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红外遥电路

红外遥电路

发布时间:2021-02-16 23:04:24

1. 求一个最简单的红外遥控电路高分。

你好:

——★1、电路图中的右上角,是12V继电器触点的符号。K1是12V继电器的线圈。

——★专2、这个红外线发射、接属收电路图,是最简单的。但需要专用的红外光敏管(图中的Q1),否则会出现严重的(普通光线)干扰。

——★3、控制“LED做出反应”不需要继电器。请看附图。

——★4、原图中“OUTPUT”是输出的英文,是继电器的触点。

2. 我想做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电路

简单。用cd4011+红外、发射接收管就可以,电路图网上很多,你搜索一下。

3. 红外遥控电路问题

因为不在现场,无法测试,所以无法准确判断.
猜测如下:
1、原因可能就是版音频对控制信号的干权扰。为什么凑近可以?因为凑近后,信号强度或者载波信号强度加大,抗干扰能力就强些,干扰并不一定是完全覆盖,而是部分影响,对于控制信号来说就是信噪比的问题,如果音频感应过来的噪音大于了控制信号本身的强度,自然就无法识别出来,如果把控制信号强度加大,信噪比自然就高了。
2、验证方法很简单,如果有示波器,直接测试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没有示波器,可以再临时拉根线,控制和音频分开,也可以试出来。
3、五类线的8根,实际是4组双绞线,如果之前是随意接的,那么改为音频采用一组,控制信号采用一组;如果本身已经分组,适当调整控制信号的放大倍数。

加放大不是简单的放大,而是要综合多个参数考虑的,放大后要保证不失真,并且还要符合接收电路的参数.单纯的放大自然是不行的.

解决方法有很多,看你自己实际情况了.
增大信噪比,增加有效信号强度,就可以啊.

4. 红外线遥控器的原理是什么

红外线遥控器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通过遥控里的红外发射管把信号换成不可见的红外线发出去,然后被遥控的物体接里的红外线接收头接收到红外线然后转成信号,然后信号就能控制物体了,当然这个过程涉及到很多配件和原理,不能详细一一说清楚,就简单说说红外线部分吧。
:红外遥控系统主要分为调制、发射
和接收三部分,如下图所示:
调制:红外遥控发射数据时采用调制的方式,即把数据和一定频率的载波进行“与”操
作,这样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和降低电源功
耗。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
到60khz
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
的方波,如图所示,
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
晶振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
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发射系统:目前有很多种芯片可以实现红外发射,可以根据选择发出不同种类的编码。
由于发射系统一般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芯片的功耗要很低,芯片大多都设计成可以处于休
眠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才工作,这样可以降低功耗芯片所用的晶振应该有足够的耐物理撞
击能力,不能选用普通的石英晶体,一般是选用陶瓷共鸣器,陶瓷共鸣器准确性没有石英晶
体高,但通常一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红外线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去,红外发
光二极管内部材料和普通发光二极管不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
不是可见光。最简单电路,选用元件时要注意三极管的开关速度要快,还要考虑到LED
的正向
电流和反向漏电流,一般流过LED
的最大正向电流为100mA,电流越大,其发射的波形强
度越大。这个电路有一点缺陷,当电池电压下降时,流过LED
的电流会降低,发射波形强
度降低,遥控距离就会变小。
而射极输出电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两个二极管把三级管基极电压钳位在1.2V
左右,因此
三级管发射极电压固定在0.6V
左右,发射极电流IE
基本不变,根据IE≈IC,所以流过LED
的电流也基本不变,这样保证了当电池电压降低时还可以保证一定的遥控距离。
接收:红外接收电路通常被厂家集成在一个元件中,成为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内部电路
包括红外监测二极管,放大器,限副器,带通滤波器,积分电路,比较器等。红外监测二极
管监测到红外信号,然后把信号送到放大器和限幅器,限幅器把脉冲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
而不论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距离远近。交流信号进入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
30khz
到60khz
的负载波,通过解调电路和积分电路进入比较器,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还
原出发射端的信号波形。注意输出的高低电平和发射端是反相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接
收的灵敏度。
这段文字是从网络文库里的《红外接收头入门宝典
》http://wenku..com/view/911889d484254b35eefd3419.html?st=1

5. 红外遥控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一般红外遥控抄器是将38KHz~40KHz的频袭率作为载波的频率,然后再将所需要发射的数据以OOK的形式调制到这个载波上并发射出去.
因此,从原理上来说,这种发射电路需要两个部分:载波产生部分,信号调制部分.
若是用分立元件来做的话,则载波可以用一个任意的振荡器来产生,只要频率是38KHz~40KHz就成,当然占空比最好是50%.而调制,则可以直接用一个三极管就行了,例如用NPN三极管的话,则可以将载波串联红外管再接到三极管的C,然后三极管的B接所要发送的数据源,而三极管的E则接GND,这样就可以完成OOK方式的调制了.

6. 求 遥控器中红外发射模块的电路图

首先要产生38KHz的脉冲(用F1表示)电路,这可以用与非门或者运放做,让后要对着版38KHz的脉冲进行调制,这也可以用与权非门进行简单的ASK(幅度键控)调制。红外收发电路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调制问题。应为这是收发双方必须共同遵循的协议。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的几个按键,那可以用PT2262和PT2272担任着调制解调的问题。你现在是从无线RF遥控上加红外,那可能好办多了。
如果你的RF遥控器用的是FSK调制的话。那只要将你那遥控器发射电路前的载波信号电路找到,那部分电路的输入信号应该就是经过调制的基带信号(用F0表示)了。再将F0和F1相与非。输出的信号F2。将F2信号用三极管放大来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也可以非门输出的信号直接驱动发射二极管,可能驱动功率有限。与非门芯片可以用7400。

7. 求红外遥控开关电路

插座电路见图1。电路中采用了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化的红外线接收专头,继电器触发驱动电路属使用了一片双D触发器MC14013,本电路只使用其中一路并接成双稳态形式,D与Q相连,R、S端接地。接在R端的R3、C2阻容网络起通电复位作用,保证停电再来电时,插座处于“关”的状态。
在平时,由于接收头输出端为4.2V左右高电平,T2处于导通状态,双稳态电路的触发输入端(CLK)为低电平,Q端输出低电平,T1截止,继电器J不工作,插座无220V输出。按一下遥控器的任意键,接收头收到来自遥控器的信号,从输出端输出解调后的脉冲信号,此时输出端的电压降低,T2截止,相当于给CLK端一个瞬时高电平,Q端输出高电平,T1导通,继电器J工作,其常开触点吸合,插座输出220V电压,再按一下遥控器,插座又失电。
图2为印制板图。在制作时如发现抗干扰能力较差,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电源变压器和一体化接收头不要离得太近,以免造成干扰。接收头信号输出端与线路板的连线采用屏蔽线,并在接收头的电源和接地端之间加一只47~100μF的电容。

8. 红外遥控器原理 遥控器原理图

遥控器是一种用来远控机械的装置。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下面一起来看看红外遥控器原理以及遥控器原理图吧。


红外遥控器原理


红外线遥控系统一般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由指令键、指令信号产生电路、调制电路、驱动电路及红外线发射器组成。当指令键被按下时,指令信号产生电路便产生所需要的控制信号,控制指令信号经调制电路调制后,最终由驱动电路驱动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线遥控指令信号。


接收器由红外线接收器件、前置放大电路、解调电路、指令信号检出电路、记忆及驱动电路、执行电路组成。当红外接收器件收到发射器的红外指令信号时,它将红外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并送到前置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解调器后,由信号检出电路将指令信号检出,最后由记忆电路和驱动电路驱动执行电路,实现各种操作。


控制信号一般以某些不同的特征来区分,常用的区分指令信号的特征是频率和码组特征,即用不同的频率或者编码的电信号代表不同的指令信号来实现遥控。所以红外遥控系统通常按照产生和区分控制指令信号的方式和特征分类,常分为频分制红外线遥控和码分制红外线遥控。



1红外遥控系统发射部分


红外遥控发射器由键盘矩阵、遥控专用集成电路、驱动电路和红外发光二极管三部分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当有键按下时,系统延时一段时间防止干扰,然后启动振荡器,键编码器取得键码后从ROM中取得相应的指令代码(由0和1组成的代码),遥控器一般采用电池供电,为了节省电量和提高抗干扰能力,指令代码都是经32~56kHz范围内的载波调制后输出到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发射出940nm的红外光。当发送结束时振荡器也关闭,系统处于低功耗休眠状态。载波的频率、调制频率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不过家用电器多采用的是38kHz的,也就是用455kHz的振荡器经过12分频得到的。


遥控发射器的信号是由一串0和1的二进制代码组成的,不同的芯片对0和1的编码有所不同,现有的红外遥控包括两种方式:脉冲宽度调制(PWW)和脉冲位置调制(PPM或曼彻斯特编码)。两种形式编码的代表分别是NEC和PHILIPS的RC-5。


2红外遥控系统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是由放大器、限幅器、带通滤波器、解调器、积分器、比较器等组成的,比如采用较早的红外接收二极管加专用的红外处理电路的方法,如CXA20106,此种方法电路复杂,现在一般不采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以上所有的电路都集成在一个电路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一体化红外接收头按载波频率的不同,型号也不一样。由于与CPU的接口的问题,大部分接收电路都是反码输出,也就是说当没有红外信号时输出为1,有信号输出时为0,它只有三个引脚,分别是+5V电源、地、信号输出。



系统的设计


1单片机编码发射部分


①键盘部分

红外遥控器的发射器电路比较简单,由一个4×4矩形键盘、一个PNP驱动三极管、一个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和两个限流电阻组成。要遥控哪台接收器由键盘输入,即由键盘输入要红外遥控的地址,地址经过编码、调制后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去。

矩阵键盘部分由16个轻触按键按照4行4列排列,将行线所接的单片机的I/O口作为输出端,而列线所接的作为输入。当没有键被按下时,所有输出端都是高电平,代表没有键按下。有键按下时,则输入线就会被拉抵,这样,通过读入输入线的状态就可以知道是否有键被按下。

键盘的列线接到P1口的低4位,行线接到P1口的高4位,列线P1.0~P1.3设置为输入线,行线P1.4~P1.7设置为输出线。

检测当前是否有键被按下。检测的方法是使P1.4~P1.7输出为0,读取P1.0~P1.3的状态,若P1.0~P1.3为全1,则无键闭合,否则有键闭合。

去除键抖动。当检测到有键按下后,延时一段时间再做下一步检测判断。

若有键按下,应该识别出是哪一个键闭合。方法是对键盘的行线进行扫描。P1.4~P1.7按下面4种组合依次输出1110,1101,1011,0111,在每组行输出时读取P1.0~P1.3,若全为1,则表示0这行没有键输入,否则有键闭合。由此得到闭合键的行值和列值,然后采用计算的方法或者查表的方法将闭合键的行值和列值转换成所定义的值。

为了保证每闭合一次CPU仅作一次处理,必须去除键释放时的抖动。产生的键值放在发送数据库区,30H存放的是产生的键值,即要遥控的8位地址共1字节,31H放的是和30H中的相同的8位地址,地址码重发了一次,主要是加强遥控器的可靠性,如果两次地址码不相同,则说明本帧数据有错,应该丢弃。32H放的是00H(为了编程简单),33H放的是0FFH,一共32位数据。要发送数据时,只要到那里读取数据即可,然后调用发射子程序发送。



②载波部分


根据前面介绍的红外遥控的基本原理,红外遥控器编码调制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生成一定时间长的电平就可以。再通过一个38kHz载波调制便可以发射编码。载波的产生方法有多种,可以由CMOS门电路RC振荡器构成,或者由555时基电路构成等。

在此次设计中采用的是CPU延时,即用定时器中断完成,用单片机的T0定时产生38kHz载波。设定定时器为方式2,即自动恢复初值的8位计数器。TL0作为8位计数器,TH0作为计数初值寄存器,当TL0计数溢出时,一方面置1溢出标志位TF0,向CPU请求中断,同时将TH0内容送入TL0,使TL0从初值开始重新加1计数。因此,T0工作于方式2,定时精度比较高。根据计算,设定38KHz的定时初值,采用12kHz晶振的定时初值为0F3H,用11.0592kHz晶振时的初值为0F4H,设定好定时器中断,在中断程序中只写入取反P2.0(CPLP2.0),当要发送数据1时,前面560μs高电平发送时,先打开定时器中断,再启动定时器,允许定时器工作,延时560μs再关定时器,后面1690μs的低电平因为不发送信号,所以可以直接置P2.0高电平后,延时1690μs即可;数据0前面的560μs高电平和数据1的一样,后面560μs的低电平因为不发送信号,所以可以直接置P2.0高电平后,延时560μs即可。




2红外接收解码电路


红外遥控接收采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它将红外接收二极管、放大器、解调、整形等电路安装在一起,只有三个引脚。红外接收头的信号输出端接单片机的INT0端,单片机中断INT0在红外脉冲下降沿时产生中断。电路如图3.3所示,图中增加一只PNP三极管对输出信号放大,R和C组成去耦电路抑制电源干扰。


3遥控信号的解码算法


平时,遥控器无键按下时,红外发射二极管不发出信号,遥控接收头输出信号1,有键按下时,0和1的编码的高电平经遥控接收头反相后会输出信号0,由于与单片机的中断脚相连,将会引起单片机中断(单片机预先设定为下降沿产生中断)。


遥控码发射时由9ms的高电平和4.5ms的低电平表示引导码,用560μs的高电平和560μs的低电平表示数据“0”,用560μs的高电平和1690μs的低电平表示数据“1”,引导码后面是4字节的数据。接收码是发射码的反向,所以判断数据中的高电平的长度是读出数据的要点,在这里用882μs(560~1690μs之间)作为标尺,如果882μs之后还是高电平则表示是数据1,将1写入寄存器即可(数据为1时还需要再延时一段时间使电平变低,用来检测下一个低电平的开始)。882μs后电平为低电平则表示是数据0,则将0写入寄存器中,之后再等待下一个低电平的到来。


继续接收下面的数据,当接收到32位数据时,说明一帧数据接收完毕,然后判断本次接收是否有效,如果两次地址码相同并且等于本系统的地址码,数据码和数据反码之和等于0FFH,则接收的本帧数据有效,点亮一只发光二极管,否则丢弃本次接收到的数据。


接收完毕后,初始化本次接收到的数据,准备下次遥控接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遥控器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遥控器原理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学装修。

9. 红外发射 和接受电路的原理图

遥控接收工作原理

遥控器部分:

遥控器部分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主要就是编码IC通过三极管进行放大调变,然后将此电信号(脉冲波)经有红外发射管(940nm波长)转变为光信号发射出去。

现在国产遥控器的电路主要有:455K晶振,编码IC,放大三极管,发射管等主要几个电子原件组成,2节3V电池驱动;但目前一些国际大厂所用的遥控器,其编码IC内已包括了晶振和放大三极管,电路设计更加方便,且只需要1节电池驱动,更加环保。

(9)红外遥电路扩展阅读:

红外是红外线的简称,它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自1800年被发现以来,得到很普遍的应用,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红外的特征: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温度(-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其表面就不断地辐射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范围为760nm~ 1mm,不为人眼所见。红外成像设备就是探测这种物体表面辐射的不为人眼所见的红外线的设备。它反映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场,即温度场。

注意:红外成像设备只能反映物体表面的温度场。

对于电力设备,红外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探测被诊断设备表面的红外辐射信号,从而获得设备的热状态特征,并根据这种热状态及适当的判据,作出设备有无故障及故障属性、出现位置和严重程度的诊断判别。

为了深入理解电力设备故障的红外诊断原理,更好的检测设备故障,下面将初步讨论一下电力设备热状态与其产生的红外辐射信号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影响因素和DL500E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通信技术适合于低成本、跨平台、点对点高速数据连接,尤其是嵌入式系统.

红外线技术的主要应用:设备互联、信息网关.设备互联后可完成不同设备内文件与信息的交换。信息网关负责连接信息终端和互联网.

红外通讯技术已被全球范围内的众多软硬件厂商所支持和采用,目前主流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均提供对它的支持.红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移动计算和移动通讯的设备中.

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10. 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

这网写的是最简单的红外线遥控器

可以点:图2-97、2-98……来看图
去http://www.leyuandz.com/farc/zuijiandanhongwaifasheqi.asp上看

图2-97是红外线发射机的电路图。由图可见,它是用较少元件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输出频率由R2(100KΩ可调电阻)控制

。这些元件使输出信号的占空比值约为1:1。换句话说,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导通时间大约等于关断时间。

电阻R4控制着PH303发射二极管的输出电流,并且把这电流调在稍低于100mA。由于PH303二极管有50%的时间是断电,所以

二极管平均电流低于50mA。

图2-98是接收机电路图,PH302为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它以反向偏压的方式工作,由R1提供反向偏压,通常,流经PH302的

电流只是微弱的电流。不过,每逢它接收到来自发射机的每个红外辐射脉冲时,就有一个增强电流的脉冲流经该电路。这个脉冲

就在R1和PH302的连接点产生小电压脉冲,然后由C2耦合到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入端。

事实上,当使用遥控系统,距离、范围接近最大界限时,电压脉冲几乎峰至峰(Vp-p)值低于1mV。故此,需要有相当大的

放大倍数,才可把信号电平提升到可以控制继电器的水平。

全部都属共射极放大器、VT1、VT2、VT3提供超过40dB的电压增益,VT2只有较低的增益,这是因R0引入了负回路之故。

信号经VT2放大后,输出信号经二极管VD1、VD2整流,并由C5平滑而产生DC(直流)信号,使VT3导通。

选择元件时,关键是红外线发射、接收二极管。发射管PH303有窄角度和广角度两种规格:窄角度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指其管

芯制作时反射锥体(抛物面)角度很小,但它有很强的方向性,作用距离也较远;反之,宽(广)角度红外发射二极管作用距离

较近,但作用面积较大。

其他元件按图示选用即可。

调试比较简单,两机同时通电后,按下发射机控制开关S键,电路起振工作,微调R2电阻器,同时将PH303大致对着接收机中

PH302接收管方向。调节R2时,听到继电器吸合声就行了。由于接收机对发射频率没有特别要求,所以稍微调节R2就可使接收机中

的继电器吸合。

两机正常工作情况下,使用窄角度红外发射管时,遥控距离大于8m,角度小于30度。

此遥控器可用在儿童玩具、照相机快门遥控及家电遥控等。缺点是稳定性较差,易受其他连续光源干扰。

阅读全文

与红外遥电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cad家居模板 浏览:455
朗动导航黑屏维修多久 浏览:93
厕所门百叶窗坏了怎么维修 浏览:716
雨具品牌保修 浏览:811
华为智能手表保修时间 浏览:965
电路板电感 浏览:231
加减法电路 浏览:916
免漆家具板选什么颜色高贵大气 浏览:8
苹果保修10年是真的吗 浏览:926
国家电网网上报名注册怎么办 浏览:665
维修基金为什么没有发票 浏览:144
铃木王电路 浏览:749
心柏家具官网 浏览:53
广信手机保修多久 浏览:427
家具厂电销怎么做 浏览:943
南京家居城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浏览:849
汽车售后维修免费换件账务处理 浏览:730
k11防水砂浆可以管多少年 浏览:570
南平家电维修信息中心 浏览:828
小站哪里有暖气维修 浏览: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