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美軍航母都哪些在維修

美軍航母都哪些在維修

發布時間:2023-04-11 03:49:33

㈠ 美國航母是怎樣安排維修費的

美國航母是怎樣安排維修費的?

從美國歷代航母升級改裝的主要內容可以看出,美國對航母本身的改裝相對較小,如船型和配備的武器方面只進行小規模的改動,最重要和最頻繁的改動集中於電子設備和指控系統上。

年度艦隊現代化費用與年度計劃修理費用的波動趨勢基本一致,對於兩者相鄰近但不同步的一些峰值點,也主要是由於這些峰值點所對應的維修活動是跨年度的,且不同年度艦隊現代化費用和計劃修理費用的投資分布不同所造成的。

望採納

㈡ 美國航母都分布在世界的哪個地方

目前服役的共有11艘航母:
CVN65 企業號
CVN68 尼米茲號
CVN69 艾森豪威爾號
CVN70 卡爾文森號
CVN71 羅斯福號
CVN72 林肯號
CVN73 華盛頓號
CVN74 斯坦尼斯號
CVN75 杜魯門歲迅號
CVN76 里根號
CVN77 布希號
第五艦隊在中東的巴林
第七艦隊在東亞的日本
企業號航母母港是諾福克,部署在太平洋地區。
里歷差根號航母母港是聖地亞哥,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
布希號航母母港是諾福克,部署在大西洋地區。
林肯號航母母港是布雷默頓,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或海灣地區。
華盛頓號航母母港是橫須賀,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
羅斯福號航母母港是諾乎爛此福克,目前正在大修。
杜魯門號航母母港是諾福克,目前正在大修。
尼米茲號航母母港是聖地亞哥,部署在太平洋地區。
斯坦尼斯號航母母港是布雷默頓,部署在太平洋地區。
卡爾文森號航母母港是布雷默頓,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
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母港是諾福克,部署在海灣地區

㈢ 美國航母不作戰的時候,艦上工作人員都在幹啥

最後在來一張美女炊事員准備晚餐的照片,要「喂飽」5000多辯檔拆名官兵也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㈣ 美軍所有在役航母的資料

(CVN 65) 企業號毀御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67) 肯尼迪號 母港在佛羅里達州邁波特基地 (在不執行任務的時候用作訓練航母)
(CVN 68) 尼米茲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69)艾森毫威爾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0) 卡爾 文森號 母港為美國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
(CVN 71)羅斯福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2)林肯號 母港華盛頓州的埃弗里特
(CVN 73)華盛頓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4)斯坦尼斯號 母港在加州聖迭戈基地
(CVN 75)杜魯門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6)里根號 母港在加州聖迭戈基地

CV63)小鷹號:
為小鷹級首艦,於1961年4月服役。 主尺度:長323.6米,寬39.6米,吃水11.4米,滿載排水量83960噸。主機採用4台蒸汽輪機,209000KW,4軸推進,航速32節。續航力4000海里/30節,12000海里/20節;艦員2930名,其中軍官155名;航空人員2480名,其中軍官320名。
小鷹號航空母艦是小鷹級航空母艦首艦,1961年4月服役,常駐西太平洋執勤。該艦原是作為重型攻擊母艦設計建造的,1973年改裝為多用途航母,1987年至1991年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服役期延長15年,滿載排水量增至83960噸。 1998年7月接替退役的獨立號航母部署至日本橫須賀、常駐西太平洋。該艦由美海軍第七艦隊第五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五艦載航空聯隊,計劃於2008年退役
(CV65)企業號艦員:
3215名,其中軍官171名;航空人員:2480名,其中軍官358名;旗艦人員:70名,其中軍官25名。主尺度:總長342.3米,型寬40.5 米,吃水11.9米 飛行甲板:長331.6米,寬76.8米 滿載排水量:93970噸 航速:33節。 動力:8座威斯汀豪斯(Westing-house)A2W壓水堆,4台威斯汀豪斯蒸汽輪機,209000KW;4台應急柴油機,8000KW,4軸
企業號是美國第一種核動力航母,是小鷹級的改進和放大型。最早在島式上建里安裝了試驗用的相控陣雷達,後在1978-1992年的整修中拆除。該艦由紐波紐斯船廠建造,1958年2月4日開工,1960年9月24日下水,1961年11月25日服役。在1965年進行了燃料補給;1969年1月14日在夏威夷意外失火爆炸,尾部基本損壞,火災引發的爆炸在飛行甲板上炸開了5個洞。第二次的燃料補給是在1969-1971年。在1975年6月30日重新設計改裝為多用途航母,隨後進行了改裝以便能操作反舉拆潛飛機。1979年到1982年3月在Bremerton海軍船廠進行了燃料補給和現代化改裝。島式上建進行了重新布置,加裝了海麻雀艦空導彈。在1990年10月12日到1994年9月23日在紐波紐斯船廠大修和燃料補給。計劃服役到2013年,以後將會由CVN78取代。
美國「企業」(ENTERPRISE)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1964年,「企業」號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途中無需加油和再補給,歷時64天,總航程3萬多海里,充分顯示了核動力的巨大續航力。纖答岩它的設計和建造對美國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尼米茲級有著重要影響。1970年,他在航行了30萬海里後,第二次更換核燃料。1979——1982 年,「企業」號在進行為期38個月的現代化改裝期間,第三次更換核燃料。進入90年代,「企業」號又進行現代化改裝工程,第四次更換核燃料。經過長達3年多的工程,1995年年中重新投入使用。「企業」號1958財年的預算造價4.5億美元,首次裝填核燃料和更換核燃料分別耗資6400萬美元和2000 萬美元;最近的一次改裝工程按1990財年撥款為14億美元。企業號服役期間一直部署在太平洋艦隊。越南戰爭期間,「企業」號上的飛機參與對越南目標的轟炸,這也是歷史上核動力航空母艦第一次投入戰爭。
CV67)約翰.肯尼迪號
載員:艦員3045名,航空人員2500名
排水量:標准60700噸,滿載82650噸
船體:長327米,寬39.2米
飛行甲板:長326.7米,寬76.8米
吃水深度:11.3米
(CVN68)尼米茲號 艦長:332.9米 艦寬:40.8米,飛行甲板最寬76.8米 吃水:11.3米(CVN-71為11.8米,自CVN-72以後為11.9米)。
動力裝置:核動力,2座壓水堆,4台蒸汽輪機,4台應急柴油機,4軸推進 功率:194兆瓦(26萬馬力)航速:30節以上 續航力:80萬~100萬海里 。
主要武器裝備:3座「海麻雀」防空導彈系統,4座「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CVN-68和CVN-69為3座),3座324毫米3聯裝魚雷發射系統 搭載飛機:固定翼飛機約80架,直升機6架。
人員:艦員3184人,航空人員2800人。
肯尼迪」號航空母艦是以遇刺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名字命名,被軍界昵稱為「大塊頭約翰」。冷戰時期,「肯尼迪」號第一次海外執行任務就是到地中海地區遏制蘇聯的勢力擴張。1989年,美國與利比亞交惡,從「肯尼迪」號起飛的F一14戰斗機擊落了兩架利比亞米格--23戰斗機。它參加過的最為重大的海外軍事行動是20世紀90年代的「沙漠盾牌」和「沙漠風暴」。當時它率領一個航空母艦戰斗群從地中海進入紅海,並成為美軍「紅海戰斗部隊」司令的旗艦。
設計「肯尼迪」號航空母艦本來足作為「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建造的,但是由於當時反艦導彈的出現使得大型艦船很容易受到反艦導彈的攻擊,在美國國會的壓力下,「肯尼迪」號不得不改為噸位更小、造價更低廉的常規動力航母。直到越戰爆發後,美國才批准建造更大的「尼米茲」級。
影響「肯尼迪」號是「sl-,鷹」級航母的最後一艘,編號CV67。按照計劃,「肯尼迪」號將於2005年到弗吉尼業州諾福克海軍基地接受第二階段的維護,然後將繼續服役到2018年。
(CVN69)艾森豪威爾號
載員: 艦員3105名,航空人員2885名,海軍陸戰隊72名
排水量: 標准81600噸,滿載91487噸
船體: 長332.2米,寬40.8米
飛行甲板: 長335.6米,寬77.1米
吃水深度: 11.3米
武器裝備: 3座8聯裝"海麻雀"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3座"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SPS-49對空搜索雷達
艦載飛機: 75架 F-14"雄貓"戰斗機,F/A-18"大黃蜂"戰斗/攻擊機,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E-2C"鷹眼"預警機,S-3"海盜"反潛飛機,飛機彈射器2台
動力裝置: 2座核反應堆,4台蒸汽輪機
推進功率: 20.9萬千瓦
最大航速: 30節
「艾森豪威爾」號航空母艦1977年10月18日編入大西洋艦隊服役,母港為諾福克,
其艦載航空兵為第7艦載機聯隊。該母艦的主要攻防武器是80餘架各型艦載機,除此之
外,還裝各有導彈和火炮武器。導彈武器主要有3座八聯裝MK29型北約「海麻雀」對空
導彈發射裝置,該型導彈用半主動雷達尋的,射程14.6千米,速度2.5馬赫在「尼米茲」
號和「艾森豪威爾」號上,裝有3座MK15型「火神」「密集陣」6管20毫米口徑近防武
器系統,在「卡爾·文森」及其後續艦上,則裝有4管MK15型「火神」/「密集陣」近
防武器系統。其射速為3000發/分,射程1.5千米。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盡管各不相同,但大體一致。以「艾森豪威爾」號
為例,其艦載航空兵為第7艦載機聯隊。其編成是:第142和143戰斗機中隊,24架F-
14A「雄新」戰斗機;第12和66輕型攻擊機中隊,24架「海A」攻擊機;第65中型攻擊
機中隊,10架A-6E「入侵者」攻擊機加上4架KA一6D型加油機;第121空中預警中隊,
4架E-ZC「鷹眼」空中預警機;第132電子戰中隊,4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第
31空中反潛中隊,10架S-3A「北歐海盜」反潛飛機;第5直升機反潛中隊,6架SH-3G
/H「海王」反潛直升機。
在紐波特紐斯船廠進行了歷時4年、耗費250億美元的全面檢修改造後,「艾森豪威爾」號於3月25日返回諾福克海軍基地,開始海試。
「艾森豪威爾」號是第2艘接受這種大修的「尼米茲」級航母,維修工作包括為航母反應堆換料、對艙室進行廣泛的現代化改裝並為水下下艦體噴塗新塗料,飛行甲板、彈射器、作戰系統和島式上層建築也進行了大量的升級工作,上層建築的最上面2層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1部新的天線桅桿,這將為航母提供更好的雷達能力
CVN70)卡爾文森號
「卡爾.文森」號核航空母艦:為尼米茲級的第三艘,於1982年2月服役, 曾參加海灣戰爭。
艦長 332.9,寬40.8米,飛行甲板寬76.8米 ,吃水11.3米,標准排水量81600噸,航速30節以上 ,可載各型飛機近百架。
(CVN71)提奧多.羅斯福號
載員: 艦員3500名,航空人員2500名,海軍陸戰隊72名
排水量: 標准73973噸,滿載96386噸
船體: 長332.8米,寬40.8米
飛行甲板: 長335.6米,寬77.4米
吃水深度: 11.9米
武器裝備: 3座8聯裝"海麻雀"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4座"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SPS-49對空搜索雷達
艦載飛機: F-14"雄貓"戰斗機20-28架,F/A-18"大黃蜂"戰斗/攻擊機24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 E-2C"鷹眼"預警機,S-3"海盜"反潛飛機,飛機彈射器4台,ES-3A電子偵察機,SH-60F/HH-60H「海鷹」反潛直升機
動力裝置: 2座A4W核反應堆推進功率: 20.9萬千瓦 最大航速: 35節
<U>[font color=#0000cc][/font]</U>
CVN72)亞伯拉罕.林肯號
林肯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5號艦,隸屬於Pacific Fleet。林肯號(CVN-72)於1984年11月3日開工,1988年2月13日下水,1989年11月服役。林肯號是以帶領美國走過南北戰爭的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為名,是美國海軍第二艘使用這名字的船艦,第一艘林肯號是1960年時下水的華盛頓級核動力彈道潛艇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 SSBN-602)。
龍骨安放: 1984年,11月3日
完工下水: 1988年,2月13日
服役: 1989年,11月11日
狀態: 服役中
級別: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排水量: 104,112噸(滿載)
全長: 1,092呎(333公尺)
舷寬: 134呎(41公尺)
最大甲板寬: 252呎(77公尺)
吃水深: 42呎(12.8公尺)
航速: 30節(56km/h)
乘員: 6,075人(軍官200人)
武裝: 3x 海麻雀導彈發射器、4x 20mm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艦載機: 90架
(CVN73)喬治.華盛頓號
載員: 動力裝置: 2座A4W核反應堆,4台蒸汽輪機 推進功率: 20.9萬千瓦 最大航速: 35節 艦員3500名,航空人員2500名,海軍陸戰隊72名
排水量: 標准73973噸,滿載102000噸
船體: 長332.8米,寬40.8米
飛行甲板: 長335.6米,寬77.4米
吃水深度: 11.9米
(CVN74)約翰.史坦尼斯號
「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
「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在「尼米茲」家族排行第七,為紀念為美國海軍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參議員約翰·斯坦尼斯而命名。該艦於1991年3月開工建造,1993年11月正式下水,1995年6月開始服役於美太平洋艦隊。
「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和「生命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堪稱「尼米茲」家族中的佼佼者,能執行攻擊和反潛等多項任務,在美軍20 世紀末的一系列軍事活動中顯得異常活躍。不過,由於「斯坦尼斯」號「花錢如流水」,也遭到不少非議。「斯坦尼斯」號航母戰斗群的全部采購費高達150億美元,從其開始建造到最後退役,共需經費約330億美元,其中還不包括航空母艦的現代化改裝和報廢等花費,即使對美國這樣的世界首富,也是不小的負擔。
用途: 核動力多用途航空母艦
艦艇名稱:斯坦尼斯
艦艇級別: 尼米茲
編號: CVN 74
動力裝置:核動力,2座壓水堆,4台蒸汽輪機,194000 千瓦;4台應急柴油機,8000千瓦,4軸推進型
寬: 40.8米
吃水: 11.9米
總長: 332.9米
航速: 30節以上
開工日期: 1991年
下水日期: 1993年 正式服役:1995年
艦載飛機:78 架
F-14D雄貓: 20架
F/A-18: 36架
EA-6B徘徊者: 4架
E-2C鷹眼: 4架
S-3B北歐海盜: 6架
ES-3A: 2架
SH-60F直升機: 4架
HH-60H海鷹直升機: 2架
「斯」艦動力裝置為2座通用電氣公司的A4W/A1G壓水堆和4台蒸汽輪機,反應堆熱效率為25.6%,每個反應堆驅動2台蒸汽輪機,總功率高達26萬馬力,最高航速30節,燃料可持續使用15年,續航力可達80萬-100萬海里,自持力為90天。它配備的是最新型的C-13-2型彈射器,在直角甲板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座。4座彈射器如果同時使用,在1分鍾內可將8架飛機送上天。斜角甲板著艦區設有4道攔阻索和1道攔阻網,飛機回收間隔是35-40秒1架。 機庫長208米,寬33米,高約8米。將飛機從機庫運送到甲板再到起飛,可在15-20分鍾內完成。它現在配備的是美軍的「標准型」艦載機聯隊,總數有80架左右,但在緊急情況下的載機可達100架。
「斯」艦裝有3座「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和4座「密集陣」近防系統。其電子設備為:對空為SPS-49(V)5和SPS-48E(V)(三座標)雷達;對海為SPS-67V雷達;導航雷達為LN-66;火控雷達為MK-99。電子對抗為4座MK-36干擾箔條發射器和SLQ-36拖曳式魚雷誘餌。
「斯」艦的生存力極強,艦體除設有若幹道縱向隔艙外,還有23道水密橫隔壁和10道防火隔壁。艦體和甲板採用高彈性鋼,可以抵禦穿甲彈的攻擊。在艦的兩舷設有隔艙系統,彈葯庫、機艙等重要部位的頂部和兩側還裝有63.5mm厚的「凱芙拉」裝甲。艦上設有30個損管隊,設有泡沫消防裝置。泵設備能在20分鍾內調整艦體15度橫傾。 「斯」艦編制人員為5984人,其中航空人員為2800人,它有6410個床鋪、544張辦公桌、813個衣櫃、924個書架、543個公文櫃、5803把椅子和29814個照明燈,艦上還設有數十個倉庫,有郵局、電台、電影院、百貨商店、照相館、洗衣房、醫院等各種生活設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斯坦尼斯」號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海上城市」。
「斯」艦的作戰能力是很驚人的,其艦載機所能控制的空域和海域可達上千公里,其自身一晝夜機動也有500海里。它的艦載機可以24小時不停頓地進行戰斗巡邏,每天可出動200多架次的飛機,其載機比例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以適應不同作戰任務的需要。
CVN75)亨利.杜魯門號
載員: 艦員3500名,航空人員2500名,海軍陸戰隊72名
排水量: 標准73973噸,滿載105500噸
船體: 長332.8米,寬40.8米
飛行甲板: 長335.6米,寬77.4米
吃水深度: 11.9米
武器裝備: 3座8聯裝"海麻雀"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4座"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SPS-49對空搜索雷達
艦載飛機: F-14"雄貓"戰斗機,F/A-18"大黃蜂"戰斗/攻擊機,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E-2C"鷹眼"預警機,S-3 "海盜"反潛飛機,飛機彈射器4台
艦載航空燃料: 9000噸
動力裝置: 2座A4W核反應堆,4台蒸汽輪機
推進功率: 20.9萬千瓦
最大航速: 35節
羅納德.里根號正在海試即將加入美國海軍服役 「里根」號航母以美國第40任總統的名字命名,是「尼米茲」級航母的第9艘,也是第一艘以健在的總統名字命名的航母,「尼米茲」級航母全部在紐波特紐斯船廠建造。「里根」號航母於1998年2月12日鋪設龍骨,2001年3月4日命名,將於2003年6月交付美海軍。
自第一艘「尼米茲」級首艦「尼米茲」號1975年加入美海軍以來,技術人員不斷進行技術革新,「里根」號航母採取了數十項先進技術和革新措施。包括全新設計的島式上層建築、球鼻艏、高度集成的艦載系統,另外,還比該級前幾艘艦設置了更多供女兵使用的設施。
「里根」號水線以上有20層樓高,333米長,與帝國大廈的高度相當,該艦排水量95000噸,其飛行甲板面積為21780平方米,艦上鋪設了700萬213萬米長的電纜,能夠容納6000人和80架飛機。

㈤ 美軍航母不夠用,杜魯門號發生故障,東海岸已無航母可部署

雖然美國的航母艦隊遍布全球,但是因為杜魯門號發生故障,目前美國正面臨著沒有航母可以在東海岸部署的窘境

目前只知道杜魯門號的電力碧伏臘問題的嚴重性,其他的情況正在查看,不得而知。可是一旦「杜魯門」號不能得到及時修理並調整好狀態,那麼只能依靠唯一可以被部署的航母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號,可這必將會影響到美海軍的策略,美方應該會進行調整,不會讓自己陷入這樣一個兩難的困境

㈥ 美國航母大全

2010最新的情況和歷史演變:

美國海軍下轄2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分6個艦隊。共11艘是10艘尼米茲級的核動力航母加企業級的核動力企業號。航母是要保養的,會有一定的相互輪換。根據情況在各個地區保持一定的航母。下面具體點

一、艦隊的演變:

美國剛剛建國就建立了海軍,然後逐漸發展壯大為6支分艦隊,到19世紀末,對大海軍狂熱的西奧多.羅斯福按照馬漢的集中兵力意見,把6個分艦隊合並擴充為了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著名的大白艦隊)。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2年,為便於統一指揮,兩艦隊精簡合並為美國艦隊。1941年2月1日,為了應對日德,根據1940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兩洋海軍」法案,美國海軍艦隊進行了重新編組。分別逐步組建了第1、3、5、7、9及2、4、8、10、12各5個作戰艦隊。地中海的幾支小分隊在1948年造成第6特混艦隊,1950年,改為第6艦隊。

二戰結束後,為適應冷戰期間美蘇大者祥艦隊對抗的需要,美軍各艦隊進行了大力度的壓縮和整編。最終,太平洋艦隊只是保留了3,7兩個艦隊,大西洋艦隊保留拉2,6兩個艦隊。

冷戰後,世界形式變化了,1995年7月1日,重建了第5艦隊,為了波斯灣的利益。2008年,重建了第4艦隊,其主要是為了對付拉美左翼和爭奪非洲,儲備未來新裝備替換下來的裝備。這樣,經過力量結構的調整,後冷戰時代的格局基本穩定,它將保持一定的時期。即太平洋艦隊下轄3,5,7艦隊,大西洋艦隊下轄2,4,6艦隊。

其范圍分別是:

第二艦隊美國東海岸,大西洋北和北冰洋——東家門

第三艦隊美國西海岸,太平洋東部——西家門

第四艦隊大西洋南部——後院(非洲潛力能源基地)

第五艦隊印度洋、波斯灣、紅海——能源基地

第六艦隊地中海、黑海.——貿易通道(歐洲經濟)

第七艦隊西太平洋.——貿易通道(東亞經濟)

二、航母數量演變

2007年8月1日,約翰•F•肯尼迪」號退役;2009年1月31日小鷹號退役,至此,美國海軍擁有的航母已全部為核動力航母,加上近期服役的布希號和重返的企業號,剩下10艘尼米茲級的航母和1艘企業級的企業號航母(進行了2年維修,2010年重返大洋)。基本達到了———保持12艘大型航母編隊的要求,是美國國防部為「打贏兩場幾乎同時發生的戰區戰爭」而確定的最低標准。下一代新型的福特級航母,預計最快會在2014年時開始服役。

現役的11艘艦坦森分別是:

企業號、尼米茲號、艾森豪威爾號、羅斯福號、杜魯門號、卡爾文森號、林肯號、華盛頓號、斯坦尼斯號、里根號、布希號。

三、航母分別部署在哪幾個艦隊?

應該先了解母港,母港是基本不變的,但航母會有一定的調整。

㈦ 航母要做哪些保養

一艘航母在一個給定的周期內,分為三種狀態:部署狀態、保養狀態和非部署可用狀態。除了部署狀態,航母處於其它狀態的時候都需要返回基地。 返回時,艦載機飛回各自航空站,而航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進行保養,因為要維持航母的正常運轉就需要進行持續性和周期性的保養。 航母的保養可分兩類。一類是小修,主要是針對航母的一些部位,比如作戰飛機升降機、飛行甲板防滑層和機庫隔間等,進行整修,或對受到海水腐蝕的表層重新塗漆,更換損壞的閥門,電纜等,以確保航母在未來一段時間里能夠正常使用。這屬於「小打小鬧」,並不「傷筋動骨」,更不涉及高技術領域,耗資從幾百萬到幾千萬美元不等。還有一類則屬於大修,比如後文將要提到的DPIA和RCOH,耗資從幾千萬美元到數億美元甚至幾十億美元不等。大修一蠢清般涉及航母重要部位或者核心技術,如航母動力系統、電子戰、武器發射和通信等領域,這些工作有時還需要航母返回建造船廠。 那麼航母在基地是如何進行保養的呢?美國擁有航母的數量毋庸置疑為世界第一,因此它的維修保養計劃也最為標准,我們便以其為例來說明吧。 美國航母保養周期的演變 在過去的20餘年裡,美國海軍對航母的使用和保養周期進行過數次調整,從較早的「工程作戰周期」(EOC)到後來,的「增量保養計劃」(IMP),再到「艦隊反應計劃」提出後的IMI,改良方案,每艘航母的一個使用和保養周期由最初的21個月、24個月,增加到目前的27個月甚至更長。 制訂最優的航母使用時間表,管理部門需要充分考慮三方面因素:海外部署航母,形成前沿存在力量的需要;使航母進入休整狀態,並保持隨時可用狀態的需要;對航母進行保養的需要。這三個方面是一種「零和」的關系,某一個方面的改進必然會導致對另外一方面的負面影響。 「工程作戰周期」(EOC)的概念是根據常規動力航母的特點設計的。在一個EOC周期內,航母的使用期為18個月,根據美國海軍的政策規定,每次航母連續部署的時間不能超過6個月,其它時間主要進行休整和訓練。 在第1個使用期結束後,航母將進入為期3個月的「選擇性有限修理期」(SRA);在第2個使用期結束後,進入為期5個半月的「入塢選擇性有限修理期」(DSRA);此後再重復個使用期及SRA保養,並在完成第4個使用期後進行為期18個月的「整體大修」(COH),此後再重復這種SRA-DSRA-SRA-COH的循環。所不同的是,在第二個該循環結束後,即航母完成第8個使用期接受第2次「整體大修」時,所需要的時間由第1次的18個月增加到24個月。這是因為在船廠修理期間,所需要的工時和勞動量隨著航母服役年限的增加而提高。也就是說,航母大約每7年就要進行一次將近2年的大修,在此期間無法進行訓練和部署。 對於常規航母,這個計劃還無可厚非,而當1975年「尼米茲」號服役後,不適應性在數年後就逐漸顯現,主要表現在對航母作戰狀態和使用成本方面的負面影響。冗長的保養周期造成了航母工作人員的更替,使他們難以在航母恢復使用之前始終保持熟練的技能與此同時,浩大的保養和改裝工作不僅對船廠造成了壓力,也導致了核動力航母擁有成本的大幅上漲。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美國海軍在1994年引入了航母「增量保養計劃」(1MP)該計劃保留了EOC概念中以18個月作為一個使用期的方案,但增加了航母後方保養的頻率,即在第1個和第2個使用期後,航母均需要進入為期6個月的「計劃內增量修理期」(PIA),相對於3個月的SRA,保養確實增量了。在第3個使用期後進入為期10個半月的「計劃內入塢增量修理期」(DPIA,相帶昌前對於5個半月的DSRA)。由此形成一個PIA-PIA-DPIA的循環。當這一循環進入到第四個周期,10個半月的DSRA就將改為為期3年的「換料和整體大修」(RCOH),通常,一艘航母在此時的服役時間已經接近23年左右(實際執行過程會與計劃有些許出入),在經過RCOH後還能繼續服役23年。 需要說明的是,隨著服役時間的增長,對保養的要求也逐迅升漸增加。為此,在IMP概念下,第2次PIA和DPIA所需的工作量較第一次均增加15%,並以此類推,但每次保養所需時間盡量保持不變。 在「增量保養計劃」概念下,一艘航母在進行「換料和整體大修」前後各有12個使用期,每個使用期進行一次部署從總的部署時間和保養時間來看,「增量保養計劃」與「工程作戰周期」相差無幾但與後者相比,「增量保養計劃」的優勢在於將航母的後方保養工作更加分散地分布於航母的服役期內,從而提高了整個美國航母艦隊的總體可用狀態和艦艇本身的物理狀態,有利於提高航母艦隊的戰備水平。

㈧ 航母上都配備有哪些作業車輛,分別起什麼作用

航空母艦因為體積大、功能全、部署周期長而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浮動的海上城市」,而事實也確實如此,航母上的設施齊全程度,已經足以和一座小城市相媲美了。在城市中,各種各樣的車輛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在航母上,同樣有各種各樣的車輛來維持航母的正常運轉,這些車輛被統稱為航母特種輔助車。

「尼米茲」號航母上的飛行甲板清掃車

飛行甲板清理車和行駛在城市街道中的環衛車輛機構基本一致,都是由噴水裝置、清掃裝置和吸塵裝置組成,只不過它們的結構和體積都要比環衛車更加緊湊,功能也更為強大,例如美軍航母上的飛行甲板清理車還裝有吸鐵器,可以吸起掉落在甲板上的螺絲釘等細小零件,以免它們被吸進艦載機進氣道,危害艦載機的起降安全

㈨ 美國的所有航母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CVN 65) 企業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68)尼米茲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69)艾森毫威爾號 母港為美國弗戚檔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0) 卡爾 文森號 母港為美國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 (CVN 71)羅斯福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2)林肯號 母高告亂港華盛頓州的埃弗里特
(CVN 73)華盛頓號 母港為日本的橫須賀軍港
(CVN 74)斯坦尼斯號 母港在加州聖迭戈基地
(CVN 75)杜魯門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6)里根號 母友攜港在加州聖迭戈基地(CVN 77)布希號 目前停靠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補充一點:還有「小鷹號」和「肯尼迪號」兩艘常規動力的航母,但是都已經退役封存,處於戰爭儲備狀態。(戰爭儲備:就是在和平時期封存在軍港裡面或當航母訓練艦使用,在爆發戰爭的時候再投入現役)

㈩ 美國的航空母艦一年的維修費用高嗎

俄2003年 國民生產總值約為9000億美元,其軍費開支116億美元,2004年軍費預算為138.0 4億美元。而據俄海軍專家估算,建造一艘航母則需要幾十億美元,每年維護費用 也得10多億美元。
了解美國的國防開支,首先要區分國防費與軍費兩個概念。簡單地講,前者系指一個國家所有與國防有關的開支費用,後者專指軍事部門的費用支出。「尼米茲」級航母為美海軍現役的最先進航母,共有10艘。據估算,以該級航母為例,如果按服役30年計算,每艘航母維持費用為111億美元,艦上90架兩代艦載機的采購和維護費用為198億美元,導彈驅逐艦、導彈巡洋艦等護航艦艇的費用為67億美元,油、水和食物的費用為55億美元。粗略算下來,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全壽命期間的費用高達430多億美元,若按20%的通貨膨脹率來計算,將近600億美元,年均耗資20多億美元。
印度計劃自主建造可搭20架垂直起降飛機的輕型航母,預算價格就超過8億美元,義大利前不久下水的一艘可搭20架直升機的輕型航母,造價超過10億美元,英國計劃建造兩艘新一代輕型航母,預算超過65億美萬,而美國新下水的「里根」號航母,據說造價超過48億美元。而且航空母艦需要眾多驅逐艦、護衛艦、潛艇以及補給船為其提供保護,這樣一來,如果要建造整支航母編隊,至少需要50-80億美元打底兒(因為以中國的條件,建造太小的輕型航母無法起到威攝作用)這里還沒計算價格昂貴的幾十架艦載機。
中國2004年的軍費總額也不過2000多億人民幣。每年至少二三十億的航母的維護費用以60億美元作為預算的話,那麼折算成人民幣就是500億人民幣。
航母被稱為「吞金怪獸」毫不為過。

閱讀全文

與美軍航母都哪些在維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博世cp22油泵維修視頻 瀏覽:265
聯想電腦廠家電話號碼是多少 瀏覽:572
沈陽cD機維修點 瀏覽:56
蘇寧安裝維修服務中心 瀏覽:62
紅石木傢具客廳掛什麼畫 瀏覽:87
小米電話手錶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374
iphone4s深圳維修點 瀏覽:452
套口機維修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539
山西環保防水劑怎麼樣 瀏覽:58
驪威變速箱維修視頻 瀏覽:290
2019閱兵車輛維修保障視頻 瀏覽:743
蘭州智能電視維修中心 瀏覽:314
史密斯熱水器售後維修熱線 瀏覽:216
傢具廠多少錢能開 瀏覽:816
山東國家電網會計待遇怎麼樣 瀏覽:512
昭通哪個地方傢具最便宜 瀏覽:377
成都戴爾電腦維修點 瀏覽:285
如何甄別蘋果官換機和翻新機 瀏覽:171
唐海手機維修店有哪些 瀏覽:496
汽車維修行屬於什麼用地性質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