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接收机中,需要中频放大电路
接收信号的频谱是很宽的,放大器很难做到在很宽的频带内都有一致性很好的增益平坦性,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将接收到的信号变频到一个固定的频点上(通常叫做中频),然后放大,这样就带来诸多好处:选择性更好、增益也好控制。
❷ 放大电路中频电压增益的频率典型表达式
频率远小于10Hz的时候,分母都是近似于1,就是0dB,本身有个固定增益100,就是40dB,在频率到10Hz的时候,分母的1+jf/10的-20dB每十倍频程和分子的jf/10的+20dB每十倍频程抵消,这时频率远小于10^5Hz,分母的1+jf/10^5的贡献还是0dB。
频率大于10Hz小于10^5Hz,那这时候的频率特性就是平坦的,也就是通带,那下限就是10Hz,总的增益就是固定的40dB,就是中频增益,频率到了10^5Hz,1+jf/10^5就有-20dB每十倍频程,这时的总特性就是从40dB开始-20dB每十倍频程
当频率很低时,该电路的电压增益AV约等于100(jf/10)/(1+(jf/10)),这是1阶高通,决定该电路的下限频率(显然fL=10)。
当频率很高时,1+jf/10约等于jf/10,该电路的电压增益AV约等于100/(1+(jf/100000)),这是1阶低通,决定该电路的上限频率(显然fH=100000)。
在中心频率处,f0=1000,算得Av(1000)=100。
基本放大电路的共集电极:
把输入信号由晶体管的基极输入,而把负载电阻接在发射极上。特点:电压增益(放大倍数)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小于1但近似等于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虽然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小于1,但是它的输入电阻高,当信号源(或前极)提供给放大电路同样大小的信号电压时,由于具有较高的输入电阻,使所需提供的电流变小。
❸ 放大电路中频电压增益的频率典型习题
当频率很低时,该电路的电压增益av约等于100(jf/10)/(1+(jf/10)),这是1阶高通,决定该电路的下限频率(显然fl=10)。当频率很高时,1+jf/10约等于jf/10,该电路的电压增益av约等于100/(1+(jf/100000)),这是1阶低通,决定该电路的上限频率(显然fh=100000)。在中心频率处,f0=1000,很容易算得av(1000)=100。
❹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中什么是中频区,低频区和高频区
低频区:当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区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我们称此时的频率为下限频率fl.放大器工作在此区时,所呈现的容抗增大,因此放大倍数下降,同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产生附加相移。
高频区:高频区时的放大倍数也下降。因为放大器工作在高频区时,电路的容抗变小,频率上升时,使加至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减小,从而使放大倍数下降。
中频区:高频信号经过变频而获得的一种信号。为了使放大器能够稳定的工作和减小干扰.一般的接收机都要将高频信号变为中频信号。
(4)中频放大电路扩展阅读:
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而是各种不同频率分量组成的复合信号。由于三极管本身具有电容效应,以及放大电路中存在电抗元件(如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
因此对于不同频率分量,电抗元件的电抗和相位移均不同,所以,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和相角φ成为频率的函数。
❺ 怎么知道基本放大电路的中频是多少
所谓中频只是通频带中段,增益比较平坦的那段所对应的频率。对于不同放大器,中频对应的频率完全不一样。
你们是学校里的社团,一般的放大器以放大音频为对象,你可以将1KHz作为中频进行电路设计,完全没问题。
❻ 中频电路的作用
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率的方式实现交流电控制的技术就叫变频技术
另一种方法是改革变流器的工作机理,做到既抑制谐波,又提高功率因数,这种变流器称单位功率因数变流器。
大容量变流器减少谐波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多重化技术:将多个方波叠加以消除次数较低的谐波,从而得到接近正弦的阶梯波。重数越多,波形越接近正弦,但电路结构越复杂。
几千瓦到几百千瓦的高功率因数变流器主要采用PWM整流技术。它直接对整流桥上各电力电子器件进行正弦PWM控制,使得输入电流接近正弦波,其相位与电源相电压相位相同。这样,输入电流中就只含与开关频率有关的高次谐波,这些谐波次数高,容易滤除,同时也使功率因数接近1。采用PWM整流器作为AC/DC变换的 PWM逆变器,就是所谓的双PWM变频器。它具有输入电压、电流频率固定,波形均为正弦,功率因数接近1,输出电压、电流频率可变,电流波形也为正弦的特点。这种变频器可实现四象限运行,从而达到能量的双向传送。
小容量变流器为了实现低谐波和高功率因数,一般采用二极管整流加PWM斩波,常称之为功率因数校正(PEC)。典型的电路有升压型、降压型、升降压型等。
(2)电磁干扰抑制解决EMI的措施是克服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时出现过大的电流上升率di/dt和电压上升率/dt,目前比较引入注目的是零电流开关(ZCS)和零电压开关(ZVS)电路。方法是:
①开关器件上串联电感,这样可抑制开关器件导通时的di/dt,使器件上不存在电压、电流重叠区,减少了开关损耗;
②开关器件上并联电容,当器件关断后抑制/dt上升,器件上不存在电压、电流重叠区,减少了开关损耗;
③器件上反并联二极管,在二极管导通期间,开关器件呈零电压、零电流状态,此时驱动器件导通或关断能实现ZVS、ZCS动作。
目前较常用的软开关技术有:
①部分谐振PWM。为了使效率尽量与硬开关时接近,必须防止器件电流有效值的增加。因此,在一个开关周期内,仅在器件开通和关断时使电路谐振,称之为部分谐振。
②无损耗缓冲电路。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上的电能释放时不经过电阻或开关器件,称无损耗缓冲电路,常不用反并联二极管。
在电机控制中主开关器件多采用 IGBT,IGBT关断时有尾部电流,对关断损耗很有影响。因此,关断时采用零电流时间长的ZCS更合适。
2、功率因数补偿早期的方法是采用同步调相机,它是专门用来产生无功功率的同步电机,利用过励磁和欠励磁分别发出不同大小的容性或感性无功功率。然而,由于它是旋转电机,噪声和损耗都较大,运行维护也复杂,响应速度慢,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已无法适应快速无功功率补偿的要求。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饱和电抗器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它具有静止型和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由于其铁心需磁化到饱和状态,损耗和噪声都很大,而且存在非线性电路的一些特殊问题,又不能分相调节以补偿负载的不平衡,所以未能占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主流。
收音机变频原理:
所谓“变频”,就是通过一种叫“变频器”的电路,将接收到的电台信号变换成一个频率比较低但节目内容一样的“中频”,然后对“中频”进行放大和“检波”(取出电台高频信号中携带的音频信号[“表示声音的电信号”],供收听)。
因为中频比电台信号频率低(现在有些机器的中频比电台信号频率高,另当别论),放大容易,不容易引起自激,灵敏度高,且可以针对固定的中频做很多的“调谐回路”,选择性好。带有自动增益(放大倍数)控制电路(即所谓的AGC),使强、弱电台的音量差距变小。
❼ 在高、中频放大电路中为什么加AGC电路
在无线传输中,接收信号的强度不仅与发射相关,还与天气、距离相关,在不能确定设备使用条件下,增加了增益自动调整。在高频和中频中加是因为载波信号都为高频,通过检波到中频,仍存在信号强度问题。
❽ 9018三极管搭建中频放大电路~出现幅值放大了~但信号的频率变化了~是什么情况~求高
中频放大电路不需要用9018的,C536、9014、C1815都可以。
9018用于高频电路里。
祝愉快
❾ 电路中什么叫高频 低频 中频
1、高频是指频带由3MHz到30MHz的无线电波。HF多数是用作民用电台广播及短波广播。版其对于电子仪器所发出的电波抵抗权力较弱,因此经常受到干扰。
2、低频是指应用于某一技术领域中的最低频率范围。例如,无线电波段中,将30~300千赫范围内的频率称低频;电子放大电路中,将接近音频(20赫兹~2万赫兹)的频率称为低频。一般是指20HZ-160HZ这一段频率。在整个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中,低频是声音的基础,是声音的厚度。很多领域涉及“高频低频”,它指频率(frequency)的高低,不过一般而言是指物理上的各种振荡,其中电学里面有很多振荡,可能是电流,质点(mass
point
),电磁场等振动,“高低频”是对振动情况的描述,高频低频引起的结果也不一样。在电路里,电感对频率不同的电流就有不同的阻抗(通俗的的讲就是阻碍),电容也有类似性质。一般BASS的EQ划分是:低频制50HZ到300HZ,中低频是300HZ到1250HZ,中频是1250HZ到3300HZ,中高频是3300HZ到6500HZ,高频是6500HZ以上。
❿ 中频放大器的定义
中频放大器是—个专门放大中频一个频率信号的放大器。中频放大器不仅要放大信号,还要进行选频,即保证放大的是中频信号。在这一点上,与高频放大器是有所不同的,高频放大器要放大88—108M1z一个频段内的调频信号。中频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要有足够的幅度,以便限幅和鉴频器能正常工作。所以,中频放大器的级数较多。
中频放大器主要是将混频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大幅度提升,以满足解调电路的需要。
其主要质量指标有:电压增益Av、通频带7.02f、选择性,即矩形系数1.0rk、噪声系数。
对于中频放大器,不仅需要得到高的增益、好的选择性,还要有足够宽的通频带和良好的频率响应、大的动态范围等。由于中频信号为单一的固定频率,其通频带可最大限度地做得很小,以提高相邻信道选择性。在实际工程上,一般采用多级放大器,并使每级实现某一技术要求,就电路形式而言,第一级中频放大器多采用共发射极电路,多级晶体管单调谐回路级联的方式实现应有的增益,中频放大器总是位居变频(即混频)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