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电的智能化定义分四个方面,分别是
有这一说法吗?不是只有智慧社区才有四个设计方面?
1.网络泛在化: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我国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社区内网络将无处不在,并将有更高的带宽,必将加强社区的网络功能的发展。通过完备的社区局域网络和物联网络可以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住宅的自动化、智能化,可以实现网络数字化远程智能化监控。
2.系统集成化:社区内信息孤岛将通过平台建设走向集成,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智慧社区将大大提高社区系统的集成程度,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能力。
3.设备智能化:通过各种信息化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不但使居民的信息得到集中的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与家用电器自身的各种基础及状态信息将可通过互联网获取,并可通过互联网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设备间也可通过一定的规则协同工作。通过对各种人、物、事的信息的综合处理,更多的智能化、主动化和个性化服务将出现有社区居民身边。
4.设计生态化:近几年随着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态化理念与技术正在深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领域中,以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贰』 智能家居的行业标准是什么
为更好地规范智能家电市场,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的国家标准《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其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智能家电发展方向,规范行业秩序。同时,由于家电的智能化技术突飞猛进,相关标准往往容易滞后于产业发展,建议在做好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配套的智能家电产品标准。
《通则》明确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特性、智能化技术及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等概念。其中,智能家电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智能特性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用电器中的控制系统所具有的类似人的智能行为,如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自诊断、自推理、自组织、自校正等。
《通则》的出台对于行业发展有引导、规范作用,在产品智能化上促使企业真正按照相关技术通则生产,逐步深化家电智能化发展水平。之所以要出台《通则》,原因在于智能化已成为家电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目前智能家电市场鱼龙混杂。
智能家电的发展态势虽然蒸蒸日上,但家电智能概念较为混乱,很多商家都把智能作为宣传噱头,而产品是否真正智能,无法评测。
目前国内家电厂商存在滥贴“智能”标签的情况,现在很多家电都贴着“智能”的标签,但技术上远没有达到宣传的水平,属于伪智能。以洗衣机为例,根据智能控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定义,智能洗衣机除了做到根据衣物重量、纤维成分控制注水量,还应能根据污渍多少调节洗衣液使用量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智能洗衣机做不到这一点,它们只是按设计者事先规定的时间、模式、程序运行,仅仅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离智能化还有很长一段路。
对此,《通则》规定了家电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内容,将其分为智能特性、智能技术、智能结构3个层次,将检测与评价方式分为整机检测、联机检测和脱机检测3种方式。通过
检测评价,每款智能家电必须认定采用了何种智能技术,是否因此产生性能提高、功能扩展的效果,并根据总得分将家电“智商”分为5级,即1级至5级,1级为最高级。此外,《通则》规定,根据检测、评价的结果,对送检家电确定其智能化等级后,应发放智能化等级标志,贴于产品明显处,且在包装箱上标注。
《通则》的实施,对于智能家电行业是一个好消息,但由于该标准并非强制性,加上家电的智能发展是动态的,因此,标准对行业的促进作用有限。
从行业发展角度讲,《通则》的实施细则需进一步细化,提高适用性。同时,配套的智能家电产品标准急需出台,与《通则》形成系统的智能家电标准,真正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引导消费。另外,除了出台配套性的标准外,还应依靠类似于节能补贴式的生产性鼓励措施,促使企业重视信息化工作,真正在产品智能化方面下工夫。
『叁』 智能仪器仪表的智能化需要哪些技术
计算机技术,即在原有的仪器仪表的检测技术上再加上计算机技术。而所谓的计算机技术实际上就是,根据对仪器仪表使用的要求而编写的判断和执行的程序,而执行这些人工智能的是单片机芯片,及配套电路。比如说现在已普遍使用的数字万用表,中高挡的数字万用表在检测某个参数时,没有具体的档次选择,无论数值的高低它会自动选择适当的量程。这就是数值万用表具有判断的功能,同时还有自动换挡的功能。对于仪器更是有更多的功能,可以将检测的参数、曲线、图形进行储存,可供连接U盘输出,在PC机上进行查看分析。
『肆』 如何在原有家电基础上实现智能化,
没有必要,一定要改的话,除非你是硬软件工程师,改电路板还要改软件,有这个投入不如买 一个新机了。何况貌似小米与美的?合作的智能空调并没见市场上有多大反响,包括N年前把空调设计成打一个电话回家就能让它开机制冷制热的,最后都不了了之,不实用的折腾。
『伍』 智能化家居有哪些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 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根据2012年4月5日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化委员会《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分类指导手册》的分类依据,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共分为二十个分类:
控制主机(集中控制器):Smarthome Control Center。
智能照明系统。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ILS)。
电器控制系统。Electrical Apparatus Control System(EACS)。
家庭背景音乐。Whole Home Audio(WHA)。
家庭影院系统。Speakers, A/V & Home Theater。
对讲系统。Video Door Phone(VDP)。
视频监控。Cameras and Surveillance。
防盗报警。Home Alarm System。
电锁门禁。Door Locks & Access Control。
智能遮阳(电动窗帘)。Intelligent Sunshading System/Electric Curtain。
暖通空调系统。Thermostats & HVAC Controls。
太阳能与节能设备。Solar & Energy Savers。
自动抄表。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AMR)。
智能家居软件。Smarthome Software。
家居布线系统。Cable & Structured Wiring。
家庭网络。Home Networking。
厨卫电视系统。Kitchen TV & Bathroom Built-In TV System。
运动与健康监测。Exercise and Health Monitoring。
花草自动浇灌。Automatic Watering Circuit。
宠物照看与动物管制。Pet Care & Pest Control。
『陆』 智能家电标准相关介绍
导语:《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正式实施于2012年9月1日。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各类琳琅满目的智能家电在市场上涌现出来,《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的出台目的正是为了规范智能家电的市场行为,促进智能家电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智能家电标准内容简述
国家标准GB/T28219-2011《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是国家质量监督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5日批准并发布的,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明确规范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化技术和智能特性,智能家电是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使之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电器,具有消费者可感知的具体智能特性是其必备条件;智能化技术是一种将人工智能和控制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应用技术,比如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而智能特性是指人造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类似人的智能行为的特性,自学习、自适应、自推断等等都属于智能特性。
适用于智能家电整机及其组成结构的智能化特性检测与评价的智能家电的智能化技术及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的条件、方法和要求也在《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在《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中,智能家电的智能特性检测和评价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智能特性、智能技术和智能结构。《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还规定了智能家电的智能特性检测和评价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整机检测、联机检测和脱机检测。每款家电通过检测和评价后将其智能化评为5级,由1级到5级其智能化降低,得分为80~100为最高级1级,2级得分为60~79分,3级得分为40~59分,4级得分为20~39分,5级得分为0~19分。送检家电在通过检测并获得评级后签发智能化等级标志,生产商应当将标志贴于产品表面显眼处,并包装箱上应当进行标注。
《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颁布意义
我国智能家电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市场行为较为混乱,《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的出台有利于规范智能家电市场行为,为智能家电市场指明发展的方向。
『柒』 如何实现家电的智能化有哪些方式可以实现现在智能家电的发展情况是怎样
可以利用智能硬件让家居实现智能化 目前主要有zigbee wifi模块 NB-iot等方式,智能家电可以说是趋势 趋势的意思就是无论怎么样 未来传统家电都是会被智能化淘汰
『捌』 智能化设计中的依据和要求
无论怎么智能化,最终都是要以人为本的吧~~~~
所谓智能,我的理解是尽可能的让人操作回或者说控制的时答候更加舒服,方便。 更多的由计算机的运算系统来代替人工的脑力运算系统……
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你有木有帮助【摊手~】
然后话说,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题不是智能城市么?你去搜搜看或许有相关的东西可以参考,当时鸟屎(中华世纪坛)有展出各种智能化的设计产品,包括什么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城市建设规模的可能性发展方向,还有个日本之前出过的智能猫耳(由心跳血压一类来感知人的情感波动的东西貌似是的)一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