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用的电器故障检修方法有哪些
1. 直观检查法 : 用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手段检查和判断故障部位。此法特别适合发烫、焦味、臭氧味、异常声等明显故障。比如:电视机开机后,有“噼啪”响声,闻到浓厚的臭氧味,可判断行输出变压器或高压帽打火。
2. 电压测量法 : 用万用表检查供电电压和各有关元件的电压,特别是关键点电压。此法是检修家用电器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电路。
3.电流测量法: 用万用表适当的电流档,测量总电流和晶体管、零部件的工作电流,以迅速判断故障部位。比如:电视机常烧直流保险丝。
4. 电阻测量法: 通过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线圈、晶体管和集成块的电阻值来判断故障部位。
5. 断路法 : 割断某一电路或焊开某一元件、连接线来压缩故障范围。如某一电器整机电流过大,可逐渐断开可疑部分电路,断开哪一级电流恢复正常,故障就出在哪一级,此法常用来检修电流过大,烧保险丝故障。
6. 敲击法: 用起子柄、木棰轻轻敲击电路板上某一处,观察情况来判定故障部位;此法尤其适合检查虚假焊和接触不良故障。如电视图像伴音时有时无,用手轻轻敲击电视外壳,故障明显,打开电视后盖,拉出电路板,用起子柄轻轻敲击可疑元件,敲到某一部位故障明显,故障就在这一部位。
B. 怎样判断家用电器电路故障,用万能表怎样测量
这好办。拿表测电来压:所源有能测的地方,记下部位及结果。
拿表测电阻:断电并去掉所有用电器,测所有能测的地方,记下部位及结果;不给电的情况下,打开灯泡的开关测电阻。
结合理论测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经验,以后线路有故障时就知道与以前测的
C. 排除家电简单故障的基本方法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每家每户,家电使用频率都比较高,所以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小问题,掌握一些家用电器维修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家用电器维修常用方法,以及对警惕山寨售后电话,妥善保存购机发票,了解维修费用明细,保留维修票据,三包期间维修填好保修卡等家电维修等注意事项的讲解。今天特意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家电维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警惕山寨售后电话
根据消费者的被骗经历,了解到,山寨家电维修店的共同特点是假冒品牌家电的售后服务,他们会把小故障说成大毛病,欺骗消费者,而且收费没有明确的价格表,往往高出厂家的收费指导标准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由于山寨维修人员的家电维修质量难保证,经常出现越修越坏的情况,当消费者再打电话时就不再理睬;另外,山寨维修人员使用的多是不合格的维修配件,或是用旧配件冒充好配件,很容易损毁家电,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为消费者获得这个电话后,并不知道他们的店址,一旦上当维权比较困难。因此,消费者最好从产品的官网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查找售后的联系方式。
二、妥善保存购机发票
前不久针对家电维修常见的问题,对消费者关注的一些家电品牌的售后服务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售后差距千万般29大家电品牌追踪暗访》,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客服表示,在保修期间维修家电需要消费者提供购机发票,以此来计算保修期。
如果发票丢失,大部分厂家将按照出厂时间来计算保修,有推后45天计算的,也有推后3个月计算的,倘若所购买产品出厂时间较久的话,对消费者来讲还是很不公平的,因此,一定要保留好发票,否则就将收取正常的维修费用。
当然也有一些品牌的客服人员表示,只需要提供购机时的手机号,他们后台便可以查询到购机日期;也有部分品牌表示,如果没有发票,送货的凭证也成。如此人性化的服务,真心希望其他品牌可以效仿,不过鉴于大多数品牌表示按出厂日期计算保修,消费者最好还是妥善保存好发票。
三、了解维修费用明细
了解到,当前家电售后没有标准定价,完全由厂商售后以及第三方维修点说了算,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厂商的上门费用都是依距离而定,一般为30至100元不等。检修费分为大修、中修、小修,价格区别大致为>200元、100元至200元、<100元。
还有部分品牌,不管坏没坏,只要拆开机器就得加收检修费。零件费用一般都是由厂商自主定价,一般处于"保密"状态,厂商之间很难进行对比。
按照这种做法,家电坏掉后,即便什么都不换,消费者都要支付100元至300元的"成本费"。因此消费者最好事先把价格问清楚,不要等到修完时才发现价格高得离谱。
另外,有些品牌的官网上会有维修的详细说明,消费者可作为收费参考,如果高的离谱也将有标准可依,对于换下来的配件,消费者最好保存下来,以便日后维权有据可依。
四、保留维修票据 三包期间维修填好保修卡
"三包"政策里有一条规定是这样的,产品在保修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消费者可凭修理记录和证明,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或按有关规定退货。
有过这样的一番经历,曾经选购过一款手机,保修期内维修了两次,之后仍然出问题,当要求调换同型号同规格产品时,商家表示,三包卡上只有一次维修记录,不可以换货,产品出现问题,只能送修。
原来,有一次维修没有带保修卡,因此那次维修没有记录在内,只能按维修了一次处理,也因此吃了哑巴亏,所以,消费者在三包期内维修完产品,一定要让维修人员在保修卡上签字,防止出现纠纷后,对方不认账。
另外,消费者在维修结束,一定要留好所有维修票据,产品更换了什么配件,最好让维修人员在单据上注明。此外,"三包"里还有一条规定是,修理者应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够正常使用30日以上,如果30天内同样的问题出现2次,消费者有权进行投诉,维修记录就是一项很好的证明,因此,一定不要忽视票据保留的问题。
D. 家里的电路出现故障,有哪些原因和维修的方法
家里电路出现故障,大多部分是由于短路造成的应该先检查线路。
E. 电器线路故障检修方法
1. 直观检查法 : 用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手段检查和判断故障部位。此法特别适合发烫、焦味、臭氧味、异常声等明显故障。比如:电视机开机后,有“噼啪”响声,闻到浓厚的臭氧味,可判断行输出变压器或高压帽打火。
2. 电压测量法 : 用万用表检查供电电压和各有关元件的电压,特别是关键点电压。此法是检修家用电器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电路。
3.电流测量法: 用万用表适当的电流档,测量总电流和晶体管、零部件的工作电流,以迅速判断故障部位。比如:电视机常烧直流保险丝。
4. 电阻测量法: 通过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线圈、晶体管和集成块的电阻值来判断故障部位。
5. 断路法 : 割断某一电路或焊开某一元件、连接线来压缩故障范围。如某一电器整机电流过大,可逐渐断开可疑部分电路,断开哪一级电流恢复正常,故障就出在哪一级,此法常用来检修电流过大,烧保险丝故障。
6. 敲击法: 用起子柄、木棰轻轻敲击电路板上某一处,观察情况来判定故障部位;此法尤其适合检查虚假焊和接触不良故障。如电视图像伴音时有时无,用手轻轻敲击电视外壳,故障明显,打开电视后盖,拉出电路板,用起子柄轻轻敲击可疑元件,敲到某一部位故障明显,故障就在这一部位。
F. 家中电路突然发生故障怎么办只想知道该怎么办
因考虑到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遇到电路问题第一时间可向小区物业或当地电路检修部门拨打检修电话。
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它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人越来越离不开电了。正因为如此,有时电路故障就给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和烦恼。以下列举3种家庭电路故障的检查步骤和维修方法。
常见的几种电路故障
(1)灯泡不亮或闪烁不定。
(2)电视亮度不正常。
(3)突然停电。
三、针对部分故障的检查步骤与维修方法
(一)灯泡不亮,或闪烁不定
1.灯泡不亮分为两种情况
(1)家里所有的灯泡都不亮。对于这种情况的检查步骤很简单,首先应看邻居家是否有电,如果邻居家也没电,那就可能是供电单位正在进行故障维修,这种情况就没必要去检查线路。如果邻居家或其他地方有电,那就是家里的电路的保险丝或干路上出现了故障。而这种电路的维修也较简单。如果是保险丝断了,那只要换上好的保险丝即可;而干路的断路就应用导体将两端连接在一起。如果做完以上步骤灯泡仍都不亮,那就可能是家里的灯泡都坏了,但这种可能性较小,一般不会出现在。
(2)其中一个灯泡不亮。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 时我们首先要检查这个灯泡是否烧坏,接着检查开关和灯头,最后检查接到这条支路的线路是否断路。对于第一种现象,只要换一个好灯泡即可,但为了节约,也可以对灯泡进行“维修”(即将灯泡内的钨丝串联起来)。但这样只是应急之策,因为修过的灯泡寿命将很短。如果是开关和灯头坏了,同样也是直接换上新的。当然,支路断路的处理方法也像处理干路的断路一样,用导体将断路的两端连接起来即可。
2.灯泡闪烁不定
有时用电的过程中会出现灯泡闪烁不定的现象。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查看家里只是一盏灯闪烁还是几盏。如果是一盏,就得检查灯头是否接触不良;确保灯头好的情况下,检查接到该灯泡的接线处,如没接好,重新接好即可。如果家里所有的灯泡都闪烁,那我们应该首先看邻居家的用电是否正常。如邻居家用电正常,就得检查保险丝是否接触不良,或干路的接线处是否接触不良,如果是接触不良在相应的地方重新连接好就可以了。
(二)电视亮度不正常
电视亮度不正常也有两种情况,即电源和电视内部两种。在此仅介绍电源故障检查与维修方法。电视亮度不正常时,可能的原因是电源电压不稳定,应该先检查插座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只要换个完好的插座即可;其次,检查干路是否有故障,或保险丝接触不良。对此类问题,重新接好统一线路或是换上新的保险丝即可。解决电压不稳定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安装一个稳压器。
(三)突然停电
由于各种用电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有些家庭的所有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通过干路的电流超过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这时电路会出现“跳闸”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无需惊慌,只要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个用电器即可。但得检查电路中保险丝是否被烧坏,如果烧坏应先换上新的保险丝,再恢复供电。
G. 求家用电器维修方法,常用检修方法
. 直观检查法 : 用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手段检查和判断故障部位。此法特别适合发烫、焦味、臭氧味、异常声等明显故障。比如:电视机开机后,有“噼啪”响声,闻到浓厚的臭氧味,可判断行输出变压器或高压帽打火。
2. 电压测量法 : 用万用表检查供电电压和各有关元件的电压,特别是关键点电压。此法是检修家用电器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电路。
3.电流测量法: 用万用表适当的电流档,测量总电流和晶体管、零部件的工作电流,以迅速判断故障部位。比如:电视机常烧直流保险丝。
4. 电阻测量法: 通过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线圈、晶体管和集成块的电阻值来判断故障部位。
5. 断路法 : 割断某一电路或焊开某一元件、连接线来压缩故障范围。如某一电器整机电流过大,可逐渐断开可疑部分电路,断开哪一级电流恢复正常,故障就出在哪一级,此法常用来检修电流过大,烧保险丝故障。
6. 敲击法: 用起子柄、木棰轻轻敲击电路板上某一处,观察情况来判定故障部位;此法尤其适合检查虚假焊和接触不良故障。如电视图像伴音时有时无,用手轻轻敲击电视外壳,故障明显,打开电视后盖,拉出电路板,用起子柄轻轻敲击可疑元件,敲到某一部位故障明显,故障就在这一部位。
7.代换法 : 用一个好元部件,代换认为有故障的元部件。此法简单易行,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 信号注入法: 是用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注入到有故障的电路里,寻找故障部位。此法一般检修较为复杂故障时采用。
9. 干扰法 : 手拿起子和镊子的金属部分碰触有关检测点,看屏幕上的杂波反应,听喇叭的“喀喀”声,来判断故障部位。此法常用于检查公共通道、图像通道和伴音通道。如检测无图像、无伴音故障时,拿起子碰一中放基极,若屏幕有杂波反应,喇叭有“喀喀”声,说明中放以后电路正常。
10. 比较法 : 通过相同型号正常机器的电压、波形等参数与故障机器比较,找出故障部位。
11. 加热法: 对可疑元件进行升温,从而加速该元件的“死亡”,以迅速判断出故障部位。如某电视机刚开机时行幅正常,几分钟后行幅回缩,查行输出管外壳变黄,手摸行管有烫热,此时可拿烙铁靠近行管对其升温,若行幅继续回缩,即可判定行管有问题。
11. 冷却法: 对可疑元件进行降温,以迅速判断出故障部位。此法对出现规律性的故障,如开机正常,使用一会儿就不正常。同加热法相比,具有快速、方便、准确、安全等优点。如电视机开机场幅正常,数分钟后场幅压缩,半小时后形成一条水平宽带。手摸场输出管有烫感,此时将酒精球放到场输出管上,场幅开始回升,不久故障消失,即可判定由场输出管热稳定性差所致。
12. 综合法: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检查一些较为复杂的故障。
H. 家里的电器该怎么检修故障
朋友:
(1)直观检查法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查找故障范围和有故障的元件,这是一种简单有意义的检修方法。看:电视机电源插头有无松动,天线有无损坏,机内有无冒烟的地方,元器件有无烧黑、烧焦,连接线插头有无松脱,显像管有无漏气破裂或发蓝光以及灯丝是否发亮等。听:接通电源,仔细听机内有无打火声,有无行频声等。摸:用手摸大功率管管壳是否发热或烫手,一点不热则大功率管可能没有工作或已损坏,烫手则说明大功率管功耗过大,负载过重,但它是好的。摸电解电容是否发热,若发热,则说明电容器严重漏电,介质损耗增大。摸行输出变压器是否过热,过热则说明内部线圈有短路现象。闻:用鼻子闻机内有无烧焦气味和变压器清漆味等。敲:用橡皮锤敲击印刷电路板,查找电路有无虚焊点或连接线插头是否接触不良。
(2)电阻检查法此法对检修开路或短路性故障及确定故障元件最有实效,电视机的大部分元器件均可用此法作定性检查。实际操作时,电路应断开电源,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在线"电阻测量法和"脱焊"电阻测量法。在线测量,就是直接在印刷板上测量元件阻值。由于被测元件接在电路中,所以测得的数值有时偏差较大,还得通过分析电路才能作出大致判断,脱焊测量,是将被测元件的一端或整个从印刷电路板上焊开,再进行测量。此法虽然麻烦,但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3)电压检查法此法通过测量电路或元器件的工作电源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通常测试的是各级电源电压、晶体管的工作电压等,它们都是判断电路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电压比正常值变化大的地方,就是故障所在部位。
(4)电流检查法此法是通过测量电源的负载总电流或电路中的电流分布来查找故障。由于测量电流必须把电表插入电路,使用起来不大方便,因此,直接测量电流的检查方法用得很少,在电路中串联电阻时,测量其电压下降,以间接计算电流。但在遇到保险管或行扫描电路等短路性故障时,往往难以用电压法代替,但可使用电流检查法。一般说来,黑白电视机行扫描电路约占总电流的60,场扫描电路占20,伴音电路约占10%。如30cm电视机整机电流在1A左右,则行扫描电路在0.6A左右,若实测电流远大于0.6A,则电路中有元器件短路或严重漏电;若小于0.6A,则电路中有元器件未工作。
(5)替代检查法此法用规格相同或相近、性能良好的元件,代替故障机上某个有怀疑的元件来检查故障。如果将某一元件代替后,故障消除就说明至少原来的元件有问题;如果代换后无效,则说明判断有误,可接着代换其他有怀疑的元件。尤其对于线圈局部短路、电器容量不足等,此换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象高频头等整个部件,也可试行代换法,以便提高检修效率。
(6)信号注入检查法此法是将各种测试信号注入电视机的有关电路中,通过显像管和扬声器的反应来判断故障。最简便的信号源就是人体感应信号,手持金属物的感应信号更强,但用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较正确。信号注入法通常用来检查高、中频通道、视放通道以及伴普通道,实际操作时注意从后往前逐级进行,因为只有后级正常才能检查前级,否则只能徒劳无功。
(7)短路检查法此法利用有电阻或电容的线两端,将电路的某一部分短路,从图像、声音和电压的变化来判断故障。常用来判断振荡电路是否起振、高中频通道自激和伴音通道噪声等故障。例如判断晶体管振荡器是否起振,可以将振荡电容或线圈直接短路,然后对比短路前后晶体管各级的工作电压。若两者电压有明显变化,则说明短路前振荡器已起振,否则振荡电路没有工作。又如检查伴音电路的噪声,可由后级往前级逐一短路各级的输入端,若短路后噪声消失,则故障出在前级,否则故障在后级。但采用此法检修时,只能短路信号,切不可将供电电压源或功率输出直接短路到地,否则会烧坏电路中元器件,反而扩大故障范围。
(8)开路检查法此法是将电路某一处断开,或将某一元件引线脚焊开来查找故障,多用于直流供电电源负载短路的故障检修。例如检修电视机12V电源电压偏低的故障时,经常要断开行输出线。供电电路的滤波电感,来判断是否因为行输出级有短路元器件而造成故障。又如,扬声器发生刺耳的频频鸣声,检修时怀疑是场扫描电路自激或辐射造成的。这时可切断场扫描电路的供电电压,让整个场扫描电路停止工作来定性判断。
除以上8种检修方法外,还有信号跟踪法、加温法、降温法等。信号跟踪法是利用测量仪,按照信号进程的顺序,从前向后逐级检测信号来检查故障。常用测量仪器有示波器、毫伏表、耳机等。但比较常用的是示波器,它既能测量幅度,又能看到波形,用它来检查故障,直观精确,迅速有效。加温法是用电烙铁或电热吹风给某个有怀疑的元件加热,使故障现象尽早暴露,来确定损坏元件。降温法是用蘸酒精的棉球给某个有怀疑的元件降温,使故障现象发生变化或消失,从而确定故障元件。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由于电路中元件热稳定性变差而引发的软故障的检修。
检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检修时,在查到故障元件后,不应马上更换元件,而应先找出故障原因再更换,否则可能造成新的损坏。在大功率电路部分,例如整流电路、开关电源、行输出等处,更需要注意。
除此之外,为避免因操作不当而损坏电视机、测试仪表,以及扩大故障范围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在检修时主要注意:
(1)不可随意用细铜丝或大容器保险管代替子保险管。当保险管烧断后,在未查明故障原因之前,最好不要盲目更换试机,以防烧坏其他元件。
(2)更换元件或焊接电路时,一定要切断电视机电源。
(3)在荧屏上仅有一条亮线或一个亮点的情况下,要先将亮度关上,以防烧坏显像管荧光层。
(4)打开电视机后盖时,不要碰撞显像管管颈。在安装或更换显像管时切不可抓住管颈进行操作,以防管颈断裂。有条件时,应戴上防爆眼镜或面罩,以免管壳爆裂时伤人。
(5)显像管阴极高压在1OkV以上,检修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在拔下显像管高压帽之前,要先关掉电源,然后将显像管高压嘴取下再串接一只5kΩ、2W电阻对地放电。
(6)检修时要穿绝缘胶鞋,且要远离水管、暖气管之类的接地物,这样可以减轻触电时对人体的损伤程度。有条件时,最好安装漏电保护器。
(7)检修时,凡是焊过的元件或连接必须正确复位。
(8)在没有弄清故障原因之前,不可随意调整机内可变电阻等元器件,也不要随意变动机内连线。
(9)在更换高、中频回路的元件时,必须保持其原安装位置和参数不变。
(10)更换电阻时,应注意阻值、功率与原电阻相同。更换电容时,应用同容量、同耐压或高耐压的电容器。更换大功率晶体管时,要注意安装好散垫片。
(11)行输出通程电容不能开路试验,以防行逆程电压过高,烧坏行输出各元件。
(12)显像管灯丝的电压一定要调在现定值,既不能偏低,也不能偏高,偏低容易引起阴极中毒,过高则有烧断灯丝的危险。
(13)切不可用放电法检查高压,以防放电电流过大,将行输出管或高压整流元件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