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电路基础题
二、 选择填空题(在每小题的三个备选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电路分析的基本依据是___1)____方程。 1)两类约束 2)KCL 3)KVL 2、动态电路是指含有__2)_____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1)电阻 2)动态 3)独立源 3、5F的线性电容的端口特性为___3)____ 1) 2) 3) 4、端口特性为 的二端电路元件是_1)______元件 1)电感 2)电容 3)电阻 5、10 电阻和0.2F电容并联电路的时间常数为___3)____ 1)1S 2)0.5S 3)2S 6、1 电阻和2H电感并联一阶电路中,电感电压零输入响应为___2)____ 1) 2) 3) 7、4 电阻、1H电感和1F电容串联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属于__1)_____情况。 1)过阻尼 2)欠阻尼 3)临界阻尼 8、RLC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 则总电流为___2)____A。 1)8 2)5 3)4 9、 的耦合电感在次级开路时,初级的等效电感为____1)___H。 1)10 2)12 3)16 10、电流源 A与电阻 并联单口网络向外传输的最大平均功率为_____3)__W。 1)4 2)8 3)16
㈡ 求解,计算机电路基础
㈢ 什么是计算机集成电路设计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用计算机帮助技术人员对大规模集成电路专进行设计、制造属和测试的技术。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处于中、小规模发展阶段,技术上的重点是芯片加工工艺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进入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阶段,人工设计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形成一门新学科。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和复杂程度的增加,人们正致力于发展层次型设计法,也就是将一个系统分割成若干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连接关系都有着严格的定义,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可分成若干个模块,进行设计。1981年出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站以后,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开始迅速发展。过去,印刷线路板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原始线路图,在有限的板面上,为数十或数百个形状各异的电子元件安排好各自的位置,并要保证整体线路设计的合理与畅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后,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了。设计人员只需将原始线路图需要的板面大小和要求输入计算机,计算机系统便能自动设计线路、选择元件、安排出最佳的位置方案,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设计方案经过修改认定,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即能自动描绘出实用的印刷线路板设计图。
㈣ 计算机电路中PAL和CRLD分别是指什么
A.PROM的与阵列固定,不可编程
B.PROM与阵列、或阵列均不可编程
C.PAL与阵列、或阵列均可编程
D.PAL的与阵列可编程
㈤ 计算机电路发展大致经历了电子管
集团里面的电路发热,这个电子管经历了很多它的特定模式。
㈥ 计算机电路基础题
厘清电位,电位差,电压的概念。计算方法如下
㈦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
图
㈧ 计算机电路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电路发明者为杰克·基尔比(基于锗(Ge)的集成电路)和罗伯特·诺伊思(基于硅(Si)的集成电路)。当今半导体工业大多数应用的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
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器件。它是经过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半导体制造工艺,把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所需的半导体、电阻、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线全部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然后焊接封装在一个管壳内的电子器件。其封装外壳有圆壳式、扁平式或双列直插式等多种形式。集成电路技术包括芯片制造技术与设计技术,主要体现在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封装测试,批量生产及设计创新的能力上。
集成电路或称微电路(microcircuit)、 微芯片(microchip)、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装置,也包括被动元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通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
前述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的集成电路又称薄膜(thin-film)集成电路。另有一种厚膜(thick-film)混成集成电路(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元件,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㈨ 要设计一个八位的加减乘除计算机电路,要到什么级别的学生可以做到。
取决于要设计到什么程度,行为级建模?分立元件搭建?还是晶体管级电路?越往后需内要的技容能越多。
应该至少需要电子工程专业大学三年级+或者是研究生才可能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做此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微机原理等是起步的先修课程。
㈩ 在哪里可以搞到早期电子计算机电路图
你可以在网络上。去搜寻一下,看看能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