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和顧客講價錢
心裡再生氣也不要表現出來,最好就不要生氣,因為做生意就是這樣的,你的態度好了,服務好了,質量好了,生意自然會好的!量變引起質變。
我覺得很少有人就想跟你耗時間,談價錢用了那麼長時間,又不要,肯定是有原因的。
祝你成功!!!
㈡ 和顧客討價還價時有什麼技巧
無論買家,賣家,討價還價反正是都得學的,看到幾招網上的討價還價的策略與技巧,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買家策略:投石問路
方法一,給賣家一塊石頭例如,":我買兩件,可以多少優惠呢?"然後,可根據對方的開價,
/2就是可以還價的價格了喔.我就經常被這招搞暈,開始很高興,後來人家才買1件,暈. (二)抬價壓價戰術
比的是忍耐力、經驗、能力和信心
賣家策略:用反抬價來回擊,如果在價格上遷就對方,必須在其他方面獲得補償。 點評:我常用的,如果對方壓的太利害了,那就只能平郵了喔.
(三)賣家策略:價格讓步
價格讓步的方式幅度直接關繫到讓步方的利益,理想的方式是每次作遞減式讓
步,它能做到讓而不亂,成功地遏止了對方能產生無限制讓步的要求. 點評:很有效,淘寶不討價還價那是不可能的拉..
(四)買賣家策略:最後報價
最後出價的時間應掌握好時機和方式,和氣生財,如果報價一方看出
對方有明顯的達成協議的傾向,這時提出最後的報價,較為適宜。
點評:水平就體現在這里了,你是個好賣手還是個好買手.
㈢ 顧客講價怎麼辦
讓我來說幾句吧!
顧客都知道,在商品不講價的情況下他們購買的話,他們會賠很多錢的.
所以, 你首先得接受他們的講價. 這樣是為了確保顧客買你商品的概率. 假如,你拒絕了降價, 即使是委婉地拒絕, 但是顧客還是不會相信你的"花言巧語".他們注重的是他們自己和他們自己的錢, 才不關心你的這個那個. 其實, 大部分顧客買商品之後的表情都是無奈, 沒有滿足. 他們知道你們暴利, 但是他們需要這商品,所以很無奈地買下. 假如,你換一種方式對待他們, 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即使你還是個店員), 盡量體諒消費者的立場, 給他們壓一下價格, 他們即使花些錢, 但他們會思考, 起碼比別的地方價格好, 服務也好, 這點錢值了! 只要他們帶著這樣的心理去購買你的貨物, 他90% 以上是你的回頭客了. 你很在乎因顧客壓價而損失那點利潤嗎? 難道你就沒想過,先把顧客留住再說?
所以, 顧客壓價首先你得接受. 這樣一來, 在心理方面你占優勢, 因為你為顧客讓了一步. 然後, 根據顧客的條件,在做接下來的判斷. 服務態度要好, 切忌多說廢話, 否則引起顧客的反感.
希望我說的這些內容,能給你點幫助.
㈣ 想開家電維修店,怎麼做才能吸引顧客,生意紅火呢跟收費高低有關系嗎顧客主要看的是什麼
生意紅火的前提是顧客得多,可以打廣告,收費別定太高,別人多少,你就多少,前期可以優惠些,顧客主要看的價格和服務,價格一樣,服務就得多下功夫
㈤ 講價技巧
降價可是個辛苦事,首先你得耐得下心來,不能怕耽誤時間,多磨一磨,把賣東西的磨得不耐煩了就成功了,因為你越是磨他越想賣你,越是眼看要賣成了,要賺錢了,他也就不會再把價抬那麼高了。最後他一想都說了這么長時間了,能合得上的話就肯定賣你了,畢竟他只要是賣的話肯定就會掙錢的,只是掙得多少的問題。還有就是別輕易開口要價,你一旦要高了想後悔都來不及了,尤其是商家會問你「你看你能給多少錢?」這是一個明顯的圈套,如果他合得來,他立馬賣你,如果他合不來,他就會斷然拒絕,所以當商家問你能給多少錢的時候,輕易別開口給價。還有最好使的一招就是走人,只要他能賺到錢,商家是不會輕易讓顧客走掉的,千萬別拿出我非買不可的態度,那樣只會陷入被動,導致走都走不開,但是商家也會看你是不是誠心買,如果一看你就不誠心的話,他也會懶得和你交涉,所以這個度還得把握好。最後一點就是要挑攤位,大家都知道,位置好的攤位貴,價位也就會自然抬起來,所以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挑裡面偏僻點的攤位買東西,理論上會更便宜一些。有一次我在中心地帶買一個東西,費了好多口舌才花了60塊錢買下,自以為挺得意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家裡面的攤位,一問價,直接60起,我當時就...降價可是個辛苦事,首先你得耐得下心來,不能怕耽誤時間,多磨一磨,把賣東西的磨得不耐煩了就成功了,因為你越是磨他越想賣你,越是眼看要賣成了,要賺錢了,他也就不會再把價抬那麼高了。最後他一想都說了這么長時間了,能合得上的話就肯定賣你了,畢竟他只要是賣的話肯定就會掙錢的,只是掙得多少的問題。還有就是別輕易開口要價,你一旦要高了想後悔都來不及了,尤其是商家會問你「你看你能給多少錢?」這是一個明顯的圈套,如果他合得來,他立馬賣你,如果他合不來,他就會斷然拒絕,所以當商家問你能給多少錢的時候,輕易別開口給價。還有最好使的一招就是走人,只要他能賺到錢,商家是不會輕易讓顧客走掉的,千萬別拿出我非買不可的態度,那樣只會陷入被動,導致走都走不開,但是商家也會看你是不是誠心買,如果一看你就不誠心的話,他也會懶得和你交涉,所以這個度還得把握好。最後一點就是要挑攤位,大家都知道,位置好的攤位貴,價位也就會自然抬起來,所以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挑裡面偏僻點的攤位買東西,理論上會更便宜一些。有一次我在中心地帶買一個東西,費了好多口舌才花了60塊錢買下,自以為挺得意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家裡面的攤位,一問價,直接60起,我當時就走人了,吃一塹長一智啊,我是明白這個道理了。再說一點就是為了省點錢,辛苦一下多跑幾家,別一課樹上弔死,衡量一下哪家便宜,也正好知道一下這東西的市場價位的行情,避免吃虧上當。呵呵,就說這些吧,這都是我的一點經驗,希望能有點幫助~
㈥ 價格談判的技巧之四——討價還價
◎欲擒故縱
由於買賣雙方勢力均衡,任何一方無法以力取勝,因此必須鬥智;采購人員應該設法掩藏購買的意願,不要明顯表露非買不可的心態,否則若被供應商識破非買不可的處境,將使采購人員處於劣勢。所以,此時采購人員應採取「若即若離」的姿態,以試探性的詢價著手。若能判斷供應商有強烈的銷售意願,再要求更低的價格,並作出不答應即行放棄或另行尋求其他來源的表不。通常,若采購人員出價太低,供應商無銷售之意願,則不會要求采購人員加價;若供應商雖想銷售,但利潤太低、即要求采購人員酌予加價。此時,采購人員的需求若相當急迫,應可同意略加價格,迅速成交;若采購人員並非迫切需求,可表明絕不加價之意思,供應商極可能同意買方的低價要求。
◎差額均攤
由於買賣雙方議價的結果,存在著差距,若雙方各不相讓,則交易告吹;采購人員無法取得必需的商品,供應商喪失了獲取利潤的機會,雙方都是輸家。因此,為了促成雙方的交易,最好的方式就是採取「中庸」之道,即將雙方議價的差額,各承擔一半,結果雙方都是贏家。
◎迂迴戰術
在供應商占優勢,正面議價通常效果不好,此時應採取迂迴戰術才能奏效。現舉一例說明如下:
某超市自本地之總代理購入某項化妝品,發現價格竟比同業某公司的購人價貴,因此要求總代理說明原委,並比照售予同業的價格。未料總代理未能解釋個中道理,也不願意降價。因此,采購人員就委託原廠國的某貿易商,先行在該國購人該項化妝品,再轉運至超市。因為總代理的利潤偏高,此種轉運安排雖然費用增加,但總成本還是比通過總代理購人的價格便宜。
當然,此種迂迴戰術是否成功,有賴於運轉工作是否可行。有些原廠限制貨品越區銷售,則迂迴戰術之執行就有困難。
◎直搗黃龍
有些單一來源的總代理商,對采購人員的議價要求置之不理,一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姿態,使采購人員有被侮辱的感覺。此時,若能擺脫總代理商,尋求原製造商的報價將是良策。現舉一例說明如下:
某超市擬購一批健身器材,經總代理商報價後,雖然三番兩次邀約前來議價,總是推三阻四,不得要領。後來,采購人員查閱產品目錄時。隨即發送要求降價12%的傳真給原廠,事實上只是存著姑且一試的心理。不料次日原廠回電同意降價,使采購人員雀躍不已,欣喜若狂。
由上述的事例中,采購人員對所謂的總代理應在議價的過程中辨認其虛實,因為有些供應商自稱為總代理,事實上,並未與國外原廠簽訂任何合約或協議,只想借總代理之名義自抬身價,獲取超額利潤。因此,當采購人員向國外原廠詢價時,多半會獲得迴音。但是,在產、銷分離制度相當嚴謹的國家,如日本,則迂迴戰術就不得其門而人。因為原廠通常會把詢價單轉交當地的代理商,不會自行報價。
◎哀兵姿態
在超市居於劣勢情況下,采購人員應以「哀兵」姿態爭取供應商的同情與支持。由於采購人員沒有能力與供應商議價,有時會以預算不足作借口,請求供應商同意在其有限的費用下,勉為其難的將貨品賣給他,而達到減價的目的。一方面采購人員必須施展「動之以情」的議價功夫,另一方面則口頭承諾將來「感恩圖報」,換取供應商「來日方長」的打算。此時,若供應商並非血本無歸,只是削減原本過高的利潤,則雙方可能成交。若采購人員的預算距離供應商的底價太遠,供應商將因無利可圖,不為采購人員的訴求所動。
◎釜底抽薪
為了避免供應商處於優勢下攫取暴利,采購人員只好同意供應商有「合理」利潤,否則胡亂殺價,仍然給予供應商可乘之機。因此,通常由采購人員要求供應商提供所有成本資料。以國外貨品而言,則請總代理商提供一切進口單據,籍以查核真實的成本,然後加計合理的利潤作為采購的價格。
◎供應商要提高價格時
由於處在環境的快速變遷,如國際局勢動盪、原料的匱乏(例如稀少金屬鈷、鉻等之取得困難)等,往往造成供應商有機町乘,佔有優勢,形成賣方市場,並進而提高售價。此時采購部門責任更為重大,若能發揮議價協商的技巧,則能針對賣方所提高的售價,予以協議商談,達成降價的目的。在議價協商的過程中,采購人員可以採用直接方式或間接方式,對價格進行談判。現說明如下:
(1)直接議價協商。即使面,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時候;直接議價仍能達到降低價格的功能。可以採用下列四種技巧來進行協商。
①面臨售價的提高,采購人員仍以原價訂購。當供應商提高售價時,往往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重復議價的交涉上,因此若為其原有之顧客,則可利用此點,要求沿用原來價格購買。
②采購人員直接說明預設底價。在議價過程中,采購人員可直接表明預設的底價,如此可促使供應商提出較接近該底價的價格,進而要求對方降價。
③不幹拉倒。此技巧是一個較激進的議價方式,此法雖有造成火爆場面的可能,但在特定情況下仍不失為一個好的議價技巧,此法適用於:
·當采購人員不想再討價還價時。
·當議價結果已達到采購人員可以接受的價格上限。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採用「不幹拉倒」的強硬手段,往往能扭轉供應商的態度,進而有所讓步。
④要求說明提高售價的原因。供應商提高售價,常常歸因原料上漲、工資提高、利潤太薄等原因。采購人員在議價協商時,應對任何不合理之加價提出質疑,如此可掌握要求供應商降價的機會。
◎間接議價技巧
在議價的過程中,好的開始便可說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不需一直採用直接議價方式,有時也可以採用迂迴戰術,即以間接方式進行議價。采購人員可用下列三種技巧來進行協商。
(1)議價時不要急於進入主題。在開始商談時,最好先談一些不相關的話題,藉此熟悉對方周圍事物,並使雙方放鬆心情,慢慢再引入主題。
(2)運用「低姿勢」。在議價協商時,對供應商所提之價格,盡量表示困難,多說「唉!」「沒辦法!」等等字眼,以低姿勢博取對方同情。
(3)盡量避免書信或電話議價,而要求面對面接觸。面對面的商談,溝通效果較佳,往往可藉肢體語言、表情來說服對方,進而要求對方妥協,予以降價。
在進行議價協商的過程中,除了上述針對價格所提出的議價技巧外,采購人員亦可利用其他非價格的因素來進行議。以下列舉三項議價協商技巧:
(1)在協商議價中要求供應商分擔售後服務及其他費用。當供應商決定提高售價,而不願有所變動時,采購人員不應放棄談判,而可改變議價方針,針對其他非價格部分要求獲得補償。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要求供應商提供售後服務,如大件家電的維修、送貨等。在一般的交易中,供應商通常將維修送貨成本加於售價中,因此常使采購人員忽略此項成本。所以在供應商執意提高售價時,采購人員可要求供應商負擔所有維修送貨成本,而不將此項成本進行轉嫁。如此也間接達到議價功能。
(2)善用「妥協」技巧。在供應商價格居高不下時,采購人員若堅持繼續協商,往往不能達到效果,此時可采妥協技巧,在少部分不重要的細節,可做讓步,再從妥協中要求對方回饋。如此亦可間接達到議價功能。但妥協技巧的使用須注意下列:
①一次只能做一點點的妥協,如此才能留有再妥協的餘地。
②妥協時馬上要求對方給予回饋補償。
③即使贊同對方所提的意見,亦不要太快答應。
④記錄每次妥協的地方,以供參考。
(3)利用專注的傾聽和溫和的態度,博得對方好感。在議價協商的過程中,威脅吼叫,咄咄逼人並非制勝的武器。因為即使取得了這次的合作,也難保下次合作的意願。因此采購人員在協商過程中,應仔細的傾聽對方說明,在爭取超市權益時,可利用所獲對方資料,或法規章程,合理的進行談判。即「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繩之以法」。
◎欲擒故縱
由於買賣雙方勢力均衡,任何一方無法以力取勝,因此必須鬥智;采購人員應該設法掩藏購買的意願,不要明顯表露非買不可的心態,否則若被供應商識破非買不可的處境,將使采購人員處於劣勢。所以,此時采購人員應採取「若即若離」的姿態,以試探性的詢價著手。若能判斷供應商有強烈的銷售意願,再要求更低的價格,並作出不答應即行放棄或另行尋求其他來源的表不。通常,若采購人員出價太低,供應商無銷售之意願,則不會要求采購人員加價;若供應商雖想銷售,但利潤太低、即要求采購人員酌予加價。此時,采購人員的需求若相當急迫,應可同意略加價格,迅速成交;若采購人員並非迫切需求,可表明絕不加價之意思,供應商極可能同意買方的低價要求。
◎差額均攤
由於買賣雙方議價的結果,存在著差距,若雙方各不相讓,則交易告吹;采購人員無法取得必需的商品,供應商喪失了獲取利潤的機會,雙方都是輸家。因此,為了促成雙方的交易,最好的方式就是採取「中庸」之道,即將雙方議價的差額,各承擔一半,結果雙方都是贏家。
◎迂迴戰術
在供應商占優勢,正面議價通常效果不好,此時應採取迂迴戰術才能奏效。現舉一例說明如下:
某超市自本地之總代理購入某項化妝品,發現價格竟比同業某公司的購人價貴,因此要求總代理說明原委,並比照售予同業的價格。未料總代理未能解釋個中道理,也不願意降價。因此,采購人員就委託原廠國的某貿易商,先行在該國購人該項化妝品,再轉運至超市。因為總代理的利潤偏高,此種轉運安排雖然費用增加,但總成本還是比通過總代理購人的價格便宜。
當然,此種迂迴戰術是否成功,有賴於運轉工作是否可行。有些原廠限制貨品越區銷售,則迂迴戰術之執行就有困難。
◎直搗黃龍
有些單一來源的總代理商,對采購人員的議價要求置之不理,一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姿態,使采購人員有被侮辱的感覺。此時,若能擺脫總代理商,尋求原製造商的報價將是良策。現舉一例說明如下:
某超市擬購一批健身器材,經總代理商報價後,雖然三番兩次邀約前來議價,總是推三阻四,不得要領。後來,采購人員查閱產品目錄時。隨即發送要求降價12%的傳真給原廠,事實上只是存著姑且一試的心理。不料次日原廠回電同意降價,使采購人員雀躍不已,欣喜若狂。
由上述的事例中,采購人員對所謂的總代理應在議價的過程中辨認其虛實,因為有些供應商自稱為總代理,事實上,並未與國外原廠簽訂任何合約或協議,只想借總代理之名義自抬身價,獲取超額利潤。因此,當采購人員向國外原廠詢價時,多半會獲得迴音。但是,在產、銷分離制度相當嚴謹的國家,如日本,則迂迴戰術就不得其門而人。因為原廠通常會把詢價單轉交當地的代理商,不會自行報價。
◎哀兵姿態
在超市居於劣勢情況下,采購人員應以「哀兵」姿態爭取供應商的同情與支持。由於采購人員沒有能力與供應商議價,有時會以預算不足作借口,請求供應商同意在其有限的費用下,勉為其難的將貨品賣給他,而達到減價的目的。一方面采購人員必須施展「動之以情」的議價功夫,另一方面則口頭承諾將來「感恩圖報」,換取供應商「來日方長」的打算。此時,若供應商並非血本無歸,只是削減原本過高的利潤,則雙方可能成交。若采購人員的預算距離供應商的底價太遠,供應商將因無利可圖,不為采購人員的訴求所動。
◎釜底抽薪
為了避免供應商處於優勢下攫取暴利,采購人員只好同意供應商有「合理」利潤,否則胡亂殺價,仍然給予供應商可乘之機。因此,通常由采購人員要求供應商提供所有成本資料。以國外貨品而言,則請總代理商提供一切進口單據,籍以查核真實的成本,然後加計合理的利潤作為采購的價格。
◎供應商要提高價格時
由於處在環境的快速變遷,如國際局勢動盪、原料的匱乏(例如稀少金屬鈷、鉻等之取得困難)等,往往造成供應商有機町乘,佔有優勢,形成賣方市場,並進而提高售價。此時采購部門責任更為重大,若能發揮議價協商的技巧,則能針對賣方所提高的售價,予以協議商談,達成降價的目的。在議價協商的過程中,采購人員可以採用直接方式或間接方式,對價格進行談判。現說明如下:
(1)直接議價協商。即使面,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時候;直接議價仍能達到降低價格的功能。可以採用下列四種技巧來進行協商。
①面臨售價的提高,采購人員仍以原價訂購。當供應商提高售價時,往往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重復議價的交涉上,因此若為其原有之顧客,則可利用此點,要求沿用原來價格購買。
②采購人員直接說明預設底價。在議價過程中,采購人員可直接表明預設的底價,如此可促使供應商提出較接近該底價的價格,進而要求對方降價。
③不幹拉倒。此技巧是一個較激進的議價方式,此法雖有造成火爆場面的可能,但在特定情況下仍不失為一個好的議價技巧,此法適用於:
·當采購人員不想再討價還價時。
·當議價結果已達到采購人員可以接受的價格上限。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採用「不幹拉倒」的強硬手段,往往能扭轉供應商的態度,進而有所讓步。
④要求說明提高售價的原因。供應商提高售價,常常歸因原料上漲、工資提高、利潤太薄等原因。采購人員在議價協商時,應對任何不合理之加價提出質疑,如此可掌握要求供應商降價的機會。
◎間接議價技巧
在議價的過程中,好的開始便可說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不需一直採用直接議價方式,有時也可以採用迂迴戰術,即以間接方式進行議價。采購人員可用下列三種技巧來進行協商。
(1)議價時不要急於進入主題。在開始商談時,最好先談一些不相關的話題,藉此熟悉對方周圍事物,並使雙方放鬆心情,慢慢再引入主題。
(2)運用「低姿勢」。在議價協商時,對供應商所提之價格,盡量表示困難,多說「唉!」「沒辦法!」等等字眼,以低姿勢博取對方同情。
(3)盡量避免書信或電話議價,而要求面對面接觸。面對面的商談,溝通效果較佳,往往可藉肢體語言、表情來說服對方,進而要求對方妥協,予以降價。
在進行議價協商的過程中,除了上述針對價格所提出的議價技巧外,采購人員亦可利用其他非價格的因素來進行議。以下列舉三項議價協商技巧:
(1)在協商議價中要求供應商分擔售後服務及其他費用。當供應商決定提高售價,而不願有所變動時,采購人員不應放棄談判,而可改變議價方針,針對其他非價格部分要求獲得補償。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要求供應商提供售後服務,如大件家電的維修、送貨等。在一般的交易中,供應商通常將維修送貨成本加於售價中,因此常使采購人員忽略此項成本。所以在供應商執意提高售價時,采購人員可要求供應商負擔所有維修送貨成本,而不將此項成本進行轉嫁。如此也間接達到議價功能。
(2)善用「妥協」技巧。在供應商價格居高不下時,采購人員若堅持繼續協商,往往不能達到效果,此時可采妥協技巧,在少部分不重要的細節,可做讓步,再從妥協中要求對方回饋。如此亦可間接達到議價功能。但妥協技巧的使用須注意下列:
①一次只能做一點點的妥協,如此才能留有再妥協的餘地。
②妥協時馬上要求對方給予回饋補償。
③即使贊同對方所提的意見,亦不要太快答應。
④記錄每次妥協的地方,以供參考。
(3)利用專注的傾聽和溫和的態度,博得對方好感。在議價協商的過程中,威脅吼叫,咄咄逼人並非制勝的武器。因為即使取得了這次的合作,也難保下次合作的意願。因此采購人員在協商過程中,應仔細的傾聽對方說明,在爭取超市權益時,可利用所獲對方資料,或法規章程,合理的進行談判。即「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繩之以法」。
㈦ 如何跟顧客講價
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啊。1.看顧客的態度,你感覺他非常需要那個東西,就可以稍稍提一點,他要求少點的時候,你可以稍微讓一點,同時像大多數生意人一樣,說些比如生意不好做啊,成本高啊,這也的確是讓利啊,下次照顧等一些話;如果他不是很需要那些東西,你就應該適當的少點,在你自己能接受的盈利范圍內,將商品賣出去,同時也要拉下客源。2.看顧客的年齡以及性別,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及不同性別的人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不一樣。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看人,以及自己的口才,商品質量也要好哦,客源也自然會多,在你自己講價的時候底氣也足點。
㈧ 賣家如何跟顧客討價還價
假如你銷售的一款木林森休閑皮鞋,報價是340元,你可以將價格降到320元成交,因此你談判的空間是20元。怎樣讓出這20元是值得探討的。下面是幾種常見的讓步方式。
1、 20元 0元 0元 0元
沒經驗的新手賣家經常使用此方法,因欠缺實戰經驗,比較擔心因價格導致談價的破裂,在初期就把所有的空間全部讓出去。如果換位思考,這種讓步方法顯然是極端錯誤的。首先買家會認為你虛高價格,輕易地讓出如此之大的幅度,一定還有很大的讓利空間,在價格上繼續步步緊逼,這時你已無路可退,即使交易達成,對方也會懷疑你的誠意,從而影響到下一次的買賣。——當然,有些賣家就會說,我為了信用而平本甚至低於成本出賣,可是要記住,顧客才不管這些。有時候,低價平本或者低於成本出賣,也未必能得到顧客信任。
即使是經驗老道的賣家有時也會犯此錯誤。買家會使用各種方法來試探你的底價,通常會拿別家競爭者的價格給你施加壓力,就經常有買家拿著別家店的商品來給我看,並說:「人家賣這么低,你為何賣這么高?」可能你對這句話並不陌生,下一步你將如何處理?其實想想,如果買家是認定了價格對方低,為何不去那家低價的店買呢?這正好印證了一個道理:挑貨的才是買貨人。呵呵
很多賣家在這時迫於壓力會選擇降價,甚至降到底價也不惜。但降價一定會促成交易嗎?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請放平心態,耐心和顧客說明,你的商品價值幾何,如何物有所值。因為大家都知道,類似圖片的化妝品,但是質量和效果,甚至品牌都有差異之分。這就是「韓版」和「韓國進口」的差別。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個時候不得不說,信用度高,服務態度好,將決定了顧客是否願意多花錢選擇你店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不要一時意氣將價格馬上拉到底價明示給顧客。因為這樣,將會導致買家對你的不信任,或者乾脆就覺得,你的利潤空間還很大。會導致顧客產生猶豫懷疑。
2、 2元 5元 13元
許多賣家習慣於先讓出一小部分,在觀察對方的反應後做出下一個讓步行動。比如在初期你先讓出2元,並告訴對方這是最後的底限,如此小的幅度對方通常不會同意,要求你再次讓步,於是你又讓步出了5元,但仍然被對方無情地拒絕了,為了避免談價破裂和得到成交,你只能把最後的13元全部讓給了對方。在你讓出所有的談判幅度後,你會如願的拿到成交嗎?我認為這樁生意很難成交,道理很簡單:在你每一次讓步後,買家所得到的越來越多,你在不經意間使對方形成了一種期待心理,即使你讓出再多,對方也不會滿足。這不僅是談判的心理也是人類長期形成的思維定勢。每一位買家都希望可以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產品,這個是無可厚非的
我在銷售化妝品的時候就犯過如此錯誤,導致一名老顧客在購買了3次以後,竟然大膽將價格壓到了成本價以下。當然再也無法成交。
當然這種讓步方式並不是沒有成交的可能,也許買賣方欠缺談判經驗,在前兩次讓步後就達成了交易,可以節省下後面幾十元的讓步幅度。在實際操作中確實有這種可能性,但我認為在買賣的時候不能存在任何的僥幸心理,開店本身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要珍惜,並認真對待每一個上門的顧客,最終提高買賣的成功率。
3、 5元 5元 5元 5元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種四平八穩的讓步方式,每一次讓步幅度都不大,談價破裂的風險也較低。實際上,在各種形式的讓步中,任何兩次相同的讓步都是不可取的。對方雖然不知道你究竟能讓多少,但卻了解每次10元的讓步規律,在你最後一次讓步後對方還會期待下一個5元。
以上三種典型的讓步方式都是錯誤的,原因在於它們都會使買方產生更高的期待。正確的方式是:逐步縮小讓步的幅度,讓買方認為價格已觸及底限,不可能再有任何讓步了。
8元 7元 3元 2元
第一次讓步需要比較合理,要充分激起買方的購買慾望,在買賣中期不要輕易讓步,每一次讓步幅度都要遞減,最後的讓步要表現出異常的艱難,必要時要使用讓出底價的策略,引導買家順著你的思路進行談價,最終取得雙贏的交易。
最後要和大家說明的是:
a、開店做生意,利潤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本著誠信至上的原則,坦誠對待每一位顧客,讓顧客對你的店產生信任感——這才是作為一名賣家真正的成功。
b、將價格定得實在,也能達到盡量節省和顧客討價還價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所謂物有所值,意思就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什麼樣的物品定什麼樣的價格,千萬不要漫天開價,然後讓顧客就地還價。這樣生意做不長久。
c、誠懇待客,注重服務——遠比降低價格更讓顧客願意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