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購的設備用於維修怎麼記賬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本化
1、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計稅基礎(相當於原值)版的50%以上權
2、修理後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延長2年以上
不滿足上述兩個條件之一的費用化。。
不管發生的費用有多大
資本化的修理時要轉出以前入賬的固定資產
借:在建工程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進行修理時
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修理好後結轉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費用化修理時
借:銷售費用/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供參考
② 公司設備維修怎麼做賬
修理機器設備的配件,通過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數額較小的可以在原材內料科目設置修理容用備件二級科目核算。
購進時:
借:低值消耗品或原材料-修理用備件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修理機器設備領用時:
借:製造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
貸:低值消耗品或原材料-修理用備件
③ 醫療設備要怎麼管理
重視醫療設備管理的制度建設
醫療設備管理制度應當結合當前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情況,不斷改進以適應發展的需要。現在絕大多數醫院實行的往往是以使用科室提申請、設備科匯總、院領導批準的關於設備問題的辦事程序。沒有把醫療設備的管理作為醫院的重要的經濟、效益管理內容進行統籌。
筆者認為要想管理到位,應建立醫療設備三級管理體系。
第一級是由院領導、醫務處、護理部、財務處、設備處及醫院相關科室的負責人組成的醫療器械管理委員會,是醫療設備管理的總決策機構,其職責是制定各項管理規定並監督落實,負責全院的固定資產管理,審核年度設備預算、大型醫療設備(10萬元以上)的招投標工作、設備報廢工作等。
第二級是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如設備科、器械科、醫工科等。這一級是管理制度的執行機構,是醫療設備管理的關鍵環節。
第三級是使用科室,各科室主任和護士長為醫療設備的使用責任人。
三級管理制度使醫療設備的購置、使用、成本核算、維修、調配、報廢、監督等全過程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例如醫療設備的報廢,每年度由醫療設備的使用責任人提出報廢申請,在「醫療設備報廢申請表」上註明醫療設備型號、啟用時間、設備原值、報廢原因等,並由設備科技術人員做評估,以確定該設備是否達到報廢標准,是否可以維修後調配給其他科室。
達到報廢標準的設備,設備科統一匯總,按年度報醫院醫療設備管理委員會審批。報廢設備交由財務處及時做賬務處理、收回殘值;調配的設備及時變更使用科室;處理設備的殘值由財務處入賬。報廢後的設備經管理委員會審批,還可以由設備科利用有使用價值的零配件,以節省開支。如果醫院屬於教學醫院,報廢後的設備可以供學生學習設備的結構、進行拆裝實踐。
通過醫療設備報廢的三級管理體系,解決了醫院資產賬、物不符的問題,有效地杜絕了國有資產的隨意丟棄、報廢和流失,做到設備的管理有始有終,形成了完整的設備管理鏈。
除了建立醫院醫療設備三級管理體系外,針對醫療設備的管理還應建立並落實以下管理制度:「醫療設備不良事件監測管理制度」、「醫療設備采購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醫療設備驗收管理制度」、「醫療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大型醫療設備保養維護制度」、「醫療設備報廢制度」、「醫療設備檔案管理制度」等。完善、全面、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使醫療設備的購置論證、合同簽訂、到貨驗收、建檔入庫、使用管理、維護維修、保管調劑、報廢銷賬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實現規范、制度、標準的管理目標,使醫療設備的管理由台賬管理為主向以質量管理為核心的科學管理過渡,確保醫療設備的良好運行,為醫院帶來不菲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④ 領用材料用於設備維修怎麼做會計分錄
領用材料用於設備維修,會計分錄為:
借:製造費用——修理費
版貸:原材料
製造費用賬權戶:
1、賬戶性質:成本類賬戶。
2、賬戶用途:核算企業生產車間為製造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3、賬戶結構:借方記增加,登記實際發生的各項製造費用;貸方記減少,登記分配計入生產成本的製造費用;期末結轉後一般余額。
4、明細賬戶:按生產車間設置明細賬戶,並在賬內按費用項目設置專欄。
⑤ 設備維修怎麼做憑證
樓主,會計上作:借:長期待攤費用,貸:現金或銀行存款分攤;
屬生產用設備版,借:製造費用,貸:長期待攤權費用
屬非生產用設備,借:管理費用,貸:長期待攤費用
中小修,生產用設備: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非生產用設備:借:管理費用貸:現金!
⑥ 維修費如何入賬
1、按照會計的配比原則,維修收入只要記到其他業務收入,那麼它所消耗的原材料等,就要記到其他業務成本。
2、這樣處理既不影響主營業務利潤又符合會計制度的規定。
特此回答!
⑦ 車間設備維修費,怎麼做會計分錄
大設備大修理的話,可以計入固定資產。
開工的時候:
借:在建工程專
貸:固定資產
然後各種發生的支出屬記在在建工程上,比如:
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存款
最後轉回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如果只是小維修,計入費用就可以了。
借:管理費用(生產車間的專用設備也可以計入製造費用)
貸:銀行存款
⑧ 支付設備維修費,會計分錄怎麼寫
看你執行的是什麼准則、制度了
1、根據新准則,維修費計入管理費用-修理費(包含固定資產、機器設備等)
借:管理費用--修理費
貸:銀行存款等
2、如果是老制度,可以計入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
貸:銀行
3、如果是大修理,則需要參考大修理支出。
具體參考,下面的資料:
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屬於固定資產後續計量的范疇,是指企業為了維護或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而對資產進行維護、改建、擴建或者改良所發生的開支,如生產設備的日常維修、定期大修,房屋進行裝修等。《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這是固定資產核算中的一次重要變革,也是第一次在會計准則中明確規定了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概念、范圍和處理原則。
一、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原則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原則是:後續支出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後續支出不能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是:
固定資產修理。經常性的維修,通常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應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費用。不得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處理。
固定資產改良。改良固定資產通常能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應在發生時計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混合型修改。如果後續支出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當判斷該後續支出是否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如果滿足了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後續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否則,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
固定資產裝修。如果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裝修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並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在兩次裝修間隔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與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賬面價值,應將該賬面價值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修改。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等,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不能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計入當期損益。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裝修費用等,應在兩次裝修間隔期間、剩餘租賃期和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修改。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等,不論是否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均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費用較少的維護或裝修等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費用較多的裝修或改良等支出,在停工裝修或改良過程中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裝修或改良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時,再轉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攤銷計入每期損益。
二、資本化的後續支出
資本化的後續支出是指「與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等有關、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以避免將替換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同時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如果企業不能確定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可將替換部分的成本視為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企業固定資產發生資本化的後續支出時,首先應將相關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准備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並停止計提折舊,發生的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工程完工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並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例1】某公司2004年12月自行建成了一條生產線,建造成本為600000元;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率為固定資產原價的3%,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2007年1月1日,由於現有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已難以滿足公司生產發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產線成本過高,周期過長,於是公司決定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改擴建,以提高其生產能力。2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經過三個月的改擴建,完成了對這條生產線的改擴建工程,共發生支出280000元,全部以銀行存款支付。該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預計將其使用年限延長4年,即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假定改擴建後的生產線的預計凈殘值率為改擴建後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3%;折舊方法仍為年限平均法。為簡化計算過程,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公司按年度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生產線改擴建後生產能力將大大提高,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改擴建的支出金額也能可靠計量,因此該後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方法進行賬務處理。
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該公司有關賬戶的余額
生產線的年折舊額=600000×(1-3%)÷6=97000(元)
累計折舊的賬面價值=97000×2=194000(元)
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600000-194000=406000(元)
(2)2007年1月1日,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
借:在建工程 406000
累計折舊 194000
貸:固定資產 600000
(3)2007年1月1日至3月31日,發生改擴建工程支出時
借:在建工程 280000
貸:銀行存款 280000
(4)2007年3月31日,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
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406000+280000=686000(元)
借:固定資產 686000
貸:在建工程 686000
(5)2007年3月31日,重新轉為固定資產時轉為固定資產後,應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應計提折舊額=686000×(1-3%)=665420(元)
月折舊額=665420÷(7×12+9)=7155.05(元)
年折舊額:7155.05×12=85860.60(元)
2007年應計提的折1日額=7155.05×9=64395.45(元)
借:製造費用 64395.45
貸:累計折舊 64395.45
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
費用化的後續支出是指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等。
固定資產修理是指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之後,由於固定資產磨損、各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導致固定資產的局部損壞,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和使用,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企業將對固定資產進行必要的維護和修理。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大修理等只是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工作狀況,這類維修一般范圍較小、間隔時間較短,一次修理費用較少,不能改變固定資產的性能,不能增加固定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不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在發生時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生產車間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製造費用」;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製造費用」;企業專設銷售機構的,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計入「銷售費用」。
【例2】某企業對現有的一台生產用設備進行修理維護,修理過程中發生如下支出:領用庫存原材料一批,價值5000元,為購買該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850元;維修人員工資2000元。不考慮其他因素,會計處理如下:
借:製造費用 7850
貸:原材料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50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000
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之規定。根據此規定,企業購買該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850元不轉入固定資產成本,原材料所含稅金允許抵扣,有利於企業進行設備更新改造。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可歸納為以上六種類型,因其特徵、性質和所有權的不同,需要依照資本化的後續支出和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原則分別進行規范化的賬務處理,才能提高固定資產管理和核算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