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并联电路中,U总=U1+U2吗
不是 并联电路各个配件电压时相等的 就像家里的电路都是并联的 每个电器的电压都是220V 串联分压就不能正常运作
串联的分压 就是你说的 那种
㈡ 电路中这些符号都代表什么…Q,T,W,E,U,I,P,R,F,L.
在电路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
Q:热量
T:交流电的周期
W:功
E:电动势
U:电压
I:电流专
P:功率
R:电阻
F:频率属
L:电感
电路中的重要定律
1、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基本公式是I=U/R(电流=电压/电阻)
2、诺顿定理:任何由电压源与电阻构成的两端网络, 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网络。
3、能量守恒定律:电路总功率=电路功率+各电路元件功率。例如:【电源(I*V)=电路(I*V)+ 各元件(I*V)】
(2)电路中u总扩展阅读:
一、串联电路
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 若想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电器, 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二、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为电路组成二种基本的方式之一。
特点: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损坏,其他支路不受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电路
㈢ 远程输电时的电线电流用p总除以u总的"总"啥意思
总就全部的意思。p总就是电路中所有分支的电流总和,或是其等效电路中电源出口处的电流;u总就是所有电路元件的总电压,或是其等效电路电源出口处的电压。
㈣ 串联电路中U总=10,I=1,定值电阻R2=5,R1=
单位都没写……
假设总电压是10V,电流为1A,R2是5Ω
那么电路总电阻为10÷1=10Ω
R1=10-5=5Ω
㈤ 求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及总电压Uab.
用电阻的三角形-星形变换,Uab=4*(2+(4+8)//(2+2))=20V,U=8*1-2*3=2V。
㈥ 求电路图中U和I
与节点a相连的两只10欧的电阻被短路,没有电流流过,a点电位与电压源的负极电位内相同。
原电路等效为容,1欧电阻与5欧电阻串联后与6欧电阻并联,再与27欧电阻串联后接在30V电压的电源两端。回路总电阻为30欧,回路总电流为1A。6欧电阻两端电压为3V。
因此,I=-0.5A(规定的I的方向与实际电流方向相反,-号仅表示电流方向与规定方向的关系)
b点电位:b点所在的支路电流也为0.5A,在1欧电阻上面形成的电压为,1*0.5=0.5V。
U=Uab=Ua-Ub=0-0.5=-0.5V .
㈦ 电路串联时I总= U总=;并联时I总= U总=
㈧ 电路中串联时为什么电流I相等 而电压U总=U1+U2+...Un
是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当然电流你可以用类比法理解,电流类比成水流,只有一条水渠,水流的大小是不是都一样?
㈨ 求电路图中的 U 与I 。。
与节点a相连的两复只10欧的电制阻被短路,没有电流流过,a点电位与电压源的负极电位相同。
原电路等效为,1欧电阻与5欧电阻串联后与6欧电阻并联,再与27欧电阻串联后接在30V电压的电源两端。回路总电阻为30欧,回路总电流为1A。6欧电阻两端电压为3V。
因此,I=-0.5A(规定的I的方向与实际电流方向相反,-号仅表示电流方向与规定方向的关系)
b点电位:b点所在的支路电流也为0.5A,在1欧电阻上面形成的电压为,1*0.5=0.5V。
U=Uab=Ua-Ub=0-0.5=-0.5V .
㈩ 物理电路中,I U V R分别代表什么急急急
I表示电流。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来描述,电流强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
U代表电压(voltage),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V是伏特。伏特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电压的基本单位,简称伏,符号V。
R是电阻。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