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继电器常用的触点保护电路
继电器常用的触点保护电路
继电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一般由晶体管、继电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驱动电路中,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附加电路以改变继电器的工作特性或起保护作用。继电器的附加电路主要有如下三种式:
一、继电器触点保护电路——继电器串联RC电路:
电路形式如图1,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RC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不起作用,电阻R起限流作用。
二、继电器触点保护电路——继电器并联RC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2,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从而延长了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到延时作用。
三、继电器触点保护电路——继电器并联二极管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3,主要是为了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图中晶体管VT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加在VT的c、e两极间,会使晶体管击穿,并联上二极管后,即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钳位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此值硅管约0.7V,锗管约0.2V,从而避免击穿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并联二极管时一定要注意二极管的极性不可接反,否则容易损坏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
2. 在继电器中用于吸收反向电压的触点保护电路如设计此电路设:电机三百八伏一点一千瓦。
其实你那继电器触点保护的话,可以使用压敏电阻,因为继电器触点烧坏,驱动专电机的继电器一般就是属由于电机是感性负载,在关断的瞬间能产生很高的电动势,从而在触点位置产生电弧,将触点氧化。如果在触点的两端加个大容量的压敏电阻的话,就能吸收掉这部分高压电弧。可以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压敏电阻的电压值的取值必须得当。否则后果很难想象。压敏电阻也可以加在电机的每一相线圈上。
3. 继电器触点粘接保护
我遇到的实际问题:断路器发生辅助接点不返回(类似接点粘接),跳保持继电器不返回,导致跳闸线圈烧毁;用户希望二次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做法:在跳闸回路串接一个时间继电器,启动定值设置0.8倍的跳闸回路控制电流,在跳闸发生时开始计数,若正常动作则返回不出口,若超过时间则动作驱动一个大容量的继电器。该大容量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在跳闸回路,动作后打开。
这样做的缺点是: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回路,但是现场调后发现是可以解决用户的困扰。随后业主改造了断路器,断路器线圈会在动作完成后,自动成为高阻状态,当电流小于跳保持继电器的启动电流,则接点返回。
另外给楼主一个建议,使用一种继电器具备常开,常闭两种接点,常开接点得电动作,常闭接点得点延时返回,延时时间超过动作时间即可。
希望对你有帮助。
4. 继电器触点保护
继电器与接触器相比较一般不是用来直接控制主电路的.因此触点容量很小,它也需要电源(线圈)才能工作.你这继电器额定电压是220v,1~3a
5. 继电器输出触点接220V,250W交流电机的触点保护
加一个热保护,在继电器触点下面加,当电机过流时就会跳掉
6. 电路图中的继电器如何控制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如何控制:
1、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
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是继电器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参数。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该首先考虑所在电路(即继电器线圈所在的电路)的工作电压,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等于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一般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的0.86.注意所在电路的工件电压千万不能超过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否则继电器线圈容易烧毁。另外,有些集成电路,例如NE555电路是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工作的,而有些集成电路,例如,COMS电路输出电流小,需要加一级晶体管放大电路方可驱动继电器,这就应考虑晶体管输出电流应大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2、触点负载:
触点负载是指触点的承受能力。继电器的触点在转换时可承受一定的电压和电流。所以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考虑加在触点上的电压和通过触点的电流不能超过该继电器的触点负载能力。例如,有一继电器的触点负载为28V(DC)×10A,表明该继电器触点只能工作在直流电压为28V的电路上,触点电流为10A,超过28V或10A,会影响继电器正常使用,甚至烧毁触点。
3、继电器线圈电源:
这是指继电器线圈使用的是直流电(DC)还是交流电(AC)。通常,初学者在进行电子制作活动中,都是采用电子线路,而电子线路往往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所以必须是采用线圈是直流电压的继电器。
7. 继电器触点保护用的电阻和电容是多大怎么计算
一般保护触点的电容大小大需要每安培大约0.5~1uF。电压要足够大,为了避免继电器再次吸合时候电容上电流迅速泻放而烧坏触点,要给电容串联电阻。这个电阻大约是电源电压每伏特10欧姆
8. 继电器怎么并电容可防触点间打火
1、继电器的触点在开、关时会产生火花的。利用电容器可以减轻火花的产生。在线圈侧并联电容主要作用是吸收线圈吸合和释放时产生的冲击干扰信号。
2、既然火花产生在触点,那么电容器直接连接在触点两端是最有效的方法。
3、在公共端和常闭触点间加电容是不妥的:电容的吸收电流会通过电路而有可能产生干扰。
一般保护触点的电容大小大需要每安培大约0.1uF,电压要足够大,为了避免继电器再次吸合时候电容上电流迅速泻放而烧坏触点,要给电容串联电阻,这个电阻大约是电源电压每伏特10欧姆。
电容并联在触点上,触点闭合时电容是不工作的,在触点分开的瞬间由于电容2端的电压不能突变,触点2端的电压(也是电容2端的电压)为0V,电压都没有肯定是不会产生火花了。而此时电路中电流和触点闭合时一样大小,随着电容2端的电压慢慢上升,触点2端的电压也慢慢上升,电路中的电流也慢慢减少。直到电路中的电流为0(假设电容漏电流为0),电容和触点2端的电压为回路电压,完成消除火花过程。
9. 怎样有效保护继电器触点
方法步骤如下:
1、当触点断开感性负载电路时,负载中储存的能量必须通过触点燃弧来消耗为了消除和减轻电弧在断开感性负载时的危害,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消除或减轻继电器对相关灵敏电路的电磁干扰、损害,通常采用电弧抑制保护措施。
2、应尽量避免继电器输出端和输入端共线或连通,因为线圈去激励时,线圈上的反电势会加在触点上,使触点的断开电压增大,同时也会干扰其它电路。
电器触点:
一般有两类触点,控制触点和信号触点。控制触点是用220V/380V电压供电,一般在这个回路中接有一个更小的继电器或者别的开关,也就是说闭合这个开关或继电器,就给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供电,继电器吸合。信号触点起反馈作用,它能提供两种状态,闭合断开,这样别的控制电路就能判断接触器是否正常吸合。
坡度电子触点可以使继电器免除触点间隙调整。可以弥补电子触点造成的触点点接触。
继电器触点是继电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性能受以下因素的很大影响,诸如触点的材料,所加电压及电流值(特别是使触点激励和去激励时的电压及电流波形),负载的类型,工作频率,大气环境,触点配置及跳动。如果其中任何因素不能满足预定值,可能就要发生诸如触点间的金属电积,触点焊接,磨损,或触点电阻快速增加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