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修電視時要測量三極體有沒有工作怎麼量
在通電的情況下,測量三極體的e、b、c三個極的電位來判斷。
根據發射結的偏置電壓就可以判斷三極體是什麼工作狀態。
『貳』 三極體的詳細測量方法是什麼
萬用表測判三極體
三極體的管型及管腳的判別是電子技術初學者的一項基本功,為了幫助讀者迅速掌握測判方法,筆者總結出四句口訣:「三顛倒,找基極;PN結,定管型;順箭頭,偏轉大;測不準,動嘴巴。」下面讓我們逐句進行解釋吧。
一、 三顛倒,找基極
大家知道,三極體是含有兩個PN結的半導體器件。根據兩個PN結連接方式不同,可以分為NPN型和PNP型兩種不同導電類型的三極體,測試三極體要使用萬用電表的歐姆擋,並選擇R×100或R×1k擋位。 假定我們並不知道被測三極體是NPN型還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腳是什麼電極。測試的第一步是判斷哪個管腳是基極。這時,我們任取兩個電極(如這兩個電極為1、2),用萬用電表兩支表筆顛倒測量它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接著,再取1、3兩個電極和2、3兩個電極,分別顛倒測量它們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在這三次顛倒測量中,必然有兩次測量結果相近:即顛倒測量中表針一次偏轉大,一次偏轉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顛倒測量前後指針偏轉角度都很小,這一次未測的那隻管腳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基極。
二、 PN結,定管型
找出三極體的基極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基極與另外兩個電極之間PN結的方向來確定管子的導電類型。將萬用表的黑表筆接觸基極,紅表筆接觸另外兩個電極中的任一電極,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大,則說明被測三極體為NPN型管;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小,則被測管即為PNP型。
三、 順箭頭,偏轉大
找出了基極b,另外兩個電極哪個是集電極c,哪個是發射極e呢?這時我們可以用測穿透電流ICEO的方法確定集電極c和發射極e。 (1) 對於NPN型三極體,穿透電流的測量電路如圖3所示。根據這個原理,用萬用電表的黑、紅表筆顛倒測量兩極間的正、反向電阻Rce和Rec,雖然兩次測量中萬用表指針偏轉角度都很小,但仔細觀察,總會有一次偏轉角度稍大,此時電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筆→c極→b極→e極→紅表筆,電流流向正好與三極體符號中的箭頭方向一致(「順箭頭」),所以此時黑表筆所接的一定是集電極c,紅表筆所接的一定是發射極e。 (2) 對於PNP型的三極體,道理也類似於NPN型,其電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筆→e極→b極→c極→紅表筆,其電流流向也與三極體符號中的箭頭方向一致,所以此時黑表筆所接的一定是發射極e,紅表筆所接的一定是集電極c。
四、 測不出,動嘴巴
若在「順箭頭,偏轉大」的測量過程中,若由於顛倒前後的兩次測量指針偏轉均太小難以區分時,就要「動嘴巴」了。具體方法是:在「順箭頭,偏轉大」的兩次測量中,用兩只手分別捏住兩表筆與管腳的結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頭抵住)基電極b,仍用「順箭頭,偏轉大」的判別方法即可區分開集電極c與發射極e。其中人體起到直流偏置電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顯。
『叄』 三極體好壞的測量擊穿怎麼測
機械指針萬用表用千歐檔調零後,分六次兩兩正反測量三極體的腳,其中會有兩次阻值在5千歐至10千歐之間,且阻值相近(若三極體是NPN型,此時黑表筆接的是基極b,紅表筆分別接的是集電極c和發射極e;若三極體是PNP型,則紅表筆接的是基極b,黑表筆分別接的是集電極c和發射極e),其餘四次阻值都會非常大,接近無窮大,此時基本可以確定三極體是好的;若六次測量中有一次阻值小於1千歐或為零(為零時最少有兩次),說明三極體已壞,為零時,說明三極體已擊穿。
『肆』 如何測量三極體K2313好壞視頻
是一種電流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
三極體,全稱應為半導體三極體,也稱雙極型晶體管、晶體三極體,是一種電流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輻值較大的電信號,也用作無觸點開關。晶體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可用來對微弱信號進行放大和作無觸點開關。它具有結構牢固、壽命長、體積小、耗電省等一系列獨特優點,故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伍』 三極體的測量方法
利用指針型萬用表可以判別三極體的類型和極性,其步驟如下:
①判斷基極B和管型時萬用表置R×1K檔,先將紅表筆接某一假定基極B,黑表筆分別接另兩個極,如果電阻均很小(或很大),則假定的基極是正確的。基極確定後,紅筆接基極,黑筆分別接另外兩個電極時測得的電阻均小,則此管為NPN型三極體,反之為PNP型,測試電路如圖1.3所示。
②判斷發射極E和集電極C如圖1.4所示。若被測管為PNP三極體,假定紅筆接的是C極,黑筆接的是E極。用手指捏住B、C兩極(或在B、C間串接一個100KΩ電阻)但不要使B、C直接接觸。若測得電阻較小(即I大),則紅筆接的是集電極C,黑筆接的是發射極E。如果兩次測得的電阻相差不大說明管子的性能較差。按照同樣方法可以判別NPN型三極體的極性。
③利用數字型萬用表測量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將功能開關置於hFE檔。對NPN三極體,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NPN邊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對PNP三極體,同樣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PNP邊對應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該管的電流放大倍數β 。
『陸』 三極體怎麼測量
我來告訴你個容易記的口訣吧 :三極體的管型及管腳的判別是電子技術初學者的一項基本功,為了幫助讀者迅速掌握測判方法,筆者總結出四句口訣:「三顛倒,找基極;PN結,定管型;順箭頭,偏轉大;測不準,動嘴巴。」下面讓我們逐句進行解釋吧。 一、 三顛倒,找基極 大家知道,三極體是含有兩個PN結的半導體器件。根據兩個PN結連接方式不同,可以分為NPN型和PNP型兩種不同導電類型的三極體,圖1是它們的電路符號和等效電路。 測試三極體要使用萬用電表的歐姆擋,並選擇R×100或R×1k擋位。圖2繪出了萬用電表歐姆擋的等效電路。由圖可見,紅表筆所連接的是表內電池的負極,黑表筆則連接著表內電池的正極。 假定我們並不知道被測三極體是NPN型還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腳是什麼電極。測試的第一步是判斷哪個管腳是基極。這時,我們任取兩個電極(如這兩個電極為1、2),用萬用電表兩支表筆顛倒測量它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接著,再取1、3兩個電極和2、3兩個電極,分別顛倒測量它們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在這三次顛倒測量中,必然有兩次測量結果相近:即顛倒測量中表針一次偏轉大,一次偏轉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顛倒測量前後指針偏轉角度都很小,這一次未測的那隻管腳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基極(參看圖1、圖2不難理解它的道理)。 二、 PN結,定管型 找出三極體的基極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基極與另外兩個電極之間PN結的方向來確定管子的導電類型(圖1)。將萬用表的黑表筆接觸基極,紅表筆接觸另外兩個電極中的任一電極,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大,則說明被測三極體為NPN型管;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小,則被測管即為PNP型。 三、 順箭頭,偏轉大 找出了基極b,另外兩個電極哪個是集電極c,哪個是發射極e呢?這時我們可以用測穿透電流ICEO的方法確定集電極c和發射極e。 (1) 對於NPN型三極體,穿透電流的測量電路如圖3所示。根據這個原理,用萬用電表的黑、紅表筆顛倒測量兩極間的正、反向電阻Rce和Rec,雖然兩次測量中萬用表指針偏轉角度都很小,但仔細觀察,總會有一次偏轉角度稍大,此時電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筆→c極→b極→e極→紅表筆,電流流向正好與三極體符號中的箭頭方向一致(「順箭頭」),所以此時黑表筆所接的一定是集電極c,紅表筆所接的一定是發射極e。 (2) 對於PNP型的三極體,道理也類似於NPN型,其電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筆→e極→b極→c極→紅表筆,其電流流向也與三極體符號中的箭頭方向一致,所以此時黑表筆所接的一定是發射極e,紅表筆所接的一定是集電極c(參看圖1、圖3可知)。 四、 測不出,動嘴巴 若在「順箭頭,偏轉大」的測量過程中,若由於顛倒前後的兩次測量指針偏轉均太小難以區分時,就要「動嘴巴」了。具體方法是:在「順箭頭,偏轉大」的兩次測量中,用兩只手分別捏住兩表筆與管腳的結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頭抵住)基電極b,仍用「順箭頭,偏轉大」的判別方法即可區分開集電極c與發射極e。其中人體起到直流偏置電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顯。
『柒』 測量三極體的方法
這里告訴你萬用表測量晶體三極體好壞的方法:
1.
任意測 pnp三極體的兩個腳,當發現固定紅筆接的一腳不動,
用黑筆分別接另外兩腳時,萬用表的指針擺動,電阻是相同.反過來對調表筆,黑筆固定的一腳不動,
用紅筆分別接另外兩腳時,萬用表的指針不擺動,電阻是無窮大.就確定;固定的一腳確定是b極
2.
(確定c極和e極)
三極體好壞的判斷(r×10k檔來測量)
(1)(確定c極和e極)
npn好壞的判斷:上面已確定了b極,r×10k檔來測量.用黑筆和紅筆分別接觸另外兩極,保持紅筆和黑筆現在狀態不變用手指捏b極+紅筆接的一極,發現指針擺動的幅度大,放大倍數大,黑筆接的是c極,紅筆接的是e極(壞的三極體,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紅,黑筆測量c.e極,接法和二極體測量相同,一邊相通,對調表筆另一邊是不通,例如;r*10k檔的黑筆接c極紅筆接e極指針擺動一點,說明是漏電損壞.經驗總結:如果是好的三級管,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c.e電阻一邊不通,極筆對調後,另一邊是相通的有電阻,電阻大的和原來沒有用過的同型號的三極體對比.b極e極輸出電壓偏低的.
3.
(確定c極和e極)
pnp好壞的判斷
r×10k檔來測量.用黑筆和紅筆分別接觸另外兩極保持紅筆和黑筆現在狀態不變用手指捏b極+黑筆接的一極,同時捏兩極,發現指針擺動的幅度大,放大倍數大,黑筆接的是e極,紅筆接的是c極(壞的三極體,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紅,黑筆測量c.e極,接法和二極體測量相同,一邊相通,對調表筆另一邊是不通,例如:r×10k檔的黑筆接e極紅筆接極c指針擺動一點如果指針擺動一點,說明了是漏電是壞)
注:
可用萬用表自帶測三極的功能來測。分出b.c.e
三極,沒有的情況下按上面方法來測分辨三極,,然後用r×10k檔來測量c.e極來決斷是否漏電.
『捌』 三極體怎麼檢測
可以用萬用表檢測三極體。具體如下:
1、判別基極和管子的類型:選用歐姆檔的R*100(或R*1K)檔,先用紅表筆接一個管腳,黑表筆接另一個管腳,可測出兩個電阻值,然後再用紅表筆接另一個管腳。
重復上述步驟,又測得一組電阻值,這樣測3次,其中有一組兩個阻值都很小的,對應測得這組值的紅表筆接的為基極,且管子是PNP型的;反之,若用黑表筆接一個管腳,重復上述做法,若測得兩個阻值都小,對應黑表筆為基極,且管子是NPN型的。
2、判別集電極:因為三極體發射極和集電極正確連接時β大(表針擺動幅度大),反接時β就小得多。因此,先假設一個集電極,用歐姆檔連接,(對NPN型管,發射極接黑表筆,集電極接紅表筆)。
測量時,用手捏住基極和假設的集電極,兩極不能接觸,若指針擺動幅度大,而把兩極對調後指針擺動小,則說明假設是正確的,從而確定集電極和發射極。
3、電流放大系數β的估算:選用歐姆檔的R*100(或R*1K)檔,對NPN型管,紅表筆接發射極,黑表筆接集電極,測量時,只要比較用手捏住基極和集電極(兩極不能接觸),和把手放開兩種情況小指針擺動的大小,擺動越大,β值越高。
(8)三極體維修測量視頻教程擴展閱讀:
三極體的腳位判斷,三極體的腳位有兩種封裝排列形式,三極體是一種結型電阻器件,三極體的三個引腳都有明顯的電阻數據。
測試時(以數字萬用表為例,紅筆+,黒筆-)我們將測試檔位切換至 二極體檔 (蜂鳴檔)標志符號,正常的NPN結構三極體的基極(B)對集電極(C)、發射極(E)的正向電阻是430Ω-680Ω(根據型號的不同,放大倍數的差異,這個值有所不同)反向電阻無窮大。
正常的PNP 結構的三極體的基極(B)對集電極(C)、發射極(E)的反向電阻是430Ω-680Ω,正向電阻無窮大。集電極C對發射極E在不加偏流的情況下,電阻為無窮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極體『玖』 三極體怎樣在線測量
一般測兩腳的壓降,硅管0.6V. 還是拆下來准
『拾』 三極體怎麼檢測好壞
檢測三極體的好與壞很其實簡單,主要是測量極間阻值來判斷PN結的好壞。用萬用表R×100檔測發射極和集電極的正向電阻,如果測出都是低阻值,說明管子質量是好的。如果發現測出的阻值正向電阻非常大或者反向電阻非常小,說明管子已損壞。
三極體用萬用表測量管腳極性
用萬用表R×100或者R×1K檔分別測量各管腳間電阻,必有一隻腳對其它兩腳電阻值相似,那麼這只腳是基極,如果紅表筆(正表筆)接基極,測得與其它兩腳電阻都小,那麼這只管子是PNP管。如果測得電阻很大,那麼這個管子是NPN管。找到基極後,分別測基極對其餘兩腳的正向電阻,其中阻值稍小的那個是集電極,另外一個是發射極,這是因為集電結較大,正偏導通電流也較大,所以電阻稍小一點。
三極體好壞大致判斷
利用三極體內PN結的單向導電性,檢查各極間PN結的正反向電阻,如果相差較大說明管子是好的,如果正反向電阻都大,說明管子內部有斷路或者PN結性能不好。如果正反向電阻都小,說明管子極間短路或者擊穿了。
三極體穿透電流測量判斷
用萬用表檢查管子的穿透電流Iceo,是通過測量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的反向阻值來估計的,如果穿透電流大,阻值就較小。
測PNP小功率鍺管時,萬用表R×100檔正表筆接集電極,負表筆接發射極,相當於測三極體集電結承受反向電壓時的阻值,高頻管讀數應在50千歐姆以上,低頻管讀數應在幾千歐姆到幾十千歐姆范圍內,測NPN鍺管時,表筆極性相反。
測NPN小功率硅管時,萬用表R×1K檔負表筆接集電極,正表筆接發射極,由於硅管的穿透電流很小,阻值應在幾百千歐姆以上,一般表針不動或者微動。
測大功率三極體時,由於PN結大,一般穿透電流值較大,用萬用表R×10檔測量集電極與發射極間反向電阻,應在幾百歐姆以上。
如果測得阻值偏小,說明管子穿透電流過大。如果測試過程中表針緩緩向低阻方向擺動,說明管子工作不穩定。如果用手捏管殼,阻值減小很多,說明管子熱穩定性很差。
三極體放大系數β的測量估計:
按測量三極體穿透電流的方法,再用手指同時捏住管子的集電極與基極,表針會迅速向低阻端擺動,擺動范圍越大說明三極體放大系數β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