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管理設備維修車間
管理設備維修車間三步驟:
1.全面列出設備清單
2.依清單落實分配責任
3.獎罰分明。
Ⅱ 我有一家修理廠 應該怎樣管理才能做大做好
引入質量管理體系吧,可以很好的幫助你管理好企業,本人在4S店工作,有一定的經驗,可以給你做顧問
Ⅲ 如何做好一個車間管理
想要管好一個車間,首先要對車間生產流程、產品、人員等有相當深刻的了解。 生產管理有五個要素,分別是:「人」,「機」,「料」,「法」,「環」,要管好車間,就需要對這五大要素有深刻的了解。所謂「人」,是指人員管理,五個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因為唯有人有主觀能動性。對人的管理要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注重發揮團隊的力量,可以搞人員的優化組合,注意保持團隊的團結和活力。「敢要求,會教導」,敢要求,是說你要敢於向你的下屬提出要求,會教導,是說你要善於教導你的下屬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首先必須了解並制定車間人員的工作職責與工作目標,分解下屬的工作目標與工作職責;培訓指導屬下人員的工作方法與工作要求,根據各自的工作目標要求下屬人員編制工作計劃,並按工作計劃實施,以實現工作目標的完成;激勵下屬人員的工作任務完成,工作態度,表揚要當眾,批評要單個,給員工留面子;定時開例會,進行下階段工作計劃布置、上階段工作總結,提出重點工作要求;對屬下人員多溝通,了解困難,幫助解決困難。所謂「機」,是指生產設備的管理,對生產設備的管理,要注重保持設備的完好率和可開動率,保持設備處於完好可隨時開動的狀態,注意日常點檢與專業維修,讓員工養成愛護設備,按規定保養好設備的好習慣。所謂「料」,是指生產所需要的原物料,對生產原料的管理,不僅涉及到生產成本的控制,對生產效率與有很大的影響,要注意原物料供應的及時性,並注意現場排放,按照「目視化管理」的要求,使車間內的原物料排放有序,更好的滿足生產需要,要注重原物料的質量控制,保證生產所用的原物料符合生產要求。所謂「法」,是指加工工藝,或者叫加工方法,要教育員工在生產過程中應用正確的方法,並和有關部門、人員一起探討,優化加工工藝,縮短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所謂「環」,是指生產現場的環境管理,要藉助「五S」管理的方法,搞好生產現場管理,「五S」管理,不僅能夠改善現場生產環境,並且對生產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為了增加效率,還可以召集生產技術人員、車間一線員工,共同探討研究是否有更好的生產流程,生產工藝,在優化人員配置的基礎上,優化生產流程、工藝是提高生產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另外,對生產員工的培訓,使其更好的勝任工作需要,也很重要,在工資分配上,必須強調多勞多得,使生產效率高的員工真正得到實惠,還可以通過組織生產競賽、技術比武等方式,激發員工積極性。
Ⅳ 如何做好機修車間工作
既然是機修車間,就要圍繞主要任務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先建立健全車間管理規章制度,規范車間運行和管理;
2.做好機修隊伍技能培養,提高機修效率與質量;
3.開展機修工作的總結,發現所轄工作的設施設備故障頻率與規律,總結修理經驗,向設備管理部門提出設備管理、檢修計劃、維護保養要求、對操作者的要求、備件計劃等建議,作好預控;
4.加強對唯一性、關鍵工序設備的重點監控,防止故障造成的生產中斷;.
Ⅳ 如何管理好一個維修設備團隊
既有分工,復又要合作。平制時搶修設備要一起上,相互配合可節省人力,又可避免因現場無專業人員,使得搶修時間過長,影響生產。設備定期檢修或者是備用設備檢修時,可制訂相關的檢修職責范圍和技術標准,對不同部位由不同工種人員進行修理,可以提高檢修速度,保證檢修質量。
Ⅵ 怎樣管理好一個車間,我是一名車間主任,車間里有一百多名個人,是生產除塵設備的。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當好車間主任
第一節 生產車間
車間是企業中的一級基層(中層)管理組織。車間主任是行政管理的負責人。
一、什麼是車間
按產品、工藝管理的要求,完成企業下達各項工作任務的一級管理組織,它由同工種員工或性質相近、配套協作的不同員工組成。
1、車間管理特徵: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進行的計劃(章平組織生產時出現的問題)、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激勵等管理活動。
一個故事:曾有一個關於神醫扁鵲的傳說,有人問扁鵲,你家裡三兄弟都行醫,為什麼只有你的名聲最響亮?是因為你的兩個哥哥的資質不如你嗎?扁鵲說:錯了,其實家裡醫術最高的是我的大哥,他可以在病人剛剛有得病的苗頭時就作出診斷,開兩服湯葯一吃就好了,病人沒有感覺,所以他的名聲只限在我們的家;我的二哥水平比大哥差一些,他可以在病人得病的初期發現病症的所在,然後扎一紮針灸就好了,所以我家鄉的人都知道他,外地人就不知道了;我的水平最差,只能在病人病情嚴重的時候,開刀接生、救人性命,反倒名聲最響。
評述:有很多人的能力表現在外部,有的人在內部,化風險為無形。有預見性;「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現代管理要求我們的車間主任既要做大哥、二哥、又要做扁鵲。
(治本與治標的關系。預防、控制、處理的關系)
(別人玩的時候,你在做,別人做的時候,你在玩)
2、職能:對人、財、物合理組織,有效利用,實現企業和車間所規定的目標和要求。
3、基礎工作
相關程序(否則將是一團混沌):
⑴標准化工作:
每日:班前查看交班簿和生產現場,檢查班組出勤和生產准備情況召開班前會;
班中查生產進度和勞動紀律,查中控(檢驗員就是裁判員,各種比賽成績好壞評判,要准確、要真實,另外你的標准,你的試金石很重要,為什麼要搞化學純?一個是PH試紙,放在口袋裡或不注意保管都不行,一個是溫度計),查記錄、處理生產、技術、質量問題;
班後檢查產品入庫、生產現場,組織好下一班生產活動。
(包括績效考評:操作員工每天一評,班長每兩天一評你堅持沒有?)
每周:總結上周工作,落實、明確下周生產計劃;
每月:查勞動定額執行情況;查消耗(原材料、能源、工用具、勞保用品)定額
關於查原始記錄?
產品生產記錄:產量、質量記錄(包括在產品),班組個人的生產記錄,調整生產工藝、生產計劃內變動通知單等原始記錄;
(半胱車間電解的時間截止是9:30分,而溶解的時間已記錄到9:20分,這不是明顯的假記錄嗎?
當班勞動力和勞動時間記錄:人員增減、出勤、工作時間記錄;
原輔料記錄:領取、退還、剩餘以及水電汽記錄(如鄰苯的使用、現在鹽酸的發放);
設備安全記錄:溫度、壓力、運轉時間、設備狀態、生產與人身安全事故記錄;
要求:原始記錄准確、可靠、完整。
⑵健全規章制度工作
什麼是規章制度?
對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經濟活動、安全文明生產、生活學習等方面所制定的各種規則、章程和辦法的總稱。
重點是崗位責任制:
交接班制度;巡迴檢查制;質量負責制;安全文明生產制;經濟責任制。
(一個車間要管理的事很多,發揮大家的力量,你無法通吃。你一天到晚忙碌就不行,因為你無法座下來考察深層次問題)
什麼事情差不多了,大概有四五十里吧。同樣的工藝、設備、技術、原材料,生產的產品質量就是不一樣,收率也不一樣。
什麼是WTO規則?日本人要你洗盤子七遍的故事。我們的人要不要有規則,我們在生產過程或工作中要不要有規則,這就是工作流程。當海爾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進行了流程再造,我們的企業發展了也應該有新的流程,再也不是夫妻二人貼鍋塊了。
二、車間的地位和作用
貫徹執行經營者的意圖,組織和督促下級的工作;
執行層:重在落實與執行。
2、車間主任的作用:
執行的好,影響公司決策的實施,影響目標值;
(提幾個問題:1、考勤表應由哪個部門負責?
2、作業指導書應由哪個部門修訂、完善?
3、不屬車間生產任務,需要配合其它部門時表現怎麼樣?
有人負責我服從,無人負責我負責,人人負責等於無人負責)
承上啟下的橋梁、紐帶作用;
榜樣作用,既是生產能手,又是管理能手。
三、車間主任的職責與許可權
職責:
勞務管理:人事調配(包括員工個人檔案卡的傳遞)、勞動紀律、技術培訓、績效考評、以及安全衛生、團隊建設;
生產管理:現場作業、產量質量、材料消耗、機具保養等;
輔助上級:如實匯報、當好參謀。
職能: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監督。
許可權: 1、指揮與管理生產經活動權; 2、勞動組織調配權;
3、完善制度權; 4、拒絕違章指揮和停止違章作業權;
5、員工獎懲建議權; 6、獎金分配權;
7、舉薦權; 8、維護員工合法權益權。
幾個管理觀念供大家參考:
1、權力是上級賦予的,權威是靠自己的領導藝術和人格魅力產生的;
2、服人者,德服為上,才服為中,力服為下;(下級有所作為,上級才有所為)
3、沒有無用之人,只有沒用好之人;
4、任何下級不應受一個以上的直接領導(關於原廖述遷請假的事情,另外就是本人的管理歸屬問題);
5、上級不能越級指揮,下級不能越級匯報;上級可以越級檢查,下級可以越級申訴;
四、車間主任素質要求:
1、車間主任的「四個角色」:
管理者:工作安排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領導者:員工寬松愉快工作,積極發揮潛能、主動張揚個性彰顯智慧;(下屬的工作成績你不要佔有)
被管理者:部門協作,互相配合
被領導者:做順毛的驢兒,也要有「犯上」的勇氣;
位置:承上啟下 主要表現在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受高層領導,當好參謀,做決策執行者,另一方面本部門領導,運籌帷幄做部門先行官,講究領導藝術,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主動性。
份內工作與額外工作的關系:認真遵守職責,完成份內工作是最起碼的要求;同時要有大局觀念和一盤棋觀念;
批評與鼓勵的關系:對下屬了如指掌,積極溝通,善於發現不足,及早預防;
成效與成長的關系:充分發揮介紹權、參謀權、推薦權為下屬創造更多的空間。下屬感覺跟你沒錯。
2、素質要求:
1、職業道德素質:強烈的事業心;原則性和民主意識;高尚的情操。
2、專業素質:熟悉本車間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各種基本操作技能;熟知所有工用具設備的性能,並能正確使用、維護、保養和保管;對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有較快的消化吸收能力。
3、組織管理素質:
明確目標,有完成任務的堅定信念;
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是不是學習的人不要自己說,說出來都是不真切的)
深思熟慮,有正確的處理問題的能力;
身先士卒,一身正氣,具有團結員工的凝聚能力和人格魅力;
滿腔熱情,具有開拓改革的創新能力。
4、文化知識素質:
變外行為內行;創造性地運用到生產中。
車間生產管理
一、生產管理的任務:
生產管理成敗三大要素:
質量、成本、交貨期。(數量、收率可視為工作質量,也是質量)
生產管理的內容:
組織、計劃、准備、控制。
二、過程組織:
要有先見之明;要有糾偏的准備(關健控制點);信息快速反應;措施得當;
三、生產過程必須的表單、文件:
1、銷售部《生產任務單》;
2、生產部《生產計劃單》;
3、開發部《產品工藝流程圖》、《作業指導書》;(有的車間自己列印流程圖、作業指導書)
4、設備部的《生產設備控製程序》;
5、品質部的《過程檢驗和試驗控製程序》;
6、生產部的《生產過程原始記錄表》;
7、人力部的《人力資源管理及培訓控製程序》。
技術與工藝管理
技術管理具體內容:按照工藝標准組織生產;執行工藝規程;組織質量控制與攻關活動;搞好質量中控;使用和維護好機具;組織學習與交流技術知識、操作技能;(當然注意保密工作)開展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活動。
什麼是工藝?
指產品的分離技術和分離方法。
工藝規程必須做到:
1、不斷提高對工藝規程的認識
工藝規程是一切生產管理和操作人員都必須嚴格執行、認真貫徹的紀律性文件,要像遵守法律一樣嚴格遵守工藝規程。如果工藝紀律鬆弛,員工愛怎麼干就怎麼干,就會使工藝規程完全喪失作用。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認真學習工藝規程
(新員工培訓,轉崗培訓,人人做到應知應會)
3、熟悉質量標准和工藝要求
4、嚴格執行工藝紀律,保證工藝規程的貫徹執行
當原工藝有問題時及時上報,新工藝未批准不得採納(可以就此事展開議論),應按原工藝執行。
5、認真檢查工藝執行情況
以身作則,成為模範
6、愛護和保存好工藝文件
第四節 車間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統稱為質量。
(我們的質量指透光、旋光、收率、重金屬含量、水份、機械雜質等)
全面質量管理TQC:
指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
特點:預防性(王總所說「死後驗屍」,質量不是檢測出來的)
影響因素:人、機、料、法、環
人——員工;(加強質量意識的提高和認識)
機——設備,包括機器和工藝裝備;(日常檢修與定期維修)
料——材料、半成品;(加強驗收檢查)
法——工藝、作業方法;(成文背誦、標准化)
環——條件與環境。(改善環境)
二、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
特點:
1、有效、有序:明確分工;(關於降溫費的造發說明,四個各的解釋)
2、定期評審:管理層介入,隨時隨地掌握運行狀態;
3、強調糾正和預防並完善;(防止再發生)
4、強調審核及監督;
5、強調通過不斷地培訓;
6、強調文化管理。
Ⅶ 怎麼管理好一個生產車間
車間主任是安排車間生產的主要領導,如果自己技術不過硬,那是沒有辦法去安排生產的,在生產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樣那樣的問題,都需要車間主任去解決。有了技術才知道哪一環節比較重要,哪一環節比較慢。在原有的基礎上考慮如何去改進產品或生產流程。所以,技術是第一位的。
第二,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
生產的流程安排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沒有組織能力車間就會象一盤散沙。有的人忙不完,而有的人卻沒事情做;該生產的出不來,不是很急的卻生產好了!很多企業車間加班都是與車間主任的工作安排不當有關。除了特殊情況。車間的日常狀態直接反應了管理者的能力。所以,車間主任必須是懂得生產流程,能夠組織好車間的人員,安排好生產秩序。
第三,要有高超的溝通能力
在管理員工上不能夠和員工相處的很好就是管理者的失敗。要知道,沒有員工,管理也就失去了意義。而如何同員工相處,如何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是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內容。和員工相處好了只是一部分,還要和老闆或廠長做好溝通。只有和上級溝通好了才知道哪些要先做,哪些可以緩做,才可以讓上級及時掌握車間的生產情況,以便於安排下一步的生產計劃。如果是獨斷專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到最後工作做的一灘糊塗。有了良好的溝通,車間主任才好做,才不會感覺到自己很孤立。在企業中沒有孤立的人或事,只有體現團隊的精神才能夠使生產順利進行,企業才會壯大。
第四,要科學計劃生產
生產有計劃,這是車間工作的前提。計劃不到,或者不科學,就會出紕漏。所以,必須認真調度好各工序的人員,設定機械動力配置,挖掘能量,減少浪費。
車間工作,應以計劃目標為主,根據公司及廠部下達給車間的計劃、目標、生產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通過指標分解將班組當月的生產任務,質量要求、工藝標准以及員工的操作規程、紀律要求、定額標准逐一列出,並在班前會上動員部署、班中跟蹤檢查、班後總結考核。從而讓班組上下人人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工作有奔頭,有目標。
對經常生產的產品可以制定生產程序,進行程序化管理,使分工更明確,責任更清楚,並在工作中加以分析和改進。以便於員工操作,節省時間。
第五,要實施數據管理
數據管理工作是車間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生產運行質態好壞的主要依據。車間主任數據管理要抓好三性:
(一)講求可操作性。針對工序設置,崗位設置,流程設置,設定科學的表式,要一環套一環,上道工序數據流轉下道工序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二)講求真實性。車間主任應挑選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作風正派、做事踏實的同志擔任班組長或數據員,當日生產,當日跟蹤檢查,當日數據匯總。務必做到真實、准確。應給員工的勞動所得,一分不少;想搞花樣、玩水份、混水摸魚多拿酬薪,一分不給。必要時,樹立正反典型,獎真罰假,促使員工通過自身的工作來挖掘機械能量,減少浪費,工藝創新,達到增收的目的。
(三)講求連續性。考勤數據、定額數據、交接數據、首檢數據構成了車間的正常生產活動。而主任每月三次的盤點數據和運行分析數據,是建立在前者基礎之上的分析匯總,前者工作抓好抓實抓習慣了,對後者工作就會了如指掌、應對自如。反之,數據管理有布置無檢查,有今天無明天,有交待無跟蹤,有發覺無措施,只會造成思路不清,數據不實,情況不明,陷入工作的被動之中。
第六,要懂得生產成本管理
一個車間,就是一個大家庭,小則幾十號人,大則上百號人,作為車間里的一家之長。車間主任既要管理好家庭的「柴、米、油、鹽」等成本性支出,又要增加「家庭成員」的勞動收入。這是一個家長既要會過日子,又要會過好日子應有的能力與素質。在不損害員工利益,不偷工減料的情況下,提高成本意識,減少浪費是每個老闆都希望看到的。所以,做為車間主任在節約開支等方面是首當其沖。象一些企業做的不必要的樣品,用料時沒有計劃,或是核算不到位。對於車間主任來說,哪些該用哪些不該用心裡是有譜的。把節約的錢加到員工工資待遇里去或是核算到產品成本中,老闆和員工都開心,而車間主任做為主要的帶頭人,誰能不喜歡呢?
第七,要講究工作的方式方法
常見到這樣的情況,生產過程中我們的主任一旦發現了問題,便立即召集本車間職工開現場會,可謂是雷厲風行。主任們講得是聲嘶力竭,叫、吼、甚至於罵,說如果以後再出現這樣的問題將如何如何……,但屁股一轉,他說不定已經把剛才的話忘了一半;或許是事務太多,或許是收不起功,不去驗證,不去跟蹤;或許還有老好人的思想;或許……難怪員工們把你的話當成了耳邊風,一、二天還有改變,三天一過又恢復以前,於是乎,問題還是老問題,會議還是老會議,話還是那幾句老生常談。
其實,這還是一個工作方法的問題,方法用對,事半功倍。一個合格的車間主任,工作中應善於掌握方式方法,講求實效。主要有:
(一) 遇事要帶頭。有句話很現實「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我們主任就是火車頭,要帶好各班組成員勇往直前,敢為人先,為大家樹立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以人格魅力,示範感召力,熏陶影響力,輻射沖擊力,帶動車間各項工作,做事要有超前意識。技術創新搶在前,工藝改造學在前,發生機械故障維修在前,發現質量問題分析總結在前。
(二) 作風講民主。經常性召集車間會議,生產任務布置會、質量問題分析會、車間合理化建議會,對車間的工作實行民主管理,形成「以人為本,人人參與管理,個個肩上有責任,風險共擔,責任共負,榮譽共享的好氣息。
(三) 批評講方法。人與人之間肯定不平衡,十個指頭伸出也會有長短,在車間各班組之中,員工自然而然也會有先進、後進之分;聰明、笨拙之分,車間主任在批評員工時,要因人制宜,掌握心理,把握分寸。以此注重以理服人,就事論事,切忌以權壓人「命令式」口吻。
(四) 為人講公平。在車間各項工作中,職工請假,任務分配工資定額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主任要當好這個家長「一碗水」要端平,要恪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盡可能獎罰分明,以公平、公正、公開辦事。
(五)選好班組長。班組長應從勞動能手,先進分子中選出,要民主選舉產生。切不可以人情、義氣用事,直接提拔。好的班組長,既要是主任的好幫手,又要是員工的貼心人,正可謂班組長稱職,車間工作會出色。
第八,要穩定隊伍培養新人
穩定車間人員和培訓新員工也同樣重要。不要讓員工做單一的工作,可以互換工種。一是怕員工的工作太單一,容易產生煩躁和感覺工作乏味,缺少工作激情。二是為忙的時候或缺人時可以臨時替代。車間每天都會有事情做,但是不可能每天都很忙,在比較閑暇時培訓人。一個優秀的車間主任,同時應是一個優秀老師,熱情地培養新人,把自己的技能、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下屬,只有這樣,在生產緊張時才有人可用。任務完成的好,公司自然對你倍加賞識,加快提拔重用。相反,作為車間主任,如果技術非常保守,耍小聰明,生怕教會別人,自己丟了飯碗,豈不知,當某些工種的人走了,而生產時間又緊張,卻沒有人會做,只有車間主任一人會做,而一個人的能量畢竟有限,到頭來完不成任務,肯定吃不完兜著走。
總而言之,做好車間工作,當好車間主任,是一門學問,需要用心去做。正如有句話說的「認真,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才能將工作干好」。作為車間主任,用力去做,只能勉強完成任務,用心去做,就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難,就能不負眾望,打造車間工作的一片新天地。
Ⅷ 做為一個車間主管該怎樣管理好車間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做好車間主管
俗話說得好,「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以此延伸「不經營不知賺錢難,不辦企業不知有風險」。車間主任是企業生產線的主要管理階層,是一個產品一條線一道工序的直接當家人,怎樣使車間的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當好這個領頭人,筆者結合實踐談點膚淺的體會與同事們共勉。
市場的開拓,產品的研發,技改的投入這是公司領導和企業決策層所抓的大事。而在一個車間,完成廠部下達的生產計劃、任務、績效則是主任們的主要任務。管理出效益,關鍵看車間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管」與「理」二字上下功夫做文章。「管」是職責工作,是「理」的前提;「理」是權屬工作,是「管」的反饋。只有按照規范化的工作思路管人、管事,才能在工作中理出頭緒,理出得失,才能總結經驗,不斷進取。
一、 生產要有計劃,這是車間工作的前提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切工作要有計劃性,計劃不到,一步不靠,要認真調度好各工序的人員,設定機械動力配置,挖掘能量,減少浪費。車間工作,首先應以計劃目標為主,根據公司及廠部下達給車間的計劃、目標、生產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通過指標分解將班組當月的生產任務,質量要求、工藝標准以及員工的操作規程、紀律要求、定額標准逐一列出,並在班前會上動員部署、班中跟蹤檢查、班後總結考核。從而讓班組上下人人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工作有奔頭,有目標。要根據生產指令單,從斷料開始計劃好、配套好各種產品規格所需材種、長短芯板。這樣做既能使配板車間材種齊全,不受影響,又能達到壓縮在產品,現場管理規范,取得一舉三得的效果。
二、 運作講究數據性,這是車間工作的基礎
數據管理工作是車間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生產運行質態好壞的主要依據。車間主任數據管理要抓好三性:
(一)、是講求可操作性:針對工序設置,崗位設置,流程設置,設定科學的表式,要一環套一環,上道工序數據流轉下道工序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二)、是講求真實性:車間主任應挑選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作風正派、做事塌實的同志擔任班組長或數據員,當日生產,當日跟蹤檢查,當日數據匯總。務必做到真實、准確。應給員工的勞動所得,一分不少;搞花樣、玩水份、混水摸魚多拿酬薪,一分不給。必要時,樹立正反典型,獎真罰假,促使員工通過自身的工作來挖掘機械能量,減少浪費,工藝創新,達到增收的目的。
(三)、是講求連續性:考勤數據、定額數據、交接數據、首檢數據構成了車間的正常生產活動。而主任每月三次的盤點數據和運行分析數據,是建立在前者基礎之上的分析匯總,前者工作抓好抓實抓習慣了,對後者工作就會了如指掌、應對自如。反之,數據管理有布置無檢查,有今天無明天,有交待無跟蹤,有發覺無措施,只會造成思路不清,數據不實,情況不明,陷入工作的被動之中。
三、 核算圍繞成本性,挖掘好效益潛能
一個車間,就是一個大家庭,小則幾十號人,大則上百號人,作為車間里的一家之長。車間主任既要管理好家庭的「柴、米、油、鹽」等成本性支出,又要增加「家庭成員」的勞動收入。這是一個家長既要會過日子,又要會過好日子應有的能力與素質。調動好「家庭成員」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挖掘好生產工具——機械設備的能量,克服和減少操作過程中的隨意浪費,是搞好車間成本核算,挖掘車間潛能的關鍵,筆者以單板為例.
(一)、斷料工序:應根據產品規格、尺寸,原木的大小,長短,彎直情況,選好材,提高出板率。
(二)、旋切工序:定好中心,保持機械完好(刀、壓尺、軸承、絲桿等)不野蠻操作,能減少碎皮,提高整張率,降低主材料成本耗用。
(三) 、乾燥工序:控制好單板含水率,減少空網,分檔合理,准確可以增加產量,提高一次性打包率。
(四)、切刀工序:小切刀、電刀手合理切削芯板,能大則大,能小則小,能長則長,能短則短。整理工序按工藝要求,拼縫、挖補、粘貼。控制好以上「三把刀」的操作隨意性,能最大限度減少浪費。
四、工作講究方法性,注重實效
常見到這樣的情況,生產過程中我們的主任一旦發現了問題,便立即召集本車間職工開現場會,可謂是雷厲風行。主任們講得是聲嘶力竭,叫、吼、甚至於罵,說如果以後再出現這樣的問題將如何如何……,但屁股一轉,他說不定已經把剛才的話忘了一半;或許是事務太多,或許是收不起功,不去驗證,不去跟蹤;或許還有老好人的思想;或許……難怪員工們把你的話當成了耳邊風,一、二天還有改變,三天一過又恢復以前,於是乎,問題還是老問題,會議還是老會議,話還是那幾句老生常談。
其實,這還是一個工作方法的問題,方法用對,事半功倍。筆者覺得一個車間的工作,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選好班組長:班組長應從勞動能手,先進分子中選出,要民主選舉產生。切不可以人情、義氣用事,直接提拔。好的班組長,既要是主任的好幫手,又要是員工的貼心人,正可謂班組長稱職,車間工作會出色。
(二) 遇事要帶頭:有句話很現實「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我們主任就是火車頭,要帶好各班組成員勇往直前,敢為人先,為大家樹立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以人格魅力,示範感召力,熏陶影響力,輻射沖擊力,帶動車間各項工作,做事要有超前意識。技術創新搶在前,工藝改造學在前,發生機械故障維修在前,發現質量問題分析總結在前。
(三) 作風講民主:經常性召集車間會議,生產任務布置會、質量問題分析會、車間合理化建議會,對車間的工作實行民主管理,形成「以人為本,人人參與管理,個個肩上有責任,風險共擔,責任共負,榮譽共享的好氣息。
(四) 批評講方法:人與人之間肯定不平衡,十個指頭伸出也會有長短,在車間各班組之中,員工自然而然也會有先進、後進之分;聰明、笨拙之分,車間主任在批評員工時,要因人制宜,掌握心理,把握分寸。以此注重以理服人,就事論事,切忌以權壓人「命令式」口吻。
(五) 為人講公平:在車間各項工作中,職工請假,任務分配工資定額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主任要當好這個家長「一碗水」要端平,要恪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盡可能獎罰分明,以公平、公正、公開辦事。
最後,筆者想說:做好車間工作,當好車間主任,也是一門學問,用力去做,只能勉強完成任務,用心去做,就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難,就能不負眾望,打造車間工作的一片新天地。
Ⅸ 怎樣管理好生產車間
生產管理是公司經營計劃實施的主體,管理過程的順利與否,直接關繫到公司方針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我們公司車間的優勢在於擁有一隻高素質、年輕化的員工隊伍,廠房、設施也是全公司最新最好的,產品的工藝技術也是最成熟的,車間已經具備了很好的人力和設施、技術資源,而劣勢則在於人員和設備尚處於磨合期,車間管理的許多方面還不到位。因此,在新區車間管理團隊成立以後,所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整合現有資源、加強管理,早日實現正常運轉。在此認識指導下,生產部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實施新的管理制度。我們逐步建立完善了車間的管理制度體系,制定出員工的行為規范,起草文件注重可操作性,盡量使每一項行動都有明確的規定,並根據使用反饋情況及時更新,變無規定可依為有規定可依,從各個方面規范員工的行為。並通過日常的檢查督促,逐步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鼓勵員工自覺按規程去做,固化良好行為,改正錯誤行為,為車間管理的正規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此,車間遵照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公平分配原則,採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措施,每月評選崗位標兵,鼓勵先進,大大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主動性。譬如針對離心時間長的「瓶頸」問題,採取離心時間單項考核,實現了每班離心一批產品的目標;針對乾燥水分控制波動較大,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實行固定操作人員,乾燥水分單項考核,很快使水分控制維持在較好水平。現在車間又實行樹立崗位生產骨乾的措施,使員工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產品質量逐步趨於穩定,無效勞動的減少,帶來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雖然現在新區車間產量逐月增加,實際勞動量逐步加大,但員工卻感覺勞動強度減小了,工作起來反而比以前輕鬆了。
3、管理人員明確分工,准確定位。車間管理團隊成員來自公司不同部門,具有不同的專業特長,明確其職責之後,車間各項工作都有了專業管理人員分工負責。車間管理結構清晰,各司其職,分層次進行,使得車間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這些都體現出團隊合作的強大作用。同時,還給管理人員的進行准確定位,使其轉變思想觀念,樹立全心全意為員工服務的針對生產過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環節和增加無效勞動的關鍵部位進行改進,盡量為員工創造一個輕松舒適的工作環境,譬如擦地機的購置,風扇的安裝,一些小料車、小工具的定做等。這樣,許多工作的目標明確,開展起來有了針對性,就能得到員工的積極配合,整個車間的工作也就做好了,管理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加強內部溝通,倡導以「真誠合作」為主要內容的文化理念。車間管理團隊作為公司與員工之間的橋梁,應准確把公司的管理意圖傳達到車間的每一個員工,真正落實到車間的日常生產工作中去。同時,通過深入生產現場、保持與員工的溝通交流、鼓勵員工根據工作中的細致觀察和思考提出合理化建議等多種方式,把員工的建議和需求信息收集起來,並及時採取措施為他們排憂解難,做好服務工作。車間管理團隊堅持每天召開車間生產例會,把上個工作日的工作進行總結,發現的問題及時安排解決,把當天的工作安排進行部署,藉此機會管理團隊成員之間加強溝通,做到每個人都心中有數。通過從管理團隊自身做起,加強溝通交流,搞好團結協作,逐步在全車間形成一種「人人都把事情做好,我為他人創造條件」的良好工作氛圍,充分激發出了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現在,生產能力實現充分發揮,產品產量逐月增加,質量水平逐步提高,收率指標穩步提升,成本指標日趨下降,員工也都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新區車間的良好運轉,必將為2006年度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Ⅹ 如何管理維修車間
第一節 生產車間
車間是企業中的一級基層(中層)管理組織。車間主任是行政管理的負責人。
一、什麼是車間
按產品、工藝管理的要求,完成企業下達各項工作任務的一級管理組織,它由同工種員工或性質相近、配套協作的不同員工組成。
1、車間管理特徵: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進行的計劃(章平組織生產時出現的問題)、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激勵等管理活動。
一個故事:曾有一個關於神醫扁鵲的傳說,有人問扁鵲,你家裡三兄弟都行醫,為什麼只有你的名聲最響亮?是因為你的兩個哥哥的資質不如你嗎?扁鵲說:錯了,其實家裡醫術最高的是我的大哥,他可以在病人剛剛有得病的苗頭時就作出診斷,開兩服湯葯一吃就好了,病人沒有感覺,所以他的名聲只限在我們的家;我的二哥水平比大哥差一些,他可以在病人得病的初期發現病症的所在,然後扎一紮針灸就好了,所以我家鄉的人都知道他,外地人就不知道了;我的水平最差,只能在病人病情嚴重的時候,開刀接生、救人性命,反倒名聲最響。
評述:有很多人的能力表現在外部,有的人在內部,化風險為無形。有預見性;「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現代管理要求我們的車間主任既要做大哥、二哥、又要做扁鵲。
(治本與治標的關系。預防、控制、處理的關系)
(別人玩的時候,你在做,別人做的時候,你在玩)
2、職能:對人、財、物合理組織,有效利用,實現企業和車間所規定的目標和要求。
3、基礎工作
相關程序(否則將是一團混沌):
⑴標准化工作:
每日:班前查看交班簿和生產現場,檢查班組出勤和生產准備情況召開班前會;
班中查生產進度和勞動紀律,查中控(檢驗員就是裁判員,各種比賽成績好壞評判,要准確、要真實,另外你的標准,你的試金石很重要,為什麼要搞化學純?一個是PH試紙,放在口袋裡或不注意保管都不行,一個是溫度計),查記錄、處理生產、技術、質量問題;
班後檢查產品入庫、生產現場,組織好下一班生產活動。
(包括績效考評:操作員工每天一評,班長每兩天一評你堅持沒有?)
每周:總結上周工作,落實、明確下周生產計劃;
每月:查勞動定額執行情況;查消耗(原材料、能源、工用具、勞保用品)定額
關於查原始記錄?
產品生產記錄:產量、質量記錄(包括在產品),班組個人的生產記錄,調整生產工藝、生產計劃內變動通知單等原始記錄;
(半胱車間電解的時間截止是9:30分,而溶解的時間已記錄到9:20分,這不是明顯的假記錄嗎?
當班勞動力和勞動時間記錄:人員增減、出勤、工作時間記錄;
原輔料記錄:領取、退還、剩餘以及水電汽記錄(如鄰苯的使用、現在鹽酸的發放);
設備安全記錄:溫度、壓力、運轉時間、設備狀態、生產與人身安全事故記錄;
要求:原始記錄准確、可靠、完整。
⑵健全規章制度工作
什麼是規章制度?
對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經濟活動、安全文明生產、生活學習等方面所制定的各種規則、章程和辦法的總稱。
重點是崗位責任制:
交接班制度;巡迴檢查制;質量負責制;安全文明生產制;經濟責任制。
(一個車間要管理的事很多,發揮大家的力量,你無法通吃。你一天到晚忙碌就不行,因為你無法座下來考察深層次問題)
什麼事情差不多了,大概有四五十里吧。同樣的工藝、設備、技術、原材料,生產的產品質量就是不一樣,收率也不一樣。
什麼是WTO規則?日本人要你洗盤子七遍的故事。我們的人要不要有規則,我們在生產過程或工作中要不要有規則,這就是工作流程。當海爾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進行了流程再造,我們的企業發展了也應該有新的流程,再也不是夫妻二人貼鍋塊了。
二、車間的地位和作用
貫徹執行經營者的意圖,組織和督促下級的工作;
執行層:重在落實與執行。
2、車間主任的作用:
執行的好,影響公司決策的實施,影響目標值;
(提幾個問題:1、考勤表應由哪個部門負責?
2、作業指導書應由哪個部門修訂、完善?
3、不屬車間生產任務,需要配合其它部門時表現怎麼樣?
有人負責我服從,無人負責我負責,人人負責等於無人負責)
承上啟下的橋梁、紐帶作用;
榜樣作用,既是生產能手,又是管理能手。
三、車間主任的職責與許可權
職責:
勞務管理:人事調配(包括員工個人檔案卡的傳遞)、勞動紀律、技術培訓、績效考評、以及安全衛生、團隊建設;
生產管理:現場作業、產量質量、材料消耗、機具保養等;
輔助上級:如實匯報、當好參謀。
職能: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監督。
許可權: 1、指揮與管理生產經活動權; 2、勞動組織調配權;
3、完善制度權; 4、拒絕違章指揮和停止違章作業權;
5、員工獎懲建議權; 6、獎金分配權;
7、舉薦權; 8、維護員工合法權益權。
幾個管理觀念供大家參考:
1、權力是上級賦予的,權威是靠自己的領導藝術和人格魅力產生的;
2、服人者,德服為上,才服為中,力服為下;(下級有所作為,上級才有所為)
3、沒有無用之人,只有沒用好之人;
4、任何下級不應受一個以上的直接領導(關於原廖述遷請假的事情,另外就是本人的管理歸屬問題);
5、上級不能越級指揮,下級不能越級匯報;上級可以越級檢查,下級可以越級申訴;
四、車間主任素質要求:
1、車間主任的「四個角色」:
管理者:工作安排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領導者:員工寬松愉快工作,積極發揮潛能、主動張揚個性彰顯智慧;(下屬的工作成績你不要佔有)
被管理者:部門協作,互相配合
被領導者:做順毛的驢兒,也要有「犯上」的勇氣;
位置:承上啟下 主要表現在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受高層領導,當好參謀,做決策執行者,另一方面本部門領導,運籌帷幄做部門先行官,講究領導藝術,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主動性。
份內工作與額外工作的關系:認真遵守職責,完成份內工作是最起碼的要求;同時要有大局觀念和一盤棋觀念;
批評與鼓勵的關系:對下屬了如指掌,積極溝通,善於發現不足,及早預防;
成效與成長的關系:充分發揮介紹權、參謀權、推薦權為下屬創造更多的空間。下屬感覺跟你沒錯。
2、素質要求:
1、職業道德素質:強烈的事業心;原則性和民主意識;高尚的情操。
2、專業素質:熟悉本車間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各種基本操作技能;熟知所有工用具設備的性能,並能正確使用、維護、保養和保管;對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有較快的消化吸收能力。
3、組織管理素質:
明確目標,有完成任務的堅定信念;
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是不是學習的人不要自己說,說出來都是不真切的)
深思熟慮,有正確的處理問題的能力;
身先士卒,一身正氣,具有團結員工的凝聚能力和人格魅力;
滿腔熱情,具有開拓改革的創新能力。
4、文化知識素質:
變外行為內行;創造性地運用到生產中。
車間生產管理
一、生產管理的任務:
生產管理成敗三大要素:
質量、成本、交貨期。(數量、收率可視為工作質量,也是質量)
生產管理的內容:
組織、計劃、准備、控制。
二、過程組織:
要有先見之明;要有糾偏的准備(關健控制點);信息快速反應;措施得當;
三、生產過程必須的表單、文件:
1、銷售部《生產任務單》;
2、生產部《生產計劃單》;
3、開發部《產品工藝流程圖》、《作業指導書》;(有的車間自己列印流程圖、作業指導書)
4、設備部的《生產設備控製程序》;
5、品質部的《過程檢驗和試驗控製程序》;
6、生產部的《生產過程原始記錄表》;
7、人力部的《人力資源管理及培訓控製程序》。
技術與工藝管理
技術管理具體內容:按照工藝標准組織生產;執行工藝規程;組織質量控制與攻關活動;搞好質量中控;使用和維護好機具;組織學習與交流技術知識、操作技能;(當然注意保密工作)開展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活動。
什麼是工藝?
指產品的分離技術和分離方法。
工藝規程必須做到:
1、不斷提高對工藝規程的認識
工藝規程是一切生產管理和操作人員都必須嚴格執行、認真貫徹的紀律性文件,要像遵守法律一樣嚴格遵守工藝規程。如果工藝紀律鬆弛,員工愛怎麼干就怎麼干,就會使工藝規程完全喪失作用。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認真學習工藝規程
(新員工培訓,轉崗培訓,人人做到應知應會)
3、熟悉質量標准和工藝要求
4、嚴格執行工藝紀律,保證工藝規程的貫徹執行
當原工藝有問題時及時上報,新工藝未批准不得採納(可以就此事展開議論),應按原工藝執行。
5、認真檢查工藝執行情況
以身作則,成為模範
6、愛護和保存好工藝文件
第四節 車間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統稱為質量。
(我們的質量指透光、旋光、收率、重金屬含量、水份、機械雜質等)
全面質量管理TQC:
指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
特點:預防性(王總所說「死後驗屍」,質量不是檢測出來的)
影響因素:人、機、料、法、環
人——員工;(加強質量意識的提高和認識)
機——設備,包括機器和工藝裝備;(日常檢修與定期維修)
料——材料、半成品;(加強驗收檢查)
法——工藝、作業方法;(成文背誦、標准化)
環——條件與環境。(改善環境)
二、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
特點:
1、有效、有序:明確分工;(關於降溫費的造發說明,四個各的解釋)
2、定期評審:管理層介入,隨時隨地掌握運行狀態;
3、強調糾正和預防並完善;(防止再發生)
4、強調審核及監督;
5、強調通過不斷地培訓;
6、強調文化管理。
設備管理
一、什麼是設備?
生產中使用的各種機械和裝置的總稱。(關於設備培訓可以展開講)
設備、工藝、操作是企業的三大技術基礎,而設備是先決條件。
二、什麼是設備的維護?
指按照操作規程經常觀察設備運轉情況,及時對設備進行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等工作的總稱。(如壓縮機)
成本管理
一、什麼是在產品?
指生產過程中正在加工、尚未完工的成品。(吃進去,拉出來,按財務要求)
二、在產品有效控制:
質量合格、數字准確、交接清楚、賬物相符(帳、卡、物相符)、過目知數、處理及時、佔用合理、周轉迅速以降低產品成本。
三、物料控制:
1、領、發料前要查看,看說明書、看質量、看規格;
2、限額領料,定額供料;
3、投料防止差錯、質變和混用(鹽酸打到Ⅱ母水中不是沒出現過)
4、盤點清單;
5、嚴格工藝紀律,防止跑、冒、滴、漏等損失和浪費;
6、密切關注生產動態,及時供料,防止斷檔,避免生產停頓;
安全管理
一、安全生產方針: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二、安全第一責任人:各部門主管
(管生產必須管安全,關於我管安全嚴格說不符合規定,至多在於安全意識提高的培訓,因為我不懂工藝、設備,當然不能管理生產,所以不能管理安全)
三、安全「五同時」:
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工作的同時,必須有安全的內容。(計劃、實施、驗收三同時)
四、車間級安全教育內容:
1、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區域、設備狀況、安全設施;
(老虎口: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化學品)
2、安全操作規程要點;
3、勞保用品的使用。
五、工傷事故的應急處理:
1、迅速搶救並口頭報告;2、保護現場;3、接受調查;4、「四不放過」5、填寫文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