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示电路Uab
解:1/3Ω电阻从电路中断开。
剩余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左侧2Ω电阻、3Ω电阻并联后与5V电压源并联,不影响电压源对外部的作用,因此两个电阻可以去掉;(图1)
5V电压源串联2Ω电阻,等效为5/2=2.5A电流源、并联2Ω电阻;(图2)
两个电流源并联,且正方向相反,等效为2.5-2=0.5(A)电流源;(图3)
0.5A电流源并联2Ω电阻,等效为2×0.5=1(V)电压源、串联2Ω电阻(图4)
由于水平的1Ω电阻无电流,Uad=0,所以:Uoc=Uab=Udb=-1×1/(2+1)=-1/3(V)。
再将1V电压源短路:Req=Rab=1+2∥1=5/3(Ω)。
根据戴维南定理,外电阻电流为:I=Uoc/(Req+R)=(-1/3)/(5/3+1/3)=-1/6(A)。
所以:Uab=IR=(-1/6)×(1/3)=-1/18(V)。
❷ 用节点分析法求图示电路中电流I。
解:设节点1、2的电位分别为U1、U2。
节点1:(U1-2)/4+U1/2+(U1-U2)/2=0;
节点2:(U2-U1)/2+U2/2+1=0。
解方程组:U1=0,U2=-1。
因此,I=U2/2=-1/2=-0.5(A)。
❸ 用支路分析法求图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如图,解3条kvl方程就可以,其中 i3=-1A。
❹ 利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1)电压源单独作用,电流源开路处理:
I2 = 6 * 5 / (5+1) = 5 A ;电阻并联,反比例分流 。
U2 = 5 * 1 = 5 V
(3) 合并
U = U1 + U2 = 6 V
http://wenku..com/view/1a26938d8762caaedd33d4bc.html
❺ 17. 图示电路中,用结点分析法计算图示电路中电流i。
结点分析法的实际上的根据是结点电流定律。为容易理解,先变电压源为电流源。
❻ 用回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7I2 - 3I1 = 12 - U ;上方网孔。
11I - 5I1 = U ;右下网孔 。
10I1 -3I2 - 5I = 0 ;左下网孔 。
I - I2 = 10I1 ;受控电流源。
http://wenku..com/view/1a26938d8762caaedd33d4bc.html
网孔电流法是假设电流沿着网孔流动,电流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定,我是预估一下真实的方向,尽量避免答案是负值,麻烦。
列方程时沿着网孔电流方向,网孔电流乘以网孔总电阻是正值,通过公共电阻的相邻网孔电流,方向相同取正值,反之取负值,电压源也是如此。电压源的代数和放在方程右边。
❼ 电路试题,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最简单的叠加定理应用题,请关注方法和步骤。
❽ 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
解:1、左侧1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右侧电流源开路。右侧两个1Ω电阻串联。
电源外电阻为:R=1∥(1+1)=2/3(Ω)。
所以电流源端电压为:U1=1×R=1×2/3=2/3(V),上正下负。
所以:U'=U1×1/(1+1)=(2/3)×1/2=1/3(V)。
2、右侧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左侧电流源开路。左侧两个1Ω电阻串联。
电流源外电阻为:R=1∥(1+1)=2/3(Ω)。
所以电流源的端电压为:U2=1×R=1×2/3=2/3(V),下正上负。
因此:U"=U2×1/(1+1)=(2/3)×1/2=1/3(V)。
3、叠加:U=U'+U"=1/3+1/3=2/3(V)。
❾ 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和电压U
1、电压源单独作用,电流源开路。
10 - 3 * I1 - 2 * I1 = 0
I1 = 2A
U1 = 3 * I1 = 6V
2、电流源单独作用,电压源短路。
U2 = - 2 * I2
U2 = (5+I2) * 1 + 2 * I2
解得:
I2 = -1A
U2 = 2V
3、合并。
U = U1 + U2 = 8V
I = I1 + I2 = 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