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1单片机“上电/按键复位电路”的按键复位原理和其中电容C的作用
开机时,电容器是空的,上电后就对电容充电。
充电电流,在电阻上版形成正电压,使得RST为高电平,权单片机处于复位状态。
充电电流逐渐减弱,电阻上电压逐渐接近于0,RST降为低电平,单片机即开始正常工作。
手动按下SW,对电容放电,电容器里面又空了。
手松开后,电源又对电容充电,再次出现开机时的现象。
B. 什么是复位电路,它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复位电路是一种用来使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的电路设备,它的操作原理与计算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启动原理和手段有所不同。复位电路,就是利用它把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就像计算器的清零按钮的作用一样,以便回到原始状态,重新进行计算。
复位电路的作用:在上电或复位过程中,控制CPU的复位状态:这段时间内让CPU保持复位状态,而不是一上电或刚复位完毕就工作,防止CPU发出错误的指令、执行错误操作,也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能。
无论用户使用哪种类型的单片机,总要涉及到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而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复位电路中电容的作用扩展阅读
1、上电复位
上电复位就是直接给产品上电,上电复位与低压 LVR操作有联系,电源上电的过程是逐渐上升的曲线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瞬间的完成的,一上电时候系统进行初始化,此时振荡器开始工作并提供系统时钟,系统正常工作。
2、看门狗复位
看门狗定时器CPU内部系统,它是一个自振式的 RC振荡定时器,与外围电路无关,也与CPU主时钟无关,只要开启看门狗功能也能保持计时,该溢出时候也会溢出,并产生复位。
3、LVR低压复位
每个CPU都有一个复位电压,这个电压很低,有1.8V、2.5V等,当系统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输入电压过低,当低至复位电压时候系统自动复位,当然,前提是系统要打开LVR功能,有时候也叫掉电复位。
当LVR<工作电压<VDD时候,比如在V1时候工作是正常的,当VSS<工作电压<LVR时候,系统有可能出错,比如在V2时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区,这个状态不确定。
C. 单片机复位电路中电容的作用
电容像个水池,其端压不是瞬间达到峰值的,电压上升曲线貌似类似于对数函数。因此对于低电平复位的单片机,在系统刚上电的时候,电容还没有充电,或电压没有达到单片机认同的高电平,此时单片机复位,之后电容的电压逐渐上升至高电平,单片机就不会复位了。系统断电后,电容被放电,下次启动时仍可以复位
D. RC复位电路在单片机中 这个电容和电阻分别什么作用 再告诉我下如何选择电容容值和电阻阻值
复位电路的原理:上电瞬间,5V电压经C3电容(此时电容作用,通交隔回直,瞬间的电压变化答会经C3耦合,此时C3视为理想中短路状态),过R1到地回路,RST脚瞬间变为高电平,CPU进入复位状态,5V经C3,R1到地进行充电回路,根据RC串联充电公式,当C3充饱电后,C3两端压降为5V,此时RST脚为低电平,C3充电时间T大于CPU复位时间时,CPU复位成功。
E. 单片机复位电路中电容 下拉电阻 分别起到什么功能啊 电容10PF的能持续放电多少时间啊 下拉电阻的阻值怎么选
一般芯片厂商都会给出推荐值,不用自己设计。
51单片机推荐电阻选8.2k ,电容选版10uF
RC=10e-6 *10000=0.1S
T=RCln(Ed/(Ed-Vt))=RCln2=0.7RC=0.7*0.1=0.07S 当Vt=.5Ed
可见推荐的RC时间常数是权复位要求2个机器周期的很多倍,这充分考虑了上电时电源的不稳定因素。
下拉电阻构成RC电路,没有R电容无法充放电呀。
只有当电源电压低于电容电压时电容才会放电呀
F. RC复位电路中二极管和两个电容的电容的作用 如下图所示 急求 拜谢了
C48高频滤波。
C47在上电时提供RC延时,经过两个74LVT14整形成数字信号输出。
G. 51单片机复位电路中电容的作用
复位电路中的电容只是在上电那一会儿起作用,充电瞬间电容有电流流过,所以RST端得到高电平,充电结束后没有电流了,则RST端变为低电平。
晶振电路在单片机内部有相应的电路,电路里一定会有电源的。
H. 单片机复位电路中电容和电阻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电阻的作用不是限制电流的大小,而是控制复位时间.
电容充电时间与R C的值成正比.
复位电路中的电容只是在上电那一会儿起作用,充电瞬间电容有电流流过,所以RST端得到高电平,充电结束后没有电流了,则RST端变为低电平。
晶振电路在单片机内部有相应的电路,电路里一定会有电源的。
让复位端电平与电源电平变化不同步
让复位端电平的上升落后于电源电平的上升,在一小段时间内造成这样的局面:
1. 电源达到正常工作电源
2. 复位电平低于低电平阈值(被当作逻辑0)
这种状态就是复位状态。仅用一个电阻是不可能同时实现这两条的。
复位,就是提供一个芯片要求的复位条件,一般是N个机器周期的固定电平。
低电平复位就是芯片可正常工作后保持N个以上周期的低然后变高即可。
高电平复位就是芯片可正常工作侯保持N个周期以上的高然后变低即可。
I. 单片机 按键复位电容有什么作用
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端。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
电阻给电容充电,电容的电压缓慢上升直到vcc,没到VCC时芯片复位脚近似低电平,于是芯片复位,接近VCC时芯片复位脚近高电平,于是芯片停止复位,复位完成。
(9)复位电路中电容的作用扩展阅读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
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
J. 单片机里复位电路中的电容起什么作用
上电瞬间,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RST引脚电压端为VR为VCC,随着对电容的充电, RST
引脚的电压呈指数规律下降,到t1时刻,VR降为3.6V,随着对电容充电的进行,VR最后将接近
0V。为了确保单片机复位,t1必须大于两个机器周期的时间,机器周期取决于单片机系统采用的晶
振频率,R不能取得太小,典型值 8.2kΩ;t1与RC 电路的时间常数有关,由晶振频率和R可以算
出C的取值。
假设高电平复位有效,一充一放周期是1.386*RC,舍去充放过程中较低的电平,一般的单片机复
位脉冲宽度取值:(0.7~1)RC 反正都是大概的,电平保持时间越长越好,电容大点好。
单位是:(R)*(C)=(欧姆)*(法拉)=秒
例如:R=470K,C=0.15UF 则延时
时间是(470*1000)*(0.15/1000000)
=0.07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