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维修电工例行作业主要风险是什么,控制措施是什么
维修电工的工作风险肯定来自触电引起的伤害,控制措施:1、具备电工基础知识,2、具备电工安全意识,3、遵守安全工作规程,4、要有良好的安全防护,5、要有合格的工具用具。等。
❷ 电气设备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1.机械风险
机械风险顾名思义就是由于设备的运动或倾倒等接触到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1)当设备或部件固定不好、摆放重心过高、设备倾斜等都有倾倒伤人的危险;2)运动部件未有效隔离,例如,接触到功率较大、转速较高的风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3)由于设计制造缺陷致使设备或部件的边缘、边角太锐利而划伤使用人员。
2.电击风险
电气设备的电击危险直接威胁着使用者的安全,所以防电击是对所有电气产品的最基本要求,为此,任何电气产品都必须具有足够的防电击措施,比如做好接地保护或接零保护。
3.温度过高及起火
温度过高会造成电气元件绝缘的老化,缩短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并使电气设备的可靠性降低,可能危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外露部件或材料的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起火,除此之外,外露部件的温度过高还可能造成人员烫伤,特别是导热性能良好的外露金属部件。
燃烧除了直接威胁使用者人身安全外,还威胁周围环境的安全,起火燃烧过程的二次生成物的毒性和腐蚀性直接威胁现场人员的生命,因此,燃烧历来是电气产品设计中必须认真防范的。
4.辐射危险
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的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声频辐射和光辐射等。由于电子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带有以上辐射源的电子电器产品的使用者可能对其中的辐射毫不了解,更没有保护意识。
5.爆炸的风险
高压及真空状态都存在爆炸的危险,电气设备在受到高温、短路等情况时可能发生爆炸,其风险不可忽视。
6.化学风险
接触某些液态危险化学物质(如酸、碱、汞)或其蒸气、气体化学物质或烟雾、盐雾等会造成人身伤害。当产品含有或可能产生这类物质时,必须考虑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
❸ 维修电器需要注意什么
经验。要胜任上门维修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维修经验,不要求“游刃有余”,起码也得“初窥门径”。因为上门维修不同坐店,要在时间有限,资料不全,环境陌生的条件下快速判断故障部位乃至把机器修复,并不是一件易事。经验的取得不是一日之功,也没有什么速成的捷径,大家都是通过日积月累慢慢掌握的,这里就不作详细讨论了。一句话,不是猛龙不过江,实在不太自信的,先缓一缓吧。
2,资料的准备。接到客户电话后,先问清楚机器的机型,故障现象,是否返修过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觉得故障有可能复杂,应该带上相应的图纸以备应用。平时工具包中应放置一本常用集成电路的数据手册,因为我们不可能记得住那么多集成电路的脚位电压电阻等参数,有了这个“法宝”,会有意想不到的方便。对于一些简单,常用的集成块,则尽可能多记一些,不然连一个像LA7830这样的块子,都要在客户面前翻书的话,在客户看来,你也太不专业了。
3,零配件的准备。充足的零件储备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障,但我们不可能把整个零件库都带在身上啊?这里有个小窍门,熟悉各种零件的性能参数和代换原则,可代换的元件尽量合并为一个型号,能变通使用的元件不必强求使用原装型号。具体一点,比如电视机用的行管,我一般只带5144,4927,1556,1555四个型号,足以通杀几乎所有的电视机了。再如三端稳压块,如果你要用一个7812的,但手上只有7805,怎么办?很简单,在7805接地脚串一个合适的电阻就行了。另外还有电阻电容通过串并联改变数值使用等,这就是变通。又如TA8427,它是一个性能优异的场IC,可用在29吋及以下的机器中,有了它,LA7830,7832,7833等都可以不带了,这就是元件的合并使用。
工具包里的元件以品种全,数量少为原则,常用的备上几个,不常用的备一两个即可。因为元件在包里整天颠簸,上面的印字很容易模糊,造成使用时辨认困难。建议每个品种的元件都用一个自封口的塑料袋子装好,一则寻找方便,二则不易磨损。
二:上门前后的沟通技巧。
上门前,先问清楚机器的相关情况,作出一个初步的维修成本估算,然后再给客户报价,报价时要考虑客户可能会杀价,要留有适当的回旋余地。如果不适合当场报价的,可留到上门后检查清楚故障原因再报。但要注意,必须先向客户声明,如果上门后由于客户拒修等原因造成无功而返的,客户应该支付一定的往返及检修费用。
上门后,根据机器的使用年限,故障情况等尽快向客户报价,千万不要等到机器修好后再报价,那样你就陷于被动的境地了。现在很多客户都很精明了,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压价钱,而且什么样的故障大概需要多少维修费用,也说得头头是道,所以你事先不说清楚的话,很可能会做了冤大头的!
❹ 用电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内容有:①电工设备安全技术;②厂房和工作场所安全技术;③电工设备操作安全技术;④电工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安全技术;⑤防雷防火安全技术;⑥触电紧急救护方法。
安全组织措施主要内容有:①安全措施计划;②建立安全工作制度;③建立安全资料;④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⑤组织事故分析。
安全色标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不受损坏、提醒工作人员对危险或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发生意外事故而采用的标志。安全色标是一门科学技术,属于人机工程学范畴。近年来国际上组织了研究讨论并提出了国际标准草案(ISO)。中国的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与国际标准相同,分为安全色和安全牌两种。
安全色 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信息,使人们能迅速发现或分辨出安全标志和不安全因素,预防发生事故。①红色:表示禁止,如紧急停机按钮,禁止触动,禁止靠拢。②黄色: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③绿色:标志安全无事,运行正常,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④黑色:标志文字、图象、符号和警告的几何图形。
电网中母线和引下线规定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也是为了防止运行和检修人员的误操作。
安全牌 由不同几何图形和安全色构成,并加上相应的图像、符号和文字(见图)。安全牌提醒人们“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禁止烟火”、“禁止开动”等。一般电工设备上都有安全标志,例如变压器上除标有名称、序号、单相或三相,变压器组标有相序、相位,变压器室门上标有变压器名称和编号外,在周围遮栏还挂有“止步,高压危险”等警告标志牌。配电装置、断路器等设备同样也挂安全牌。蓄电池室门上还挂有“禁止烟火”的标牌。
安全距离 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带电导体和周围的接地体、地面、不同相的带电导体以及工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这个距离考虑到可能产生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时,不会出现导体放电,保证工作人员在维修设备和操作时绝对安全。
安全距离大小与施加于导体的放电特性及电压等级密切相关。对于雷电过电压(又称大气过电压),安全距离要根据避雷器的特性决定;对于操作过电压,安全距离根据电网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倍数决定。电网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因为其值不会超过 110%,可以不考虑。在电工专业规程中规定的各种情况下的安全距离,是电工设计电器、运行和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依据。
安全电压 人体接触到的对人体各部分组织(皮肤、心脏、神经等)没有任何损坏时的电压。人体触电时,电压的高低关系着对人体的伤害程度。通常很难确定一个对人体完全适合的最高安全电压,因为人体电阻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是变化的。有人认为人体安全电压不应超过40伏。在比较干燥没有尘埃的环境中工作,并考虑必要的逾度,许多国家采用36伏为安全电压。但在潮湿、有导电尘埃、高湿和金属容器内工作时,则以12伏为安全电压;在无高压触电危险地区的安全电压为24伏;有高压触电危险地区以36伏为安全电压。
安全工具 为确保人身安全,在进行电工设备操作、检修时所用的工具。分为绝缘和非绝缘两种。
有的绝缘安全工具能长期承受电工设备的工作电压,可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如绝缘棒、绝缘夹钳、验电器和携带型电压/电流指示器等。有的绝缘安全工具本身的绝缘强度较低,不能保证安全,但与前者配合使用时能保证工作人员免受接触电压(见触电)或跨步电压的危险;在低电压设备上工作时使用这种安全工具也能保证安全,如橡胶绝缘手套、绝缘垫、绝缘台和绝缘靴等。
非绝缘的安全工具是指不具有绝缘性能的安全工具。主要用来防止停电工作的设备突然来电或出现感应电压,防止误碰带电设备,防止电弧灼伤等。如携带型接地线,隔离板、临时遮拦、安全工作牌和护目眼镜等。
用电木、胶木或亚麻仁油中浸过的木材制成。用于安装或拆卸高压保险器或做其他类似的工作。通常只用于35千伏及以下电压级。
绝缘手套和绝缘靴 用特种橡胶制成,并经过严格的耐压试验。为了使用方便,在设备现场至少备大号和中号的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各一双。
绝缘垫和绝缘台 绝缘垫用特种橡胶制成,铺在配电装置地上时,操作人员站在绝缘垫上操作可增强对地绝缘,防止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铺在低压开关设备附近地面时,操作人员站在上面操作,可以不带绝缘手套和绝缘靴。绝缘台用木纹直而无节的木条拼成,用绝缘瓷瓶做台脚。可用于室内或室外,代替绝缘垫或绝缘靴。
验电器 又称携带型电压指示器。是一种用来检验设备或导体是否带电的轻便仪器。其主要部件是氖灯指示器。当验电器上的氖灯发亮时,表明被验设备带电。根据被验设备的电压高低,可分高压验电器和低压验电器两种。
用于6千伏及以上的设备。主要由指示器和支持器构成。使用时指示器一端接近被测设备,手握住绝缘棒的另一端。氖灯发亮说明被测设备带电。此时,不可将指示器与设备相接触。
又称检电笔,其结构和高压验电器大同小异。验电笔只用于380伏及以下电压,使用时笔尖接触低压电工设备或导体,手指拿住笔的另一端并触及笔钩。氖灯发光,表示被测导体带电。发光越亮,电压越高;发光暗,电压低。还可以用验电笔来区别交流电压与直流电压,当交流电流过验电笔时,氖灯的两端同时发亮。而直流电流通过时,氖灯的电极只有一端发亮。
此外,还有一种钳型电流表,又称携带型电流指示器。由交流电流表和一个可以开闭的钳型铁心构成。使用时,将被测量的载流导体置于钳口内并合拢铁心,电流表的指针读数即为导体中流过的电流安培数。钳型电流表的手柄用绝缘材料制成,电流表和铁心都用绝缘材料包住。钳型电流表只用于测10千伏及以下电压。
携带型接地线和安全工作牌 携带型接地线用来将停电检修设备的三相导体短路并接地,以防突然送电或由于邻近高电压伤害人体。
❺ 电气维修最容易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如何预防
安全隐患:主要是触电危险,必须规范电气检修流程,停电,验电,挂牌,防止他人不明情况送电,穿好电工绝缘鞋,减小意外触电对人的伤害,另外:电气检修少不了登高作业,系挂好安全带,关键是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❻ 维修电器应该注意什么
电压,参数别短路触电
❼ 安防维修保养风险点防控措施有哪些
1)为了做好监控设备的维护工作,日常要对监控系统的监测、维护、管理, 承担起设备的维护服务工作, 以保障监控系统的长期、可靠、有效地运行。
2)在对监控系统设备进行维护过程中,应对一些情况加以防范,尽可能使设备的运行正常,对于监控系统的各种采集设备来说,需要重点做好防潮、防尘、防腐的维护工作。
3)定期对监控设备的除尘、清理,扫净监控设备显露的尘土,对摄像机、防护罩等部件要卸下彻底吹风除尘,之后用无水酒精棉将各个镜头擦干净,调整清晰度,防止由于机器运转、静电等因素将尘土吸入监控设备机体内,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同时检查监控机房通风、散热、净尘、供电等设施。
4)对容易老化的监控设备部件每月一次进行全面检查,一旦发现老化现象应及时更换、维修,如视频头等。
5)针对安防监控系统易吸尘部份每季度定期清理一次,如监视器暴露在空气中,由于屏幕的静电作用,会有许多灰尘被吸附在监视器表面,影响画面的清晰度,要定期擦拭监视器,校对监视器的颜色及亮度。
6)对长时间工作的监控设备每月定期维护一次,如硬盘录像机长时间工作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一旦其电风扇有故障,会影响排热,以免硬盘录像机工作不正常。
7)对监控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分析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❽ 维修岗位有哪些危险因素及如何防范
1、机抄械伤害,就是骨折这类袭的。 进入机器前要做好防护,例如安全插销,挂好维修警示牌,将操作界面锁死,防止施工时的误操作。
2、有毒气体伤害,比如煤气等。要佩戴有毒气体报警仪,佩戴氧气呼吸设备。
3、粉尘伤害,比如金属粉尘。带好防尘口罩,防尘呼吸面具等。
4、高空坠落伤害,比如维修天车或高空钢结构等。要系好安全绳。
5、辐射伤害,比如贝塔射线,伽马射线等,X射线虽然是无源辐射但是也还是要注意。防辐射有防辐射服,但最重要的是施工时一定要关闭射线源,再进入现场施工,同时注意观察一般待射线的装置都有声音或警示灯等装置。
最终我觉得有句话可以概括一切:“不懂的东西不要动!!不清楚的地方不要进入!!”
❾ 家电维修有什么危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将万用表打到最大的电流档,如果是数字表的话,不要打开万用表的电源开专关,用其中的一属根表笔插在显像管地线(金属编织线)上,另外一个用手捏住表笔中后段,小心插入高压帽和显像管的缝隙处,插进去碰触高压帽卡簧,听到“啪”的放电声就可以了,说了这么多,前提是电视机一定要把电源插头拔掉哦,祝你第一次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