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能给分析一下图中的自激震荡电路是如何震荡起来的
看起来其构思是r1r2为v1提供初始ib,然后v2的集电极电压升高并通过c2r3反馈到v1基极完成前内半周过程,随着容c2充电结束,c2r3支路对v1基极电流的贡献消失,并且r1r2的取值不足以维持v2的饱和,v2集电极电压开始降低并再次通过c2r3支路抽取r1r2流向v1基极的电流,于是后半周过程开始。c1的存在使v1的偏置条件在开始震荡时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定性分析是使频率开始时稍高
B. 振荡电路原理
就是正反馈而已。
C. 什么叫反向振荡器放大器
人们用的最熟悉和用得最多的音频处理电路就是普通的运算放大器。一般可将运专放简单地视为:属具有一个信号输出端口(Out)和同相、反相两个高阻抗输入端的高增益直接耦合电压放大单元,因此可采用运放制作同相、反相及差分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是用途广泛的器件,接入适当的反馈网络,可用作精密的交流和直流放大器、有源滤波器、振荡器及电压比较器。
运放的供电方式一般采用双电源供电,其输出可在零电压两侧变化,在差动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也可置零。当然,在需要时也可采用单电源供电方式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两个输入端的信号电压差成正比,在音频段有:输出电压=A0(E1-E2),其中,A0 是运放的低频开环增益(如 100dB,即 100000 倍),E1 是同相端的输入信号电压,E2 是反相端的输入信号电压。
振荡器(英文:oscillator)是用来产生重复电子讯号(通常是正弦波或方波)的电子元件。其构成的电路叫振荡电路.振荡器是收发设备的基础电路,它的作用是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信号。
D. 振荡电路的作用,
振荡电路的作用是产生信号电压,包含有正弦波振荡器和其他波形振荡器。其结构特点是没有对外的电路输入端,晶体管或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有一个具有选频功能的正反馈网络,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正反馈到输入端以形成振荡。
例如调整放大器时,用一个"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和生一个频率和振幅均可以调整的正弦信号,作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以便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波形有没有失真,并且量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
这种正弦信号发生器就是一个正弦波振荡器。它在各种放大电路的调整测试中是一种基本的实验仪器。在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机中,经常用高频正弦信号作为音频信号的"载波",对信号进行"调制"变换,以便于进行远距离的传输。
高频振荡还可以直接作为加工的能源,例如焊接半导体器件引脚时使用的"超声波压焊机",就是利用60KHz左右的正弦波(即超声波)作为焊接的"能源"。
(4)反振荡电路扩展阅读
振荡电路一般由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和电子器件所组成。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器c相连而成的lc电路是最简单的一种振荡电路,其固有频率为f=[sx(]1[]2πlc。
一种不用外加激励就能自行产生交流信号输出的电路。它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如通信系统中发射机的载波振荡器、接收机中的本机振荡器、医疗仪器以及测量仪器中的信号源等。
振荡器的种类很多,按信号的波形来分,可分为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产生的波形非常接近于正弦波或余弦波,且振荡频率比较稳定;非正弦波振荡器产生的波形是非正弦的脉冲波形,如方波、矩形波、锯齿波等。非正弦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不高。
在正弦波振荡器中,主要有LC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和RC振荡电路等几种。这几种电路,以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最稳定,LC电路次之,RC电路最差。
R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较低,频率稳定度不高,但电路简单,频率变化范围大,常在低频段中应用。 在通信、电视等设备中,振荡器正逐步实现集成化,这些集成化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电路分析等原则上与分立元件振荡电路相一致。
E. 振荡电路是如何起振的
我想你应该是仿真过的吧,你这个电路是不会有正弦波输出的吧.
1:如果你要问振荡产生的专条件,网上是有好多属的,什么相位了,什么传递,什么傅立叶什么的,可能你都不会明白的,说了可能也没有用,想知道的话,你要先知道框图,傅立叶函数传递,这样,你才能看明白
2:我得告诉你,这个电路是文式振荡器,不会输出正弦波的,如果有人告诉,这个电路能输出正弦波,那他就是错的,不管是用软件还是实际电路,如果你测到的像是正弦波,那就看清楚波形的位置.
现在说实际的,振荡的条件就不说了
一个振荡器的起振是要靠运放或者三极管内部的噪声起振的,这是好多地方都不讲的,很多人用理想运放建立的振荡器是没有办法起振的,因为理想元件是没有噪声的.
这个电路振荡的过程,实际就是C1和C2不断的充电放电的过程,电容充电和放电的过程是线性的,完整的一个过程就是一个正弦波了.
说了那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了解一点哦
F.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理论来抄说是可以的即使你的主线圈并没有并电容但是次线圈并上电容的话是可以选频并完成反馈功能,但是选频的角频率应该是根号下LC分之一这个是肯定的吧,电感量和线圈的疏密程度是有关系的,如果芯是相同材料一样长的话,那么应该圈数越多电感量会越大,也就是说你的选频网络改变后会有电感改变的问题,会变成原来的4/91,但是你的电容比是223/153,也就是说你的选频网络选的频率已经改变了,而且相差很多
G. 什么是振荡电路什么是反馈电路
振荡电路也叫波形发生器,是没有信号输入,而有信号输出的信号产生器,一般由放大回电路和振荡选答频电路组成,有三极管和运算放大电路。选频电路一般由电阻,电容组成,即RC振荡选频电路,或者由电感电容组成,即LC振荡电路,由这个电路决定产生信号的频率较小。馈电路在各种电子电路中都获得普遍的应用,反馈是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回授到放大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相加或相减),并用比较所得的有效输入信号去控制输出,这就是放大器的反馈过程.凡是回授到放大器输入端的反馈信号起加强输入原输入信号的,使输入信号增加的称正反馈.反之则反.
H. 什么叫振荡电路,作用是什么
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回信号,常见答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
作用:
正弦波振荡器在量测、自动控制、无线电通讯及遥控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调整放大器时,我们用一个"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和生一个频率和振幅均可以调整的正弦信号,作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以便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波形有没有失真,并且量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
振荡电路物理模型(即理想振荡电路)的满足条件:
①整个电路的电阻R=0(包括线圈、导线),从能量角度看没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即热损耗为零。
②电感线圈L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感,电容器C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容,无潜布电容存在。
③LC振荡电路在发生电磁振荡时不向外界空间辐射电磁波,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合电路,LC电路内部只发生线圈磁场能与电容器电场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便是电容器内产生的变化电场,线圈内产生的变化磁场也没有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激发相应的磁场和电场,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I. 求解电容反馈式振荡电路原理分析
首先明确一下,此振荡电路电路是正弦波振荡电路而不是矩形波振荡电路,因此电路不是不停得通断,而是在直流成分上叠加一个高频振荡正弦波交流电。
因为你的元件没给参数,所以不能准确计算各端子的电压值,只能给个大致理论参考值:Ub=2.5V、Ue=2V、Uc=7V。
相位就是输入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波形的时间对应关系,如果输入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波形在时间上一致(电压为正时都为正,为零时都为零,为负时都为负),这叫同相;如果输入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波形在时间上相反(输入为正时输出为负,输入为负时输出为正),这叫反相。振荡电路的满足相位平衡指的是输入和输出要同相才行,即满足正反馈。 幅值条件指的是三极管要有一定的放大倍数才行,而不是指三端的电压。只有放大倍数和反馈系数的乘积大于等于1时,才能满足,即AF>=1。
不是“射同基反”,而是“射同集反”,即:发射极接的是相同的电抗元件,集电极接的是相反的电抗元件。如此例中:发射极接的是同为容性的电容元件,集电极接的是一容性、一感性(即相反)的电抗元件。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是否为正反馈:假设某一瞬间,VT1基极电压瞬时为“+”,则集电极(即C1上端)电压瞬时为“-”,因此C1下端相对于上端来说瞬时为“+”,又C1、C2为串联关系,故C2下端比C2上端更加为“+”,此“+”信号通过Cb反馈给基极,加强了输入信号,因此为正反馈,也就是能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各元件功能:Cb,基极旁路电容;VT1,振荡管;Rb1、Rb2,基极偏置电阻;Rc,集电极负载电阻;Re,直流负反馈电阻;Ce,发射极旁路电容;C1,振荡电容;C2,反馈电容。
Rb1、Rb2、Rc、Re的作用是为三极管提供直流通路,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从而满足幅值条件。动态分析时,Re、Cb可视为短路。
振荡过程:在电路通电工作的瞬间,由于电路的噪声,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压,这些电压都能被三极管放大,但只有与LC1选频网络频率相同的电压,才能满足相位条件而被反馈电路反馈到三极管基极继续放大,即形成正反馈,其他频率的电压由于不满足相位条件,因而不能放大。这个频率的信号经三极管来回放大多次后,振幅逐渐增大,即可从输出端输出。
理论上,此振荡信号可以被放大无数次,则信号输出可能达到无限大。然而实际上,当此频率信号继续被放大时,由于负反馈电阻Rb的存在(该信号在Rb上的压降持续增大),三极管即可能进入非线性状态(即进入截止区),从而限制了该信号被继续放大,因此输出信号进入稳定状态。此时,即满足了振幅稳定振荡的条件,也就是AF=1。
由于三极管的放大倍数远大于1,所以电路起振后,一定会进入微弱的非线性状态使电路的放大倍数减小,从而稳定输出信号的电压,所以三极管会工作在偏置电压很低的状态,对于硅管来说,大概为0.5V左右。
J. 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
这是一个较典型的三点式振荡回路, (N1+N2)*C是振荡回路, 抽头设在(N1+N2)的1/8~1/4处,N2是向基极提供的正反内馈,用以维容护电路的振荡.f=1/√(N1+N2+2m)*C. VCC设在抽头处,当然是N1:N3=Vcc:Vout. 如VCC设在N2与C的接合处,应是(N1+N2):N3=Vcc:Vout .当然抽头的位置也要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