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虚电路
1、虚电路是抄分组交换的袭两种传输方式中的一种。
2、在通信和网络中,虚电路是由分组交换通信所提供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在两个节点或应用进程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上的连接或虚电路后,就可以在两个节点之间依次发送每一个分组,接收端收到分组的顺序必然与发送端的发送顺序一致,因此接受端无须负责在收集分组后重新进行排序。
3、虚电路协议向高层协议隐藏了将数据分割成段,包或帧的过程。
2. 计算机网络中什么是数据报什么是虚电路
数据报
Data gram
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基本单元,包含一个报头(header)和数据本身,其中报头描述了数据的目的地以及和其它数据之间的关系。
虚电路
开放分类: 网络、协议、电信、交换分组
虚电路 Virtual Circuit
虚电路是在分组交换散列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端点站点间的链路。它为两个端点间提供临时或专用面向连接的会话。它的固有特点是,有一条通过多路径网络的预定路径。提前定义好一条路径,可以改进性能,并且消除了帧和分组对头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吞吐率。从技术上看,可以通过分组交换网络的物理路径进行改变,以避免拥挤和失效线路,但是两个端系统要保持一条连接,并根据需要改变路径描述。图V-2示意了局域网用户和远程地点之间的虚电路。注意,这个虚电路如何为用户A跨越这个局域网连接、网桥/路由器间的多路复用链路、分组交换网络以及穿越分组交换网络的链路。
3. 下列关于虚电路及数据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A。数据报不需要建立连接。
B虚电路中目的地址只在连接建立时使用,正确,对比C答案专,换句属话说虚电路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使用目的地址,而是使用虚电路号。
D虚电路的分组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正确,相比之下,数据报分组就不一定按发送顺序到达。
4. 交换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有什么区别
虚电路是指位于两台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是由 OSI 网络层为发送和接收数据内而建立的逻辑通信路径。具容有虚电路性能的网络包括 X.25 连接、帧中继以及 ATM 网络。 虚电路分为两种:一种永久虚电路(PVC);另一种为交换虚电路(SVC)。 永久虚电路(PVC)是指通信双方的电路在用户看来是永久连接的虚电路。PVC 由网管预先定义。PVC 适用于通过路由器维持恒定连接,从而便于在动态网络环境下传输路由选择信息的电路。载波信号为各用户分配 PVC,从而降低网络开销并提高网络性能。 交换虚电路(SVC)是指通信双方的电路在用户看来是由独立节点临时且动态连接的虚电路。一旦通信会话完成,便取消虚电路。
5. 帧中继的虚电路问题
分组来交换方式有两类:数据报和源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就是两个端用户之间互通信息之前必须建立一条逻辑连接(请注意是逻辑连接),即虚电路。帧中继中的虚电路分为交换式虚电路,永久性虚电路。交换式虚电路是一种临时连接,它只在DTE(终端)设备之间需要跨过帧中继网络传输突发性数据时使用。简称SVC。永久性虚拟电路是为了频繁,持续的传输数据,帧中继网络在DTE设备之间建立了一个永久的连接,简称PVC。它总是处于空闲或者数据传输状态。帧中继中还有拥塞控制机制。可以降低网络开销,帧中继采用简单的拥塞通知机制,而不是虚电路流控制机制。
6. 什么是虚电路虚电路的优点是什么
虚电路是交换网络(ATM、帧中继、IP或因特网)上两个终端站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链路。虚电路的设计是在交换网络上仿真物理电路的特性。家中与电话公司中心局之间的模拟电话线路就是物理电路的例子。它是专用于单个呼叫的物理线路,没有其他人使用它,带宽不共享。采用虚电路方式传输时,物理媒体被理解为由多个子信道(称之为逻辑信道LC)组成,子信道的串接形成虚电路(VC),利用不同的虚电路来支持不同的用户数据的传输。
虚电路的特点
(1)在每次分组发送之前,必须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这是因为不需要真正去建立一条物理链路,连接发送方与接收方的物理链路已经存在;
(2)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这条虚电路顺序传送,因此报文分组不必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的现象;
(3)分组通过虚电路上的每个结点时,结点只需要做差错检测,而不需要做路径选择;
(4)通信子网中每个结点可以和任何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交换网包含许多由交换机互连的链路,仿真一个电路意味着定义穿过这些链路的临时或永久路径,或许具有特定的带宽特性和最小延迟特性。工程师可循着特定的路径(可避免阻塞或使用具有较高带宽的线路)建立虚电路。或者,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要求临时建立路径。例如,可以提前配置虚电路,为视频会议提供必需的特定带宽要求和最小延迟特性。此路径由各链路以表(描述对特定数据分组的转发行为)的形式加以“记录”。数据分组可以标记,或者它们的目的地通过检查地址和端口信息来确定。交换机将此与表项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作出“迅速的”转发决定。
通常把在发送数据分组前定义通过网络的路径的技术称为显式路由选择。特别地,要获得各个等级的QoS(服务质量),显式路由将涉及通信量工程。MPLS在Internet上提供此功能。
如以上所说,可以临时也可为永久使用创建虚电路。前者称为SVC(交换虚电路)而后者称为PVC(永久虚电路)。PVC通常由技术人员建立,他们用工程技术方法寻找跨网络的最佳路径。可以用多种技术建立SVC。在一种名为“切入路由选择”的技术中,网络设备查找去向相同目的地的数据分组流。当检测到一个流时,则建立一个PVC,以迅速交换数据分组。
7. 什么是虚电路
虚电路 Virtual Circuit
虚电路是在分组交换散列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端点站点间的链路。它为两个端点间提供临时或专用面向连接的会话。它的固有特点是,有一条通过多路径网络的预定路径。提前定义好一条路径,可以改进性能,并且消除了帧和分组对头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吞吐率。从技术上看,可以通过分组交换网络的物理路径进行改变,以避免拥挤和失效线路,但是两个端系统要保持一条连接,并根据需要改变路径描述。图V-2示意了局域网用户和远程地点之间的虚电路。注意,这个虚电路如何为用户A跨越这个局域网连接、网桥/路由器间的多路复用链路、分组交换网络以及穿越分组交换网络的链路。
具有永久性和交换型的虚电路如下所述:
□永久性虚电路(PVC)是一种提前定义好的,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建立时间的端点站点间的连接。在公共-长途电信服务,例如异步传输模式(ATM)或帧中继中,顾客提前和这些电信局签订关于PVC的端点合同,并且如果这些顾客需要重新配置这些PVC的端点时,他们就必须和电信局联系。
□交换型虚电路(SVC)是端点站点之间的一种临时性连接。这些连接只持续所需的时间,并且当会话结束时就取消这种连接。虚电路必须在数据传送之前建立。一些电信局提供的分组交换服务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态定义SVC。
SVC和PVC通常在有关公用数据网的文章中进行讨论,虽然有围绕一些技术(例如ATM)建立了室内交换网络的机构可以提前定义PVC以减少网络开销。对于电信服务,顾客通常需要为PVC交付初装费用,然后按月或按分组进行交费。SVC和拨号电话呼叫相比,PVC对应为两点之间的专用租用电话线路。
在ATM环境,在端点站点之间的逻辑连接称为虚拟信道(VC)。虚拟路径(VP)是一个或多个VC通过一个散列网络到达相同目的地的一条定义好的路径,虽然每个VC可以连接到不同的端系统或在这个目的地的应用处理。可以将VP想象为包含一束电线的电缆,如图V-3所示。在这个比喻中,该电缆将两点和此电缆连接端系统内的独立电路相连。它的优点是,共享穿越网络的相同路径的连接被组织在一起,并使用相同的管理功能。如果已经建立了VP,就可以很轻易地增加新的VC,这时因为已经完成了定义穿越这个网络路径的工作。另外,如果这个网络为了避免拥挤或失效的线路而需要改变一条路径时,所有为这个VP建立的VC都被定向到这个新的路径。
PVC是在帧中继环境中传统的连接方式,虽然1993年末SVC被支持加入这个规范。PVC具有特定服务特点。在与提供商建立了服务时,就定义PVC和这里列出的服务特点。这个链路的服务特点:承约信息大小(committed burst size)、承约信息率(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过量信息大小(excess burst size)和帧大小(frame size)。它们是在协商时定义的。
□承约信息大小(CBS)是网络提供商同意在时间间隔内的正常网络状态进行传输的最大数据(按位)的数量。
□承约信息率(CIR)是网络提供商同意的在一个PVC的正常网络状态期间传输CBS承约数据的传输率。
□过量信息大小(EBS)是最大允许的超出CBS的未承约数据(按位)的数量,这个网络将试图在一个时间间隔期间传送它们。EBS数据将在网络拥挤期间被网络按照可抛弃数据对待。
□帧大小是传送顾客数据穿越分组交换网络的帧的体积。
相关条目:Carrier Services 电信服务;Connection-Oriented and Connectionless Protocols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协议;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分组交换网络;和Wide Area Networks广域网。
8. 虚电路和数据报的区别以及应用
一、特点不同
1、虚电路
1)在每次分组发送之前,必须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建专立一条逻辑连接。这是属因为不需要真正去建立一条物理链路,连接发送方与接收方的物理链路已经存在。
2)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这条虚电路顺序传送,因此报文分组不必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的现象。
3)分组通过虚电路上的每个结点时,结点只需要做差错检测,而不需要做路径选择。
2、数据报
1)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2)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
3)每一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与源地址。
二、应用不同
1、虚电路
虚电路通信与电路交换类似,两者都是面向连接的,即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发送,并且在连接建立阶段都需要额外开销。
2、数据报
数据报是完备的、独立的数据实体,该实体携带要从源计算机传递到目的计算机的信息,该信息不依赖以前在源计算机和目的计算机以及传输网络间交换。
三、分组的顺序不同
1、虚电路
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
2、数据报
到达目的站时可能不按发送顺序。
9. 什么是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
虚电路是指位于两台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是由 OSI 网络层为发送和接收数据而建立的逻辑通回信路答径。具有虚电路性能的网络包括 X.25 连接、帧中继以及 ATM 网络。
虚电路分为两种:一种永久虚电路(PVC);另一种为交换虚电路(SVC)。
永久虚电路(PVC)是指通信双方的电路在用户看来是永久连接的虚电路。PVC 由网管预先定义。PVC 适用于通过路由器维持恒定连接,从而便于在动态网络环境下传输路由选择信息的电路。载波信号为各用户分配 PVC,从而降低网络开销并提高网络性能。
交换虚电路(SVC)是指通信双方的电路在用户看来是由独立节点临时且动态连接的虚电路。一旦通信会话完成,便取消虚电路。
10. 虚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需要先建立一条逻辑通道,该逻辑内通道临时建立容并在会话结束时释放,固称之为“虚”电路。接收端通过虚电路依次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每一个分组,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任意两传输节点之间可能有若干条虚电路进行数据传输,两节点之间也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
每个节点上都保存一张虚电路表,表中包含虚电路号、前一个节点、下一个节点等信息,这些信息在虚电路建立过程中被确定。
节点在建立虚电路时,动态选择一个未被使用的虚电路号,以区别于本节点中的其它虚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