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深井泵潛水泵怎樣把電機拆下來維修
先把聯軸器上面的頂絲螺絲拆下來,這樣水泵電機和泵體就分體了,再把上,下 導拆下在拆下一個倒轉螺絲去掉推力盤,基本電機就拆開了
⑵ 40米的深井泵能自己拉上來修嗎
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 ,磨寬因為一個人的力氣是有限的,40m的深井拉上來就是很費力的 ,除非借用工具 。
當然了,如果自己能修的話,借冊和用一些工具,可以直接把他拉瞎姿亮上來修 ,要有專用的和專業的知識 。
⑶ 深井潛水泵如何維修,請高手指點。泵頭卡死,不能轉動。
是深井泵先行檢查軸承有沒有破損,一般軸承破損後軸會下降造成葉輪卡死。
如果是潛水泵,只有拆解泵頭後檢查是否葉輪卡死,或軸承卡死,對症維修就行。
⑷ 深井泵電機轉,不上水是什麼原因
首先看襪轎電流多少,如果電流是空載電鬧銀流,那可能聯軸器哪裡出問題了告彎肆,比如滾鍵,軸折了,如果是負載電流,那就是水泵揚程不夠了,或管路漏水。
⑸ 求助水泵的保養和維修方面的知識,越詳細越好
7.2.1日常保養項目、內容,應符合下列規定:
1按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及時補充軸承內的潤滑油或潤滑脂,保證油位正常,並定期檢測油質
變化情況,必要時換用新油。
2根據運行情況,應隨時調整填料壓蓋松緊度。填料密封滴水宜每分鍾30-60滴。
3根據填料磨損情況應及時更換填料。更換填料時,每根相鄰填料介面應錯開大於90度,水封管
應對准水封環,最外層填料開口應向下。
4使用軟填料密封時,應根據使用情況隨時添加填料,防止泄漏。
5應監測機泵振動,超標時,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6 定期檢查電動閥門的限位開關、手動與電動的聯鎖裝置。
7應檢查、調整、更換閥門填料,做到不漏水,無油污、銹跡。
8設備外露零部件應做到防腐有效,無銹蝕、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電、不漏氣(真空管道)。
9各零部件應完整,設備銘牌標志應清楚。
7.2.2定期維護項目、內容,應符合下列規定:
1可根據運行的技術狀態監測數據確定檢修項目,也可按周期進行預防性檢查,對有問題的零部
件進行修理或更換。
2解體更換主要零部件時,應達到大修質量標准。
7.2.3大修理項目、內容、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泵殼(導流殼)、葉輪的檢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去除積垢、鐵銹,非加工面可塗無毒耐水防銹塗料;
2)冷卻水孔、壓力表孔、排氣孔應通暢;
3) 殼壁或導葉蝕損厚度超過原壁厚1/3時,應修補或更換;
4) 外形與配合公差符合圖紙技術要求:長軸深井泵葉輪導流殼過流部位尺寸偏差符合現行行
業標准《長軸深井泵通用技術條件》3.13.2中表4與表5的規定;潛水泵葉輪導流殼過流部位尺寸偏
差符合現行國家標准《井用潛水泵技術條件》4.14.3中表6與表7的規定;
5)葉輪修復後或換用新葉輪時應做靜平衡試驗,葉輪最大直徑上的靜平衡允許偏差,符合現行
國家標准《單級單吸清水離心泵技術條件》2.6的規定;
6) 去除靜不平衡重量時,應磨削均勻、保持平滑,最大磨削厚度不大於原蓋板厚度的1/3;
7) 閉式葉輪與軸配合公差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公差與配合》中的H8/h7配合要求;
8) 半開式葉輪與錐形套的錐度應相符,接觸面積不小於配合面積的60%;
9)閉式葉輪密封環與葉輪配合的運轉間隙,單級雙吸離心水泵應符合表7.2.3.-1.1規定;長軸深井
泵和井用潛水泵應符合表7.2.3 –1.2規定。當磨損超過表中規定間隙50%以上時,應更換新密封環。
表7.2.3-1.1 單級雙吸離心水泵葉輪密封環與葉輪配合的允許間隙 單位: mm
密封環直
徑
≤75
>75-110
>
110-140
>
140-180
180-220
>
220-280
>
280-340
>
340-400
直徑間隙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表7.2.3 –1.2 長軸深井泵和井用潛水泵葉輪密封環與葉輪配合的允許間隙 單位: mm
密封環直徑
≤75
>75-110
>110-160
>160-200
200-250
>250
直徑間隙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10) 閉式葉輪鍵槽完整、清潔、無銹蝕,鍵與槽的公差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鍵聯結》的規定;
11)長軸深井泵、井用潛水泵葉輪在軸上的裝配符合說明書的要求;
12) 葉輪非配合面可塗無毒、耐水防銹塗料。
2泵軸的檢查、修整、更換,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泵軸光潔、無殘損、絲扣無銹蝕;
2) 與軸承配合處表面粗糙度不低於1.6μm;
3) 卧式泵、軸流泵、混流泵泵軸徑向跳動允許公差小於0.02mm;
4)鍍鉻泵軸、傳動軸的鍍鉻層脫落或磨損嚴重時,應更換;
5)對長軸深井泵的每根泵軸,均應測量徑向全跳動偏差,並符合表7.2.3—2的規定;
6) 各類泵軸兩端面應平整,中心孔完好,運輸中應保護軸頭絲扣並防止彎曲變形;
表7.2.3—2 長軸深井泵泵軸徑向全跳動允許偏差
軸徑
(mm)
徑向全跳動允許偏差(mm)
傳動裝置軸
葉輪軸
傳動軸
<36
0.15
0.15
0.25
>30-46
0.12
0.12
0.20
>40-60
0.10
0.10
0.15
7) 非加工配合面塗無毒、耐水防銹漆。
3滑動巴氏合金軸承的檢查、修整、更換,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檢查有無脫胎情況;
2)軸承應磨損均勻、無顯著劃痕,軸間隙在允許范圍內;
3) 對局部損壞部位的修復應嚴格掌握修補工藝,在質量有保證的情況下方可進行;
4) 新澆注軸承應滿足工藝要求,加工後應進行刮研,在負荷面60°±5°范圍內應達到每平方厘
米不少於2個接觸點;
5) 軸承與軸的間隙在檢修前後均應精確測量並記錄;
6) 軸承與軸間隙應符合表7.2.3.-3.1和表7.2.3-3.2的規定。
表7.2.3—3.1 套筒式軸承與軸間隙(mm)
軸徑
(mm)
n<1500r/min
n>1500r/min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18-30
0.040
0.100
0.060
0.118
>30-50
0.050
0.112
0.075
0.142
>50-80
0.065
0.135
0.095
0.175
表7.2.3. -3.2 分解式軸承與軸間隙(mm)
軸徑
(mm)
n<1500r/min
n>1500r/min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30-50
0.08
0.16
0.17
0.34
>50-80
0.10
0.20
0.20
0.40
>80-120
0.12
0.24
0.23
0.46
>120-180
0.15
0.30
0.26
0.53
>180-200
0.20
0.35
0.30
0.60
4滾動軸承的檢查、修整、更換,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內外座圈、滾道、滾動體、保持架無殘損磨蝕;
2)滾道有麻坑,保持架磨損,滾動體破碎或有麻點時,應更換;
3)過熱變色時,應更換;
4)徑向擺動超標時,應更換。
5長軸深井泵、井用潛水泵、軸流泵橡膠軸承,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長軸深井泵通用技術條件》
3.9中各條的規定。
6軸套的檢查、修整、更換,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測軸套外徑磨損情況,保持光潔、無殘損,並作記錄;
2)軸套、軸、鎖緊螺母相配合的螺紋應完好,配合間隙適當;
3)軸套與泵軸的配合公差。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公差與配合》H8/h7配合公差要求;
4)軸套鍵槽完好,鍵槽公差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鍵聯結》的規定;
5)軸套與軸套的壓母絲扣完好,配合間隙適當。
7彈性圈柱銷聯軸器的檢查,修整,應符合下列規定:
1)表面光潔、無殘損;
2)聯軸器與軸配合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公差與配合》中K7/h6配合公差要求;
3)電機聯軸器與水泵的聯軸器之間的間距及兩輪緣上下允許偏差,符合表7.2.3.7規定。
表7.2.3-7 聯軸器間距允許公差(mm)
聯軸器外徑
間距
上下左右允許偏差
≥300
3-4
≤0.03
>300-500
4-6
≤0.04
>500
6-8
≤0.05
4)對較大型機泵,應在運行中實測電機軸線升高值,並予以調整,以保證電機和水泵在運行中達
到同心;
5)水泵聯軸器與電機聯軸器外徑應相同,輪緣對軸的跳動偏差應小於0.05mm;
6)其他型式聯軸器按說明書及圖紙要求檢修;
7)長軸深井泵、井用潛水泵的揚水管法蘭或絲扣應完好,管內外除銹後應塗無毒、耐水防銹漆。
7.2.4大修後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修記錄應包括如下內容:
1)檢修中發現的問題、修復的主要內容和更換零件名細表;
2) 關鍵部件和電氣設備檢驗記錄;
3)填裝的各種潤滑脂牌號;
4) 因故未能解決的問題;
5) 有關技術參數。
2應測定壓力、真空度、流量、電流、電壓、功率、溫度等,並對機組運行效率作出評價。
3卧式離心泵、混流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測量方法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的規定;
2) 泵的振動級別評價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5.2和5.3的有關規定,大
修後的水泵振動驗收標准應不低於上述5.3表3中的C級;
3) 測試記錄應分別記錄振動速度和最大位移兩種數值;
4)當振動超過標准規定時,應查找原因並修復。
4長軸深井泵和井用潛水泵的振動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振動測量方法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的規定;
2) 泵的振動級別評價符合現行的國家標准《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5.2和5.3的規定,驗收
標准為第二類的C級。
5機泵及附屬設備密封應無漏水、漏氣、漏油現象。
6長軸深井泵、軸流泵運行前,應測定葉輪與導流殼及喇叭管的間隙。深井泵試車前,應將間隙調
大一些,試運行後,應將間隙調小一些,最後間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閉式葉輪長軸深井泵調整後,葉輪上下口與導流殼兩側密封環間隙應一致;
2) 半開式葉輪與導流殼的間隙在0.2-0.5mm之間;
3)軸流泵的間隙根據說明書的要求調整。
7應測試運行中的軸承的潤滑、聲音、滑動軸承油位及帶油環的帶油情況,並觀測軸承溫升。滾動
軸承的最高溫度不應大於75℃,滑動軸承的最高溫度不應大於70℃。
7.3電動機
7.3.1日常保養項目、內容,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動機與附屬設備外殼以及周圍環境應整潔。
2設備銘牌以及有關標志應清楚。
3應保持正常油位,缺油時應及時補充同樣油質潤滑油,對油質應定期檢測,發現漏油、甩油現
象應及時處理,油質不符合要求時,換用新油。
4繞線式非同步電動機和同步電動機的電刷磨損達到2/3時,應更換電刷。
5井用潛水電機每月應測一次引線及繞組絕緣電阻,其值應符合當地現行行業標准《電力設備交
接和預防性試驗規程》的規定。
7.3.2 維護周期應每年至少一次;
7.3.3定期維護 項目、內容,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清除外殼灰塵、油垢,機殼、端蓋應無裂紋、損傷。
2引出線接線端不得有過熱、燒傷、腐蝕,線間距離應符合安全要求,絕緣子應完好無損,導
線絕緣性能應保持良好。
3測量絕緣電阻和吸收比,其值應符合本地區現行行業標准《電力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規程》
的規定。
4電刷、刷架和集電環的檢查、擦拭,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刷不得露銅辮,軟銅線完整,連接良好,接觸緊密,不得與外殼相碰,電刷不得有晃動、
振動或卡澀現象,並清除電刷與刷架之間的積灰;
2)集電環表面光潔,無傷損;
3)電刷與集電環之間接觸緊密,其弧度接觸面不小於電刷截面的80%;
4)非恆壓的電刷彈簧應調整到刷架上同一位置,使每個電刷壓力均勻,壓力數值及其它有關
技術數據均按製造廠使用維護說明書規定執行;
5軸承與油環和潤滑脂(潤滑油)的檢查、更換,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軸承與軸之間間隙不得大於允許值,並做詳細記錄;
2) 油環完好,帶油正常,接頭處光滑無毛刺;
3) 更換潤滑脂或潤滑油,必須將油箱、軸承內的油清理干凈,並清洗風干;
4) 必須按原用牌號(或按照廠家要求)選用更換新潤滑脂或潤滑油;
5) 潤滑油加至油杯標線,潤滑脂應填加軸承容積的2/3,防止油滴濺在繞組上;
6) 記錄添加油量、油號。
6長軸深井泵電動機的止逆銷與止逆盤的檢查、修整,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表面光潔、無殘損;
2) 止逆銷釘在銷孔內跳動無阻滯;
3) 止逆盤上的止逆槽道應光滑無損傷,槽深磨損過大時應更換。
7應檢查清理通風系統,進出風口應無堵塞和污物,管道應無漏損。
8應檢查冷卻水系統,壓力應正常,管道應無滲漏,閥門應轉動靈活,開、關位置應正確。
9啟動和勵磁裝置的清掃、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內外部清理干凈;
2) 操動機構動作靈活可靠,零部件無損壞,各部位螺絲緊固,銷子無脫落;
3) 油質變黑必須更換,箱殼漏油及時處理;
4) 開關觸頭有燒痕應打磨,嚴重時,應更換;
5) 導線連接緊固,有斷股及時處理;
6) 損壞的元器件必須更換;
7) 可控硅勵磁裝置的印刷線路板和可控硅元件合格;
8) 操作的標示字樣清楚。
10啟動裝置和滅磁電阻的對地絕緣電阻應符合當地現行行業標准《電力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
驗規程》的規定。
11外殼接地應良好牢固,不得有氧化或腐蝕現象,接地電阻符合要求。
12轉動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盤車輕快,轉動正常,轉向必須正確;
2) 長軸深井泵電動機振動測量,符合現行國家標准 《泵的振動測量與評價方法》的規定。
7.3.4大修理項目、內容、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動機解體、抽出轉子和清掃內部,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清除各部位灰塵、油垢和異物,必要時可使用專用清洗劑進行清洗;
2) 井用潛水電動機,應清洗掉機殼內外銹垢和其他異物,殼外應塗無毒、耐水防銹漆;
3) 定、轉子鐵芯,軸頸,集電環和風扇等應清潔、完好、無銹蝕,通風溝應暢通無堵塞。
2定、轉子繞組絕緣及固定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絕緣層完好,綁線扎緊,墊片牢固,槽中繞組必須壓緊;
2) 井用潛水泵電動機定子繞組表面清潔無銹垢,空隙間無異物,絕緣有局部碰損時,應進行
修補,絕緣電阻值應執行廠家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規定,若無說明,應執行現行國家標准。
3檢查定、轉子槽楔,應無斷裂、凸出、松動、脫落或損傷,端部槽楔必須固定牢固;磁性槽泥
不得鬆散、脫落或變質,掉落的碎塊必須清理干凈。
4應檢查引線及分繞組接頭,所有接頭應無過熱燒焦、脫焊、放電痕跡。井用潛水電動機引出電
纜與各接頭必須密封完好。
5轉子和風扇的檢查、修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面光潔、無殘損;
2) 轉子端環與導電條焊接必須良好、無脫焊和斷條,鑄鋁條無斷裂;
3) 平衡襯重和風扇螺絲緊固,風扇方向正確,葉片無裂紋和彎曲變形;
6井用潛水電動機的檢查、修整、更換機械部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各部件光潔無殘損,非加工面和止推軸承應塗無毒防銹漆;
2) 轉子軸(或軸套)與導軸承的間隙;導軸承與導軸體及止口同軸度的偏差,按製造廠使
用維護說明書規定執行;
3) 止推軸承與止推盤(滑板)接觸應平整光滑,磨損嚴重時應更換;止推盤(滑板)一面
磨損可使用另一面,兩面磨損時應更換;
4) 止推鋼珠或支柱損壞腐蝕時,應更換;
5) 環鍵有裂紋或變形時應更換,其尺寸與機殼及連接盤的槽道配合應合適,連接盤絲扣應
完好;
6) 應檢查、修整呼吸器、防沙罩,更換密封圈。
7) 井用潛水電動機轉子防護漆脫落時,應重新噴塗;端環轉子銅條或鑄鋁及鐵芯
嚴重腐蝕無法修理時,應更換新轉子。
7同步電動機的磁極繞組和阻尼繞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磁極繞組和鍵應緊固,接頭焊接應良好,對地絕緣電阻應按製造廠使用維護說
明書的規定執行;
2)阻尼繞組無開焊、斷裂和位移,阻尼端環焊接良好。
8測量大型電動機軸承對機座的絕緣電阻,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其值按製造廠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規定執行;
2)有油管連接時,在油管安裝後進行。
9大中型電動機組裝後定子與轉子之間間隙的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可用塞尺測量電動機前、後兩端,上、下、左、右各4處的定子與轉子間隙,最大、最小值與平
均值之差應符合製造廠家的規定.
10大修後試驗應符合當地現行行業標准《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規定。
7.3.5大修後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空轉試機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空轉0.5~1.0h無異狀(小型電動機可縮短);
2) 在電源電壓平衡,測三相空載電流時,任一相與三相平均值偏差均不大於10%;(製造
廠有規定者按廠規定執行)
3) 測震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旋轉電機振動測定方法及極限》的規定;
4) 井用潛水電動機內腔必須充滿清水,放置12h後,測量引出電纜及繞組絕緣電阻,其值
應符合7.3.3.2(2)的規定;通電後,電動機應轉動自如、平穩,無異音,無卡阻停滯現象;
2帶負荷試機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部位檢查無異狀,運行電流、各部分溫度和振動符合規定;
2) 試運行24h,正常後,方可轉入正式運行。
⑹ 水泵為什麼總是抽不上水
水泵不上水原因分為以下幾種:
1、水泵進水管和水泵泵體內有空氣。水泵啟動前未灌滿足夠的水,有時看上去灌的水已從放氣孔溢出,但未轉動泵軸交空氣完全排出,致使少許空氣殘留在進水管或泵體中。
2、水泵轉速過低。有部分用戶因原配電機損壞,就隨意配上另一台電動機帶動,結果造成了流量小、揚程低甚至不上水的後果。
3、水泵吸程太大。有些水源較深,有些水源的外圍地勢較平坦處,而忽略了水泵的容許吸程,因而產生了吸水少或根本吸不上水的結果。
維修須知:
1、有部分用戶經過測量,雖然蓄水池或水塔到水源水面的垂直距離還略小於離心泵揚程,但還是提水量小或提不上水。其原因常是管道太長、水管彎道多,水流在管道中阻力損失過大。其原因常是管道太長、水管彎道多,水流在管道中阻力損失過大。
2、一般情況下90度彎管比120度彎管阻力大,每一90度彎管揚程損失約0.5-1米,每20米管道的阻力可使揚程損失約11米。此外,有部分用戶還隨意水泵進、出管的管徑,這些對揚程也有一定的影響。
⑺ 水泵修理方法有哪些
水泵是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壓的機械。它將原動機的機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傳送給液體,使液體能量增加。如果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損壞了該怎麼進行維修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水泵修理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1、無法啟動
首先應檢查電源供電情況:接頭連接是否牢靠;開關接觸是否緊密;保險絲是否熔斷;三相供電的是否缺相等。如有斷路、接觸不良、保險絲熔斷、缺相,應查明原因並及時進行修復。其次檢查是否是水泵自身的機械故障,常見的原因有:填料太緊或葉輪與泵體之間被雜物卡住而堵塞;泵軸、軸承、減漏環銹住;泵軸嚴重彎曲等。排除方法:放鬆填料,疏通引水槽;拆開泵體清除雜物、除銹;拆下泵軸校正或更換新的泵軸。
2、水泵發熱
原因:軸承損壞;滾動軸承或托架蓋間隙過小;泵軸彎曲或兩軸不同心;膠帶太緊;缺油或油質不好;葉輪上的平衡孔堵塞,葉輪失去平衡,增大了向一邊的推力。排除方法:更換軸承;拆除後蓋,在托架與軸承座之間加裝墊片;調查泵軸或調整兩軸的同心度;適當調松膠帶緊度;加註干凈的黃油,黃油占軸承內空隙的60%左右;清除平衡孔內的堵塞物。
3、流量不足
這是因為:動力轉速不配套或皮帶打滑,使轉速偏低;軸流泵葉片安裝角太小;揚程不足,管路太長或管路有直角彎;吸程偏高;底閥、管路及葉輪局部堵塞或葉輪缺損;出水管漏水嚴重。排除方法:恢復額定轉速,清除皮帶油垢,調整好皮帶緊度;調好葉片角,降低水泵安裝位置,縮短管路或改變管路的彎曲度;密封水泵漏氣處,壓緊填料;清除堵塞物,更換葉輪;更換減漏環,堵塞漏水處。
4、吸不上水
原因是泵體內有空氣或進水管積氣,或是底閥關閉不嚴灌引水不滿、真空泵填料嚴重漏氣,閘閥或拍門關閉不嚴。排除方法:先把水壓上來,再將泵體注滿水,然後開機。同時檢查逆止閥是否嚴密,管路、接頭有無漏氣現象,如發現漏氣,拆卸後在接頭處塗上潤滑油或調合漆,並擰緊螺絲。檢查水泵軸的油封環,如磨損嚴重應更換新件。管路漏水或漏氣。可能安裝時螺帽擰得不緊。若滲漏不嚴重,可在漏氣或漏水的地方塗抹水泥,或塗用瀝青油拌和的水泥漿。臨時性的修理可塗些濕泥或軟肥皂。若在接頭處漏水,則可用扳手擰緊螺帽,如漏水嚴重則必須重新拆裝,更換有裂紋的管子;降低揚程,將水泵的管口壓入水下0.5m。
5、劇烈震動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電動轉子不平衡;聯軸器結合不良;軸承磨損彎曲;轉動部分的零件松動、破裂;管路支架不牢等原因。可分別採取調整、修理、加固、校直、更換等辦法處理。 上述情況是造成水泵故障的常見原因,並不是全部原因,實踐中處理故障,因實際分析,應遵循先外後里的原則,切莫盲目操作。
6、配套動力電動機過熱
原因有四。一是電源方面的原因:電壓偏高或偏低,在特定負載下,若電壓變動范圍應在額定值的+10%至-5%之外會造成電動機過熱;電源三相電壓不對稱,電源三相電電壓相間不平衡度超過5%,會引繞組過熱;缺相運行,經驗表明農用電動機被燒毀85%以上是由於缺相運行造成的,應對電動機安裝缺相保護裝置。二是水泵方面的原因:選用動力不配套,小馬拉大車,電動機長時間過載運行,使電動機溫度過高;啟動過於頻繁、定額為短時或斷續工作制的電動機連續工作。應限制啟動次數,正確選用熱保護,按電動機上標定的定額使用。三是電動機本身的原因:接法錯誤,將△形誤接成Y形,使電動機的溫度迅速升高;定子繞組有相間短路、匝間短路或局部接地,輕時電動機局部過熱,嚴重時絕緣燒壞;鼠籠轉子斷條或存在缺陷,電動機運行1至2小時,鐵芯溫度迅速上升;通風系統發生故障,應檢查風扇是否損壞,旋轉方向是否正確,通風孔道是否堵塞;軸承磨損、轉子偏心掃膛使定轉子鐵心相擦發出金屬撞擊聲,鐵芯溫度迅速上升,嚴重時電動機冒煙,甚至線圈燒毀。四是工作環境方面的原因:電動機繞組受潮或灰塵、油污等附著在繞組上,導致絕緣降低。應測量電動機的絕緣電阻並進行清掃、乾燥處理;環境溫度過高。當環境溫度超過35℃時,進風溫度高,會使電動機的溫度過高,應設法改善其工作環境。如搭棚遮陽等。 注意: 因電方面的原因發生故障,應請獲得專業資格證書的電工維修,一知半解的人不可盲目維修,防止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
7、深井潛水泵不上水或者水量小
首先看一下水泵此時運行的電流和平常運行時候的電流差別有多大。如果比平時運行時候小(基本上就是平時電流的23),那麼就有葉輪磨損、泵頭最上面的止逆閥堵塞等問題。如果和平時電流一樣大,那麼就是管墊漏水、管子漏水、泵體漏水等問題。如果比平時運行的時候電流大,那麼基本上可以確定是易損件磨損的問題。另外補充一點,電纜如果破損的話,水量跟平時是一樣大,但是電流會變大。3項380V電機的電流一般是2.2A。以上原因只要是經常維修深井泵的修理人員就可以查出來。
1、檢查密封圈是否已老化,如已老化則應更換。
2、用500V搖表檢測潛水泵或排污泵絕緣電阻是否在0.25MΩ以上,否則應拆開潛水泵或排污泵,對線圈進行烘乾處理。
3、檢查軸承磨損情況,如轉動時有明顯的異常聲響或有阻滯現象,則應更換同型號同規格的軸承。
4、檢查潛水泵、排污泵上所連接的軟管是否牢固,如鬆弛則應緊固。擰緊潛水泵、排污泵上的所有螺母。
5、潛水泵在拆卸前,應在前後端蓋與機座的合縫處打上記號。以便修理後按原樣裝配,才不致造成裝配誤差而引起轉軸不同心;在拆卸潛水泵的葉輪和軸套等部件時,應注意,千萬不能硬打硬沖,可用熱脹原理,邊加熱邊輕打或用“拉馬”等工具來取下。
6、繞組燒壞應分析原因(過載、卡泵、缺相、漏水漏電短路等),在拆卸電機繞組時,不要使硅鋼片翹起移位及起毛刺等現象,以免在組裝新繞組敲“喇叭口”時引起接地或短路故障。重繞新線圈時,漆包線和絕緣紙一定要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因潛水泵電機的耐熱等級一般為E、B級。
7、清潔潛水泵、排污泵外殼,如銹蝕嚴重則應在表面處理後重新沒漆一遍。
一定要注意與其耐熱等級相對應。絕緣低的厚度要足夠,並要墊插到位。繞組下線時,注意不要使線圈擦刮定子鐵心,也切忌用劃線板反復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