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怎麼維修書籍

怎麼維修書籍

發布時間:2022-08-02 12:06:24

① 如何修舊書

去除封皮污垢的方法。
假如封皮是塑料壓膜的,只需用肥皂水清洗,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假如封面是純紙面的,無論是灰塵、蠅屎還是一般的污跡,都可以用清水浸泡的方法去除。

假如封皮有筆跡等污跡,處理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四類:

1.鉛筆痕跡:用橡皮擦。

2.墨水痕跡:據說可在書頁下墊一張吸水紙,用20%的雙氧水溶液浸濕污斑,然後在書頁上再放一張吸水紙,上邊壓以重物。等到墨水被雙氧水溶解吸收,紙張干後,墨跡也就跟著消失。但這種方法我沒用過。

3.油筆(圓珠筆)痕跡:我只能用細砂紙反復摩擦。這種方法實在粗暴,可我沒有別的好辦法。

4.油跡:據說,在油跡上放一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熨燙幾遍,油垢即可被吸入紙內,使書頁平整干凈。這種方法我也沒用過。

假如封皮原有破損,又被書商或某人修補過,處理方法比較復雜,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1.膠布粘貼:很多人喜歡用透明膠布(帶)粘補書頁,但時間久了,膠布會起化學反應,嚴重腐蝕書頁。因此,膠布粘補法最不可取,遇到這種情況,我只能狠狠心,把膠布撕掉了事,雖然這有可能損壞書頁的完整,可我也沒有別的辦法可用。

2.糨煳或膠水粘補:糨煳或膠水對書頁的損傷也很大,更會將前後幾頁書粘連在一起,不利於閱讀。對此,可以採用清水浸泡的方法,去除書頁中的糨煳或膠水,然後用塗抹過乳白膠的小紙條重新粘補。

2004年9月3日,我曾買過一本封面與扉頁被糨煳緊緊粘連的《阿凡提的故事》(張世傑編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63年初版,1979年4印),我將該書的封面與扉頁泡在水裡,再一點點地揭起,最後終於讓完整的扉頁展現在眼前

這里提到的乳白膠,學名叫做「聚醋酸乙烯乳液」,呈乳白色,不透明,故名。在我看來,它的粘補效果最佳,而且也不會讓書頁起皺。

《中國書畫裝裱》(王棟編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初版)中介紹過一種修補書畫的方法,在修補舊書時也可借鑒:「下水浸泡,放進有瀉水孔的水池或水盆內,塞住瀉水孔,將開水倒進水池浸燙,浸泡半日後,最上一層老塵即脫離畫面,溶於水中,水呈黃赭色。然後拔出塞子,放出臟水,查看浸泡效果。……如果經過幾次浸泡仍不能使積塵盡去,可在清水中加進少量漂白粉,漂去最後一層積塵。」

假如封皮有未曾處理過的破損,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裂口:假如裂口處露出明顯的紙纖維,又不「缺肉」,將少量乳白膠塗抹於患處,撫平裂口,干後即可粘合(裂口兩面最後墊上塑料薄膜,免得乳白膠粘在襯頁或扉頁上)。假如裂口「缺肉」,只能用塗抹乳白膠的小紙條粘補,最好使用與封皮紙質、顏色相同的紙條,這樣看起來更加美觀自然。《中國書畫裝裱》中說:「補救裂縫用簽條法,即在裂縫處用宣紙在背紙後面煳上一條,上覆背紙夾在中間……」這種方法跟我採用的似乎差不多少。

2.書脊開裂:假如僅僅是開裂,用乳白膠粘補即可;假如書嵴破損嚴重或者已經不復存在,可以用塗抹過乳白膠的,同質同色的紙條粘補,紙條的寬度要恰好覆蓋過封皮一點,這樣才能耐翻。

3.破洞:用塗抹過乳白膠的,同質同色的紙條粘補。《中國書畫裝裱》中曾這樣說:「網紙法:在殘洞處塗上漿糊,貼上一塊宣紙,待干後用手撕去四圈邊,由於殘洞處已經貼牢,四邊撕去後的形狀正好和殘洞一樣,覆蓋後將這層紙夾在中間。用這種方法補殘,就叫『網紙』」。

3

再說說書頁的處理方法。

其實,上述的各種方法也適用於書頁,但書頁的破損有幾點特殊之處。

1.霉斑:封皮很少有霉斑,它一般都存在於書頁上。《中國書畫裝裱》中介紹說:「在霉斑處塗上『灰錳氧』,霉斑即變成紫色;然後再塗草酸,即可由紫轉黃,輕霉即可盡去,重霉即可減輕。……唯有紫斑難去凈,只能減輕。」在網上查,《勞動報》上有篇文章《各路藏品價值打折後的「消梅」攻略》,說「用高錳酸鉀溶液3%,以棉簽或者毛筆塗刷霉漬處,一二分鍾後,再用5%的草酸溶液塗上,即可去掉霉斑。」

這些方法我都沒試過,因為我對霉斑不太反感。2003年2月24日,買到一本《庾信詩賦選》(譚正壁等選注,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2月初版),書頁上有一些紫色的霉斑,看起來有如水墨畫,漂亮極了,至今仍然留著它們,捨不得清洗掉。

2.鐵銹:有的舊書用鐵釘裝訂,受潮後釘子容易生銹,據說用草酸或檸檬酸液可以擦去鐵銹,然後用清水洗,用吸墨紙壓好書頁,曬干即可。但這種方法我沒用過。

3.裂口:一般情況下,用塗抹乳白膠的同質同色的小紙條直接粘補。假如裂口比較長,或者出現在正文上,卻不能隨便粘補,因為書頁兩面都有字,處理時必須慎重。但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用及窄的小紙條粘補,粘補時讓紙條粘在每行的空隙處,這樣就會影響正文的閱讀了。不管怎樣,我只用乳白膠粘補,絕不用糨煳、膠水或透明膠布,因為它們對書頁的危害太大。

2004年8月1日,我曾經買到一本《古城秘密》下冊([法]勒白朗著,周瘦鵑譯,文藝書局康德五年十一月一日印刷),當時只修補了破損的封面。幾天後,它不知怎麽,從書架上落到地上,我卻沒有發現。我的貓覺得它是磨煉爪子的好工具,嚓嚓幾下,撕裂了幾頁正文,我只好用小紙條來粘補,使用的就是上面說的那種方法。

4.菜漬:總有人看書時喜歡大吃大嚼,嘴巴又閉不嚴實,或者原本有漏洞,把紅燒獅子頭、雞蛋炒柿子之類的殘骸灑到書頁上。這怎麽辦?我無計可施,只能在心中咒罵那些饞鬼。

5.潮跡:總有人喜歡把書往水裡丟,以為這樣就可以教會它游泳。據說,可用明礬溶液塗洗書頁上的潮跡,但我沒有試驗過,因為我索性不買浸過水的舊書,除非毫無選擇。

6.蟲洞:書上的蟲洞,可以參考上面介紹過的「破洞」處理法修補。但我從未試驗過,因為我喜歡蟲洞。一次,朋友送我一本商務印書館民國版《西畫概要》(吳夢非著,網路小叢書),裡面的蟲洞縹縹緲緲,形態萬千,巧奪天工,美不勝收,令我嘆為觀止。這樣的精美的蟲洞,我說什麽也要保留下來。

7.折角或缺角:很多人看書時喜歡對手動手動腳,擁有把每一頁書看成毛邊的本事。時間一久,很多書頁上都會出現折角或缺角,不利於書的翻閱。我的處理方法是,用塗抹乳白膠的紙條粘補在書頁的折角或缺角上,增加它的硬度或使其恢復原來的長度。對於有折角或缺角的封皮,也可用這種方法處理。

8.圖書館印章或簽名:很多舊書里都有圖書館印章或簽名,有的可以用上述的化學方法去除,有的我實在無能為力,索性用剪刀剪掉,然後以白紙粘補,只圖眼前清靜。

4

有的舊書裝訂質量欠佳,尤其是鐵釘書和膠粘書,開裂現象比較嚴重。我認為,唯一可行的處理方法就是小心地撕下舊書封皮,然後給書鑽孔,用敲直的曲別針代替縫紉針,用細線裝訂。然後,用乳白膠粘補好封皮。以後,此書基本不會出現開裂現象,除非遇到非常非常嚴重的損傷。

再簡單說說舊書的保養。《圖書館古籍編目》(中華書局1985年初版)中還介紹說,舊書應該防火、水、潮、蟲、鼠、塵、強光、高溫,書房窗戶應裝上毛玻璃或百葉窗。我卻沒有這些條件,只是讓我的舊書隨遇而安,因為我始終相信,在一般情況下,書的生命永遠比人長久。

② 書損壞了怎樣修好

1 包裝上易開的書用乳膠修復,塗抹在書縫中,重新合好易干,且結實耐用。如同新書。
2 老書重新包裝一下,用牙簽沾乳膠填書縫,再用牛皮紙剪成長條(也用乳膠)貼在裝訂處。再用小楷寫上書名。收拾平整。擺上書架。
3 特別提醒:值錢貴重,稀有難買,年深代久不好補上的書或雜志,不要借人,以免遭到丟失或受到雨淋,火燒、、等,千金難補。

③ 古書如何修復

書籍的修復基於其特性,在修復過程中,處理准則和一般印刷文件有若干共同點,因為它們的主體都是紙張。不過如果書籍本身是一件藝術品,例如是一部經典文學作品、是一件稀奇罕見之珍品、印刷品質精美特殊、具歷史意義價值之文件,美妙的插畫藝術、或是裝訂之特殊技巧等等因素,因而使得書籍變得分外珍貴。書籍修復和一般紙張修復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書籍的功能是要被使用,使用如有損壞,讓它再恢復成為一本書的樣子。書籍不是一件素描作品或是一幅畫,可以遠遠的欣賞。書籍是要在手中觸摸,讓讀者享受翻閱展讀的樂趣。修復師面對書籍修復的工作時,雖然也是屬於紙張修復,但仍需區分清楚其傷害之異質處。書籍的問題是,受損的書頁修復處理時移動性較低,意即,每張紙都被縫在一起,進行修復處理時,操作起來困難度自然較高。不過處理裝訂修復時,我們同時又面臨其他的問題,即裝訂書籍的材質處理:例如皮革、麻布、紙板、木板、羊皮紙等等。修復師必須嫻熟這些材質始能做好修復工作。針對裝訂修復,修復師應該具備現代裝訂技術(藝術)的知識,以便更確切做好書籍修復工作,否則最好請教裝訂這方面的專家,然後兩人協力完成。
為了詳加探討書籍修復和裝訂修復,首先我們先討論書籍內容,文字或圖案部分,之後再來探討封面或外觀等問題。可分為幾個部分:一、先探勘書籍狀況;二、一般常用的書籍修復處理;三、裝訂的特殊處理。

先探勘書籍狀況:這個步驟是必要且十分重要。修復師需從藝術認知與角度著手,以便正確處理。首先將修復書籍的情況整理歸納,列出修復的順序、方法,試圖多方瞭解使作品損壞的原因,判斷可能是生物侵害,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等因素。

一般常用的書籍修復處理方法,常見的毀損與處理:

*常見的毀損有動物或昆蟲侵蝕,例如老鼠、蟑螂、白蟻或其他蛀蟲。通常毀損區域都是排列式,且區域頗大;還有書脊的地方,因有漿糊黏貼,蛀蟲也嗜食此區域。另外,紙板或木板封面也是蛀蟲喜侵蝕之區域。處理的方法,首先先用密閉塑膠袋放一片甲醛劑,讓它揮發殺蟲;然後處理掉已殺死的蛀蟲、卵或幼蟲。需注意是否仍有蛀蟲殘活,以便做第二次殺蟲處理。另外也可使用peritrina的蒸氣作用。這個處理方法得十分謹慎,因為是直接對著書籍,稍不慎會留下油漬。殺蟲工作需在工作室地點外進行,不可以在已殺蟲過的清潔地帶進行。確定書籍已完全殺蟲後始可和其他書籍擺在一起。
*生物的侵蝕方面,通常也是以書脊和封面地帶居多,尤其紙張潮溼更易引起侵蝕。毀損的情形泰半是紙張褪色和脆化。另外黴菌、細菌也會在書籍上留下深色的黑污或泛黃色澤。處理方法可依上述方式,用甲醛揮發殺菌。雖然混合乙烯氧化物的殺菌效果更佳,但是此法有劇毒,危險性高,需用昂貴的機器做特殊處理。最好的清潔方式是一頁一頁處理,但必須與未受侵蝕的書籍完全隔離,因為孢子的蔓延速度相當快。修復師處理受感染的書籍時,最好戴手套,戴頭罩遮掩頭發,並戴面具,以保護呼吸器官。過敏或有呼吸疾病的人不可以做這類工作。
表面的臟污:這類臟污在第一疊紙(紙沓)和最下疊紙最常見。如果這些區域已經散落或鬆弛,可以將其拆開,做清洗和酸鹼中和處理,但不宜做漂白處理,因為和原來書籍的色澤差異過於明顯。至於縫合工作並不復雜,這部分拆除的處理效果是相當良好的。如果無法做上述的處理,那隻能做機器或是乾燥清潔處理。拿一塊木板或塑膠板放在擦拭的紙張後面,輕施壓力。這個方法效果也不錯,舉凡油污、蠟或是使用的污痕都可以清潔。較棘手的是區域性的酸化的斑點的處理,處理的結果通常不盡人意,如果可以拆開處理,就應拆開處理。因為長期使用造成的臟污通常都滲透紙張底層,尤以角落為最。首先先用機器清潔,然後將吸墨紙弄溼沾在紙張背面,再用棉花球或紗布沾甲基植物纖維,甲基植物纖維必須像凝膠那樣濃稠,依續再用棉花球沾溫水,接著用濾紙擦拭酸化的斑點。也可以用纖維紙和甲基植物纖維處理,讓臟污透過毛細現象流洩,如此也可避免臟污在紙上蠕動擴散。這個方法要每天重復進行,因為利用潮溼和流洩的方式容易使紙張變形。紙張變形便會產生皺摺。
*蠟產生的塗,首先先用手術刀尖去除,然後再用溶劑及熱畫刀輔助。不過紙張正反兩面皆需放濾紙,那蠟的殘餘便會留在濾紙上,效果不錯,就是過程比較慢。
*油污方面,如果是新近生成,那用甲苯或二甲苯做區域的處理效果也十分良好,甚至也可以用三氯化苯,但是三氯化苯常會將紙張漂白,處理時最好放吸墨紙,Remay尼龍或是濾紙。但是油污如果已經氧化,便會出現暗棕色的臟污,尤其是氧化特別厲害的地方,紙張完全黯淡污黑,甚至龜裂,紙張底基物破損的情況。這種情形可能要考慮拆書,一頁一頁處理,使用氫氧化鈣讓紙張的黑褐色澤變淡。龜裂或破損的地方用Klucel予以嫁接或固定。這些處理可以淡化油污的色澤,但不可以漂白,否則會使臟污處更脆弱,進而產生酸化的斑點。
*如果潮溼是新近時候造成,例如水災或是類似情況,首先先用吸墨紙一頁一頁隔開,視情況需要不時更換吸墨紙,溫度維持在18 C或更低,相對溼度小於50%。不可使用暖氣,因為會助長微生物繁衍,冷氣通風則可行。如有生物侵蝕,依前述用揮發方式進行殺菌。
*如果潮溼造成的臟污為時已久,那紙張會變形,也會產生酸化的斑點。書如果可以拆開清潔則不成問題。如果無法拆開,那得先用吸水紙做局部處理,再用噴漆槍將酸化的斑點弄溼,利用甲基植物纖維強力吸污。這項處理效果只是局部,但是如果是拆開處理後另外產生的毀損才更棘手。
*紙張表面的棕色臟污:這些臟污是以斑紋的情形出現在紙張表面,一般稱為狐步紋(foxing),這些泰半是紙張製造過程中附著紙張上的負荷或其他材料。有些可以做酸鹼中和處理即可。但一般大致都需要使用漂白劑。先局部處理,最後再全部泡洗。這種處理方式,在畫的處理上沒問題,但是書籍的處理則必須拆開書頁。書常常厚達兩、三百頁是相當麻煩的。不過修復師也可以做點狀漂白即可,較不明顯的斑點就用噴漆槍使之淡化模糊。
*燒焦的文件或金屬顏料沾染在紙張: 燒焦和金屬顏料沾染的問題雖不同,但處理方式是類似的。金屬顏料沾染是ferrogalicas的酸化問題,這是較嚴重的情形得立即處理。確定的是某些部分(就是書寫的文字)已破壞無法修補。同樣的情形,如果是遭祝融之禍的書籍,邊緣皆已燒焦,無法挽回,如果用新的底基物嫁接,常常因燒焦的紙張張力不足無法成功嫁接。修復則根據傷害的程度來處理,其實書籍燒焦的地方若是邊緣或角落都還比較好處理。先清潔,去除燒焦的部分,經過去酸處理和紙張固定的程序後,效果都尚差強人意,如果再用機器處理過更佳。可是如果是手稿,傷害的地方便是文字本身,燒焦部分的處理就不可能,因為我們不知道究竟是何種文字筆法。能使用的辦法就是清洗,去酸,水位不要太高,還要加保護措施,可以用Remay尼龍,或是機器修補。最後的方式便是用聚乙烯做薄板,利用滾筒或壓紙卷軸來壓延,雖不是最理想,但針對一部幾近毀滅的作品,起碼尚能參考或做成微縮影片。
*破損或鬆散:任何一本書都有可能發生破損或鬆散的情形,但有一些書的特性提供我們若干准則。
*破損一定是紙的兩面皆受損,該從那一面做嫁接或縫合處理呢?使用最細致透明的纖維紙和Klucel或甲基植物纖維(視墨的溶解度而定),以不傷及紙張的肌理為考量,從文字較少的那面,盡量讓纖維紙貼在文字上,纖維紙因是透明,文字自然也看得到。但是切記絕不可用厚紙嫁接。拆開重新裝訂時,務必衡量紙張的厚度,一張紙摺疊後是兩頁的厚度,再加上處理過程可能增加的厚度─拆開、清洗、去酸都會增加厚度─這些額外增加的厚度都要經過壓力機依正常布驟慢慢使每疊摺紙厚度減低始能裝訂。
*疊紙(紙沓)的放置:處理破損、頁數不齊全或是遺失的書籍時,通常我們會使用紙張修復桌,在透明玻璃桌上畫出疊紙中最大頁的邊緣和中心,如果一疊紙只有四頁或多一點,那最外面這張紙邊緣約多出2mm。這樣便可推知其餘疊紙中頁數大小尺寸的比例,再予以堅固的縫綴,讓書的切面整齊,因為這個處理過程中我們並不使用切割機(會破壞書的完整性)。古書裝訂中,邊緣、書脊槽都比較大,可以看到襯頁。
*書籍酸化:這是最常見的問題,舉凡紙張都會碰到的問題。但在書籍中可能是本身的問題,紙會變成棕色,發出濃烈的氣味,甚至龜裂破損。一個解決的辦法是酸鹼中和,但仍需視書籍情況而定。最好仍是拆開裝訂處,因為嚴重的話,除了去酸處理,還要固定散落的地方或進行嫁接。折衷的辦法也可使用氫氧化鋇加甲醇,但得小心處理裝訂的區域。關於紙張酸鹼中和的各種不同方法已在水彩修復中談過,以下我們針對書籍裝訂修復來探討。

裝訂的特殊處理

資料卡: 一般資料的記載,諸如送來修復之時間,所屬人,成本花費…等等。不過這類資料卡和所有印刷類的處理類同,不若藝術作品的建檔那重要。

書籍照相存檔:書籍攝影好比在照整個身體,不像平面的畫作一樣。資料的記載如光的強度、焦聚、輔助光…等因素都需載入,每張照片的參數必須相同(光圈、速度、底片…等)。

書籍歷史資料的匯整:書籍裝訂技術與風格,該時代的裝訂方式、裝飾手法、技巧使用(皮脊精裝抑或全部皮革精裝)、縫綴的方式、綴線的材質…等等,將這些資料和原書最原始的資料放在一起。封面也要注意,看是縫綴或是與書分開,木板抑或紙板材質,是否經過縫合或鑲鐵保護,是否有金屬包角等,還有書的襯頁等,在修復中均需一並處理。另外,向圖書館員詢問書籍的藏書章與圖書目錄標簽。常常拆開書籍以後,我們會發現封面的紙板是從其他印壞的書的廢紙做成的,而這有可能是遺失的書籍或是我們根本不知道的書籍,這點也必須載入檔案資料。

材料的選擇:這點非專門針對裝訂的修復,而是指如何選擇適當正確的材料來做正確的書籍修復。修復師需瞭解現代裝訂技術的材料應用,必須使用無酸的中性材料,以免傷及書籍,修復方法務必力求可還原的處理方式,必須尊重作品的整體與完整,絕不可因修補或嫁接而凸顯某部分。紙張的使用也必須是中性的,如內側加固的紗布條、襯頁或嫁接等。最好使用不會染色的材質,否則一旦沾溼,染色地方便會產生酸化的斑點。

*木板封面經常會因生物侵蝕而毀損,如果尚可保留,便做殺菌處理、固定、毀損地方加裝木板硬封面。如果已無法修補,我們可使用同材質重新做過,通常是橡木。不過並不太容易找到與原木一樣乾燥又穩定性強的材質。其他取代材料可用壓克力,不過壓克力比木板貴且重,會平添書的重量(如果是面積不大的書籍尚可考慮使用)。另外,也可使用一般船隻使用的木製膠合板,重量較輕,耐度強且不易變形。封面外切口變成圓禿處,需用木板在角落做硬封面。所有新使用的木板兩面均需黏一層無酸的紙板以防皺摺或損壞。
*皮製品一般都用羊皮或小牛皮,但必須是自然皮革,不可經過加工染色。鞣製過的皮革最好是植物性,既好處理也易染色,但也要必避免礦物洗染,因其極易損傷皮革。最好找尋手工精巧的鞣製工,幾番試驗才知何種品質最佳。硝過的熟羊皮並不理想,也不易保存。
*明礬鞣製的豬皮可以用來裝訂古書。然裝訂用的皮製品,就染色的品質和特性而言,法國皮革是最好的。法國羊皮紙也是一樣,裝訂或修復都是最好的品質之選,只是花費昂貴。一般市面上找得到的各式羊皮紙泰半都很硬且易破損,又有石灰漂白。品質較差的羊皮紙,可以用水加50%的乙醇浸溼讓它較有彈性,也可洗掉一些白色的色澤。另外加強固著的紗布、綴線等其他材料也要力求好品質,且與原書材質相仿的亞麻布或大麻布。襯頁的白色如果與原書籍顯得太突兀,可用茶或咖啡泡洗,然後用Klucel加乙醇固定。當然最好的方法是使用造紙廠的染色最標准,這也是機器修復使用的染料。
*裝訂用的傳統黏膠有兔膠、骨膠。但是這類黏膠在修復時不能使用,因為極易凝固而失去黏性,它的泛黃色澤還會弄臟書籍。另外傳統使用的黏膠便是漿糊(麵粉加水,或是馬鈴薯粉或玉米粉加水)。可以購自市面上現成的,但加幾滴酚(使用前先測試,因為太強的殺菌作用也會產生酸化的斑點)。這個方法在修復上並不十分正確,但因容易遭生物侵蝕,也只得使用了。修復中使用的黏膠,凡是具可還原的性質,泰半固著力都不強,沒能承受機器加強修復的力道。加強方法可用甲基植物纖維或塑膠材質,耐力高且容易乾, 但無法還原。補救辦法可將甲基植物纖維溶於水,加10%的聚乙烯膠。

毀損的辨識:為避免嚴重的錯誤發生,處理前最好檢驗一下書籍,視其先前是否已經過修復,因何毀損。如果這些修復均非原書的情況,便可將其拆除。最好先將書籍體檢,觀察文字與圖案部分,數頁數,看是否缺頁,是否有地圖等相關資料遺失。縫綴處的保存情況,是否散落或鬆弛等因素均應考量。另外,封面、書脊、鑲鐵保護也需勘察,是否可以找到相同的材料,書角是否破損或已脆化,覆蓋層(裝飾)的保存與損壞程度等。這部分各種相關的探勘我們也利用照相機攝影來輔助,繪草圖,做註解,標示經過修復處理的頁數和每一疊紙的情況。

書籍拆卸情況與不同時代的修復情形:書籍因為毀損或年代久遠,在修復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已經是破舊鬆弛的狀態了。

*首先先做清潔工作,清潔灰塵、殺蟲及去塗等步驟。使用工具為細刷子,一般修復用橡皮擦,香皂,蠟,以及一塊略溼的抹布清洗。拆下或清洗的黏著物保留起來並做記錄。
*書脊和封面的清潔需乾燥處理,因此部位相當脆弱,書脊槽通常是毀損最厲害的地方,我們使用刮皮刀或手術刀掀開皮革,切勿傷及細繩和線頭。內側固著的羊皮紙或紙張則記載它們的厚度與材質。
*同樣的方式清潔封面,從書脊槽或是封面的角落或邊緣清潔起。
*要將黏著物拆下,如果黏膠已經很老舊,便使用漿糊來處理,但是不可以濫用,否則會黏到書籍。
*如果有局部產生龜裂或生物侵蝕,可以用薄紗或纖維紙加高濃度的甲基植物纖維或漿糊,在裝訂時予以貼上。
*如果書脊或封面是布料,布的顏色最好可溶於水,以便處理酸化的斑點。其餘布面部分的處理可以用Klucel加乙醇固定。那嫁接或裝置新的書脊或封面時都會比較好處理。
*封面如果是紙張,便微微弄溼掀起,用紙張修復的方法處理。
*揭下襯頁的處理方法: 如果可以不必過度費力拆下的話,先拆下封底的襯頁;不然便用濃稠的甲基植物纖維或吸墨紙沾水來拆除。處理這部分要用的工具有手術刀和熱畫刀。黏在襯頁上已久的黏膠稍後只需泡洗便可去除。處理也是從邊緣和書脊著手,邊緣和書脊是經常使用而毀損最多的部分。這個階段的處理步驟也要注意拆下(並恢復)藏書簽和標簽,圖章和印泥,都要固定保護好,以免做水處理時破壞到。
*封面內摺邊緣的拆揭:封面不管是皮製、布料或紙張,通常都是先處理襯頁,以便可以處理內切面(contracanto),有些用金色的圓片裝飾,不過通常保存狀況都不佳,不過都應保留封面的東西,以便重新裝訂時再訂上去。
*拆線:這部分是視需要才處理。我們先用筆標好頁數,修復完後再塗掉。(頁數要仔細數,不可過度依賴書本本身的頁次,書的頁次數有時可能錯誤,也有可能有些註解或圖片沒有編號)。我們要知道包括襯頁在內的總頁數。拆線可以從線頭或是縫綴處直接拆起(必要的話做筆記),慢慢拆開一疊一疊的紙沓,在拆卸資料卡上標上頁碼和狀況,看是散落或是黏貼的狀況,是否有裝訂邊要縫在書上。這張記錄卡十分重要,要重新裝訂時都要依靠它。工具則需用到手術刀或尖鐵鑽,處理要十分細心,黏膠量多又舊,尤其第一疊和最後一疊紙的黏膠最多,也是最容易毀損的地方。書脊的黏膠如果太硬的話,可以用甲基植物纖維或漿糊來輔助清除。
*編頁次:藉助拆書時記載的資料卡,將每疊紙沓摺疊起來,最少擺個一天不動它,讓書脊結實些,減低厚度。
*重新縫綴:書的縫綴的方式和材料使用都依照記錄卡上的記載來做。縫綴要堅固,但不可傷及紙沓的背脊,要依序對齊,頭尾切邊力求整齊。(修復的書不可以用切紙機來切原始的切邊)。利用原來的鑽孔重新縫綴(避免穿新的繩孔)。縫綴的工具是縫紉機,做堅固又正確的縫綴。有相當的認識和練習後再做較好。縫綴不堅固的話,最好拆掉重新處理。
*細繩,不管是大麻、皮革或羊皮紙材料,應與原封面的鑽孔盡量吻合。
*縫綴的修補:如果書籍毀損變成兩半,但縫線仍在的話,便做一些補充的綴線和斷裂的連接起來。如果要加強其耐度,可黏細繩在縫綴的地方。
*封面的修補:木板的封面,因是裝訂的原始材料,應盡量保存完整,前面提過易受蛀蟲侵蝕,殺蟲之外,尚應固定。木板修復接合應按木工的工具,隼頭,鳩膠(鳩尾接合),另外需瞭解木材的特性,以免緊綳,有些復雜的情況最好就教木匠。
*如果封面是紙板,而且未拆解,可用黏膠和紙固定摺疊或毀損處。毀損的角落也可以重新做,在封面邊緣尖頂處做嫁接。
*書脊槽的細繩如果斷裂,必須接合延長以便和封面結合,重新縫綴和編織。
*線頭修復:古書中的線頭有兩種功能,裝飾性和實際用途。實際用途是保護紙沓的頭尾並加強裝訂。十八、十九世紀時,這些都黏在書脊加固的地方,只是紙沓縫綴處的頂飾而已,屬裝飾性的功能。線頭需予以保存或依原來的樣式復制。常見的形式是鑲邊,用線和細繩在底基轉繞兩、三圈後再接著縫綴下一個紙沓。
*封面的修復:如果封面已毀損而無法做修復處理時,便做底基裝訂。皮面或布面的乾凈材質備妥,爾後和新封面連接一起。可以用刮皮刀或手術刀修邊緣厚度,以免黏合時產生縐摺。如果封面尚可修補,小面積的破損先用甲基植物纖維和10%的Primal做成濃稠黏膠(如果太稀,水分會讓皮質變黑),然後用纖維紙從背面嫁接。如果皮革因鞣製品質不佳或燒焦原因,便可以使用油麵的紙張或布當做一層底基物,經過Beva和甲苯處理後,再用熱畫刀隔著在Remay尼龍來處理,和新的封面黏貼一起。如果是布的話,便用纖維紙為底基,然後壓製成薄板。如果新嫁接的皮革需要染成與原皮革相仿的色澤的話,可以用墨汁或市面上銷售的皮革染劑,不過染色效果會不均勻,邊緣地帶或皮的紋理容易變黑或破壞。最好是將嫁接的布整塊先染色過再嫁接。如果是布的話,處理就比較容易,用墨汁或染劑的渲染效果較均勻。
*襯頁的黏貼:黏貼修復過的襯頁尤其要小心翼翼。黏膠的使用最好是可以還原的,以防萬一。最後是用壓印機壓平黏合。迄今我們處理過的有些情況不需要將書拆卸,例如膜皮破損或刮痕,那可用修書專用的鐵鉔用紙或皮嫁接起來。
*角落或邊緣破損:這類破損是最常見的,修復方法和襯頁膜是類似的,可用嫁接方式。封面的紙板可用不同的黏膠配合虎鉗施壓固定。皮革如果破損、磨蹭或掀起,最好用筆沾漿糊在破損處用點描方式修補。要讓皮革穩固又有彈性,黏貼效果又好的最好黏膠便是漿糊。

書燙金:燙金是裝訂工作的一部分,難度頗高,而且耗費多時始能完成。燙金是用純金絲壓板而成,古書燙金是十分精緻的,可是今日所謂的燙金並不是真金,而是鋁箔,難度、工作量和花費是相當驚人。保存方面也和純金絲燙金的不同。所以修復師最好直接和鍍金匠交涉。

古書羊皮紙裝訂與保存:所謂彈性(靈活)的裝訂是指沒有封面的書籍,這個方式是1966年佛羅倫斯水災時發現的方法。十七世紀羊皮紙彈性裝訂是保存最好的情形。彈性裝訂的特色是:不用黏膠,用皮線縫綴,邊緣繞圈,同時支撐封面和書脊,也可以縫合起來。我們可使用無色無酸材質,封面用和十七世紀相仿的羊皮紙或現代用中性紙,可以簡單縫綴,書脊鞏固後,用點甲基植物纖維做黏膠用,然後加若干襯頁。如果書籍超過八開本,通常有紙板封面撐住裡面的羊皮紙。古代使用的紙板通常我們也是用無酸紙張取代。所謂彈性的裝訂的修復,也是有若干相同的處理步驟:書拆開後,先用橡皮擦清潔;乾燥且質硬的書皮用50%乙醇加水浸泡,羊皮紙放在兩層聚乙烯塑膠和兩層吸水紙間,外面再用木板或法碼等重物施壓,重復幾次直至恢復原來的形狀。皮面如果毀損,不管是生物侵蝕或燒焦等因素,可用Polietinglicol 400處理,手工搓揉按摩,可恢復書的吸濕作用且有彈性。比較有問題的是文字部分,通常都是手寫方式用墨汁書寫在書脊上,Polietinglicol有很強的溶解力,要特別小心處理,否則會毀損文字。紙板、襯頁都用無酸無色紙來修復。黏膠盡量只用在處理新區域的部分。漿糊加幾滴甲醛有殺菌作用。

書籍的保存措施:和畫一樣,控制溫度和溼度,相對溼度55%和18 C。圖書館應隨時保持清潔,良好通風設備。已修復過的書籍最好放在盒子內。盒子需是無酸材質,布質的盒子需是未經染色的天然顏色。盒子的形式最好是上蓋打開,書脊朝上。架上不可擺放過於脆弱的書籍,也不可以太擁擠填塞以利書籍取放。如果架子很高,則以水平方向擺書,盡量將相同大小的書籍擺放一起,以讓重量平均。

書籍修復的特殊設備和材料:必備的工具需有縫紉機,處理縫綴的工作;書脊槽的木架(最好繪草圖向木匠訂做),有兩根螺旋螺桿做書脊槽用,燙金時也可以用來固定書;石板:用來刮薄皮革的邊緣,也可以用來壓書用;手工壓力機,邊長約60cm的盤狀。但如果是像本世紀初使用的較小的壓力機,可以用粗厚的膠合板代替;沖剪機/剪床,用來處理紙沓和切割嫁接多餘的部分。有桌型和直立式兩種,桌型約為A-3紙的尺寸,直立式的切割面約1m長,比桌型好用,但較貴,而且空間需有1.50x2.00公尺的面積,小型工作室可能無法容納;工作櫃台,修復處理最好是站立工作,因此修復幾乎均仰賴工作櫃台,工作櫃台需能支撐壓力,桌面易清洗,桌下可擺放紙張紙板等用品。其他次要的工具因人需要則有:刮皮刀,使用時需備一塊塗油的磨刀石;裁紙刀,裁剪紙沓的尺寸大小;剪刀,至少需備有剪紙板的大剪刀,還有長形的剪刀,以便一刀剪便能剪齊;書槽鉗子:將書脊與書系在一起時,用來衡量綴線平行線的工具;尖鐵鑽(可用手術刀代替):拆除舊縫線和書脊凝固的黏膠;針(織毯工用的縫針)需備有彎型和直線型的針;鬃刷,用來將漿糊鋪勻用,合成材質的鬃刷則用來處理塑膠黏膠;(鞋匠用的)錘子(榔頭),彎形的錘子可以挖適當的書脊槽;各種不同厚度的木板(最少16mm厚),則用來壓紙沓或當鎮尺壓書籍用。

最後強調一點是修復師需衡量工作量的多寡與難度,如果需要,最好另找專業裝訂師合作以達修復完整的要求,當然修復師也必須瞭解這些處理方法與流程。

④ 要如何修復破損的書籍

大學圖書館有專門修理破損圖書的,你可以去當地大學圖書館問一下。

⑤ 哪能找到書籍修復的服務

我曾經借過朋友一本書看,1936年初版的,五六年前孔夫子上標價就2000了。然後需要復印某些部分,結果被復印的搞壞了。為了修復這本書,我基本問了所有能想到的古籍修復(雖然還算不上古籍),國圖也問了,琉璃廠的各個店也問了,好多圖書館都有,但是都不對外。最後的解決方案是送到了首都圖書館,花了500大洋,修復如初,所有材料都用的是最好的,修復師傅還用無酸紙給做了個盒子。
我看到還有個可以修復的地方是中國書店,在虎坊橋路口西北角,可以坐7號線到虎坊橋下車。
如果是珍貴的圖書,還是別拿到文印店修復、復印的好。願意自己動手的話先把書體和書殼分開,再把每一頁小心撕下來,按順序放好,清理干凈舊膠。然後找一個能豎直夾緊書體的東西,書體兩邊邊各隔著一張硬紙板夾好,書脊處朝上高出三指左右。
在書脊處把整個書往左按,然後沿著書脊刷膠,再往右按,沿著書脊刷膠。接著放開,讓書自然豎直,沿著書脊兩旁雙手用手指抹一下,確保書脊處每頁不留空隙。放在那等著晾乾。膠是PVA膠,中文是什麼不知道。
最後按原來的end paper前後粘在書體上,粘好了拿重物壓一壓。壓時上面放塊平整干凈的木板好受力均勻,就可以了。
當然這只是看了題主的一張不太清楚的照片回答,也許這本書還有其他的問題。而且修復perfect binding的大書也有其他的方法。我這里說的只是手工修復的方法,機器什麼的就不清楚了。
願意的話可以留言找我給你估個價修啊哈哈哈,不過我在不列顛。或者題主可以找找看國內有沒有bookbinder,跟他們談就是了。

⑥ 關於汽車修理方面的書籍

汽車修理方面書籍的網站:汽車維修技術網

汽車修理方面的書籍:

1)《版汽修入門書系:汽車維修基礎權快速入門90天(第2版)》

2)《汽車維修工書》 汽車維修技能全程圖解+汽車電路電工+感測器檢修 汽修故障維修書籍 3本汽車維修書籍

3)《不可不知的汽車維修常識與技能》

4)《汽車維修工快速上崗指南叢書:汽車機修工快速上崗全程圖解》

5)《汽車感測器檢測維修書》

(以上書籍都可在各大商店搜索購買到)

拓展資料
汽車維修簡介:汽車維修是汽車維護和修理的泛稱。就是對出現故障的汽車通過技術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並採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並恢復達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標准。

汽車維修包括汽車大修和汽車小修,汽車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換汽車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礎件)的方法,恢復汽車的完好技術狀況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復汽車壽命的恢復性修理。

而汽車小修是指:用更換或修理個別零件的方法,保證或恢復汽車工作能力的運行性修理。

⑦ 電腦維修書籍有哪些

計算機可以學的東西比較多的!你如果是想學硬體上的東西,且只是想修專修自己家的電腦,建屬議你還是學一下軟體上的東西!如(電腦的組裝與維護)就好了!硬體上,我就建議你能查出是什麼問題就不錯了!在新華書店一般都有《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樣的書的!

⑧ 書籍出現破損時應如何修復

這個好像圖書館管理員經常做啊,一般書籍破損都是書前後頁面,這種可以在書籍的前後頁面對應的背面用學生用的膠水粘上薄薄的一層紙加強它的強度然後再用透明膠布在表面粘上,如果破損書籍的量比較大,那建議去文體用品商店買一個大的訂書針機,在書籍的翻頁邊緣訂上兩個大的訂書針,防止脫業,,然後再按照上述方法修復,純屬手打,還望採納

⑨ 書籍損壞怎麼修復

簡單的處理辦法:將散掉的書頁處用「白乳膠」粘貼上即可。具體操作:1)先將書頁夾縫綻開的地方,用一小刀片(最好是有刀柄的手術刀或單面刀片,可防止在操作時碰到手),輕輕刮削去原來的膠印;2)用一細點的東西(入毛衣針或牙簽)蘸取白乳膠(若很乾,需用點溫水稀釋一下),塗抹到書頁夾縫綻開的縫隙處(塗膠時,不可過多。以免擠出的膠粘連其它書頁);3)小心將書頁與書對齊、合攏,放平並壓一重物。24小時後便粘好了。

閱讀全文

與怎麼維修書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