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電維修修什麼,主要是電機嗎
機電維修不僅僅是對電機的維修。而是在掌握機電設備生產、安裝、調試、維回修和管理答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從事機電設備維修和管理工作。
機電維修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1)機電設備維修的基礎知識
(2)機電設備的拆卸與裝配
(3)機械零件的修復技術
(4)機電設備修理精度的檢驗
(5)典型零部件及電器元件的維修
(6)型機電設備的維修等
就業方向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適應於機械、汽車、電子、輕紡、環保等行業:設備狀態管理員、設備檢修計劃員、設備維修技術員、備件管理技術員、設備潤滑技術管理員、電氣設備管理技術員以及設備操作員。所有企業一致認為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應該培養從事企業設備維修保養工作、企業設備管理工作、售後技術服務工作的技術人才。
2. 電動機好學嗎怎麼維修
電機維修很容易上手,如果師傅肯教你,你好學2個月左右就會了。
3. 維修電動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
理論,電場,磁場,磁通量,交流電,直流電,控制電路,數字PWM電路.2極.4極
實際,電動回機答構造,電動機拆裝流程,電動機軸承的故障及更換方法,及其工具.電動機繞組重繞前計數,以及下線的技巧,以及下線的先後,包括線圈長度的計算,最後就是線圈的整形,捆綁,接線,繞組檢測,裝機
4. 高速電機的維修方法是什麼
對於高速電機,用維修普通電機的一般方法維修,未必能修好,修好後,未必能長時間使用。根據國內外實踐經驗。介紹一下轉速為20000RPM高速電機與一般低速電機不同的維修方法。
1、拆卸電樞
觀察電機運轉時碳刷與換向器之間是否產生火花,出現火花的程度,(1)是無任何火花。說明碳刷與換向器都正常,無需修理;(2)只是有2~4個極小火花。這時仔細觀察換向器表面若是平整的。大多數情況可不必修理;(3)除r有4個以F的極小火花,另有1~3個大火花,則不必拆卸電樞,只需用砂紙磨碳刷換向器;(4)如果出現4個上的大火花,則需要用砂紙磨換向器,甚至要認真地將換向器進行車加這時必須把碳刷與電樞拆卸下來。當然一巨換向器被加工後,就一定要換碳刷磨碳刷。
2、拆卸方法
因為在拆卸端蓋與電樞時,振動會把碳刷損壞,所應首先把碳刷從碳刷糟中取出。又固為兩個碳稽與挾向器的夾角未必相同,為確保在安裝時能恢復原樣,左右碳刷不會裝反,必須在取出碳刷之前。給左右碳刷做好記號。另外切記不要碰壞碳與換向器的接觸面。
高速電機的一端一般有一個散熱風痢,在另一端也許會有一個測轉速用的磁鋼或測速環在拆卸散熱風扇葉與磁鋼或測速環時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能把風扇的崩葉、測速磁鋼碰壞。其次要在風扇軸套或在磁鋼軸套與軸之間也傲一個記號,以便修理完畢後可以按原來的標記位置安裝因為高速電機的動平衡試驗是帶著扇葉或測速環(測速磁鋼)作的,所以組裝時,必須按拆卸時的記號組裝這一點在一般電機修理中是無關緊要的小事,I面在高速電機的修理中可事關大局。因為一旦損壞測速環或風扇片,或段有按記號組裝,即使其它部分修理得很好。組裝之後,在高速運行時也可能會引起整機的不平衡振動。
拆卸高速電機時不可用錘子、沖子?等硬敲硬撬要用拉馬,使用拉馬時要注意:拉嗎的頂尖要直接頂在頂尖眼上,要在拉馬頂尖與頂尖眼之同墊一保護墊,其目的是保護電樞軸上的頂尖眼避免損壞。
3、固定端蓋
在拆卸之前一要在七下端蓋上做上記號。以便修理後按原樣裝上。拆卸電樞上的軸承應小心清洗,清洗時用干凈的航宅汽油,待汽油干後再用7014(或7018)軸承潤滑脂填滿軸承室(高速電機的軸承不能用普通黃油、二硫化鉬)。放在干凈的地方待用;如果換向器的表面平整而且有一層紫色的光澤,這是氧化層可以保護換向器的表面,用揉軟的毛刷除去表面的粉末即可。
5. 電機的修理方法
一共有以下五種情況的故障,修理方法和原因如下:
繞組接地
指繞組與鐵芯或與機殼絕緣破壞而造成的接地。
1、故障現象
機殼帶電、控制線路失控、繞組短路發熱,致使電動機無法正常運行。
2、產生原因
繞組受潮使絕緣電阻下降;電動機長期過載運行;有害氣體腐蝕;金屬異物侵入繞組內部損壞絕緣;重繞定子繞組時絕緣損壞碰鐵心;繞組端部碰端蓋機座;定、轉子磨擦引起絕緣灼傷;引出線絕緣損壞與殼體相碰;過電壓(如雷擊)使絕緣擊穿。
3.檢查方法
(1)觀察法。通過目測繞組端部及線槽內絕緣物觀察有無損傷和焦黑的痕跡,如有就是接地點。
(2)萬用表檢查法。用萬用表低阻檔檢查,讀數很小,則為接地。
(3)兆歐表法。根據不同的等級選用不同的兆歐表測量每組電阻的絕緣電阻,若讀數為零,則表示該項繞組接地,但對電機絕緣受潮或因事故而擊穿,需依據經驗判定,一般說來指針在「0」處搖擺不定時,可認為其具有一定的電阻值。
(4)試燈法。如果試燈亮,說明繞組接地,若發現某處伴有火花或冒煙,則該處為繞組接地故障點。若燈微亮則絕緣有接地擊穿。若燈不亮,但測試棒接地時也出現火花,說明繞組尚未擊穿,只是嚴重受潮。也可用硬木在外殼的止口邊緣輕敲,敲到某一處等一滅一亮時,說明電流時通時斷,則該處就是接地點。
(5)電流穿燒法。用一台調壓變壓器,接上電源後,接地點很快發熱,絕緣物冒煙處即為接地點。應特別注意小型電機不得超過額定電流的兩倍,時間不超過半分鍾;大電機為額定電流的20%-50%或逐步增大電流,到接地點剛冒煙時立即斷電。
(6)分組淘汰法。對於接地點在鐵芯心裏面且燒灼比較厲害,燒損的銅線與鐵芯熔在一起。採用的方法是把接地的一相繞組分成兩半,依此類推,最後找出接地點。
此外,還有高壓試驗法、磁針探索法、工頻振動法等,此處不一一介紹。
4.處理方法
(1)繞組受潮引起接地的應先進行烘乾,當冷卻到60——70℃左右時,澆上絕緣漆後再烘乾。
(2)繞組端部絕緣損壞時,在接地處重新進行絕緣處理,塗漆,再烘乾。
(3)繞組接地點在槽內時,應重繞繞組或更換部分繞組元件。
最後應用不同的兆歐表進行測量,滿足技術要求即可。
繞組短路
由於電動機電流過大、電源電壓變動過大、單相運行、機械碰傷、製造不良等造成絕緣損壞所至,分繞組匝間短路、繞組間短路、繞組極間短路和繞組相間短路。
1.故障現象
離子的磁場分布不均,三相電流不平衡而使電動機運行時振動和雜訊加劇,嚴重時電動機不能啟動,而在短路線圈中產生很大的短路電流,導致線圈迅速發熱而燒毀。
2.產生原因
電動機長期過載,使絕緣老化失去絕緣作用;嵌線時造成絕緣損壞;繞組受潮使絕緣電阻下降造成絕緣擊穿;端部和層間絕緣材料沒墊好或整形時損壞;端部連接線絕緣損壞;過電壓或遭雷擊使絕緣擊穿;轉子與定子繞組端部相互摩擦造成絕緣損壞;金屬異物落入電動機內部和油污過多。
3.檢查方法
(1)外部觀察法。觀察接線盒、繞組端部有無燒焦,繞組過熱後留下深褐色,並有臭味。
(2)探溫檢查法。空載運行20分鍾(發現異常時應馬上停止),用手背摸繞組各部分是否超過正常溫度。
(3)通電實驗法。用電流表測量,若某相電流過大,說明該相有短路處。
(4)電橋檢查。測量個繞組直流電阻,一般相差不應超過5%以上,如超過,則電阻小的一相有短路故障。
(5)短路偵察器法。被測繞組有短路,則鋼片就會產生振動。
(6)萬用表或兆歐表法。測任意兩相繞組相間的絕緣電阻,若讀書極小或為零,說明該二相繞組相間有短路。
(7)電壓降法。把三繞組串聯後通入低壓安全交流電,測得讀書小的一組有短路故障。
(8)電流法。電機空載運行,先測量三相電流,在調換兩相測量並對比,若不隨電源調換而改變,較大電流的一相繞組有短路。
4.短路處理方法
(1)短路點在端部。可用絕緣材料將短路點隔開,也可重包絕緣線,再上漆重烘乾。
(2)短路在線槽內。將其軟化後,找出短路點修復,重新放入線槽後,再上漆烘乾。
(3)對短路線匝少於1/12的每相繞組,串聯匝數時切斷全部短路線,將導通部分連接,形成閉合迴路,供應急使用。
(4)繞組短路點匝數超過1/12時,要全部拆除重繞。
繞組斷路
由於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蝕性焊劑,焊接後又未清除干凈,就可能造成壺焊或松脫;受機械應力或碰撞時線圈短路、短路與接地故障也可使導線燒毀,在並燒的幾根導線中有一根或幾根導線短路時,另幾根導線由於電流的增加而溫度上升,引起繞組發熱而斷路。一般分為一相繞組端部斷線、匝間短路、並聯支路處斷路、多根導線並燒中一根斷路、轉子斷籠。
1.故障現象
電動機不能啟動,三相電流不平衡,有異常雜訊或振動大,溫升超過允許值或冒煙。
2.產生原因
(1)在檢修和維護保養時碰斷或製造質量問題。
(2)繞組各元件、極(相)組和繞組與引接線等接線頭焊接不良,長期運行過熱脫焊。
(3)受機械力和電磁場力使繞組損傷或拉斷。
(4)匝間或相間短路及接地造成繞組嚴重燒焦或熔斷等。
3.檢查方法
(1)觀察法。斷點大多數發生在繞組端部,看有無碰折、接頭出有無脫焊。
(2)萬用表法。利用電阻檔,對「Y」型接法的將一根表棒接在「Y」形的中心點上,另一根依次接在三相繞組的首端,無窮大的一相為斷點;「△」型接法的短開連接後,分別測每組繞組,無窮大的則為斷路點。
(3)試燈法。方法同前,等不亮的一相為斷路。
(4)兆歐表法。阻值趨向無窮大(即不為零值)的一相為斷路點。
(5)電流表法。電機在運行時,用電流表測三相電流,若三相電流不平衡、又無短路現象,則電流較小的一相繞組有部分短斷路故障。
(6)電橋法。當電機某一相電阻比其他兩相電阻大時,說明該相繞組有部分斷路故障;
(7)電流平衡法。對於「Y」型接法的,可將三相繞組並聯後,通入低電壓大電流的交流電,如果三相繞組中的電流相差大於10%時,電流小的一端為斷路;對於「△」型接法的,先將定子繞組的一個接點拆開,再逐相通入低壓大電流,其中電流小的一相為斷路。
(8)斷籠偵察器檢查法。檢查時,如果轉子斷籠,則毫伏表的讀數應減小。
4.斷路處理方法
(1)斷路在端部時,連接好後焊牢,包上絕緣材料,套上絕緣管,綁紮好,再烘乾。
(2)繞組由於匝間、相間短路和接地等原因而造成繞組嚴重燒焦的一般應更換新繞組。
(3)對斷路點在槽內的,屬少量斷點的做應急處理,採用分組淘汰法找出斷點,並在繞組斷部將其連接好並絕緣合格後使用。
(4)對籠形轉子斷籠的可採用焊接法、冷接法或換條法修復。
繞組接錯
繞組接錯造成不完整的旋轉磁場,致使啟動困難、三相電流不平衡、雜訊大等症狀,嚴重時若不及時處理會燒壞繞組。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某極相中一隻或幾只線圈嵌反或頭尾接錯;極(相)組接反;某相繞組接反;
多路並聯繞組支路接錯;「△」、「Y」接法錯誤。
1、故障現象
電動機不能啟動、空載電流過大或不平衡過大,溫升太快或有劇烈振動並有很大的雜訊、燒斷保險絲等現象。
2、產生原因
誤將「△」型接成「Y」型;維修保養時三相繞組有一相首尾接反;減壓啟動是抽頭位置選擇不合適或內部接線錯誤;新電機在下線時,繞組連接錯誤;舊電機出頭判斷不對。
3.檢修方法
(1)滾珠法。
如滾珠沿定子內圓周表面旋轉滾動,說明正確,否則繞組有接錯現象。
(2)指南針法。如果繞組沒有接錯,則在一相繞組中,指南針經過相鄰的極(相)組時,所指的極性應相反,在三相繞組中相鄰的不同相的極(相)組也相反;如極性方向不變時,說明有一極(相)組反接;若指向不定,則相組內有反接的線圈。
(3)萬用表電壓法。按接線圖,如果兩次測量電壓表均無指示,或一次有讀數、一次沒有讀數,說明繞組有接反處。
(4)常見的還有干電池法、毫安表剩磁法、電動機轉向法等。
4.處理方法
(1)一個線圈或線圈組接反,則空載電流有較大的不平衡,應進廠返修。
(2)引出線錯誤的應正確判斷首尾後重新連接。
(3)減壓啟動接錯的應對照接線圖或原理圖,認真校對重新接線。
(4)新電機下線或重接新繞組後接線錯誤的,應送廠返修。
(5)定子繞組一相接反時,接反的一相電流特別大,可根據這個特點查找故障並進行維修。
(6)把「Y」型接成「△」型或匝數不夠,則空載電流大,應及時更正。
6. 電機修理一般修理(檢修)內容是什麼
分為兩個部分,抄一襲,機械部分,主要是軸承的保養,風道,清潔等等
二,電路部分 ,主要是定子,轉子繞組,對地絕緣,相間絕緣,達不到要求的修復,線路部分檢修,有條件的通電測試各項參數確保質量
7. 怎樣維修電動機
電動機維修 繞組的 幾種形式
1、單層繞組
=====想學習維修電動機么?洛陽機電學校電回動機班,答每天都繞線練習。畢業還提供技術支持。====
沿槽深方向每槽只有一個線圈邊的分布繞組,稱為單層繞組。
單層繞組又分為單層鏈式繞組、單層交叉式繞組、單層同心式繞組。
2、鏈式繞組
各線圈的形狀和節距都相同的一種分布繞組,稱為鏈式繞組。有單層和雙層兩種型式。
3、交叉式繞組
各線圈的形狀相同但節距不等,每極線圈數不等,按規律交叉排列的一種分布繞組,稱為交叉式繞組。僅用於單層。
4、同心式繞組
每個極相組的各個線圈同心布置,具有不同的節距的一種分布繞組,稱為單層同心式繞組。有單層、雙層和單雙層混合三種。單雙層混合繞組雙層匝數是單層的一半。
5、同心交叉式繞組
將交叉式繞組的兩個相同繞組改為同心式繞組,這種繞組稱為單層交叉同心式繞組。用於單層繞組。
6、疊式繞組
分布在一對主極下面的所有線匝依次連接,相鄰主極對下面的線圈按極對的順序彼此連接的一種繞組,稱為疊繞組。有單層和雙層兩種型式。
7、雙層繞組
沿槽深方向每槽有兩個線圈邊的一種分布繞組,稱為雙層繞組。
8. 電機繞組維修技術的內容簡介
本書從磁場的基本知識、直流電機的原理與結構、交流電機的工作原理與結構方面著手,以普通電機繞組為主,在繞組的種類結構形式、分布接線規律、主要參數計算、各種故障分析,以至重繞布線、接線的具體操作工藝方法等方面,都系統地做了詳細的敘述。對於普通電機繞組分布規律用新的繞組嵌線排列原則也進行了討論。附錄部分列出各種常用電機的鐵芯、繞組技術數據與修理中必需的常用參考資料。
內容包括:交流電機、直流電機、交直流通用電機各種形式的繞組分布嵌線排列原則、繞組展開圖的操作步驟;電機繞組維修的具體操作工藝;電機故障檢修及測試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其中的繞組嵌線排列原則,是作者集多年的理論研究與工作經驗積累,提煉出的繞組排列新原則,再加上新的繞組展開圖操作步驟,簡單易行,操作方便,且具有自我糾錯的特點,大大降低了電機繞組維修技術的難度,方便了初學者的自學。為了方便讀者進行電機的修理和故障的處理,本書提供了附錄部分,附錄中有各種型號常用電機的鐵芯、繞組技術數據與有關參考資料,供修理者查用。
本書內容豐富,操作方便,簡單易行,實用性強,也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的電機繞組技術實習實訓教材,或作為中等專業以及技工學校側重電機繞組修理專業的教材,或作為實踐補充參考資料;也可供廣大工礦企業的電機修理工、維修電工或一般電工學習參考。
9. 電機的修理有哪些技術和技巧
電動機溫升過高或冒煙
這種故障是電動機過熱的表現。其原因很多:既有電動機外部的因素(如電源供電質量差、負載過大、環境溫度高和通風不良等等);也有電動機自身的原因。
電動機本身常見原因及對策:
1.繞組接法有錯,誤將星形接成三角形或相反。
2.定子繞組匝間或相間短路或接地,使電流增大,銅損增加。若故障不嚴重只需要重包絕緣,嚴重的應更換繞組。
3.定子一相繞組斷路,或並聯繞組中某一支路斷線,引起三相電流不平衡而使繞組過熱。
4.轉子斷條。對銅條轉子作焊補或更換,對鑄鋁轉子應加更換。
5.定、轉子相擦。可檢查軸承是否有松動,定、轉子是否有裝配不良。
6.環境溫度高,電動機表面污垢多,或通風道堵塞;
7.電動機風扇故障,通風不良;
軸承過熱
當電動機滾動軸承溫度超過95℃,滑動軸承溫度超過80℃,就是軸承過熱。其原因及對策如下:
1.軸承損壞應換新。
2.滾動軸承潤滑脂過少、過多或有鐵屑等雜質。潤滑脂的容量不應超過軸承和軸承蓋容積的70%,有雜質時應換新。
3.軸承與端蓋配合過緊或過松。過緊時加工軸承室,過松時在端蓋內鑲鋼套。
4.電動機兩端蓋或軸承蓋裝配不良。將端蓋或軸承蓋止口裝平,擰緊螺釘。
5.傳動帶過緊或聯軸器裝配不良。調整傳動帶張力,校正聯軸器。
6.滑動軸承潤滑油太少,有雜質或油環卡住,應加油,換新油,修理或更換油環。
7.軸承間隙過大或過小;
8.電動機軸彎曲。
雜訊異常
1.當定、轉子相擦時,會產生刺耳的「嚓嚓」碰擦聲。應檢查軸承,損壞的需更新。如果軸承未壞而發現軸承走內圈或外圈可鑲套或更換軸承與端蓋。
2.電動機缺相運行,吼聲特別大。可斷電再合閘,看是否能再正常起動。如果不能起動,則可能有一相斷路。開關及接觸器的觸頭未接通也會發生缺相運行。
3.軸承嚴重缺油時,從軸承室能聽到「噝噝」聲。應清洗軸承,加新油。
4.風葉碰殼或有雜物,會發出撞擊聲。應校正風葉,清除風葉周圍的雜物。
5.轉子導條斷裂,發生時高時低的「嗡嗡」聲,轉速也變慢,電流增大。
6.定子繞組首末端接線錯誤,有低沉的吼聲,轉速也下降。
7.定子、轉子鐵心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