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若已知电路图,要画其有向图,有向图中各支路电流方向咋定
电流方向由高到低
C. 在电路分析中,列写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时,怎么根据电路图画出有向图主要是各支路电流方向怎么确定.有
你想怎么规定就怎么规定,怎么规定都是对的。
但是,按照你们教科书上复合支路的正方向规定是最不容易混淆各支路电压、电流关系的。所以最好把每个支路方向规定成复合支路的标准方向。
D. 矩阵的电路原理
切换原理上就是选择,选择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 将信号线直接接在一起,比如接线板,利用人工将输出信号线跳接在输入信号线上,也可完成选择,或利用琴键开关完成接通与断开,当然这是人工操作的,机械的,不存在指标等技术问题,故不作为矩阵切换讨论。第二种方式,利用继电器也可完成选择,利用电平控制继电器的通断,可完成输出线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断开与联接,也可完成信号的选择,第三种方式是根据电路原理,利用芯片内部电路的导通与关闭进行接通与关断,并可通过电平进行控制完成信号的选择。
继电器方式与芯片方式各有优缺点。
继电器方式:如果不考虑输入匹配与输出驱动的电路部分的话,它与联线方式一致,是靠物理接触进行接通与断开,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没有什么指标概念的(最多有接触电阻和反应时间),因此技术指标好且价格低廉,其缺点在于稳定性较差,毕竟是靠物理接触,继电器有一定寿命,原则上讲,有8万次平均无故障操作且操作时有声响,由于线路板走线原因,不能做的规模较大,显得不够高档。
芯片方式:由于靠电路进行接通与关断,芯片本身存在技术指标(在输入匹配与输出驱动一样的情况下),因此要保障技术指标,就要选择专用的切换芯片,因此价格较高,但稳定性好,可形成的矩阵规模较大。
矩阵切换应保证的技术指标
矩阵切换器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所要求的技术指标也不同。以广电行业为例,为保证终端的显示质量,广电行业将整个信号传输过程,从摄像头开始到电视机为止,都进行了技术指标分配,对模拟矩阵切换和分配,所定的技术指标如表:GB/T14236-93与本公司KT-128*32实例指标:
E. 求图示电路的T参数矩阵
U1-U2=I1(Z1+Z2)
I1=-I2
整理:U1=U2-I2(Z1+Z2)
I1=-I2
故传输参数矩阵
1 Z1+Z2
0 1
F. 电路如何列出矩阵
当年第一次接触到用矩阵来处理线方程时(就是大一的时候啦),就觉得矩阵这东西真有创内意。 最近在为容当年补课,在看麻省理工的公开课。当看到用矩阵来处理图论这一课时,又给了我一些开启。当然,这篇博客的主要内容也是参考的这一节课。
现在假设有一个电路如下。
X
其实有1,2,3,4四个结点。有5条边(连线),都标上序号了。
现在用矩阵来表示这个图。
这个矩阵有5行4列。其实就是对应上图的5条连线4个结点。第一行表示的是第一条连线的信息,第1列为-1,第3列为1。表示这条连线是从结点1接连到结点3,这里用1或者-1来标记,可以区分是起点还是终点,加起来就相当于:终点-起点,很符合向量的思维形式(其实就是这点带来后面的优势,如果有权重的需求,先不急,你会发现这样很值得)。
依此类推来理解第2行,第3行。。。
这个矩阵叫邻接矩阵。用邻接矩阵来表示这个电路是思路的关键。
我原来想到的是用一个4行4列的矩阵表示。例如对于上图的第一条边是从结点1到结点3的。我就在第1行,第3列打上1,或者是别的数(权重)。这样的表示我自己也没有看到多大的优势。所以用矩阵解析这类问题的方法没有太吸引我。
G.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快速方法
挺复杂的,主要利用独立节点的电流方程和闭合回路的电压方程。列出这些方程然后写成矩阵形式。
H. 求二极管矩阵图
矩阵板在顺序控制器中,是实现程序贮存和逻辑运算的核心环节。它是由双面印刷的电路板制成。电路板的一面为行母线,另一面为列母线,在行母线和列母线上,通过插接(或焊接)二极管接通行、列母线进行逻辑组合。这种按逻辑关系 把二极管分别连接在行母线和列母线上组成的阵列,叫二极管矩阵。
I. 谁能看懂这个电路图,是个矩阵键盘
键盘是行列反转扫描法,P3口高、低半字节分别控制行与列,扫描分两次完成,版下面的链接介绍的很权详细。
http://wenku..com/view/42d12fc60c22590102029dd2.html
显示部分没啥好说了,ls244是数码管段缓冲器,三极管是位驱动器。
J. 电路矩阵法运算中,如果原图中给了电流方向和压降方向,那么画连通图时,支路上的方向有限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