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这个电路图的中文名字叫什么
Flyback变换器,俗称单端反激式DC-DC变换器,又称为返驰式(Flyback)转换器,或“Buck-Boost”转换器,因其输出端在原边绕组断开电源时获得能量,因此得名。
这里用简单的几个元件尽然实现了:自激式电流馈电ZVS推挽拓扑。
电流馈电解决电压馈电推挽电路的偏磁问题,ZVS提高了转换效率而且对EMC也有好处,真是个巧妙的设计。
将这个电路改造一下很容易做成温伯格电路(反激电流馈电推挽拓扑),就可以得到一个低成本;无偏磁;高效率;不错的EMC;低纹波的电源。
这简直就是一个特别适合汽车12V升压hifi功放的电源。
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
PWM开关电源按硬开关模式工作(开/关过程中电压下降/上升和电流上升/下降波形有交叠),因而开关损耗大。高频化虽可以缩小体积重量,但开关损耗却更大了。为此,必须研究开关电压/电流波形不交叠的技术,即所谓零电压开关(ZVS)/零电流开关(ZCS)技术,或称软开关技术,小功率软开关电源效率可提高到80%~85%。20世纪70年代谐振开关电源奠定了软开关技术的基础。随后新的软开关技术不断涌现,如准谐振(20世纪80年代中)全桥移相ZVS-PWM,恒频ZVS-PWM/ZCS-PWM(上世纪80年代末)ZVS-PWM有源嵌位;ZVT-PWM/ZCT-PWM(20世纪90年代初)全桥移相ZV-ZCS-PWM(20世纪90年代中)等。我国已将最新软开关技术应用于6kW通信电源中,效率达93%。
『贰』 谁有世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电路图
ksk呵呵呵呵,,,
接着加码吧,,,加再多我也没有,,,,
找黑客去吧,
『叁』 电路图的历史
1、1903年,英国的Hanson申请与印刷电路板有关的“用电缆连接及相同连接法的改进”专利内,这是最早的电路和技术之一容。
2、1936年,英国Eisler博士提出“印刷电路(p- rintcricuit)”这个概念,被称为“印刷电路板之父”。
3、1953年出现了双面板。
4、1960年出现了多层板。
5、1960年代末期,聚酰亚胺软性电路板问世。
6、1970年,产生了多层布线板。
7、1990年代初,又产生了积层多层印制板。
杰克 基尔比(Jackp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 在集成电路出现之前,电子设备大多采用体积庞大且容易损坏的电路,主要是真空管。p但1958年基尔比在德州仪器半导体实验室发明的集成电路改变了整个电子世界,并使微处理器的出现成为可能。
『肆』 用世识味的电压源和一个10k的变阻器构成一个回路当变阻器只有小变大时
根据欧姆定侓;I=V/R 电源电压不变R变小,则I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整个电路中I变大.因为V=IR,所以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上的V也变小.同理;串联电路各处I相等,所以定值电阻上的V变大.
『伍』 世界上最复杂的电路图是什么
应该是Intel CPU的电路版图(注意是版图,不是电路图,也就是做到硅片上的那个),一共有9层,如果把它放大到每个晶体管都有正常的晶体管那么大,则整个图的面积会超过纽约市区。
『陆』 江门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吃完饭就上班,垃圾公司
『柒』 怎样画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关键就是你要搞清楚什么样的实物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其次是要搞内清楚电路是串联容还是并联,是谁和谁串联,谁和谁并联......,那么如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就是要看从电源的任一极出发,到达另外一极,如果中间只有一条路,则电路是串联,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则说明电路是并联。
再次要搞清楚电路中如果有电流表或者电压表的时候,它们分别是用来测谁的电流和电压。在分析的时候,对于理想的电流表来说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对理想的电压表来说它的电阻认为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要先画好了用电器与电源、电流表、开关的连接之后,再把电压表接在它所测量的用电器的两端。
『捌』 CPU工作原理和电路图
CPU的工作原理就是:
1、取指令:CPU的控制器从内存读取一条指令并放入指令寄存器。指令的格式一般是这个样子滴:操作码就是汇编语言里的mov,add,jmp等符号码;操作数地址说明该指令需要的操作数所在的地方,是在内存里还是在CPU的内部寄存器里。
2、指令译码(解码):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经过译码,决定该指令应进行何种操作(就是指令里的操作码)、操作数在哪里(操作数的地址)。
3、执行指令(写回),以一定格式将执行阶段的结果简单的写回。运算结果经常被写进CPU内部的暂存器,以供随后指令快速存取。
4、修改指令计数器,决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8)世一电路扩展阅读:
CPU从内存中接收数据和指令,并处理这些指令,将处理结果再送回内存中结果可以显示和储存起来,周而复始,一直这样执行下去,天荒地老,海枯枝烂,直到停电。CPU内部的工作过程为:控制器-运算器-累加器-储存器-寄存器-累加器。
CPU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程序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单元)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
『玖』 世界上第一块电路板谁发明的
印制电路板的创造者是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 Eisler),1936年,他首先在收音机里采用了印刷电路板。1943年,美国人多将该技术运用于军用收音机,1948年,美国正式认可此发明可用于商业用途。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刷线路板才开始被广泛运用。
在PCB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托电线直接连接完成的。
(9)世一电路扩展阅读
线路板按层数来分的话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线路板三个大的分类。单面板,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就称这种PCB叫作单面线路板。单面板通常制作简单,造价低,但是缺点是无法应用于太复杂的产品上。
双面板是单面板的延伸,当单层布线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的需要时,就要使用双面板了。双面都有覆铜有走线,并且可以通过过孔来导通两层之间的线路,使之形成所需要的网络连接。
多层板是指具有三层以上的导电图形层与其间的绝缘材料以相隔层压而成,且其间导电图形按要求互连的印制板。多层线路板是电子信息技术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薄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的产物。线路板按特性来分的话分为软板(FPC),硬板(PCB),软硬结合板(FP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