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鍋蓋壞了,為什麼機頂盒也不通電了插上插頭開電源沒反應,求解答,
嗯,這不關你的大鍋蓋的是,而是機頂盒的事,機頂盒壞了,自然通不了電,要拿去修,如果你堅決認為沒壞,那你就連上電源開機多等一會
❷ 村村通衛星電視機頂盒怎麼不通電了
如果你家的所謂「村村通電視機頂盒」也是接收與那種像鍋一樣的衛星版信號的話,就可以權通用、替換的。 若你家的那個所謂「村村通電視機頂盒」是通過有線電視網路傳輸到各家各戶的話, 那麼,就要非常遺憾的告訴 ...
❸ 電視放不出來了,村村通的小鍋好像也是好的。要插入智能卡是什麼意思有誰知道該怎麼解決。
村村通電視機頂盒在使用中,電視機顯示「EOI請插入智能卡」原因是:
機頂盒專使用了一個智能屬卡,出現電視機顯示「EOI請插入智能卡」,說明機頂盒識別沒有智能卡。實際就是智能卡的印刷電路板那一塊因在空氣中、進入灰塵以及機內工作溫升導致氧化而接觸不良。
處理方法:取出智能卡,用絨布擦拭卡上的那一小塊印刷電路板銅箔,再將卡正確插入卡座即可。
❹ 村村通衛星鍋接收器壞了。有沒有辦法修。顯示無信號
不要修了,現在都用戶戶通,中九三代機,58個台,買一個戶戶通吧,不升級,不減台
❺ 村村通機頂盒用不了,打開電視顯示無信號。怎麼辦
可能是那個鍋轉移抄了位置了,也有可能是哪個過上面那個一個圓柱體的那個壞了,建議你把機頂盒拿到鍋哪去變轉鍋邊查看信號燈是否亮起,如果全部都轉過了還是沒反應那就可能是哪個圓柱體的東西壞了,建議你打電話叫專業人士來修,當然也有可能是你那信號不好,不過這種幾率很小,那是衛星。
❻ 我的村村通的機子戶戶通的鍋怎麼就出不來台
中星9戶戶通安裝調節方法:
一、組裝天線與安裝高頻頭:把天線和高頻頭按照說明書安裝連接好。
二、線:把機頂盒上的線與電視機上的線連接好。
將音頻線和視頻線【音頻線(紅和白),視頻線(黃)】的一端接至機頂盒的「右聲道」、「左聲道」、「視頻」(紅、白、黃)埠,而另一端使用同樣的方法插入到電視機的音視頻輸入口中。
三、調整天線仰角及方位角:
仰角:如天線上刻度已修正偏饋角則用查詢到的角度;
方位角:正南偏西。
北方大約南偏西23.5度,仰角是54.2度。南方大約是偏西75度,仰角是54.2度。
四、按機頂盒遙控器的「菜單」鍵,進入系統設置下一級菜單,找到節目搜索,選擇自動搜索,點擊確認即可,等待搜索完畢就能正常收看電視節目。
五、如果是中星九號第三代機器,還需要定位開卡才能使用。
設置參數:
1、按遙控器上的「菜單」鍵,進入「主菜單」界面,選「系統設置」;2、輸入密碼 「9999」;3、 在「系統設置」界面中選擇「安裝與信號檢測」(默認已經選擇),按遙控器的「確認」鍵兩次。站在衛星天線的後面,讓衛星天線的正面從正南向衛星方向慢慢轉動的(建議轉動的速度慢於手錶秒針的速度)。轉動的過程中要時刻盯著電視機上衛星接收機調試界面中「信號強度」和「信號質量」變化情況指示信號變為綠色的時候停止動作,說明已經初步找准衛星並鎖住衛星信號;
4、網路連接設置。IP設置:114.251.156.067,埠設置:4567或04567;
5、區域編碼設置為本地身份證號前六位;6、關閉機頂盒電源,插入行動電話卡和智能卡,再開機;7、選擇系統設置中「基站信息」,按確認;8、等待衛星機自動搜索移動基站信息,根據基站信號強度,會自動列出基站信息;
9、等待基站信息彈出,電視上出現掃描到的基站信息,點橙色按鈕」存儲確認」;10、在頻道畫面彈出「智能卡未開卡,是否安裝,選確認進行安裝,選返回播放免費節目」對話框,按「確認」鍵開通並安裝;11、稍後自動彈出信息框提示「發送成功」,退出菜單後,畫面右上角提示「安裝過程中,請等待…」,2-3分鍾後畫面會自動彈出「安裝成功」,如為彈出此信息,請在耐心等待10分鍾左右;12、稍後自動播放節目,授權完成,就能正常觀看電視了。
❼ 村村通機頂盒介面電路電板能修嗎
可以修復理,電路電板屬於電信信制號專業設備,不建議用戶自行操作,如果故障,建議聯系當地10000號或者專業人員上門維修,避免出現意外。
設備維修是指設備技術狀態劣化或發生故障後,為恢復其功能而進行的技術活動,包括各類計劃修理和計劃外的故障修理及事故修理。又稱設備修理。設備維修的基本內容包括:設備維護保養、設備檢查和設備修理。
村村通(不是戶戶通)機頂盒主機板上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電源、介面電路、解調晶元、主控及視頻解碼晶元、內存晶元、只讀存儲晶元、面板控制電路、紅外信號接收晶元等。
❽ 村村通衛星天線連接鍋和機頂盒的長線斷了,可以修么,怎麼修,如果買新的3米需要多少錢
斷了可以接起來,先把接收機的電源關掉,然後把饋線的芯線接芯線,外邊的網絲接網絲,注意不要短路。或者直接換一根新線,一般1--2元每米
❾ 為什麼國家規定的「村村通電視衛星」接收器(小鍋)不能正常接收節目了,怎麼辦
對不起!最近我看見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出的公告就是關於接受衛星電視的。其中表明說國家廣播總局更換了部分地區衛星接收器的密碼!所有導致現在有部分的衛星接收器不管作用!
❿ 村村通衛星接收機故障分析
1、接收機問題 由衛星接收機的接收參數性能以及軟硬體缺陷引起的各種怪現象,是燒友們反應最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調諧器中頻幅頻特性不平坦
[怪現象1]有一到兩個頻道存在馬賽克現象
有燒友詢問:接收105.5°E亞洲3S衛星上C段的免費信號,最近出現了以湖南台最為嚴重的馬賽克現象,其它的如四川台也有,但是信號最弱的TVB8卻一點事出沒有!換其他接收機沒問題,想了很久,沒想通,特來請教。 此現象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該款接收機所採用的調諧器中頻幅頻特性不平坦所致,接收中頻范圍內可能存還某些頻點(段)的幅頻衰減,如湖南台(4082 H 4420)、四川台(4051 H 4420)其中頻頻率分別為:5150MHz(本振頻率)-4082MHz(下行頻率)=1068MHz(中頻頻率)+ r3 U. 5150MHz(本振頻率)-4051MHz(下行頻率)=1099MHz(中頻頻率)調諧器在1068~1099MHz頻點附近處的增益,處在谷底區,致使降頻後的信號弱,處於接收機的門限之間而導致馬賽克現象的產生。
解決的辦法除了更換接收機內的調諧器外,還可以拆開室外的高頻頭,微調本振磁芯,通過改變本振頻率,使得降頻後的中頻信號頻點避開調諧器增益谷底區(編者註:調本振頻率不失為一種方法,但不熟練者有可能會造成高頻頭諧振特性失諧,根本的方法是找到接收機中頻放大器幅頻特性的下降拐點,用補償的方法,將拐點拉起來,從根本上解決)。2、調諧器中頻頻率范圍較窄
衛星數字接收機在工作時,接收信號首先通過室外單元的高頻頭,將接收的衛星信號進行放大、降頻,轉換為接收機能夠處理的、統一頻段的中頻信號。早期的衛星接收機第一中頻帶寬為500MHz、800MHz,相應的中頻頻率范圍為950~1450MHz、950~1750MHz;現在的衛星數字接收機標准帶寬為1200MHz,中頻頻率范圍在950~2150MHz之間,配合C、KU波段各種本振值的高頻頭,可接收衛星轉發器上的任何波段、頻率的信號。
不過一些接收機中頻頻率范圍較窄,達不到標準的帶寬,導致部分轉發器無法接收。
怪現象2]部分轉發器無法接收。有燒友採用某廠家生產的430XP接收機、百昌雙本振KU頭(9.75/10.60GHz)接收146°E的馬步海2號衛星,發現12581 H 25600和12661 H 25600這兩組轉發器無法接收,而採用較早生產的420接收機卻能夠正常工作,並且信噪比很高。經分析是這兩組轉發器使用雙本振KU頭(9.70/10.60GHz)中的10.60GHz本振頻率,其降頻後的中頻頻率分別為1981MHz、2061MHz,而部分430XP接收機調諧器中頻頻率范圍較窄(< 1981MHz)所致。
衛視發燒聯盟論壇最簡單的解決辦法是改換其它本振值的高頻頭,如9.75/10.75GHz雙本振頭或11.3GHz單本振頭。, 3、符碼率范圍較窄
衛視發燒聯盟論壇符碼率指傳輸數據的速率,早期的接收機如XSAT410、金泰克KT-D8320、九洲DVS-398H符碼率范圍在2~35MS/S之間,這是受過去的接收機所限。當時衛星轉發器的帶寬為36MHz,基於轉發器帶寬和信號符碼率1.2:1的比例關系,其符碼率最大也不過30MS/S。而現在的轉發器帶寬為54MHZ或72MHZ,如54MHZ的帶寬,最大符碼率可達45MS/S。因此現今衛星數字接收機符碼率標准要求范圍:[怪現象3]採用高符碼率的轉發器無法接收
不少用戶反映:用VS9000免卡機接收138°E亞太5號衛星中的香港藝華直播系統(12354 V 43000)和香港有線電視平台(12720 V 43000、12598 V 43000)這三組轉發器的信號時,發現有場強顯示條和數值百分比,就是搜索不到信號,而用同洲CDVB3188C機,卻能搜到加密信號,並且正確下載台標,是何原因?
這就是符碼率范圍較窄所致, 這兩個接收機符碼率上限指標不同,這三組參數都是採用了43000KS/S的高符碼率、3/4的糾錯率(FEC),而VS9000的符碼率上限<43000KS/S,因而搜不到信號;而3188C的符碼率上限>43000KS/S,所以能夠順利地下載。
同理,用戶在使用430系列機接收80°E快車AM2(原快車6A)衛星兩組轉發器(44043 H 44951、11606 V 44948),要將符碼率改為44935KS/S
(才可接收,也是這個道理。[怪現象4]採用高符碼率、FEC為7/8的轉發器無法接收
採用STI5518方案的接收機,無法接收。我們引用某生產廠家相關技術人員的回復:由於這兩組轉發器採用7/8的糾錯率,對CPU的輸入碼流速率要求較高。雖然該接收機的符碼率上限為45MS/S。但這只是按照國標要求,在接收機接收信號FEC為1/2狀態下,進行45MS/S信號測試的。當FEC高於1/2時,則需要CPU提供更高的輸入碼流速率,否則會接收不到上限端高符碼率的信號;而STI5518晶元只能提供60MS/S的碼流輸入速率,因此難以接受。不過現在的新型晶元都可以輕松地到達100MS/S碼流輸入速率,接收也就沒有問題。也有部分STI5518方案接收機採用韓國人編寫的新軟體,可以接收到這兩組信號,這說明軟體優化可以彌補CPU硬體處理能力的先天不足。
4、22電源瞬態響應慢
[怪現象5]採用一鍋多星方案,不能正常切換
有燒友詢問:我的雷霆430一體機最近出現了水平信號不好切換的故障,採用DISEQC四切一、0/22KHZ、13/18V開關接收10顆衛星,接同一星的情況下切換沒有問題,換星的時候必須從第一個星的垂直極化(V)節目才能切換到另一個星的水平極化(H)信號。另外,開機時頻率偶爾顯示沒有信號。
該現象和本刊今年第2期的《多星切換問題——都是電源惹的禍》一文所述的問題類似。由於接收機提供的13/18V電源不但要給高頻頭供電,還要給DISEQC四切一、0/22KHZ、13/18切換開關供電,因此負載較重。如果接收機從一個H極化到另外一個H極化,會使輸出的LNB電源瞬間輕載後又重載。內阻大、瞬態響應慢的電源在切換的瞬間電壓跌落較大,導致輸出22KHZ脈沖信號幅度減小和切換點電壓降低,由於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影響了中頻開關對22KHZ脈沖編碼的識別,致使切換失靈;而從H→V→H,經過一個輕載緩沖,確保接收機發送的、疊加在13/18V電源上的22KHZ脈沖信號首先能夠打開0/22KHZ開關,在建立一個穩定的工作狀態下,再進行13/18V電壓的切換,就能夠切換成功。解決辦法:降低接收機22V電源內阻,提高電源瞬態響應帶載能力。對於送給LNB的13/18V輸出電壓,當接上多個切換開關後,負載電源可高達350MA。如果13/18V電壓的前級供電22V電源濾踴性能不良,其高頻紋波電壓將會影響調制在其中的22KHZ脈沖信號,造成切換不靈敏。
對於430系列接收機來講,將22V電源濾波電容C10換成470Uf/35V優質電解電容,可明顯改善電源的瞬態響應,提高供電質量。*[怪現象6]饋線短,反而不能收到垂直極化信號
i衛視發燒聯盟論壇採用相同型號的饋線,用10M長接收不到垂直極化的信號,而用50M長的饋線,卻一切正常。
該現象和本刊去年第19期的《宿舍區安裝衛星電視的故事》一文所談的是同一類問題。如果接收機輸出的13/18V極化電壓偏高,採用饋線長,可以起到降壓作用,能夠使得接收機送到高頻頭的極化電壓恢復到正常范圍內;而饋線過短,送到高頻頭的極化電壓依舊偏高。譬如正常的極化電壓為13/18V,高頻頭內部的極化切換電壓動作點為15V;如果接收的送來的極化電壓偏高,如在15/20V時,這時饋線短,輸入到切換開關的電壓仍舊是15/20V,高一動作點電壓,當然不能夠切換到垂直極化所對應的13V埠上。
解決辦法:降低接收機輸出的極化電壓。對於採用以可調式串聯三端穩壓晶元LM317為核心構成的13/18V極化切換電路來講,只要將電路主板靠近LM317晶元的(1)腳調整端對地並聯一個適當阻值的電阻(一般為5~10KΩ,具體阻值,需經實際測試得出)即可恢復正常[怪現象7]切換不靈敏,有時難以正常切換. 部分用戶反映:採用HE986、DT101等的微型直流衛星數字接收機多星切換時,切換不靈敏,有時難以正常切換。
這主要是微型直流衛星數字接收機輸出的22KHz切換脈沖受干擾所致。微型機採用直流12V的DC-DC開關電源供電,當13/18V電源濾波性能不良時,會影響其中攜有的22KHz切換脈沖信號。由於該接收機的DC-DC轉換電路的工作頻率為33KHz,和切換脈沖頻率相接近,當13/18V升壓電路的濾波電容(100uF/25V)容量明顯偏小,致使QPSK解調晶元F22/DISEQC埠輸出的22KHz波形不穩定、失真。
而在0/22K開關中,有一個22KHz選頻網路電路,它能檢測出與接收機連接的饋線中有無22KHz脈沖,從而控制兩輸入介面的通斷。當波形不穩定、失真過大的22KHz切換信號進入0/22K開關內,使得內部的電路取樣錯誤,不能夠正確識別,導致切換不靈敏。DISEQC切換開關對22KHz脈沖的要求更為嚴格,當其波形的失真過大時,切換開關內的Watch Dog(看門狗)電路拒絕處理,致使難以正常切換。解決的辦法是提高13/18V電源濾波電容的容量,該電容靠在主晶元的左上角,可將它更換成470uF/25V的容量。
7、制式轉換問題
衛星數字接收機的制式轉換功能,對一些單一PAL制的老式彩電非常適用,帶有制式轉換功能的接收機一般都有PAL/NTSC/AUTO三種可選模式,無論原來信號源採用何種制式,在輸出端均可強制轉換成P制或N制輸出。不過大部分的衛星數字接收機經強制制式轉換後,都會存在馬賽克現象。
[怪現象8]接收信號質量穩定,但隔幾秒就會出現馬賽克現象有燒友詢問:採用同州3188C-D接收機,收138°E衛星KU波段的長城直播信號強度到80~98%,信號質量穩定在55~56%,可是還是有馬賽克,隔幾秒鍾就會出現一次。而且修改了本振、符碼率,也都沒有效果,其它幾組也是這個情況。
長城直播信號採用NTSC制式,而我們在輸出制式設置為「PAL」狀態,強制制式轉換後,就會出現上面的問題。我們認為這種問題是軟體的BUG(缺陷)或硬體處理能力不足造成的,當這些接收機在將標準的數字視頻流,強制轉換成標準的模擬基帶PAL/NTSC/SECAM信號時,對一些節目特定格式的視頻碼流處理不好有關,輕微的故障現象表現為畫面上下跳動,稍微嚴重的會產生馬賽現象,例如對一些快速運動的現象畫面則容易出現馬賽克現象。嚴重的則表現為畫面停止,需按動上下鍵通過切換節目頻道才能恢復。
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是將接收機的制式轉換設置於「AUTO」狀態,配合多制式的電視機來收看;二是採用沒有制式轉換問題的接收機來收看,如後期一些採用CT212方案的接收機沒有該現象。但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強制轉換後畫面的清晰度較差,它是以犧牲畫面清晰度為代價換取的。
由於接收機軟體版本問題所呈現出的怪現象,有時真令人匪夷所思,我們列舉出如下的一些怪現象。
[怪現象9]符碼率需雙倍值輸入
一台卓異2250接收機,當接收某一參數時,符碼率要增加原參數一倍剛好才能下載,而下行頻率卻不用改變。譬如接收亞洲3S衛星的CCTV-1(3904 V 4420),要把符碼率「4420」,增加一倍變成「8840」才能接收下載,但如果符碼率超過「50000」時就又下載不了,如鳳凰一組(4000 H 26850),要把「26850」改為「53700」就不行了。不但如此,信號也變得非常較弱,如接收北京台,正常機的信號質量是60的話,故障機則是40左右。我們認為,該現象是接收機軟體的BUG,使得對由QPSK晶元解調出來的TS傳輸流,其數據結構識別不正確。怪現象10]設置的數據不能保存
有燒友詢問:CP7885免卡機出現關機後用戶設置的數據全部丟失,恢復成出廠狀態的情況,是否可以通過升級改善?排除該接收機的FLASH晶元的硬體故障或寫入允許端(WE)引腳虛焊外,就是軟體的問題。不少用戶反映部分批次的CP7885都有此現象,說明是該批次版本的BUG所致,主要可能是接收機的內存分配、定址佔用設置不合理,可通過升級軟體解決。現象11]播放某信號,接收機有規律性自動重啟。
有燒友詢問:採用同洲2000E在收看亞洲3S鳳凰一組時,隔幾分鍾接收機就自動重新啟動一次,是何原因?
[怪現象12]特定信號在特定時間不能正常播放
有用戶都反映一個怪現象:採用海克威某款免費機,接收亞洲3S衛星的CCTV1信號,每到晚上8:00~8:10,該信號就會斷斷續續,過了這段時間後就沒事了,不知何故以上兩個怪現象,排除接收信號較弱、不穩定、處在門限之間外,應該是接收機的軟體問題,我們認為可能和接收機對TS流中的PMT(Program Map Table:節目映射表)解析錯誤有關。
對於軟體版本產生的接收怪現象,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寄希望生產廠家設計開發、發布最新版本的軟體,通過軟體升級加以解決。以泰信TX6886免卡機為例,單單去年下半年,就歷經了1.50A~1.57A多種版本的演變。
衛視發燒聯盟論壇從上可以看出,每一個版本都是對前面一個版本BUG問題的修正以及功能的完善。不過對於沒有軟體後續支持的接收機(燒友們形容這種接收機是生產廠家「只生不養」的孩子)來講,只能是「非常的問題」用「非常的辦法」來解決,如上述現象9的解決辦法。否則只得更換其它品牌、軟體版本BUG少或者是軟體後續開發能力強的生產廠家所產生的衛星接收機。
文章出自衛視發燒聯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