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原來的電網改革怎麼改的叫什麼電網分家還是什麼
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大事記
2002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了《電力體制改革方案》。
4月11日,國家計委公布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內容。
電力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為在發電環節引入競爭機制,首先要實現「廠網分開」,將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電力資產按照發電和電網兩類業務進行劃分。發電環節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將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發電資產直接改組或重組為規模大致相當的5個全國性的獨立發電公司,逐步實行「競價上網」,開展公平競爭。電網環節分別設立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下設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和西北5個區域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主要負責各區域電網之間的電力交易、調度,參與跨區域電網的投資與建設;區域電網公司負責經營管理電網,保證供電安全,規劃區域電網發展,培育區域電力市場,管理電力調度交易中心,按市場規則進行電力調度。區域內的省級電力公司可改組為區域電網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② 2023電力集體企業改制的內容是什麼
1、電網企業集體企業與東北試點地區集體企業經營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性。2、電網企業集體企業主要業務與主業業務存在緊耦合關系 。3、電網企業利用自身力量解決集體企業存在較大可能性 。4、試點地區的經驗表明利用自身力量解決集體企業問題更有利於集體企業改革 。③ 電力體制如何改革
電力體制改革主輔分離預備動刀
http://www.bjx.com.cn 發布日期:2007-12-13 9:26:12 (783)
關鍵詞: 政策動向 電力監管 十一五 電力體制改革 主輔分離
盡管在廠網分離後電力改革一度停滯,但在2007年又重新回到既定軌道。成功變賣廠網分離遺留資產,為後續的電力主輔分離准備了資金,明年可望見到大刀闊斧實施的場景。
路線圖強化為時間表
2002年3月,國務院頒布《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提出了電力改革的不同階段性的任務,解決電力供需矛盾是當時最重要的現實著眼點之一。
這一改革方案對電力行業的激勵作用十分明顯。在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形成五大發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華潤集團等中央發電企業,以及眾多地方、外資、民營發電企業多家辦電、多種所有制辦電的競爭格局後,企業辦電的積極性普遍高漲。2002~2006年,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3.1和13.8,僅用三年多的時間就扭轉了全國大范圍缺電的局面。
然而在電力拆分之後,電力體制改革隨之進入僵持階段,充裕的電力供給卻繼續在電網改革上「卡殼」:輸配未分、主輔未分、輸配電價未能形成、大用戶直供僅在淺層試點階段——無論跨出哪一步,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掣肘。
今年4月12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在肯定既有電力改革成果的同時,正式拿出了電力改革的時間表。
按照實施意見的安排,「十一五」前兩年,國家將集中精力處理廠網分開遺留問題,鞏固廠網分開成果,穩步實施主輔分離改革,推進區域電力市場平台建設和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推進電價改革,對輸配電業務實行內部財務獨立核算,開展輸配分開和農村電力體制改革研究。
而「十一五」後三年,則將進一步完善區域電力市場,落實電價改革方案,適時開展輸配分開改革試點和深化農村電力體制改革試點等工作。
按照這個時間表,將在處理廠網分開遺留問題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輸配分開改革試點,重啟區域電力市場試點工作,並進一步推進國有發電企業整體或主營業務上市。
主輔分離准備停當
事實上,在該實施意見下發前5個月,解決廠網分開遺留問題就已開始啟動了遺留資產的變現工作。
2002年國家實施電力市場化改革時,分別預留了920萬千瓦和647萬千瓦發電權益資產,用以變現後支持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隨著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尤權履新電監會,以及國資委的支持,資產變現工作進展神速。
在今年5月底,920萬千瓦發電權益資產變現工作已被宣告基本完成,「920」項目所涉及到的38家出讓方企業資產的售價達到187億元,較119.7億元賬面凈資產溢價56。
這187億元所得被納入財政專戶,用於支持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
順利處理完「920」項目後,另外遺留的647萬千瓦發電資產項目的處理工作也在當月開始。
當時電監會預計,將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上述資產的變現,但實際實施起來所花費的時間要超出許多。
與「920」項目不同,暫由國家電網公司代管「647」項目的資產質量雖然比「920」項目要優良許多,但股權轉讓會涉及到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變更。該項目所涉及的8家電廠都是獨立法人的發電老廠,人員較多。
今年8月,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小組印發《關於電力資產財務劃分有關遺留問題的通知》,對發電和電網企業之間尚未簽署發電資產劃轉移交協議或在移交協議中各自表述的有關遺留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處理意見。至此,「647」項目所涉及的變現核心問題已基本解決。
國家電監會新聞發言人譚榮堯本月透露,「647」項目預計在年內將拿出最終結果。而由國資委牽頭的電力主輔分離方案已基本確定,相信不日即將面世。
隨著央企大規模上市的啟動,兩大電網對主輔分離也有極大期待。另一方面,國資委在央企內部已確立了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方向,政策的最後期限就是2008年,留給兩大電網的時間也所剩無幾。
電力行業的主輔分離在2007年已基本准備停當,2008年的實際實施將拭目以待。
④ 國家電力供電的改革
在第二次煤電聯動後,全國電價普遍上調的背景下,電力行業員工的高薪高福利引發了對於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討論。近日,市場傳出消息,一個由副總理主管的高規格電力體制改革研究辦公室即將成立,其目的就是研究電力體制改革問題。
盡管此消息遭到了有關部門的否認,卻並未讓坊間關於「電老虎」破壟改革的討論冷卻下來。
電改路難行
2002年,國務院批准《電力體制改革方案》,電力體制改革大幕由此拉開。當年年底,原國家電力公司被分拆成為了兩大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和四家輔業集團。分拆引入了競爭機制,但分拆之後的3年半時間里,電力行業的表現並不令人滿意。
為緩解電力緊張,政府一再用行政來代替市場,體制改革也因此停滯不前。「當初判斷廠網分開後會很快進入市場化階段,但現實是遲遲未進入實質階段。」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劉樹傑說。在此背景下,電監會2005年年底發布了一份內部報告,宣告「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基本不成功」。
對此,首都經貿大學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認為,盡管拆分了國家電力公司,但卻是「改體不改制」,中國電力行政性壟斷的本質不僅沒有打破,反而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劉紀鵬進而指出,不觸動電價這一實質性問題,只強調拆分,不僅對電力改革進程的推進於事無補,而且還可能拆出麻煩。
眼下,電力改革停頓了將近1年的今天,電力供求關系已從緊張趨於緩和。因此,一些專家認為,重啟並加快電力體制改革進程的時機已經成熟。發改委近期也透露了下一步電力改革的核心內容和重點任務,其中,「進行輸配分開的研究和推行試點」被排在首要位置。有消息稱,輸配環節的分開工作目前已正式提上電力體制改革的議事日程。
輸配分離還是理順電價?
「從目前來看,電力的矛盾主要集中於電網,電網涉及的各種矛盾的症結點是在利益的分割上。」中國能源網專家顧問甘世宣說。在他看來,電力改革應當首先在兩大電網內實現競爭,實現輸配分開。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長陳望祥對此表示認同。陳望祥認為,必須打破電網壟斷,積極進行輸配分開。不然,就沒法准確核算電網的真實成本,也沒法制定合理的輸配電價,也就談不上所謂的電價改革。
不過,國電動力經濟研究中心總經濟師胡兆光表達了不同意見。他認為,現在還沒有到談輸配分開那個地步,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理順後,才能談輸配電價。「目前,上網價格、銷售價格都很亂,輸配環節也處於壟斷階段,國家對電廠1年發多少電、1度電什麼價等都有指標規定。」因此,沒處理好如何競價上網,銷售價格沒理順就還沒到談論輸配分開那個地步。
劉紀鵬則認為,輸配分開本身並不能夠打破壟斷,輸電和配電都具有自然壟斷屬性,並不能因為輸配分開而打破。與其說輸配分離的目的是打破壟斷,倒不如說輸配分離是通過劃小核算單位,實現輸配電二者成本和價格的核算清晰。
「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充分利用市場手段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這決定了建立以價格為核心的市場機制是關鍵。」電價改革是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直接關繫到電源、電網企業和用戶利益的調整,關繫到電力市場的有效運行和電力體制改革的成本。沒有科學合理的電價體制,就談不上引入競爭、打破壟斷。
⑤ 國家電網如何深化電力改革優化能源配置
當前,我國電網規模和發電能力均已位列世界第一,電力行業是關系國家能源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產業。「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活我國能源資源高效可靠配置。」國家電網公司專職新聞發言人王延芳說,公司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在此基礎上,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實現大幅提升。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副主任杜蜀薇透露,電力交易中心定期開市的常態化市場運營機制基本建立。2017年1至8月,共完成市場化交易電量70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其中省內市場交易電量55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6%,省間市場交易電量15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37%,有效促進了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
「通過嚴格執行批復的省級輸配電價和國家價費政策,電改有效降低了用戶用能成本,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王延芳說。
⑥ 國家電網是什麼
國家電網的前身就是供電局,在2002年電力改革之後,將國家電力工業部改為國家電網公司,由國務院授權國家電網公司,扮歲作為原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電網資和數產出資人代表。國家電網公司按國有獨資形式設置,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
電力改革後,實行廠網分開。將國家電廳棚睜力公司管理的資產按照發電和電網兩類業務劃分,並分別進行資產、財務和人員的重組。屬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門管理的電力企業,也要實行廠網分開。以小水電自發自供為主的供電區,要加強電網建設,適時實行廠網分開。
電網公司的職責。
國家電網公司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各區域電網之間的電力交易和調度,處理區域電網公司日常生產中需網間協調的問題;參與投資、建設和經營相關的跨區域輸變電和聯網工程,近期負責三峽輸變電網路工程的建設管理;受國家有關部門委託,協助制定全國電網發展規劃。
區域電網公司的主要職責是:經營管理電網,保證供電安全,規劃區域電網發展,培育區域電力市場,管理電力調度交易中心,按市場規則進行電力調度。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能源局——電力體制改革方案
⑦ 省管企業國家電網如何改革
省管企業國家電網應圍繞健全完善電力市場交孫陸易體系而展開,側重於機制建設和行業管理等塌正方面進行改革。
電網是現代電力系統的核心,是電力市場建設的物質基礎和載體,電網管理體制改革是整個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力體制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發電體制、電網體制以及與之相關的配套機制建設等諸多內容,並且各項改革之間緊密聯系、互為條件、相互制約,需要強化頂層設計團凱悔、同步協調推進,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⑧ 國網三產改革最新進展,集體的人怎麼辦
國網三產改革最新進展,集體的人安排返回主業工作。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方案中的集體職工安排原則電力集體企業用工尤為復雜,在一個集體企業中主要存在全民職工、集體職伍態工、勞動合同員工、勞務或宴派遣員工、協議員工、返聘員工、借調人員等用工形式衫橘銀。在三集五大後,集體企業要優化用工方式,減少多樣化的用工形式對於全民職工,要逐步安排返回主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