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路中线压和相压的定义是什么
将三相发电机中三相绕组的末端U2 、V2 、W2 连接在一起,始端 U1、V1 、W1 引出线作为输出线,这种连接方法称为星形接法,用“Y”表示。从始端U1、V1 、W1 引出的三根线称为相线或端线,俗称火线。末端接成的一点称为中性点,用N 表示。从中性点引出的输电线称为中性线,简称中线。一般供电系统的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这时中性点称为零点,中性线称为零线。
有中性线的星形接法叫做三相四线制,没有中性线的星形接法叫做三相三线制。
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即各相绕组两端的电压称为相电压。相电压的正方向规定为从始端指向末端。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
通常在低压供电系统中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这种供电方式可输送两种电压即相电压和线电压。日常生活中用的交流电压220V就是指相电压;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工作电压380V就是指线电压。
② 为什么三相电路中的中线电压是0!
为什么三相电路中的中线电压是0,你这个问题比较难解释,难在哪里呢?难在用简短的语言使你能懂。
用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三相交流电它是三个互成120度的而且数值相等的矢量,所以,它们在任何情况下,它们的代数和为0。
你看了这个回答可能不太直观,我有一个比方:
如果有三个相等的力,它们互成120度,你用力学作图看看,它们的合力一定为0。在这里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相电路中的中线电压也可能不为0,这是现实存在的,为什么?这是当三相不平衡时(或者用电不平衡)这时中线电压就不为0。
同样,用力学方法理解:如果三个互成120度的力,它们不相等,合力肯定不为0。
今后,你完全可以用我这个方法理解,不会错的,因为这些都是矢量。
③ 电路中的压降是什么意思,电压下降吗
压降就是能量的变化。
一、流体压降
流体在管中流动时由于能量专损失而引起的压力降低。这种属能量损失是由流体流动时克服内摩擦力和克服湍流时流体质点间相互碰撞并交换动量而引起的,表现在流体流动的前后处产生压力差,即压降。
压降的大小随着管内流速变化而变化。
在空调系统运行时管内光滑程度,连接方式是否会缩孔节流也会影响压降。
二、电压降
电流流过负载以后相对于同一参考点的电势(电位)变化称为电压降,简称压降。
简单的说,负载两端的电势差(电位差)就可以认为是电压降。电压降是电流流动的推动力。如果没有电压降,也就不存在电流的流动。
例如,A点的电势(同0电位的电势差)是2V,B点的电势是8V,那么,A对B点来说,压降就是6V,或者站在B点说A点压降就是6V。
④ 电路图中的HV代表什么
高压电。指配电线路交流电压在1000V以上或直流电压在1500V以上的电接户线。根据GB/T 2900.50-2008中定义2.1规定,高压通常指高于1000V(不含)的电压等级;特定情况下,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的电压等级。
相对于普通电源来说,高压电有其特殊危害性。高压触电有两种特殊情形: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由于电压很高,很容易让人触电死亡。
(4)线中压电路扩展阅读
线与地面安全距离
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低压线路(380V)通过居民区不小于6米,低压线路(380V)通过非居民区不小于5米;
2、中压线路(6-10kV)通过居民区不小于6.5米,中压线路(6-10kV)通过非居民区不小于5.5米;
3、35~110kV线路通过居民区不小于7米,35~110kV线路通过非居民区不小于6米,35~110kV线路通过交通困难地区不小于5米;
4、154~220kV线路通过居民区不小于7.5米,35~110kV线路通过非居民区不小于6.5米,35~110kV线路通过交通困难地区不小于5.5米;
5、330kV线路通过居民区不小于8.5米,35~110kV线路通过非居民区不小于7.5米,35~110kV线路通过交通困难地区不小于6.5米。
⑤ 请问,为什么说高压线路中,线路阻抗主要是感性;低压电路中,线路阻抗主要是阻性的
架空线四个特征参数:串联电阻\并联电导\串联电感\并联电容。高压短线路中,感性阻抗占主导,但在长线路中,容性阻抗占主导;低压电路中,分布参数影响可忽略不计,线路阻抗主要呈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