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图,是小明家的用电器和电路布线图:下面是小明家几台家用电器的铭牌:(1)小明发现洗手间的灯不亮了
(1)在正常情况下,闭合开关后,火线应使测电笔亮,但d点不亮,说专明cd之间的电线发生了断路;属
(2)三只电灯的总功率为180W,电风扇的功率为66W,洗衣机的脱水功率为136W,电视机的功率为180W,电冰箱的功率为120W,故总功率P=180W+66W+136W+180W+120W=682W,
由P=UI得I=
P |
U |
P |
U |
682W |
220V |
B. 开关的状态有什么与什么两种
开关的作用是—接通和断开电路,开关的两种状态:(1) ---开 (即接通电路)(2) ---断开 (即断开电路)
C. 苏科版初三【下】学期物理课本目录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二、滑轮
三、功
四、功率
五、机械效率
第十二章内 机械能和内能
一、动能容 势能 机械能
二、内能 热传递
三、物质的比热容
四、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第十四章
一、电阻
二、变阻器
三、欧姆定律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我初三今年刚毕业,这个目录肯定是最新的。
D. 世界杯的信息,出题,一道不等式(组)应用题(含三问),一道数据分析题(含四问)两道三角形全等证明题
山东人民 语文 必修1
第一单元
劝学
师说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琵琶行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
荷塘风起
古代诗歌二首
单元综合
第四单元
听听那冷雨
再别康桥
石钟山记
单元综合
山东人民 语文 必修2
第一单元
沁园春 长沙
离骚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为了忘却的记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
林黛玉进贾府
鸿门宴
单元综合
第四单元
赤壁之战
荷花淀
单元综合
山东人民 语文 必修3
第一单元
报任安书
富有的是精神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敬畏自然
天论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
陈情表
我不是个好儿子
单元综合
第四单元
都江堰
兰亭集序
单元综合
山东人民 语文 必修4
第一单元
屈原列传
贝多芬百年祭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滕王阁序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
祝福
雷雨
单元综合
第四单元
张衡传
论无性造人
单元综合
山东人民 语文 必修5
第一单元
孔雀东南飞
长亭送别
罗密芡与朱丽叶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黑洞旅行
祖冲之传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
宋词二首
六国论
阿房宫赋
单元综合
第四单元
齐桓晋文之事
我有一个梦想
单元综合
山东人民 语文 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
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19世纪欧美经典小说选读
比喻的探究
语言的应用
《史记》选读
《史记》选读
第1章 集合
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2子集、全集、补集
1.3交集、并集
第2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2.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函数的表示方法
函数的简单性质
映射的概念
2.2指数函数
分数指数幂
指数函数
2.3对数函数
对数
对数函数
2.4幂函数
2.5函数与方程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数学2
第3章 立体几何初步
3.1空间几何体
棱柱、棱锥和棱台
圆柱、圆锥、圆台和球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直观图画法
空间图形的展开图
柱、锥、台、球的体积
3.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面的基本性质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第4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4.1直线与方程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方程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两条直线的交点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4.2圆与方程
圆的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数学3
第5章 算法初步
5.1算法的意义
5.2流程图
5.3基本算法语句
5.4算法案例
第6章 统计
6.1抽样方法
6.2总体分布的估计
6.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6.4线性回归方程
第7章 概率
7.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7.2古典概型
7.3几何概型
7.4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数学4
第8章 三角函数
8.1任意角、弧度
8.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8.3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9章 平面向量
9.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9.2向量的线性运算
9.3向量的坐标表示
9.4向量的数量积
9.5向量的应用
第10章 三角恒等变换
10.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10.2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10.3几个三角恒等式
数学5
第11章 解三角形
11.1正弦定理
11.2余弦定理
11.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第12章 数列
12.1等差数列
12.2等比数列
12.3数列的进一步认识
第13章 不等式
13.1不等关系
13.2一元二次不等式
1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13.4基本不等式
选修系列1
1-1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圆锥曲线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
2.5圆锥曲线与方程
第3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导数的概念
3.2导数的运算
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
第1章 统计案例
1.1假设检验
1.2独立性检验
1.3线性回归分析
1.4聚类分析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公理化思想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
3.2复数的四则运算
3.3复数的几何意义
第4章 框图
4.1流程图
5.2结构图
选修系列2
2-1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圆锥曲线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
2.5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2.6曲线与方程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空间向量的应用
2-2
第1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导数的概念
1.2导数的运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5定积分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
2.4公理化思想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6.1数系的扩充
3.2复数的四则运算
3.3复数的几何意义
2-3
第1章 计数原理
1.1两个基本原理
1.2排列
1.3组合
1.4计数应用题
1.5二项式定理
第2章 概率
2.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2.2超几何分布
2.3独立性
2.4二项分布
2.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6正态分布
第3章 统计案例
3.1假设检验
3.2独立性检验
3.3线性回归分析
4.4聚类分析
第一章 声现象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 声音的特性
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五. 声的利用
第二章 光现象
一. 光的传播 颜色
二. 光的反射
三. 平面镜成像
四. 光的折射
五. 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 透镜
二. 生活中的透镜
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 眼睛和眼镜
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 温度计
二. 熔化和凝固
三. 汽化和液化
四. 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 电流和电路
二. 串联和并联
三. 电流的强弱
四.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五. 家庭电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欧姆定律
一. 电压
二.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三. 电阻
四. 欧姆定律
五.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六.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七章 电功率
一. 电能
二. 电功率
三.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四. 电和热
五.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 电与磁
一. 磁场
二. 电生磁
三.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四. 电动机
五. 磁生电
第九章 信息的传递
一. 现代顺风耳---电话
二. 电磁波的海洋
三.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四.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人教九年级
第十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
二. 质量
三. 密度
四.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十一章 运动和力
一. 运动的描述
二. 运动的快慢
三.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四. 力
五. 牛顿第一定律
六. 二力平衡
第十二章 力和机械
一. 弹力 弹簧测力计
二. 重力
三. 摩擦力
四. 杠杆
五. 其他简单机械
第十三章 压强和压力
一. 压强
二. 液体的压强
三. 大气压强
四.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五. 浮力
六. 浮力的应用
第十四章 功和机械能
一. 功
二. 机械效率
三. 功率
四. 动能和势能
五.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五章 热和能
一. 分子热运动
二. 内能
三. 比热容
四. 热机
五.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六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 能源家族
二. 核能
三. 太阳能
四. 能源革命
五.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沪科版八年级(2004年8月修订版)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
第三节 超声与意次声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传播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力的合成
第三节 力的平衡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 质量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
第八章 压 强
第一节 压强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九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节 滑轮的应用
第三节 做功了吗
第四节 做功的快慢
第五节 提高机械的效率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 走进微观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第三节 探索宇宙
沪科版九年级(2004年8月修订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三节 内燃机
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五节 测量电压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 家庭用电
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
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 磁是什么
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第三节 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
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
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十九章材料世界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 半导体
第三节 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 能源与社会
第三节 开发新能源
北师大版八年级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一. 物质的状态
二. 温度的测量
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四. 汽化和液化
五. 升华和凝华
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
三.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四. 新材料及其应用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 运动的描述
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四章 声现象
一. 声音的产生
二.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三. 乐音与噪声
四. 超声波
第五章 光现象
一. 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
二. 光的反射
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四. 光的折射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一. 透镜
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 生活中的透镜
四. 眼睛和眼镜
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一. 力
二. 力的测量
三. 重力
四.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五.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六. 二力平衡
七.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八章 压强和压力
一. 压强
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
三. 连通器
四. 大气压强
五.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
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目录
目录 页码
人与物理——利用机和能
第九章 机械和功
一、杠杆………………………………………………………2
二、滑轮………………………………………………………6
三、功………………………………………………………..10
四、功率……………………………………………………..12
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14
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18
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22
二、内能………………………………………………………25
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28
四、热机………………………………………………………30
五、火箭………………………………………………………33
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35
动手动脑——认识和组装电路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39
二、组装电路………………………………………………44
三、电流……………………………………………………47
四、电压…………………………………………………51
五、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57
六、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62
七、变阻器…………………………………………………67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73
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78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80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83
利用电能——使生活更美好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一、电功和电能……………………………………………..87
二、电功率…………………………………………………..92
三、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95
四、电流的热效应…………………………………………..97
五、家庭电路………………………………………………100
六、安全用电………………………………………………103
第十四章 电磁现象
一、磁现象…………………………………………………109
二、磁场……………………………………………………112
三、电流的磁场……………………………………………115
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17
五、电磁铁的应用…………………………………………119
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123
七、直流电动机……………………………………………125
八、电磁感应 发电机…………………………………..128
永恒的探索——信息、粒子、宇宙
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
一、电磁波…………………………………………………133
二、广播和电视……………………………………………137
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144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149
二、浩瀚的宇宙……………………………………………155
三、能源:危机与希望……………………………………160
附录
一、本书中用到的物理量及其单位………………………162
二、 物理名词汉英对照表………………………………….163
苏科版八、九年级物理教材目录(sLjxjL66提供)
第一章 声现象
1.1 声音是什么
1.2 声音的特征
1.3 令人厌烦的声音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2.2 汽化和液化
2.3 熔化和凝固
2.4 升华和凝华
2.5 水循环
第三章光现象
3.1光的色彩 颜色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3.3 光的直线传播
3.4 平面镜
3.5 光的反射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4.1 透镜
4.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3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4.4 望远镜与显微镜
4.5 光的折射 透镜的奥秘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5.2 速度
5.3 匀速直线运动
5.4 世界是运动的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6.1 物体的质量
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6.3 物质的密度
6.4 物质的比热容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7.1 走进分子世界
7.2 探索更小的微粒
7.3 宇宙探密
第八章 力
8.1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8.2 重力
8.3 摩擦力
8.4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
9.1 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
9.3 气体的压强
9.4 浮力
第十章 力与运动
10.1 物体的浮与沉
10.2 二力平衡
10.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11.1 杠杆
11.2 滑轮
11.3 功
11.4 功率
11.5 机械效率
11 综合实践活动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2.2 内能 热量
12.3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3.4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14.1电阻
14.2变阻器
14.3 欧姆定律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
15.1 电能表与电功
15.2 电功率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15.4 家庭安全用电
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16.1 磁体与磁场
16.2 电流的磁场
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
16.4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
17.3 现代通信 走进信息时代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8.1 能源利用与可 持续发展
18.2 核能
18.3 太阳能
18.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沪科粤教版
八年级物理 (上)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1.2 动手做实验
1.3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3.2 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
3.3 平面镜成像
3.4 光的折射与透镜
3.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6 透镜与影像
第四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4.1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4.2 测量物体的质量
4.3 探究物质的密度
4.4 点击新材料
第五章 从粒子到宇宙
5.1 认识分子
5.2 “解剖”原子
5.3 飞出地球
5.4 宇宙深处
八年级下 (下)
第六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6.1 从全球变暖谈起
6.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6.3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6.4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6.5 升华和凝华
6.6 水循环和水资源
第七章 简单电路
7.1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7.2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
7.3 探究电路中的电压
7.4 电阻 滑动变阻器
7.5 探究欧姆定律
7.6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八章 力和机械
8.1 力
8.2 重力
8.3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8.4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8.5 探究滑轮的作用
第九章 运动和力
9.1 怎样描述运动
9.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9.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9.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就找到这么多,希望帮到你
E. 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学什么
一 多彩的物质世界
二 运动和力
三 力和机械
四 压强和浮力
五 功和机械能
六 热和能
七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F. 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调查报告 急需!!
一、探究过程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调查农村安全用电隐患,发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进行实验主要活动过程如下:
1.调查收集资料阶段利用一周的时间,统计自己家及邻居家所用的电器种类,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利用一周的时间,利用两周的时间,调查农村安全用电隐患。(1)调查家庭配电线路结构是单回路,还是多回路。旧的配电线路,负载功率小,所有插座和灯具均接在同一回路中,称为单回路配电线路,这种简单的配电线路常明敷在墙面上。目前各种家用电器大量涌入家庭,负载功率大增,单回路小负载功率配电线路已不合实用。现已采用较大负载功率的多回路配电线路,有两个分支回路,一个分支回路供照明用电,由一个断路器单独控制;另一个分支回路供插座用电。接插座的用电设备发生故障,不会影响照明用电。还有的空调机和洗手间插座分别单独成一回路,形成多回路(四回路或更多)配电线路,所有户内配电线路已不再采用明敷,而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在墙、地、天花板内暗敷。(2)调查家庭配电线路中的电能表、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现在家庭电路中用的电能表大体上有三种型式:a.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b.预付费电能表;c.电子式电能表。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有老式的闸刀开关和熔断器(俗称保险盒),还有新式的小型断路器(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对以上两项调查还可以做些分析,分析新旧的比例,以及城乡的差异。
2.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安全用电知识阶段通过教师讲解、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查询、请教专家、请教电工师傅等途径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初步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其中包括电能表,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保护措施,如闸刀开关和断路器(空气开关)、熔断器(保险盒)、漏电保护器;保护接地措施的应用及其作用。
三、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为何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我们可以通过万用表、装有水的茶杯来进行实验探究,首先将万用表拨到R×10k挡,测你手指的电阻(两表笔相距3cm);然后将手指沾水浸湿,稍微擦拭以后,再测手指电阻;最后用万用表测茶杯中水的电阻。边实验边把数据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实验完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找课本,查资料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特别是绝缘体在安全方面的运用。了解地线的作用。
四、分析与论证1.总结出农村安全用电注意事项。2.系统地了解“家庭电路与农村安全用电”的知识。3.宣传“农村安全用电”问题的重要性。一定要把安全用电问题放在首位,为提高全民的安全用电意识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小结与反思物理从生活中来,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为生活服务,对巩固课本的知识有帮助,但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有限,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此次活动,还未真正我们自己探究,但我们清楚探究学习的方法,收获良多,获取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结论不是很完美,本着学习知识的目的,探究活动可能存在不妥当的地方。在上述活动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交流者的身份加以引导,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G. 求苏教版九年级上物理和化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PS:分析:P3 螺丝刀撬图钉、P8羊角锤。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 F2L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例题讲解、解题格式注意)——P8 Q2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单位:J)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 W总= W有+W额 。(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第十三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一、动能、势能、机械能
动能:运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对其他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弹性势能。
被举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其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PS: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且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二、内能、热传递
内能: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天然气燃烧放热、物体摩擦发热)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物体内所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内能。
由于一切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因此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动能就越大,所以,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增加。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条件:有温差;
实质:内能的转移;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焦耳)
三、物质的比热容:(九年级上册)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与其性质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的不同。
3、单位:焦/(千克·摄氏度)。
4、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温度升高时:Q吸=cm(t-t0) 温度下降时:Q放=cm(t0-t)
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热传递)
2、热机(热力发动机)—一种将内能(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3、汽油机工作循环:——可对比柴油机。
吸气冲程(进气口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变为内能、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内能转变为机械能、活塞达到顶端而后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排气冲程(出气口打开、活塞向上运动)。
注意:冲程是指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曲轴旋转2圈,活塞往复2次,四冲程,对外做功一次。
五、燃料的热值:
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
1、 燃料的热值: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 单位:q(J/Kg) Q放=mq
第十四章 : 电路初探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 用电器: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 电源:持续供电的装置——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直流电源:电池(正级流向负极)& 交流电源:220V 家庭电路。
3、 电路:
活动:连接一个电路,使小电灯亮起来
器材:电池(直流电源)、小电灯、灯座、开关、导线。
连接电路:注意事项——
①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②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将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盒、灯座、开关的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以保证接触良好。
③连接电池的两极的导线决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短路,损坏电源。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通路:在小电灯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中有电流流过,使电灯发光。
断路:断开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电灯熄灭。
4、 电路图:熟知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1、 串联: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式。——串联电路:①只有一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③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 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方式。——并联电路:①有多条电流路径;②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③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I,单位:安培A——电流表测量大小。P68
2、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二要二不一试触”
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
②必须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在“—”流出。
③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
④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⑤在使用双量程电流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流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精确。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电路中有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维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压U 单位:伏特V。(干电池:1.5V)
2、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零。
②必须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或3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在“—”流出。
③在使用双量程电流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电流表示数载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精确。
与电流表有一点不同: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接到电路中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H. 苏科版初三下学期物理课本目录是什么,上学期的知道了
第十来五章 电功和电源热
15.1 电能表与电功
15.2 电功率
15.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15.4 家庭安全用电
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16.1 磁体与磁场
16.2 电流的磁场
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
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16.5 电磁感应发电机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
17.3 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8.1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8.2 核能
18.3 太阳能
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18.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I. 怎样认识家庭安全用电
电的概述
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使用和维修电工设备。电能是一种方便的能源,它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编辑本段]电的危害
如果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电,也会带来灾害。 例如,触电可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漏电产生的电火花可能酿成火灾、爆炸,高频用电设备可产生电磁污染等。
[编辑本段]用电安全
怎样安全用电
夏季的酷热使人难耐,空调、电风扇也都转了起来。因为使用这些电器而造成的火灾、触电事故每年都有发生,怎样既安全又科学地用电,是每个家庭必须注意的大事。 首先,要考虑电能表和低压线路的承受能力。电能表所能承受的电功率近似于电压乘以电流的值,民用电的电压是220伏,如家中安装2.5安的电能表,所能承受的功率便是550瓦,像600瓦的电饭煲则不能使用。如此推算,5安的电能表所能承受的电功率是1100瓦。 其次,要考虑一个插座允许插接几件电器。如果所有电器的最大功率之和不超过插座的功率,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用三对以上插孔的插座,而且要同时使用空调、电饭锅、电饭煲、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时,应先算一算这些电器功率的总和。如超过了插座的限定功率,插座就会因电流太大而发热烧坏,这时应减少同时使用的电器数量,使功率总和保持在插座允许的范围之内。 另外,安装的刀闸必须使用相应标准的保险丝。不得用其他金属丝替代,否则容易造成火灾,毁坏电器。如因家用电器着火引起火灾,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救火,以免触电伤人。
安全用电方法
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要注意电源的安全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带金属外壳的电器应使用三脚电源插头。有些家电出现故障或受潮时外壳可能漏电。一旦外壳带电,用的又是两脚电源插座,人体接触后就有遭受电击的可能。 耗电大的家用电器要使用单独的电源插座。因为电线和插座都有规定的载流量,如果多种电器合用一个电源插座,当电流超过其额定流量时,电线便会发热,塑料绝缘套可能熔化导致燃烧。 电压波动大时要使用保护器。日常生活中,瞬间断电或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电冰箱是—个威胁。若停电后又在短时间(3~5分钟)内恢复供电,电冰箱的压缩机所承受的启动电流要比正常启动电流大好几倍,可能会烧毁压缩机。
[编辑本段]怎么安全用电
1、 照明开关为何必须接在火线上? 如果将照明开关装设在零线上,虽然断开时电灯也不亮,但灯头的相线仍然是接通的,而人们以为灯不亮,就会错误地认为是处于断电状态。而实际上灯具上各点的对地电压仍是220伏的危险电压。如果灯灭时人们触及这些实际上带电的部位,就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各种照明开关或单相小容量用电设备的开关,只有串接在火线上,才能确保安全。 2、 单相三孔插座如何安装才正确?为什么? 通常,单相用电设备,特别是移动式用电设备,都应使用三芯插头和与之配套的三孔插座。三孔插座上有专用的保护接零(地)插孔,在采用接零保护时,有人常常仅在插座底内将此孔接线桩头与引入插座内的那根零线直接相连,这是极为危险的。因为万一电源的零线断开,或者电源的火(相)线、零线接反,其外壳等金属部分也将带上与电源相同的电压,这就会导致触电。 因此,接线时专用接地插孔应与专用的保护接地线相连。采用接零保护时,接零线应从电源端专门引来,而不应就近利用引入插座的零线。 3、 塑料绝缘导线为什么严禁直接埋在墙内? (1) 塑料绝缘导线长时间使用后,塑料会老化龟裂,绝缘水平大大降低,当线路短时过载或短路时,更易加速绝缘的损坏。 (2) 一旦墙体受潮,就会引起大面积漏电,危及人身安全。 (3) 塑料绝缘导线直接暗埋,不利于线路检修和保养。 4、 为什么要使用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又称漏电保护开关,是一种新型的电气安全装置,其主要用途是: (1) 防止由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2) 防止用电过程中的单相触电事故。 (3) 及时切断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单相接地故障,防止因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加,在用电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本身的缺陷、使用不当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利而造成的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而漏电保护器的出现,对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技术手段。 5、 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统计资料表明,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缺乏电器安全知识,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爬上高压电杆掏鸟巢;低压架空线路断线后不停电用手去拾火线;黑夜带电接线手摸带电体;用手摸破损的胶盖刀闸。 (2) 违反操作规程,带电连接线路或电器设备而又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触及破坏的设备或导线;误登带电设备;带电接照明灯具;带电修理电动工具;带电移动电气设备;用湿手拧灯泡等。 (3) 设备不合格,安全距离不够;二线一地制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线不合格或接地线断开;绝缘破坏导线裸露在外等。 (4) 设备失修,大风刮断线路或刮倒电杆未及时修理;胶盖刀闸的胶木损坏未及时更改;电动机导线破损,使外壳长期带电;瓷瓶破坏,使相线与拉线短接,设备外壳带电。 (5) 其他偶然原因,夜间行走触碰断落在地面的带电导线。 6、 发生触电时应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修工作。 (1)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2) 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 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 如果现场除救护者之外,还有第二人在场,则还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1) 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设备。 2) 劝退现场闲杂人员。 3) 保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 4) 向领导报告,并请医生前来抢救。 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如果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 7、 家庭安全用电有哪些措施?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应用,正确掌握安全用电知识,确保用电安全至关重要。 (1) 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 (2) 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3) 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4) 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 (5)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6) 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7) 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 (8) 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8、 如何防止烧损家用电器? 常用的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正常的供电电压在220伏左右。当供电线路中若因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供电电压瞬时升高、三相负荷不平衡户线年久失修发生断零线,或因人为错接线等引起的相电压升高等原因发生电压升高,就会使电流增大导致家用电器因过热而烧损。要防止烧损家用电器,就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用电设备不使用时应尽量断开电源;二是改造陈旧失修的接户线;三是安装带过电压保护漏电开关。 9、 居民家庭用的保险丝如何选配? 居民家庭用的保险丝应根据用电容量的大小来选用。如使用容量为5安的电表时,保险丝应大于6安小于10安;如使用容量为10安的电表时,保险丝应大于12安小于20安,也就是选用的保险丝应是电表容量的1.2~2倍。选用的保险丝应是符合规定的一根,而不能以小容量的保险丝多根并用,更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使用。 10、 漏电保护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技术上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触电保护的灵敏度要正确合理,一般启动电流应在15~30毫安范围内。 (2) 触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应大于0.1秒。 (3) 保护器应装有必要的监视设备,以防运行状态改变时失去保护作用,如对电压型触电保护器,应装设零线接地的装置。 11、 如何防止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火灾后怎么办? 首先,在安装电气设备的时候,必须保证质量,并应满足安全防火的各项要求。要用合格的电气设备,破损的开关、灯头和破损的电线都不能使用,电线的接头要按规定连接法牢靠连接,并用绝缘胶带包好。对接线桩头、端子的接线要拧紧螺丝,防止因接线松动而造成接触不良。电工安装好设备后,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灯头、插座接线松动(特别是移动电器插头接线容易松动),接触不良或有过热现象,要找电工及时处理。 其次,不要在低压线路和开关、插座、熔断器附近放置油类、棉花、木屑、木材等易染物品。 电气火灾前,都有一种前兆,要特别引起重视,就是电线因过热首先会烧焦绝缘外皮,散发出一种烧胶皮、烧塑料的难闻气味。所以,当闻到此气味时,应首先想到可能是电气方面原因引起的,如查不到其他原因,应立即拉闸停电,直到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才能合闸送电。 万一发生了火灾,不管是否是电气方面引起的,首先要想办法迅速切断火灾范围内的电源。因为,如果火灾是电气方面引起的,切断了电源,也就切断了起火的火源;如果火灾不是电气方面引起的,也会烧坏电线的绝缘,若不切断电源,烧坏的电线会造成碰线短路,引起更大范围的电线着火。发生电气火灾后,应使用盖土、盖沙或灭火器,但决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因此种灭火剂是导电的。 12、 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每个家庭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电工器具,如验电笔、螺丝刀、胶钳等、还必须具备有适合家用电器使用权用的各种规格的保险丝具和保险丝。 (2)、每户家用电表前必须装有总保险,电表后应装有总刀闸和漏电保护开关。 (3)、任何情况下严禁区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保险丝的大小一定要与用电容量匹配。更换保险丝时要拔下瓷盒盖更换,不得直接在瓷盒内搭接保险丝,不得在带电情况下(未拉开刀闸)更换保险丝。 (4)、烧断保险丝或漏电开关动作后,必须查明原因才能再合上开关电源。任何情况下不得用导线将保险短接或者压住漏电开关跳闸机构强行送电。 (5)、购买家用电器时应认真查看产品说明书的技术参数(如频率、电压等)是否符合本地用电要求。要清楚耗电功率多少、家庭已有的供电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配线容量、插头、插座、保险丝具、电表是否满足要求。 (6)、当家用配电设备不能满足家用电器容量要求时,应予更换改造,严禁凑合使用。否则超负荷运行会损坏电气设备,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7)、购买家用电器还应了解其绝缘性能:是一般绝缘、加强绝缘还是双重绝缘。如果是靠接地作漏电保护的,则接地线必不可少。即使是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的电气设备,作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亦有好处。 (8)、带有电动机类的家用电器(如电风扇等),还应了解耐热水平,是否长时间连续运行。要注意家用电器的散热条件。 (9)、安装家用电器前应查看产品说明书对安装环境的要求,特别注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不要把家用电器安装在湿热、灰尘多或有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10)、在敷设室内配线时,相线、零线应标志明晰,并与家用电器接线保持一致,不得互相接错。 (11)、家用电器与电源连接,必须采用可开断的开关或插接头,禁止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 (12)、凡要求有保护接地或保安接零的家用电器,都应采用三脚插头和三眼插座,不得用双脚插头和双眼插座代用,造成接地(或接零)线空档。 (13)、家庭配线中间最好没有接头。必须有接头时应接触牢固并用绝缘胶布缠绕,或者用瓷接线盒。标止用医用胶布代替电工胶布包扎接头。 (14)、导线与开关,刀闸、保险盒、灯头等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多胶软铜线接头应拢绞合后再放到接头螺丝垫片下,防止细股线散开碰另一接头上造成短路。 (15)、家庭配线不得直接敷设在易燃的建筑材料上面,如需在木料上布线必须使用瓷珠或瓷夹子;穿越木板必须使用瓷套管。不得使用易燃塑料和其他的易燃材料作为装饰用料。 (16)、接地或接零线虽然正常时不带电,但断线后如遇漏电会使权电器外壳带电;如遇短路,接地线亦通过大电流。为其安全,接地(接零)线规格应不小于相导线,在其上不得装开关或保险丝,也不得有接头。 (17)、接地线不得接在自来水管上(因为现在自来水管接头堵漏用的都是绝缘带,没有接地效果);不得接在煤气管上(以防电火花引起煤气爆炸);不得接在电话线的地线上(以防强电窜弱电);也不得接在避雷线的引下线上(以防雷电时反击)。 (18)、所有的开关、刀闸、保险盒都必须有盖。胶木盖板老化、残缺不全者必须更换。脏污受潮者必须停电擦抹干净后才能使用。 (19)、电源线不要拖放在地面上,以防电源线绊人,并防止损坏绝缘。 (20)、家用电器试用前应对照说明书,将所有开关、按钮都置于原始停机位置,然后按说明书要求的开停操作顺序操作。如果有运动部件如摇头风扇,应事先考虑足够的运动空间。 (21)、家用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火花、冒烟或有烧焦味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22)、移动家用电器时一定要切断电源,以防触电。 (23)、发热电器周围必须远离易燃物料。电炉子,取暖炉、电熨斗等发热电器不得直接搁在木板上,以免引起火灾。 (24)、禁止用湿手接触带电的开关;禁止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拔、插电源插头时手指不得接触触头的金属部分;也不能用湿手更换电气元件或灯泡。 (25)、对于经常手拿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吹风、电烙铁等),切忌将电线缠绕在手上使用。 (26)、对于接触人体的家用电器,如电热毯、电油帽、电热足鞋等,使用前应通电试验检查,确无漏电后才接触人体。 (27)、禁止用拖导线的方法来移动家用电器;禁止用拖导线的方法来拔插头。 (28)、使用家用电器时,先插上不带电侧的插座,最后才合上刀闸或插上带电侧插座;停用家用电器则相反,先拉开带电侧刀闸或拔出带电侧插座,然后才拔出不带电侧的插座(如果需要拔出话)。 (29)、紧急情况需要切断电源导线时,必须用绝缘电工钳或带绝缘手柄的刀具。 (30)、抢救触电人员时,首先要断开电源或用木板、绝缘杆挑开电源线,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拖拉触电人员,以免连环触电。 (31)、家用电器除电冰箱这类电器外,都要随手关掉电源特别是电热类电器,要防止长时间发热造成火灾。 (32)、严禁使用床开关。除电热毯外,不要把带电的电气设备引上床,靠近睡眠的人体。即使使用电热毯,如果没有必要整夜通电保暖,也建议发热后断电使用,以保安全。 (33)、家用电器烧焦、冒烟、着火,必须立即断开电源,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浇喷。 (34)、对室内配线和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绝缘检查,发现破损要及时用电工胶布包缠。 (35)、在雨季前或长时间不用又重新使用的家用电器,用500V摇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MΩ,方可认为绝缘良好,可正常使用.如无摇表,至少也应用验电笔经常检查有无漏电现象. (36)、对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应保持其干燥和清洁,不要用汽油、酒精、肥皂水、去污粉等带腐蚀或导电的液体擦抹家用电器表面。 (37)、家用电器损坏后要请专业人员或送修理店修理;严禁非专业人员在带电情况下打开家用电器外壳。
[编辑本段]安全用电原则
(1)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不用湿手扳开关,插入或拔出插头。� (3)安装、检修电器应穿绝缘鞋,站在绝缘体上,且要切断电源。� (4)禁止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禁止用橡皮胶代替电工绝缘胶布。� (5)在电路中安装触电保护器,并定期检验其灵敏度。� (6)下雷雨时,不使用收音机、录像机、电视机、且拔出电源插头,拔出电视机天线插头。暂时不使用电话,如一定要用,可用免提功能。� (7)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学生在寝室使用电炉、“热得快”等电器。� (8)不在架着电缆、电线的下面放风筝和进行球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