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鑒別一輛二手車的好壞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問該怎樣去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二手車,或者是哪款車更保值一些,可以看出關注二手車的人越來越多了。那麼我們就來聊聊選購二手車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一,買二手車前一定要明確使用時間,也就是說買這款二手車是為了過渡練手,還是長期持有。使用時間的長短不同就會決定你選車的方向。一般,短期過渡練手的人應該選擇保值率高一些的車型,這樣再換車的時候損失會小一些。可以參考例如,路寶、捷達、寶來、雅閣、邁騰等等,這些車型都是同級別中保值率較高的。有一個規律,往往在當地市場保有量大的車型都很保值,這樣的車型最大的好處就是維修方便,零配件供應全且價格便宜。如果消費者購買的二手車是長期持有的話,選擇的車型就寬松很多了。除了一些極其罕見的車型外,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即使帶一些個人喜好也無所謂。
第二,就是要看好車況和手續,這也是在二手車買賣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有人說自己也不是行業內人士怎麼才能知道車況如何,手續是否齊全?確實如此,二手車交易確實存在很多「貓膩」,一般人是察覺不出來的。現在的二手車交易正在逐步規范化,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到一些大點的正規二手車經紀公司去選購二手車,價格可能不是最便宜的,但最起碼能保證車況和手續是沒有問題的。
購買二手車「望聞問切法」
「望」車身外觀、汽車內飾、後備箱等處,買二手車切記不能憑第一印象覺得車型時尚,表面無劃痕就產生購買的沖動,一定要細心地觀察汽車外觀,可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仔細觀察。在檢查汽車內飾時,應當逐一檢查儀錶板,方向盤的功能鍵開關及顯示燈是否完好,好的方向盤在用手晃動時,上下不應該有間隙,左右晃動幅度不應過大。還要注意觀察車窗玻璃是否能升降自如,密封性是否良好。座椅表面應該整潔無損壞,前後滑動順暢無梗塞。檢查後備箱時要掀開蓋,如發現邊沿有鈑金痕跡,則說明該車曾經追尾,這時再觀察後翼子板(後備箱側板)的光反射和色差。
「聞」發動機
查看發動機外觀,識別漏油、漏水的痕跡,啟動發動機,觀察排出氣體的顏色,若是半透明的淡灰色,說明發動機狀況良好,如果排出的氣體是黑色的,則說明發動機沒有調校好。還可以通過聲音鑒別,聲音清脆且節奏感強的一般是好機器,但也有的車型設計得比較低沉。總之,發動機一定要整潔,無漏油、滲油現象,聲音節奏不混亂。
「問」出廠時間
因為我國對車輛的使用壽命有明確的規定,一般小車不超過15年。因此,在購買二手車時,一定要查問清車輛的出廠時間,以免買回即將報廢的車輛。車輛出廠時間一般可通過車輛標牌,或原用戶的上牌記錄查出,最准確的是查找該車型的技術資料。
「切」路試檢查
起步,檢查離合器接合是否平穩,有無抖動和異響。原地起步加速行駛,猛踩油門看提速是否靈敏,在坡道上檢查提速是否有勁,如果提速慢,上坡又沒有勁,則說明發動機功率不足。傳動系統的檢查可以通過行駛中空擋滑行,根據滑行的距離長短判斷傳動性能的優劣。
此外還特別提醒各位車友,合同非常重要,二手車買賣時,一定要有完整的購車合同,如實提供真實情況,包括公里數、車況等,都以文字形式落實下來。完備的購車合同,比專家的經驗更加重要。
鑒別二手車的好壞
在挑選二手車過程中,車架是很重要的檢查部分,您可別掉以輕心,如果自己很難把握,就找個懂維修的朋友隨行前往,幫您把把關。消費者在挑選二手車時總會擔心是否出現大事故。不錯,事故的程度直接關繫到最終的交易價格。挑選二手車時,除了掌握發動機、制動、傳動、變速器、電器設備等關鍵部件的優劣,掌握車輛曾經的事故情況也非常重要。而檢查車架是判斷汽車是否有碰撞事故的好方法。看錶面試車可判斷事故車輛大部分出過事故的車輛,在車架上都會留下痕跡,就看您能否判斷出來了。大部分轎車採用「整體車身」結構,即車身/車架整體設計。而多數貨車、SUV仍然採用單獨的車身和單獨的車架式設計。而且有些「公路型、城市型」SUV也採用整體車身設計,也就是常說的「CBV」(轎車底盤型SUV)等車型,車架受損後,在行駛中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這可以通過試車來判斷。例如轉向不均勻也不穩定。直行過程會有車輪的響動。輪胎有偏磨痕跡。轉向側傾不均勻、制動時跑偏等現象。這些反應則可能是與車架彎曲有關系,說明曾出現事故。細挖掘認出事故二手車現場勘察車輛時,可以通過如下方法:1.找直線分別檢查左、右兩側的前後輪是否成一條直線,不是直線,說明整體車架彎曲了 2.量間隙測量每個車輪後側與輪罩的間隙,應大致相同,否則說明車架或整體車身有彎曲跡象。3.找痕跡打開引擎蓋後,看貫穿整個機艙的兩根縱梁,通常在蓄電池的下方的不容易看到,而左側容易觀察。檢查它們有無焊接或開裂的痕跡。如果是追尾或側面撞擊的事故,車架會受擠壓而彎曲或開裂,維修時都需要焊接。4.找開裂檢查轎車的翼子板部分,這也是判斷轎車整體車身是否有事故的關鍵部位,如果有焊接或開裂等痕跡,就說明其出現過側面碰撞事故;如果有條件開上地溝,就可以很明顯地檢查了。
在買車的時候,不光用眼睛看,還得學會用耳朵聽。二手車常常會出現一些噪音,有些噪音屬於正常現象,有些則可能代表有故障隱患,所以我們要仔細的聽,從這些細節上也可以判斷出車的好壞。1、發動機噪音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分析發動機噪音原因比較復雜。而且有時候光聽也聽不出來。有些是因為內部的零部件正常磨損造成的。有些是因為人為疏忽造成的,如曾經漏光機油、防凍液或超過保養公里數限定數倍仍未保養等原因。解決辦法是更換部分零部件。2、底盤系統的噪音造成底盤噪音的原因很多,但只要不是嚴重拖底造成的問題就不大。比如軸承的磨損、球頭松動、減震器失效等原因都會產生不正常的噪音,建議您去專修店檢測故障進行維修。3、排氣管噪音這屬於正常老化。年頭較長的二手車因為車身後底部經常接觸雨、雪水等,會造成銹蝕、漏氣等現象,加油時會聽到「突、突」的聲音,更換排氣管後噪音可消除。4、車身噪音這是由於常年使用造成的。由於遇到的路況很不相同,難免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與路面的震動使整個車身在不斷地扭轉、彎曲,一些零部件也會因行駛一定公里後發生共振而松動。誠信二手車提示您,買一輛好的二手車即經濟又實用,以上的方法希望能幫助您挑選到滿意的二手車。
適合買二手車的三類人群
隨著汽車時代的到來,私家車也逐漸增多。眼下,買一輛私家車對普通家庭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私家車的不斷增多,於是乎,二手車交易市場也越來越活躍了。對於家庭條件不寬裕的來說,買一輛二手車無非是最好的選擇。新車價格戰愈演愈烈,很多上市才幾個月的新車就陷入了一天一個價的窘境,報價甚至一天比一天低。那麼是否現在的新車價格已經到達年度底線了呢?業內人士都無法預知,對持幣待購的准車主來說,什麼時候下單越來越沒底。
那麼,是否有折中的辦法,既能滿足用車的需求,又不至於買虧了呢?誠新二手車為您介紹了3種最適合購買二手車的人群。如果你近期迫切需要買車代步,又怕車價止不住地往下跌,不妨看看你是否符合下面3種情況。
過渡型如果是想好要買某品牌車型的准車主,在暑期這段價格戰愈演愈烈的時期,可以選擇買個同品牌的二手車過渡。首先,二手車的折舊率相對較低,你所需承擔的風險較小。比如你想買的新車原價20萬元,如果開上幾個月就轉手,車價至少貶值2萬元;再加上購置稅、保險費,如果轉讓,損失起碼6萬元起步。但若是同一型號的舊車,沒有購置稅,可能連保險都是自帶的,等你開上幾個月,過了過渡期再轉手,損失基本上在1萬元左右,風險相對較小。此外,買同品牌的二手車過渡,一來滿足了你對這款品牌車的需求;二來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你可以切身了解該車型,也可以判斷該車是否真正滿足了你的需求,不至於等買了新車之後才發現與預期需求不符,再來削價賣車又買新車。再者,二手車交易方便,新車提車後還得繳納購置稅後才能上牌、上路,二手車過戶完成後就可提車。
玩車型有的朋友喜歡開不同的車,體驗不同的駕駛樂趣,但買新車開一段時間再換一輛,這個代價就大了。正因為如此,一些喜歡體驗駕駛樂趣、尋求新鮮駕乘感的車迷,業內人士經常換二手車,體驗不同車型,對他們來說,不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經常更換不同的車型,運氣好的話,即便買來開過一陣子之後,再轉讓時車況好的二手車還能讓你略有盈利。
新手練手型剛拿到駕照的車主,即使你考試的時候考得再好,實際路況中停車、倒車遇到的問題還真不少。新手由於對綜合路況掌握不熟,開車難免磕磕碰碰,如果剛學出就買個新車開,磕了碰了難免心疼,影響心情,而且不但要付修理費還得損失一筆不小的車輛折舊費;一些人若求助保險公司索賠,到了第二年,由於有了出險索賠記錄,新車就無法享受保險費7折的待遇。而二手車則不同,對於磕磕碰碰可能也沒新車那麼心疼,更重要的是車輛的折舊概率比新車小得多,當駕駛技術成熟後,再換個新車,開著也舒心,無形中省去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