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由 RLC 并联电路
当电源频率是谐波时,称为谐振状态,RLC并联电路的阻抗最大,所以电流最小,当电源频率降低到0时,电感元件相当于一根导线,倒显得电阻为0,所以理论上讲电流为无穷大
❷ RLC并联电路求电流
解:设并联支路端电压U(相量)=U∠0°。
在PA1不变时,则需要U不变;此时版,由于角频率增大一倍,则电感感抗XL增大一倍、点容容看Xc缩小一倍,则对应的电感电流PA2减小一倍:PA2=20/2=10(A)、对应的电容电流PA3增大一倍:PA3=25×2=50(A),对应的相量图如图所示。
所以:I(相量)=Ir(相量)+IL(相量)+Ic(相量)=5∠0°+10∠90°+50∠-90°=5+j(10-50)=5-j40=√(5²+40²)∠权arctan(-40/5)=40.31∠-82.87°(A)。
即此时PA=40.31A。
❸ RLC并联电路如何求电流和阻抗
1.(1)A2读数4.24A,A3读数3A。(提示:XL=XC,并联谐振)
(2)由1/Z=1/R-1/XC+1/XL,Z=2Ω。(提示:谐振电路,只剩电阻R)
2. 如果是专LC串联,电路呈感性属。可是题目是并联,妥妥的是容性。
❹ RLC串联并联电路
条件说明RLC谐振,电路阻抗等于R=10Ω,所以电流为00/10=10A。
谐振时XL=ωL=314Ω=Xc
改为并联:
IR=100/10=10A
IL=100/314=0.318A
Ic=0.318A
❺ RLC并联电路,阻抗计算公式
容抗与感抗的大小随频率变化,即不同的频率,电容、电感所体现的容抗和感抗回是不同的。
原理:在串联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
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各电阻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干路电流)。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小于总电流(干路电流),故并联电阻分流。 电阻的串并联就好像水流,串联只有一条道路,电阻越大,流的越慢,并联的支路越多,电流越大。
(5)rlc并联电路扩展阅读:
电源并联:
假设一个电池组是以几个电压相同的单电池以并联方式连接成电源,则此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每一个单电池两端的电压。例如,假设一个电池组内部含有四个单电池并联在一起,它们共同给出1安培电流。
则每一个单电池给出0.25安培电流。很多年前,并联在一起的电池组时常会被使用为无线电接收机内部真空管灯丝的电源,但这种用法已不常见。
当电压不同的两个或更多电源并联连接时,由于有电势差的存在,电池组内部会形成电流回路,造成电能在电池组内部的消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并联电路
❻ 电工RLC并联电路..
RLC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且 XL = XC = R ,各支路电流相等,相位如图,电路是并联谐振 :
A2 =√2 * A1 = 7.07 A
A3 = A1 = 5 A
❼ RLC并联电路
如果rlc数值相等,那么该两个电路有一下相同点和不同点:
1、该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相等。
2、谐振时对外呈现阻抗都是电阻r。
3、串联谐振的电流最大、并联谐振的电流最小。
❽ RLC 并联电路
总电流是5A,电路呈感性。
三者并联,电压相等。由于电阻上电压电流同相,电感上电流滞后电压90度,电容上电流超前电压90度,如下图所示。故总电流I=5A,且其相位滞后于电压,故电路呈感性。
❾ RLC并联电路已知各支路电流,怎么算总电流
很简单。总电流是各支路电流之和。只是各支路电流你需要用复数型式去表达。然后按复数方式进行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