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聖索菲亞大教堂到哈爾濱中央大街怎麼走
公交線路:136路,全程約1.3公里
1、從聖索菲亞大教堂步行約540米,到達市一院站
2、乘坐136路,經過2站, 到達中央大街站(也可乘坐114路、132路、53路)
B.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怎樣的
聖索菲亞大教堂始建於1907年,是目前中國保存較為完整的拜占庭式建築,在1997年就更名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但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地遊客,更願意稱它為「聖索菲亞大教堂」。
這座教堂較為引人注目的部分是那飽滿而巨大的洋蔥頭式大穹頂,這種典型俄羅斯建築風格的屋頂形式,宏偉壯觀,可以同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相媲美。教堂的牆體採用清水紅磚,大穹頂周圍是四個大小不同的帳蓬頂,四個頂下的樓層之間有樓梯相連,整個教堂前後左右有四個門出入。
教堂改建成藝術館後,進行了內部改建,通過展示近千幅圖片和城市規劃沙盤,反映了名城哈爾濱的歷史、現狀與未來。不過改建後,原有的格局被改變,作為教堂的功能也已經消失了。
教堂前的廣場有「廣場鴿」,還設有大型音樂噴泉,有很多人喜歡在這里拍婚紗照。與白天相比,教堂的夜景更美麗,每當夜幕降臨時,在燈光的襯托下,教堂越發顯得雄偉神秘,充滿異國情調。而在冬季,漫天飄雪時,雪中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宛如童話里的城堡,十分夢幻。
C. 哈爾濱道七里道街道聖索菲亞大教堂
公交線路:23路,全程約874米
1、從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乘坐23路,經過1站, 到達建築藝術廣場站
2、步行約180米,到達聖·索菲亞教堂
D. 哈爾濱的地標性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為什麼是歐洲的上世紀風格建築
很多人看多了歐美電影,對西方的大教堂、落滿大理石廣場的白鴿、音樂噴泉等充滿嚮往,於是很多人都想著攢錢去一趟歐洲遊玩,欣賞一番歐洲的上世紀風格建築,體驗漫步西方街頭的感受。
E. 聖索菲亞教堂
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概況
從火車站坐101 103路車 在哈一百站下車 就看到了 或打車 9元錢搞定
聖·索菲亞教堂。是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該師撤離後,隸
屬哈爾濱的東正教會。1907年,由俄商伊·費·赤斯嘉科夫出資6萬盧布在隨軍教堂基礎上重新建一座木製教堂(現已毀)。由於教徒數量增加,1923年又舉行了第二次重建典禮,1932年落成並保留至今。
該教堂是由俄國建築師克亞西科夫主持設計。樣體為磚石結構,建築平面呈希臘十字方式布置。建築面積721平方米。整個教堂分成四層,高度53.35米。
該教堂基本屬於拜占庭風格。主穹頂、鍾樓又有俄羅斯傳統的「帳篷頂」、「洋蔥頭」的造型。
聖·索菲亞教堂以它恢宏氣勢矗立於哈爾濱,曾經是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築。今天,它倍受人們愛護,1986年,市政府將其列為一類保護建築;1996年又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教堂壁畫「最後的晚餐」
教堂吊燈
索菲亞教堂內輝煌壁畫
索菲亞教堂外景
耶酥受難像
索菲亞教堂外景
聖·索菲亞教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始建國土一九零七年三月,是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的隨軍教堂。一九一二年改建成磚木結構教堂。一九二三年九月二七日,聖·索菲亞教堂易地現址進行第二次重建,由俄羅斯建築師克亞西科夫設計,歷時九年,一九三二年一一月二五日落成。
建成後的聖·索菲亞教堂深受拜占廷式建築內格影響,富麗堂皇,典雅超俗,宏偉壯觀。它的建築平面為東西向拉丁十字,牆體全部採用清水紅磚,通高五三點三五米,建築面積七二一平方米。
聖·索菲亞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爾濱市近代歷史的重要珍跡,一九八六年被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列為一類保護建築。一九九六年一一月,聖·索菲亞教堂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保護國家歷史文物,一九九七年六月,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決定對索菲亞教堂廣場實施綜合整治。修復後的聖·索菲亞教堂,高聳入雲的金色十字架與紅磚綠頂相輝映,顯示出教堂主體巍峨壯美的氣勢,休閑椅、綠地環繞。襯托出教堂廣場的表靜謐安祥;每到夜晚,歐式庭院燈放出淡淡柔光宛若一籠輕紗.
F. 哈爾濱聖索非亞大教堂的歷史
聖索菲亞教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是以前修建的隨軍教堂。同年,由俄國茶商出資,在隨軍教堂基礎上修建的一座全木結構教堂。四年以後,人們又在木牆外部砌一層磚牆,從而形成磚木結構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聖索菲亞教堂弟二次重建,歷時9年,於1932年11月25日落成。建成後的聖索菲亞教堂深受拜占庭式建築風格影響,富麗堂皇。教堂通高53.25米,建築面積721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正是由於這樣的多次修建,聖索菲亞大教堂才變得典雅超俗,宏偉壯觀,擁有十分典雅、氣派的風格。
1986年,市政府將其列為一類保護建築。199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聖索菲亞教堂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1997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對教堂按原設計進行了全面整修,闢建廣場7000平方米,光大了這一重點保護建築的藝術風貌。哈爾濱建築藝術展館原是索菲亞教堂,是以前修建的隨軍教堂。該教堂是由俄國建築師克亞西科夫主持設計。樣體為磚石結構,建築平面呈希臘十字方式布置。建築面積721平方米。整個教堂分成四層,高度53.35米。該教堂基本屬於拜占庭風格,主穹頂、鍾樓又有俄羅斯傳統的「帳篷頂」、「洋蔥頭」的造型。索菲亞教堂以它恢宏氣勢矗立於哈爾濱,是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築。今天,它倍受人們愛護。作為建築藝術博物館,它已成為哈爾濱一處獨特的景觀,成為市民和國內外遊人欣賞建築藝術和休閑娛樂的場所。
G. 哈爾濱教堂的歷史有資料嗎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
公元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的建成通車,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也侵入了哈爾濱。沙俄為了穩定遠離家鄉士兵的軍心,於1907年破土動工建造聖索非亞教堂,當年一座全木結構的教堂落成,用作該步兵師的隨軍教堂。1923年9月27日,聖索非亞教堂舉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禮,經過長達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麗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築精品竣工落成。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位於東北第一大城市黑龍江哈爾濱市道里區透籠街、地段街、兆麟街、石頭道街之間,是原俄國遠東地區現存最大的東正教堂,通高53.35米,佔地面積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築的典型代表。現存的磚石結構教堂建於1932年。1996年11月,該教堂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6月,教堂被修復並作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向公眾開放。
H.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現在還能去看嗎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在參觀時間是可以參觀的。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開放時間為早8:30-晚17:30。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始建於1907年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為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築。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一類保護建築;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座教為庭式建築,中央一座主體建築有個標準的大穹窿,紅碑結構,巍峨寬敞。通高53.35米,佔地面積721平方米。
(8)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維修到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聖索菲亞大教堂修建於1907年3月,開始僅為沙皇俄國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為一座木質建築。四年後進行擴建,在木牆外部砌一層磚牆。隨著哈爾濱俄羅斯人的增加,特別是十月革命後,白俄難民大量湧入,到20年代時,哈爾濱的俄羅斯人已達十萬。
為了滿足他們的信仰需求,教會於是在1923年9月對教堂進行翻建,歷經九年時間,於1932年11月25日落成。這座教堂通高53.35米,佔地面積721平方米,可容納2000多人,為遠東最大的東正教教堂。
I. 哈爾濱索菲亞教堂有什麼攻略
哈爾濱索菲亞教堂就是俄羅斯風格的建築,拜占庭式建築的外觀獨特可以拍照。有許多廣場鴿可以投喂,買門票可以進去看看內部陳設,有百年前的哈爾濱市老照片展出,但沒有什麼宗教儀式可以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