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穿越建立紅四方面軍

穿越建立紅四方面軍

發布時間:2024-04-07 07:17:05

1. 參加長征的各部隊有哪些

參加長征的各部隊如下:

1、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離開中央蘇區,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在歷時一年的長征中,中央紅軍穿越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19日勝利到達陝北吳起鎮。

2、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五軍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於1934年11月從河南羅山縣開始西移,在鄂豫陝邊建立根據地。次年7月,為策應中央紅軍北上決定西征。9月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與紅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師。在歷時10個月的長征中,紅二十五軍行程近萬里。

3、紅四方面軍1935年5月初,紅四方面軍放棄川陝根據地,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開始長征。在歷時一年多的長征中,行程近萬里,於1936年10月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

4、紅二、六軍團:紅二、六軍團1935年11月從湖南桑植出發開始長征。次年6月底抵達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二、六軍團合組為紅二方面軍。當年10月,紅二方面軍到達甘肅靜寧縣將台堡(今屬寧夏),與紅一方面軍會師。在歷時近一年的長征中,紅二方面軍行程近兩萬里。

今天所說的長征的意思

今天所說的長征,已經不是單指中央紅軍的長征,而是指由中央紅軍即紅一方面軍和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25軍等組成的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分別由不同的起點出發,縱橫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湖北、河南、陝西、青海等省,行程數萬里。

涉過數十條大江、大河,翻越數座終年積雪的雪山,穿越人跡罕至的草地,通過數十個少數民族居住區,進行大小戰役、戰斗近六百次,攻佔縣城一百餘座,沖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最終會師陝北,完成中國革命大本營奠基大西北的偉大戰略轉移和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偉大戰略遠征。

以上內容參考湖北黨史網-參加長征的各個部隊行軍概述

2. 張國燾紅四方面軍長征路路線是什麼

紅四方面軍的長征按不同的歷史時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鄂豫皖蘇區到川陝蘇區(三千里的西征轉戰)
紅四方面軍未能突破國軍的第四次圍剿,開始先是找賀龍的紅叄軍,沒有找到,於棗陽新集再陷重圍,一番激戰,丟下一千多紅軍重傷員不管,被迫繼續西行。漫川關一戰,紅四方面軍以兩千餘人的犧性為代價,沖破包圍,死裡逃生,進入陝南。全軍二越秦嶺,進抵小河口。 在小河口會議上,決定出秦嶺,南下漢中建立新根據地。小河口會議後,全軍走出秦嶺,向南進入漢中盆地的城固地區。正是在這里,曾中生提出南渡漢水,看看那一帶有沒有搞根據地的條件,若不行,則翻越大巴山,南下川北。南渡漢水後,紅四方面軍終於甩掉敵人,至此,經過五十餘天的艱難遠征轉戰,全軍剩下一萬四千人,西北軍委會再次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全軍翻越大巴山,南下川北,建立新根據地。 兩天後,紅四方面軍全軍越過大巴山,勝利進入川北,就此結束了退出鄂豫皖蘇區後近叄個月長達叄千里的艱難遠征,開始了川陝根據地時期。

第二階段:紅四方面軍的長征,從1935年3月強渡嘉陵江西進開始,到1936年10月與紅一方面軍會寧會師結束,歷時1年零7個月,途經4省,行程1萬余里。
前期,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8月,兩軍混編共同北上,紅四方面軍主力和紅軍總司令部為左路軍。不久,中央北逃,四方面軍南下,百丈關戰役後,退卻到天全、蘆山、大小金川等地。
後期,1936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長徵到達甘孜地區的紅2、6軍團會師。7月2日,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紅2、6軍團正式編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紅軍總部決定將第32軍編入二方面軍建制。7月初,紅二、四方面軍編成左、中、右三路縱隊北進。左路縱隊由賀龍率領,7月3日從甘孜地區出發。中央縱隊,由徐向前率領,7月2日,從爐霍地區出動。右路縱隊由董振堂率領,7月10日,從綏靖(大金)、崇化地區出動,負責後衛。10月,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在會寧地區勝利會師。

第三階段:西征

寧夏戰役失敗後,渡過河西的紅軍為3個軍,其中9軍和30軍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部隊,5軍則為原來的紅一方面軍部隊。11月10日,西路軍正式組成,成立了軍政委員會,最高領導為軍政委員會主席、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任西路軍總指揮。下轄紅5軍,軍長董振堂,政委黃超,有3000餘人,槍1000餘支,平均每槍5發子彈;紅9軍,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有6500餘人,槍2500支,平均每槍15發子彈;紅30軍,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有7000人,槍3200支,平均每槍25發子彈。此外,還有騎兵師、婦女獨立團及機關人員,全軍總數為21800餘人。可以看出,西路軍的武器只能裝備全軍一半人馬,彈葯更是缺乏,此次遠征前途多難。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一手創建了鄂豫皖蘇區和紅四方面軍。在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後,他指揮紅軍進行了許多次重大戰役,作戰風格以狠、勇、纏著稱,令國民黨軍非常頭疼。蔣介石當年對這個學生並沒放在眼裡,不料日後竟成了心腹大患。蔣介石出了10萬大洋買徐向前的人頭,價碼和毛澤東、朱德的一樣。陳昌浩則是留蘇學生,當年著名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中的一個。此人年輕氣盛,作戰勇猛,因緊跟中央路線而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政委,成為紅四方面軍中僅次於張國燾之下的人物。
西路軍渡過黃河後,即向一條山方向殺去,將擋路的青海軍閥馬步青的部隊殺了個落花流水,前鋒直向西進。初戰勝利,紅軍上下充滿了樂觀情緒,認為馬家軍不過如此。其實,大錯特錯了。馬家軍是指青海和寧夏軍閥馬步芳、馬步青和馬鴻逵的部隊,都是封建家族世襲統制的軍隊,其中馬步芳被稱為「青馬」,馬鴻逵則被稱為「寧馬」。西路軍所要作戰的對象正是馬步芳和馬步青的青馬。青馬部隊士兵主要來自甘、青兩省交界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撒拉族、東鄉族人。在上層統治階級利用宗教觀念蒙蔽驅使下,也由於歷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閡與仇殺,青馬士兵在對外族的征戰中表現了很強的內聚力和奮勇精神以及殘暴行為。青馬軍隊作起戰來極為兇悍頑強,擅長騎兵奔襲與白刃格鬥,經常殘殺俘虜,臭名遠揚。此次紅軍大舉西進,所過之處正是馬步芳的地盤,他惟恐紅軍會占著不走,急忙調集青馬軍隊主力步、騎共7萬餘人,大舉向紅軍殺來。

西路軍以紅30軍為先頭部隊出涼州,紅9軍出古浪,紅5軍斷後。因為地勢和人口稀少的原因,全軍成一字長蛇陣形,一個團與另一個團之間也隔著一天路程。11月15日,紅9軍佔領古浪城。古浪為河西走廊的要沖,南北兩面臨山,只有東西一條狹長的通路。紅9軍以2個師駐於古浪城外製高點,軍部及機關人員駐於城內。因為對馬家軍估計不足,紅軍的戰斗情緒鬆懈了下來。16日清晨,馬家軍以3個騎兵旅、2個步兵旅和4個民團兵力向古浪發起突襲。馬家軍騎兵在曠野戈壁上賓士迅速,閃電而至。9軍倉促迎戰,陷於被動之中。馬家軍武器雖比不上國民黨中央軍,但比紅軍可強多了,而且還有山炮助戰。城外紅軍很快被分隔開,許多人被壓縮進古浪城中。守衛南山的1個團部隊孤軍無援,在馬家軍的反復攻擊下幾乎全軍覆滅。馬家軍隨即向古浪城發動猛攻,古浪城牆殘破,多處有缺口,紅軍阻擊火力薄弱,終被馬家軍突破。馬家軍騎兵沖入城內,沿街道猛烈砍殺。城內有許多紅軍機關人員,並沒有槍,結果死傷慘重。9軍組織反擊部隊頑強苦戰,總算把馬家軍趕出城去。這時紅軍又犯了一個錯誤,竟出城進行追擊。不料馬家軍進退神速,騎兵很快殺回將出城紅軍截斷於曠野之上。經過苦戰,這些紅軍全部戰死。馬家軍又返回攻城,紅9軍官兵拚死守城,用木棍、大刀片、甚至磚頭瓦塊與敵血戰。危急關頭,城外的紅9軍1個師沖破馬家軍封鎖,向古浪接應而來。馬家軍見天色已晚,又不慣夜戰,便收兵而去。

古浪之戰,紅9軍損失2000多人,達全軍三分之一,特別是電台及技術人員損失很大,可以說元氣大傷。當日夜裡,紅9軍放棄古浪向永昌退去。許多紅軍重傷員無法帶走,只好留在古浪,並留書信希望馬家軍善待俘虜。第二天馬家軍進入古浪空城,第一件事就是把紅軍傷員全部殺光。

古浪一戰的失利,已暴露出西路軍面臨的困境。西路軍裝備低劣,人數又遠少於馬家軍,從作戰態勢上就處於下風。而馬家軍盤踞河西多年,地形熟悉,且多是騎兵作戰,機動迅速,戰鬥力甚至強於國民黨中央軍。河西地區人煙稀少,物產貧瘠,西路軍補充不易,糧彈缺乏,前途不容樂觀。

11月19日,中共中央電示西路軍,要求他們暫停西進,在永昌、山丹、涼州一線建立根據地。實際上這里地形狹窄,南北都是高山沙漠,村莊零落,居民回漢雜處,實不容易建立根據地。以徐向前為首,西路軍高級指揮員都對中央的這個命令很不理解。許多年以後,徐向前才弄明白,當時國民黨重兵雲集陝北,中共中央和紅軍主力的情況極為危急。中央此令意在擺出河東紅軍可能渡河向西與西路軍會合的假象,使國民黨分兵扼控黃河沿岸,陝北紅軍主力可借機向東或向南突圍。

從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西路軍苦苦堅守於永昌、山丹、涼州一線。西路軍已傷亡達6000餘人,馬家軍死傷也差不多,雙方打得筋疲力盡,戰斗漸漸停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突然發動「兵諫」,扣壓了在西安督戰剿共的蔣介石,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了。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已有意發動第二次長征,率陝北的紅軍主力向南渡過黃河另尋根據地。西安事變的發生,真可以說是絕處逢生。中共中央立即派周恩來前往西安,力促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消息傳到永昌,西路軍將士一片歡騰。對面的馬家軍也有些傻了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停止了向紅軍的進攻。12月22日,中央來電令西路軍東返??要營救蔣介石。紅軍已和東北軍、西北軍訂立三位一體的聯盟,准備聯手抗擊國民黨軍的進攻。中央令西路軍東返,意在從西面牽制國民黨軍,以策應西安局勢。此時河西走廊已是寒冬天氣,西路軍缺乏補給,傷員病號又多,大軍行動非常不便。如果回頭向東,面對的將是國民黨軍和馬家軍主力,如果再向西走,則只有馬家軍的攔擊。就現時情況而言,向東不如繼續向西。然而中央下了命令,西路軍只有執行。正在大軍集合的時候,中央又來電,說西安事變已和平解決,蔣介石已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西路軍仍執行向西打通新疆的任務。中共中央的意思還是希望西路軍能建立一塊穩固的根據地,因國共談判還沒有結果,萬一不行,中央也好有個依靠。
12月下旬,西路軍以5軍開路,9軍和指揮部居中,30軍斷後,頂風冒雪向西開進。1937年1月1日,紅5軍攻佔高台縣城。這一帶糧食較多,西路軍停下來進行短期休整。如果紅軍繼續向西走,馬步芳是樂得讓他們快點離開的。可紅軍一停下來,他又急了,立即調動2萬部隊圍攻過來。1月5日,西路軍指揮部各機關和紅9軍在甘州(今張掖市)西南的甘浚堡遭到馬家軍騎兵突襲,結果部隊被打散,損失200餘人及大部分電台等通訊設備。此後西路軍各部隊聯系不便,嚴重影響了統一指揮。 1月16日,中央來電要求西路軍分兵向東。此時西路軍人困馬乏,損失嚴重,可說已到危急時刻,中央如何這樣要求呢?原來此時蔣介石已回到南京,將張學良扣押,國民黨大軍兵圍西安,局勢又緊張起來。中央又有了放棄陝北的打算,想讓西路軍東進配合。而馬步芳已看清了形勢,立即向蔣介石表示效忠,同時集中兵力開始猛攻西路軍。1月12日,馬家軍以一部兵力進攻紅9軍和30軍,主力則繞道向西圍住了高台。此時高台城內有軍長董振堂在內的紅5軍3000餘人,5軍政委黃超帶著5軍僅有的一部電台和部分兵力駐守臨澤,高台守軍遂與西路軍總部失去了聯系。馬家軍猛烈進攻高台,紅軍苦守數日,頑強擊退了馬家軍的一次次進攻,最後槍彈耗盡,開始展開肉搏。軍長董振堂一面指揮部隊戰斗,一面准備突圍。不料政委黃超派人送來一信,要求5軍死守高台。董振堂長嘆一聲,這個自寧都起義以來屢建戰功的紅軍著名戰將,已決心與高台共存亡。 1月20日,馬家軍再次向高台發動猛攻。紅軍用刺刀、磚瓦與敵拼搏,董振堂手提大刀親自登上城牆指揮部隊戰斗。馬家軍仗著兵力優勢一次次輪番進攻,終於攻進城內。紅軍戰士依託城內建築,逐街逐屋地與敵人展開巷戰,城內到處是驚心動魄的浴血拚搏。激戰至最後,軍長董振堂、軍政治部主任楊克明、13師師長葉崇本壯烈犧牲,3000多紅軍戰士大部戰死,少數重傷被俘。馬家軍不但屠殺了全部俘虜,還殘忍地將董振堂和楊克明的頭顱割下,送到西寧去向馬步芳請功。幾十年後,董振堂的遺孀見到了當時拍下的首級照片,淚如泉涌。

西路軍總部開始並不知道高台被圍的消息,直到1月23日才得訊,急派唯一的騎兵師前去救援。路上遭遇優勢的馬家軍騎兵,經過一場血戰,紅軍騎兵大部傷亡,騎兵師長董俊彥和政委秦道賢也犧牲了。 高台既失,臨澤的紅5軍余部轉而向西路軍主力靠攏。不想路上又遭到馬家軍騎兵截殺,紅5軍損失數百人,輜重也大部丟失。幸好紅9軍政委陳海松帶一部人馬前來接應,經過苦戰,總算將5軍剩餘部隊救出。高台之戰後,西路軍實力大損,而馬家軍仍窮追不舍。陳昌浩、徐向前等西路軍領導決定全軍東返,趁實力仍在殺回河東。 1月28日,西路軍全軍集結到了倪家營子,還剩1萬多人,其中能戰斗的人員只有不到一半。這里是個小村落,稀稀拉拉地分布著幾十個土圍院落。馬家軍立即尾隨而至,開始發起進攻。每日清晨,馬家軍以土炮向倪家營子轟擊,然後密密麻麻的步兵發起沖鋒。紅軍子彈缺乏,只能以手榴彈阻擊一下,然後手持大刀、長矛、木棍等撲上去御敵於營壘之外。雙方反復廝殺,從曠野殺進土圍內,又從土圍內殺回曠野,一直到日落方息。這樣的戰斗持續了近10天,倪家營子內外鮮血已流成了河,很多紅軍女戰士和傷員也加入了拼殺,有的傷員為了不拖累部隊,握著手榴彈就撲進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 西路軍至此已是彈盡糧絕,傷員眾多,且又全無補充。而馬家軍有後方供給,源源不斷而來,攻勢一次比一次猛烈。西路軍再在倪家營子堅守下去,只有覆滅一途。這時中央又來電,要求西路軍就地堅持。因為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總算是停止了對陝北紅軍的圍剿,國共談判正在進行之中,將來要劃分防區,西路軍如能在河西堅持下去,則等於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本。自遵義會議以來,毛澤東指揮紅軍可以說是調度有方,得心應手。可這次為了順應瞬息萬變的形勢,朝令夕改,生生將西路軍拖垮了。 陳昌浩和徐向前覺得不能再坐等下去,便向中央發電請示行動並要求派紅4軍和31軍前來接應。2月17日,中央發了一封措辭嚴歷的電報給西路軍,批評他們不聽指揮並將之提到了政治上的高度。因為紅四方面軍在張國燾的領導下曾於1935年9月犯了南下分裂的錯誤,當時的主要領導人陳昌浩和徐向前也背了嚴重的政治包袱。這回中央如此電示,將過去的錯誤與眼下的行動聯系在了一起,二人頓感壓力沉重,無法動彈。 經過西路軍委員會開會討論,明擺著眼下是無法再堅持下去了,大多數人支持東返。2月21日,西路軍從倪家營子向東突圍,邊戰邊走。2月23日,西路軍到達西洞堡。這時馬家軍又追了上來,紅30軍88師在師長熊厚發的帶領下,猛烈出擊,將追敵1個團全部消滅,繳獲了相當多的武器彈葯和物資。本來這是一件好事,可陳昌浩此時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提出西路軍重返倪家營子,繼續建立甘北根據地。徐向前和各軍主要領導一齊反對這個建議,認為好不容易沖出來了,只能一鼓作氣殺回河東,絕沒有再入虎口的道理。然而陳昌浩原來曾反對過中央,這次為了表示回到正確的中央路線上來,不顧實際情況,只是機械地堅持要執行中央要求的就地堅守的命令。陳昌浩是軍政委員會主席,是西路軍最高領導,有最後決定之權,徐向前等人只好表示服從。 2月底,西路軍重返倪家營子,這里已是一片焦土,留在村裡的紅軍傷員全遭馬家軍殺害。馬家軍見紅軍返回,立即又圍上來發動進攻。紅軍缺糧少水,有限的彈葯很快又耗盡了,指戰員們再次掄起大刀與馬家軍展開血戰。馬家軍兵力源源而來,輪番圍攻,加以炮火轟擊,紅軍有耗無補,傷亡慘重。
此時陳昌浩也知大勢已去,急電中央請求增援。毛澤東得知西路軍的慘況後心急如焚,西路軍部隊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共產黨還要依靠著他們打天下呢!毛澤東急忙致電正與國民黨談判的周恩來,要他出面請求蔣介石下令讓馬步芳停止進攻西路軍。同時電令前方的彭德懷、劉伯承等將領,命立即抽調紅軍部隊組成援西軍,以劉伯承為司令員,克日西渡黃河以解西路軍之危。可是,蔣介石想消滅紅軍還來不及,怎麼會讓自己的部下停手呢?馬步芳更是純粹的地方軍閥,他不管是什麼軍,侵入他的地盤就是不行。而援西軍雖於2月27日組成,可渡河、造船、長途行軍都需要時間,起碼要1個月才能與西路軍會合,無論如何來不及了。 西路軍在倪家營子日夜血戰,犧牲消耗巨大,援軍又久盼不至,再也堅持不住了。3月5日,西路軍乘夜向祁連山突圍。馬步芳則嚴令馬家軍,務必將紅軍趕盡殺絕!3月8日,西路軍進至了臨澤以南的三條流溝地區,馬家軍尾隨而至,殘酷的戰斗又展開了。紅軍被馬家軍分隔包圍在三條低窪的古流水溝里,以大刀、木棍頑強拼殺,每天都要承受馬家軍的數次猛攻。馬家軍發現紅30軍人最多,也最能打,就重點向他們進攻。30軍將士與馬家軍苦苦纏斗,無數在雪山草地中都沒有倒下去的戰士,在這里倒下了。30軍政委李先念親自上陣指揮,而最勇的88師師長熊厚發則在混戰中被打斷了左臂。三條流溝里的血戰直持續到了3月11日夜裡,西路軍總部集合各部人馬互相接援,殺出重圍向祁連山口的梨園口退去。

雄偉的祁連山橫穿河西走廊,而梨園口則是進入山谷的一個關口。徐向前命紅9軍政委陳海松帶9軍余部1000餘人把守關口,掩護西路軍總部及傷員向山中轉移。馬家軍很快圍攻上來,陳海松帶領9軍將士沖出陣前,揮舞大刀奮勇御敵。馬家軍人多勢眾,騎兵部隊往來奔襲,輪番進攻。紅軍戰士筋疲力盡,仍苦戰不退,最後全部犧牲。陳海松,這位被朱德稱為「極有前途和希望」的紅軍將領也戰死沙場,年僅29歲。 9軍全部傷亡後,30軍又沖上來堵住敵軍。為了掩護總部和傷員轉移,30軍將士同樣血濺沙場,以無畏的奮勇精神殊死戰斗,在打光了全軍的2個主力團後,終於擊退了馬家軍。西路軍全軍陸續匯合到了祁連山中的康龍寺地區,而婦女獨立團則在轉移路上被馬家軍截斷,全部覆滅。3月12日夜,陳昌浩、徐向前再次向中央告急。中央回電要西路軍化整為零,輕裝突圍。 3月13日,馬家軍追至康龍寺,一場血戰後,雖然擊退了敵人,但紅30軍也終於垮掉了。至此,西路軍全軍已不到2000人,且大部為傷員病號,槍彈已盡,糧食斷絕,已無力再戰。3月14日,殘余部隊來到了一個叫石窩的地方,馬家軍又追了過來,李先念帶30軍剩餘部隊掩護全軍邊打邊撤,直至傍晚才擺脫追敵。當日夜,西路軍所余高級將領開了一個會,決定陳昌浩和徐向前脫離部隊回陝北向中央報告,西路軍余部則分散打游擊,突圍出去一個算一個。 3月16日夜,徐向前和陳昌浩在一個警衛排的護送下,悄然向東而去。餘下西路軍則分成數股,各自突圍。西路軍的河西遠征至此失敗,遺下了不盡的人間血恨。 徐向前、陳昌浩帶警衛排走出祁連山後,即分散行動。徐陳一路,走了幾日,投宿到一個湖北醫生家中,陳昌浩是湖北人,見到老鄉分外高興。第二天再要走時,陳昌浩提出太累,要休息幾天。徐向前是山西人,留下來有危險,便單獨上路。徐向前化裝成羊倌,一路謹小慎微,曉行夜宿,靠討飯為生,一直走過黃河,總算出了馬家軍的地盤。其後翻過六盤山進入平涼地區,在這里遇到了紅軍援西軍部隊,終於苦盡甘來。徐向前很快被護送回陝北,向中央和毛澤東報告了西路軍的血戰征程。日後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徐向前仍受重用,被任命為以紅四方面軍組成的八路軍129師副師長。再往後,徐向前又指揮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山?北老鄉家病了一場,病好後卻沒回陝北,反而去了武漢,直到抗戰爆發後才回到延安。陳昌浩向中央寫了報告,檢討了在西路軍的指揮上及紅軍南下時所犯的錯誤。然而中央認為他開始時緊跟張國燾,後來又極力洗刷自己,不老實,將他送到蘇聯接受共產國際的審查。直到1952年才回國,被分配到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任副局長。一個曾叱吒風雲的紅軍高級領導人,就這樣沉落了。 在分散而行的西路軍部隊中,副總指揮王樹聲、紅9軍軍長孫玉清等人一路,結果遭遇馬家軍被打散。王樹聲靠討飯走回了陝北,日後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孫玉清則受傷被俘,堅貞不屈,被馬步芳殺害於西寧,年僅28歲。

李先念、李卓然等率最大的一股近千人的紅軍隊伍直向西行,沿路躲避馬家軍的搜查,餐冰飲雪,歷盡辛苦,終於走出祁連山。那個英勇善戰的88師師長熊厚發,因臂傷嚴重,不想拖累部隊,自願留下。後被馬家軍仍獲,押到西寧,殘忍地綁在炮口上,活活轟死了,年僅24歲。在甘肅西部,又遭遇馬家軍的圍攻。李先念率部隊且戰且走,在戈壁灘中頑強突圍,沿途很多人傷亡掉隊。直至1937年4月底,終於到達新疆,只剩420餘人。當時新疆軍閥盛世才正與蘇聯及共產國際結盟,對中共也比較友好,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陳雲親自將李先念等西路軍將士接到了迪化(今烏魯木齊)。日後李先念返回陝北,再起武裝,投入了轟轟烈烈的革命之中。再後來,他當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

西路軍21800餘名將士中,力戰犧牲的超過了一半,被俘的有6000餘人。除了被馬家軍殘忍殺害的外,日後國共合作期間被中共中央陸續營救,加上流落民間通過各種途徑返回陝北的共約6000餘人。西路軍苦戰4個多月,以巨大的犧牲支援了河東紅軍的行動,功不可沒。然而因為政治上的原因,西路軍的歷史在很長時期內被說成是執行了張國燾的逃路主義路線,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很多老戰士都是帶著遺恨離開人世的。直到90年代後,中共中央才為西路軍恢復了名譽。 徐向前自河西兵敗後,一直想率部隊打回去,為犧牲的戰友們報仇。1949年,毛澤東和中央原本已有意讓他帶兵解放西北,可是這時徐向前卻病倒軍中,只好將這個使命交給了彭德懷。彭德懷率第一野戰軍挺進甘肅、青海,在蘭州戰役中痛殲馬家軍精銳,終於為西路軍的無數英魂一洗前仇。

閱讀全文

與穿越建立紅四方面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用電器功率指的是什麼功率 瀏覽:444
家用電器正常使用年限細則 瀏覽:498
米白花紋牆紙和什麼顏色傢具搭配 瀏覽:7
蕪湖揚子空調維修電話 瀏覽:641
山東oppo手機維修點在哪裡 瀏覽:435
不知道自家電表號是多少怎麼辦 瀏覽:693
家電保修政策售後 瀏覽:329
在外面汽車維修店修車沒修好怎麼辦 瀏覽:61
寧波市oppo維修點 瀏覽:437
國家電投山西鋁業怎麼休息 瀏覽:533
電路分析誤差 瀏覽:353
家用電器在使用過程中有哪些安全知識 瀏覽:836
自由光家居 瀏覽:563
智能小家電批發在哪裡質量最保障 瀏覽:855
爵尼手錶維修點 瀏覽:635
怎麼估計家電配線 瀏覽:523
三菱發動機維修電話 瀏覽:732
石材污染防水顏色怎麼處理 瀏覽:940
怎麼翻新生銹視頻 瀏覽:779
江田杯維修電話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