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鏡頭跑焦怎麼維修

鏡頭跑焦怎麼維修

發布時間:2022-09-05 14:25:44

Ⅰ 鏡頭跑焦怎麼修

鏡頭跑焦, 通常使用機身微調功能來矯正
如果你的機身沒有此功能, 或者微調幅度無法補償的話
那麼這顆鏡頭就是有質量問題的, 可以送回原廠進行矯正.
自己DIY是無解的.

Ⅱ 鏡頭跑焦脫焦怎麼辦

鏡頭脫焦,是對焦沒對好,需要提高對焦的水平和認真程度。鏡頭跑焦,則是器材的質量問題,或者是鏡頭與相機不匹配,有的可以用機身的跑焦微調,能適當糾正,大部分則沒辦法解決,只有避開容易跑焦的光圈等設定數值范圍使用。
希望採納。

Ⅲ 5d2跑焦如何解決

跑焦的原因主要有這么幾種:
1、手持不穩,快門速度在安全值范圍內。通常拍攝靜止對象的安全快門速度至少應該在 1/焦距 秒內,例如85mm焦距的鏡頭,安全快門的速度就應該至少要有1/85秒。如果是拍攝運動物體,那麼安全快門的速度就需要更高。雖然相機上三腳架可以保持相對平穩,但卻不方便對焦運動的物體,焦距越長,安全快門的速度最快,也越容易因為追不上被攝對象而跑焦甚至失焦。所以為了達到安全的快門速度,可以適當地加大光圈,或者調高ISO值,以期找到最佳效果的組合。
2、景深過淺,未把被攝對象置於焦平面內。特別是在使用大光圈的定焦鏡頭時,這種情況尤為突出。過分追求背景虛化的油膩感,光圈選擇過大,景深太淺,會導致被攝對象的眼睛雖然拍清晰了,但鼻子卻糊了。手持相機時輕微的前後搖擺,或者模特身體的輕微晃動都會造成失焦。拍人像時不必過分追求背景虛化,一個恰當的光圈值可以得到更理想的景深效果,把人像拍清晰才是最優先的選項。
3、相機與鏡頭的匹配需要調校,除去上面兩種情況的可能,那麼就需要對相機或鏡頭進行對焦微調了。一般高檔的相機中都會有焦距微調的菜單選項,需要配合調校的掛圖和校準測量工具進行。有些鏡頭廠商還推出了可供鏡頭調校的配件,用戶可以自己對鏡頭進行對焦微調。或者也可直接送到鏡頭廠商的客服中心進行調校。

Ⅳ 佳能紅圈135/2鏡頭跑焦怎麼辦

鏡頭跑焦,用戶自己是沒招的……
只能把鏡頭拿到官方售後那裡,進行檢測,然後再進行校準。
這樣,就能把跑焦的問題解決掉了。
這項業務,是否在官方質保的范圍之內……事先可以咨詢清楚。這樣,可以有備而來。

Ⅳ 適馬100一400鏡頭E卡口鏡頭對焦合焦時平面跑焦怎麼解決

跑焦,解決方法就是兩個:
1、升級固件。
2、調整鏡頭或者機身。
這兩個方法,都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調整鏡頭和機身,非專業人士根本做不了……
所以,聯系售後解決吧……

Ⅵ 鏡頭焦點偏移

鏡頭焦點偏移

鏡頭焦點偏移。焦點偏移可能是許多小夥伴們經常遇到的問題,明明已經對焦了卻又排出了模糊的照片。可能是相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那麼是什麼問題呢?以下是鏡頭焦點偏移的參考

鏡頭焦點偏移1

1,焦點前/後移

單反可能會因為使用材質磨損或原廠設計誤差的關系,造成鏡頭焦點、機身內AF模組與感光元件間的距離產生偏差,導致移焦。因為與鏡頭焦點有關,因此有的機身也是會因搭配不同的鏡頭而產生移焦現象。

一般單反相機運作,光線進入鏡頭後,一般可簡化為三條路線,圖中L1透過反光鏡,反射通過對焦屏,並在五棱鏡中折射入觀景窗後的人眼中;L2則是後來按下快門曝光時,反光鏡翻起直接通向感光元件的光路;L3是在半按快門時一部分光線由副反光鏡導向自動對焦模組進行對焦。理論上,L1、L2、L3路徑長度相同時才是最佳狀態,半按快門對焦時判斷的對焦處,的確在觀景窗內看起來也是清晰的,於是在按下快門後曝光後,結果也一樣是清晰的。

而移焦的狀況,則是3條路徑長短不一時。當L1的長度和其他兩者不同時,即便相機確實對到焦,但觀景窗看起來卻是模糊的;當L2不等長時,則會出現明明半按快門在觀景窗內看到已合焦,拍出來卻是模糊的狀況,這是移焦比較常見的狀況;當L3與他人不等時,一樣在觀景窗內就無法確認合焦狀態。L1、L2、L3的路徑長短不一,可能是相機本身在設計時就存在的些許誤差,還可能是相機使用久了出現的磨損導致,特別是反光鏡的部分。

反光鏡的磨損,也可能導致移焦問題的產生。

針對這常見的問題,有的相機廠商研發了「自動對焦微調」的功能,主要出現在一些中高階相機機身上,可實現在一定范圍內的自動對焦調整,以盡量排除因機身與鏡頭在設計時產生的包容誤差而出現的移焦狀況。有的相機上的自動微調功能針對變焦鏡頭,也可分別在廣角端和望遠端進行微調,確保變焦焦段內自動對焦的精準度,並針對不同的鏡頭型號,進行調整資料保存。這樣的自動微調功能,也可結合一些鏡頭校正器來判斷相機進行調整,操作會更加容易。

調焦有的高階相機內會有自動對焦微調的功能,可解決一部分移焦的問題。

2,焦點偏移

排除相機機身的問題,就鏡頭本身的光學設計,也有可能出現焦點偏移的狀況,最常見發生在大光圈鏡頭身上,尤其是F1.0-1.8的類型。由於球面鏡本身就存在球面像差的問題,當光圈孔徑較大時,盡管能吸收較多的光線,但從鏡頭中央及周邊進入的光線會因折射角度的不同,而產生焦點不齊而致成像模糊的狀況,也就是所謂的球面像差。盡管現在鏡頭為了抑制像差,大多會在鏡頭結構中使用非球面鏡片來補正,但是依據各鏡頭本身的出廠定位,會在設計、用料上有所差別,進而影響其在對於球面像差的抑制力。

大光圈鏡頭光圈全開時,由於不少光線透過鏡片周邊進入,會與從鏡片中間進入的光線在焦點上產生誤差,導致成像不清晰,即出現「像差」。

光圈較小的鏡頭全開時,光線大多透過鏡片中間進入,比較不容易出現「像差」。

了解球面像差產生的原因後,再來看看球面像差對於自動對焦之間的關系。一般相機自動對焦時,都是以其最大光圈來進行對焦,再迅速縮至使用設定的光圈值進行拍攝,而光圈較大的鏡頭,就算本身在像差的部分有所抑制,但一樣會因為結構設計的精準度及鏡片用料的關系,而在開放光圈時判斷的焦點與縮小光圈拍攝後的實際焦點存在偏移,而導致明明在A點對焦卻變成B點清楚的情況。

明明對焦在左眼,實際對焦點卻偏移到嘴巴上,且由於大光圈景深淺的關系,眼睛完全在景深之外。

若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前輩會告訴大家可以縮光圈的方法,來看看情況是否好轉。為什麼以縮光圈拍攝的方式可以改善問題呢?不是說相機都是以鏡頭的開放光圈來進行自動對焦的?就算縮小光圈拍攝,它一樣是用最大光圈來判斷對焦啊!不錯,最大光圈判斷對焦這點的確不會變,就算縮小光圈存在的焦點偏移一樣會存在,本來在A點對焦還是一樣會跑到B點,不過不要忘記,縮小光圈後,景深必然變深,畫面中可清晰的范圍越廣,是對焦點偏移的包容度也就可能變大,也就是說即便焦點有所偏移,卻都還在景深范圍內,對使用者想要的對焦效果比較沒什麼影響。

縮小光圈拍攝後,景深變深,就算本來對焦左眼,實際對焦點偏移到嘴巴,但由於景深較深的關系,眼睛的`部分還是在景深之內。

當然,焦點偏移依據不同的鏡頭、拍攝距離等狀況也會不同,一般拍攝時在觀景窗內也較難查覺,往往要在拍攝後放大檢查時才發現。因此,如果是在使用F1.0-1.8這類大光圈鏡頭時,要特別注意焦點偏移的狀況,若有相機有景深預覽或LiveView功能,也可善加利用,增加拍攝的成功率。

鏡頭焦點偏移2

1. 什麼是跑焦

跑焦,是指焦點發生偏移的現象,會給我們的拍攝帶來很多麻煩。

當你使用大光圈拍攝,或拍攝景深很淺的題材時,跑焦帶來的負面效果會更為嚴重。最典型的,就是微距題材。

更要命的是,鏡頭是否跑焦是不會在產品信息上標注出來的,需要你到手進行測試才能得出結果——而跑焦的個例十分常見,許多人都會「中獎」。

不同的廠家、品牌,都有出現跑焦現象的可能性,而且這和器材的檔次無關——無論是高端機還是低端機,都可能出現跑焦;某些品牌甚至被戲稱為「跑焦大王」。

另外,鏡頭在維修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技術原因而改變原來的鏡頭內部結構位置,造成嚴重跑焦。在進行二手鏡頭交易時一定格外小心。

鏡頭維修是跑焦的重要成因之一

除以上幾種情況外,還有鏡頭與機身的匹配問題——尤其是當鏡頭與機身屬於不同廠家的時候,跑焦現象會變得很普遍。

2. 跑焦怎麼辦?

可以說,在數碼時代,跑焦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這個問題,只有在「你沒意識到它存在」的時候會造成危害。一旦你懂得如何調試、校正跑焦,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完全消除了,你的鏡頭還是個好鏡頭。

以下就是校正跑焦鏡頭的具體步驟:

製作測試卡支撐板

你需要找一個 45° 角的平整斜面來放置測試卡。製作很簡單,把紙箱裁下一角,讓兩個直角邊的長度相等就可以了。

調平相機

現在大多數的相機都有內置的電子水平儀。把實時取景打開,再啟用電子水平儀,這樣就可以確保相機完全水平。

如果沒有電子水平儀,可以用外置的氣泡水平儀來協助調平。

使相機和測試卡中心高度一致

你需要用捲尺測量測試卡中心的高度(即地面到測試卡中心的長度),再測量相機中心的高度,確保二者相等。

確定最近對焦距離

首先,觀察鏡頭上標注的最近對焦距離。

比如說,今天我們測試的是騰龍的 35/1.4,它的最短對焦距離是 0.3 米,即 30 厘米。

注意,這個距離並不是指鏡片到被攝體的距離,而是感光元件到被攝體的距離。

用捲尺確保測試卡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離為 30 厘米,這樣能得到最精確的測試結果。

開始測試

把鏡頭的光圈調到最大,開始測試。

以我手頭的鏡頭為例,對准測試卡中心拍攝時,得到的結果如下:

可以看出,鏡頭跑焦,向後偏移了 8 毫米。

調整校準

測好了跑焦距離,接下來就該進行調整校準了。

本次我們使用的是尼康相機,接下來就以尼康相機為例介紹如何進行跑焦校正。

你需要在相機菜單設置中找到 AF 微調設置:

在默認值選項里,我們就可以看到焦點的調節的標尺了。

通過上一步的測試,我們知道這個鏡頭的焦點向後偏移了 8 毫米,因此在這個界面我們把焦點往前移 8 毫米,再保存退出就可以了。

重新測試

校準完畢後,再按照剛才的方法,用最大光圈對准測試卡中心重新拍攝一張,看看是否還跑焦。

如果出現這樣的結果,焦點正好在 0 的刻度上,恭喜你,你的鏡頭已經不跑焦了:

鏡頭焦點偏移3

為什麼大口徑變焦鏡頭容易出現對焦偏移的話題,實際上在上一篇博文《知曉照相機鏡頭性能特點的一二三》一文中已經提及過,因為這一話題非常之重要,所以有必要舊題重提,以引起廣大攝影愛好者的高度重視。為什麼大口徑變焦鏡頭容易出現對焦偏移,在上一博文中是這樣描述的:「在一般情況下,照相機的變焦鏡頭其最大口徑應該為 F4,但通常用到 F3.5 也還可以接受。對口徑再大的變焦鏡頭(例如F2.8)就值得懷疑了。必須記住,現代單鏡頭反光相機總是在光圈開足的情況下調焦的,因此,如光圈縮小到實際拍攝所需值時,焦點稍稍有偏移,都會造成影像不夠清晰。通常,口徑大的變焦鏡頭更會造成焦點偏移,從而導致影像不清。」其實它的小標題已經間接地把它的要害點得非常清楚了——(鏡頭)口徑(光圈)小一些更好。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在拍攝風光照片時,尤其在陰天或光線不太好的情況下,利用照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時,明明對焦調校得非常「正確」,但拍攝出來的照片主體總是不太清晰,有時即使連續拍攝上百張照片其結果基本是一脈相承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難道照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出了問題?還是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還是在拍攝瞬間照相機都抖動了……

其實都不是,那罪魁禍首在哪裡呢?

因為照相機在構圖和對主體對焦時,照相機是處於全開光圈狀態,但一旦按下快門拍攝時,此時照相機的光圈是處於您所設置得既定光圈,通常拍攝的實際光圈都要大大小於全開光圈。當光圈一旦縮小時,實際的對焦點就會發生稍微的偏移,這是大光圈變焦鏡頭的一個共性,尤其在光線不太理想的情況時,出現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有時幾乎能達到「百分之百」。

那麼如何克服這一問題,其對策是:

一、採用全時手動(帶有此功能的鏡頭),來進行拍攝時的微調,以校正可能出現的對焦偏移,但此法失效率相對比較高;

二、在利用照相機自動對焦模式時,當在完成對主體對焦後,將照相機鏡頭的自動對焦模式關閉後進行拍攝,但此法比較麻煩;

三、最佳的方式是採用全手動對焦模式,這是最最可靠的辦法。

既然大口徑變焦鏡頭基本都具有這種不可「調校」的共性,為了能使拍攝出來的照片(主體)張張清晰,知曉其特性並在拍攝過程中力加避免,作為攝影者這既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拍攝技巧的問題,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不犯迷糊是最最重要的。不妨您可以試試。

Ⅶ 單反相機跑焦和虛焦的問題怎樣解決

跑焦和虛焦是鏡頭問題,不是相機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其實目鏡觀察到焦點的合焦,是落在反光板上,而非真正落在CMOS的感應面上,反光板與CMOS是有一點距離的,當反光板抬起的時候,鏡頭對焦系統沒有微調焦距,所以焦點沒有變化,當這一圖像落在CMOS上後產生了誤差,造成了焦點偏移的現象,這明顯屬於機身跑焦。

(7)鏡頭跑焦怎麼維修擴展閱讀

對焦原理為:

1、光線通過棱鏡照射到獨立對焦模塊上

2、獨立對焦模塊檢測出焦平面偏移量

3、驅動步進電機直接移動到焦平面上去。

獨立對焦模塊的對焦方式,其對焦速度和對焦精度取決於獨立對焦模塊的性能,高端的獨立對焦模塊對焦速度快,精度較高。

但獨立對焦模塊的對焦光路獨立於成像光路,一旦兩者出現光程差,就會出現的跑焦問題。

常見的跑焦情況為:

1、機身裝配精度不足,導致成像光路與對焦光路出現誤差(多出現於低端單反)

2、反光板機械運動後沒有回到原始位置,導致成像光路與對焦光路出現誤差(機械損耗)

3、機械結構老化,磕碰後導致反光板棱鏡,獨立對焦模塊偏離原始位置(老化損壞)

Ⅷ 鏡頭跑焦怎麼辦跑焦如何調整

跑焦必須看準是哪裡的問題 ,相機還是鏡頭,相機問題的話那就得維修了,鏡頭問題可以送維修站調整,只有幾個專門的地方可以調焦的

Ⅸ 尼康50 1.8d鏡頭跑焦要怎麼處理

(1)首先,要用跑焦卡測試,確認跑焦的程度。
(2)相機自帶對焦微調,只要不是忽遠忽近跑焦,或者嚴重跑焦,都可以校正。
當然,如果還在保修期內,那還是返修最好。

Ⅹ 鏡頭跑焦怎麼辦

跑焦分為三種:機身跑焦,鏡頭跑焦,機身鏡頭都跑焦。

佳能機器的話,我們都有體會的,第一次半按快門對焦的時候,內對焦標尺內都是大幅度的左右旋轉,而第2次,第2次半按快門對焦的時候,左右旋轉的幅度就小了很多,第3次,第4次再半按快門的時候,幾乎就察覺不到對焦標尺的偏移了,這個時候就是自動對焦完全精確了,這時就可以完全按下快門了。。。。呵呵,簡單罷?

把相機右上角的曝光鎖定鈕通過自定義方法改成對焦按紐(不用半按快門對焦)就會使對焦達到精確的(99/%)目的----這是北京佳能專家菊峰老師幾年前就提出來的辦法,實踐證明,解決跑焦非常有效.

簡單!
用AI servo,任何時刻都非常准確!

跑焦其實就是一次性到位問題,起始點和終到點不同,很難剛好卡死在終到點的,用智能追蹤,有任何偏離都在0.1秒內糾正,怎會有跑焦的可能?

注意點:
1,AI servo檔如果自動選擇焦點的話,可能不知道焦點在哪裡,不閃亮,可是追焦最為精確。
2,AI servo指定焦點,相當精確,可是輔助對焦燈不會點亮。
3,AI focus能夠點亮輔助對焦燈,自動選擇對焦點的時候會點亮告訴你機器選擇的是哪個點。可是自動追蹤的啟動比較遲鈍,輕微跑焦不一定會自動調整,AI人工智慧的意思就是開始的時候作為one shot,如果機器發現目標距離有變化就自動進入AI servo追焦狀態,問題是輕微不準追焦不啟動。
4,最不準的是one shot,多按幾次快門羅!

如果需要最精確的對焦,精確到像素一級的,要用快門和對焦分別控制才行的,所有佳能機器都可以設定。

另:抓鳥之類的目標游移的物體,如果不讓自動選擇對焦點,是無法拍攝的。

綜合起來,對焦和快門分離,AI servo,如果需要輔助對焦燈或確認對焦點的選擇則AI focus,先半按快門鎖定曝光,然後對焦,然後用對焦鈕和快門的合力觸發快門,保證張張清晰無比,100%都極其銳利

簡言之:
我也是記著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的,才出錯的。

第一種 one shot,我現在極其的沒有好感,一次性定位沒有補償,一旦跑焦怎麼辦?

第二種 AI focus,優點主要是可以點燃外閃的對焦輔助燈,或者內閃的頻閃對焦輔助功能,要保證對焦精確,我往往鎖焦之後有意地前後移動或者對向距離不同的其他東西,讓他自動變成AI servo,這樣他就自動精調了。

第三種 AI servo,人工智慧伺服或者追蹤,是最好的,盡量用他,精確度最高是讓機器自動選擇對焦點,稍次是指定對焦點,可以感覺到鏡頭在動,這個時候焦點是清楚的精確的。

然而要拍出清晰的照片,還要注意:
1,克服機震,拿機器要松,不能太緊,否則自己肌肉對震動的反應會讓1/500以下的速度一片模糊,根本找不到清晰的焦點。
2,對焦之後要嚴守距離,不能按快門的時候身體前傾或者後仰。
3,三角架並不是絕對可靠的,尤其是一千元以下的,非常糟糕,對機震的反應很大,造成整體模糊,盡量用自拍+反光板預升。
4,盡量用閃光燈,一般閃光燈在萬分之一秒左右,肯定清晰。

當然老鳥就無需這些清規戒律了。這些對剛剛從袖珍DC轉過來單反,困惑中的才可能有點意思。

這種方法確實有很重要的意義,我搜索到了原貼,也看了大家的討論,更重要的是今天實踐了一下午,確實對焦精確度有了質的飛躍。

如果剛開始使用單反特別是20D,那麼模糊的最大問題不是跑焦,而是機震.

測試方法:
不要用三腳架,許多劣質三角架比不用糟糕就放在桌面上,用手動+閃光燈,如果拍出來的片子不模糊,就不是器材的問題了.慢慢地調整姿勢,直到自己持機也清晰為止.

是否是通過自定義功能讓對焦和快門分離?對了。
接下來如何操作?風景人像模式操作不變。創意模式也就是avtvmp等,可以先對焦,然後按快門,或者先半按快門,然後對焦。我是先半按快門,然後需要自動對焦的話,按對焦鈕,感覺到追焦以後,食指和拇指對捏。如果需要重新構圖,記住對焦以後不要前後移動,松開對焦鈕,按快門。

對焦的時候是否要一直按著對焦按鈕?如果不需要重新構圖,是的。

整個過程是否是:先按對焦按鈕對焦,然後重新構圖;然後半按快門測光;最後全部按下快門?!前面說了,這個方法我覺得不夠我介紹的方法清晰度高。我是半按快門、對焦,兩個手指相對收緊,咔嚓一聲,清晰就是你的了。

閱讀全文

與鏡頭跑焦怎麼維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