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信電器半年度扣非凈利首虧 海外市場拖累毛利率走低
海信電器2019年中報顯示,半年度扣非凈利潤虧損0.8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8成至0.62億元,而行業狀況並非其業績走低的唯一因素
《投資時報》研究員 羅藝
堅信未來屬於大屏激光電視的海信電器(600060.SH)董事長周厚健,9月19日在於青島舉行的首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上,再度為激光電視做了「宣講」。在以《為美好的追求值得拼盡全力》主題的演講中,周厚健介紹了激光電視的五大優點,並強調「激光顯示」是未來電視行業技術路線選擇中最好的「潛力股」。
頗有些反差意味的是,這一關乎企業戰略的技術路線的選擇,卻被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是海信電器出現納陵十年首虧的重要原因。海信電器2019年中報顯示,其扣非凈利潤虧損0.8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8成至0.62億元。
海信電器在中報中解釋,虧損主要因為國內彩電行業需求持續萎縮,以及受此前收購的東芝旗下TVS經營仍虧損的影響。但對於每股收益僅為0.048元,總市值也從2018年高點的218億元腰斬至118億元的海信電器來說,上述解釋似乎並不能讓眾多投資者信服。
盈利連續下降主業虧損
2019年上半年,海信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51.0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微增7.79%;扣非凈利潤虧損0.86億元,同比減少139.46%;歸母凈利潤為0.62億元,同比減少81.48%。
這是海信電器自上市以來首次在半年報扣非凈利潤中出現虧損。此前的12年裡,海信電器一直在報告中自豪地宣布自己的領袖地位,「領跑國內彩電市場、位居第一」。
但正如周厚健在9月19日的演講中所言,「顯示技術的更新換代是客觀規律,殘酷無情且簡單直接」,行業的市場佔有率也一樣,海信電器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新生代——小米佔領國內市場佔有率的老大地位。
成立於1997年的海信電器曾歷經輝煌。2015年,據國際市場調研機構HIS發布的全球彩電市場統計數據顯示,海信電器旗下的海信牌電視的出貨量以5.6%份額位居全球前三位,這也是中國彩電品牌首次年度排名入該榜前三。
2016年,海信液晶電視出貨量達1330萬台,位居全球第三,而在佔比最大的50至54寸主流尺寸中,海信的出貨量、出貨額成為全球第二。當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8.32億元,歸母凈利潤17.59億元,這也是海信電器最佳盈利水平。其股價亦在上述兩年實現飛升,漲幅高達300%。
但正如海信電器在中報中提及,行業大環境對該公司影響巨大。隱憂從2016年已開始顯現。奧維雲網公布的當年數據顯示,中國彩電當年零售量規模同比增長7.8%,零售額卻同比下降1.8%。同年,互聯網品牌的市場零售份額為18.9%,較上年上升8.0個備斗百分點。
2017年彩電零售銷量同比下滑6.6%,出現自2003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創14年來最差成績。互聯網品牌市場份額下降6個百分點至13%。而2018年銷量同比微增0.5%,零售額卻下降8.6%,彩電零售均價僅為3121元,同比下降9個百分點。
至2019年上半年,國際彩電零售量2194.3萬台,同比下跌4.3%;零售額646.50億元,同比下降13.1%;平均單價2946元,同比下降9.3%。
大環境帶來的影響在海信電器上表現明顯。
2017年及2018年,海信電器分別實現營收328.7億元、351.28億元,增長3.26%、6.87%,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45.05%、59.4%。而從扣非凈利潤來看,2017年和2018年,該公司扣非凈利潤同比分別減少57.03%和91.82%。其中,2018年扣非凈利潤僅占營收的0.17%。
從季度收入來看,自2018年開始,海信電器凈利潤持續保持超過15%的降幅,已連續5個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2019年一季度凈利潤更是同比跌破90%。
然而,《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行業狀況並非海信電器近年業績下滑的唯一因素,從近十年業績來看,海信電器成績也算不上「優異」。過去仿茄磨十年,海信電器凈資產收益率從26.37%下降至2018年的2.80%,2019年上半年更是跌至0.44%。而從凈利潤看,過去十年,海信電器該指標累計增長74.22%,年均復合增長率僅為5.7%。
而在大環境帶來的行業巨變中,不管是橫向比較傳統電視品牌,還是新生的互聯網電視品牌,海信電器的成績亦不夠好看。
可供對比的幾組數據顯示,從市值來看,目前TCL集團市值424億元,四川長虹市值120億元,均高於海信電器的市值。
今年上半年,TCL電子營業收入227.2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05.39億元),同比增7.95%,歸母凈利潤13.6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2.31億元),同比增138.13%;創維集團上半年總營收為人民幣172.3億元,凈利潤為3.48億元,同比增20.4%。
營銷投入過猛
很多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海信電器此輪下滑主要源於其押錯了彩電的技術路線。在如今LCD、OLED、Micro LED、激光顯示等各種顯示技術不斷發展、交替或彼此取代的動盪時期,且主流廠商紛紛選擇OLED時,海信電器始終堅定地站隊ULED和激光顯示。
但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17年中國OLED電視總零售量11.3萬台。最早進入OLED領域的創維,OLED電視銷量5.1萬台,佔中國OLED電視總零售額的45.13%,LG佔16%,索尼佔14.9%。2018年,中國OLED電視總銷量達16.64萬台,上述三個品牌占據中國OLED電視近80%市場,創維OLED銷量佔比超50%。
而2017年,海信電器押寶的激光電視從2015年僅千台的市場升至7.1萬台,約占當年中國彩電總銷量的0.16%,2018年銷量為16.4萬台,同比增長132%。
從銷量來看,OLED和激光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數據不分上下,但相對於5000萬台的總量,總體來說尚未到影響各電視廠商整體業績排行的程度。
此外,《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海信電器在銷售費用上的大筆投入並未獲得最優效果。
近兩年,海信電器的銷售費用從2017年的22.76億元增至2018年的29.54億元,凈增6.78億元,增幅近30%,是當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7.5倍。
2018年,海信電器還投入近1億美元成為俄羅斯世界盃頂級贊助商,加上在此期間在央視的廣告投入,海信電器於俄羅斯世界盃期間的總投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但從2018年的營業收入可以看出,此次投入收效甚微。2018年其廣告費用同比增幅近30%,但營業收入僅增長6.87%。
今年上半年其銷售費用持續增長,從2018年上半年的11.16億元,增長3.21億元至14.37億元,增長28.74%,但營收增長率僅為7.79%。
對於銷售費用上的大幅增長,海信電器在2018年年報中也曾提及,「公司為持續提高長期發展能力,持續加大技術研發以及品牌建設投入,致使檔期費用增幅較大。」
此外,該公司近年在倉儲物流、日常費用、保修費用及人員費用上均出現增長,合計占收入比從2017年的6.97%增至2019年半年報的9.57%。
海外市場拖累
在國內市場消費疲軟的狀況下,海信電器在海外的幾筆投資使其海外市場份額大增,但從數據上進行詳盡分析可見,這卻是拉低該公司凈利潤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8年,海信電器斥資129.16億日元(約3.55億元人民幣),收購了東芝映像(TVS)95%股權。公開資料顯示,作為東芝子公司,TVS擁有先進的OLED技術,交易完成後,海信電器擁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不過收購的TVS並未帶來盈利。海信電器2018年年報顯示,TVS當年營業收入為26.69億元,凈虧損1.75億元,2019年年中報顯示,TVS營業收入為14.90億元,凈虧損8706.81萬元。
此外,在2014年以前,海信電器的毛利率要高於同業均值,但自2014年開始,其毛利率就與逐漸與業內平均值接近。而近兩年,其毛利率分別低於均值0.37個百分點和0.57個百分點,拉低該公司毛利率的最主要原因即日益擴大的海外市場。
數據顯示,海信電器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毛利率維持在22%和25%之間,而海外銷售的毛利率始終在2.7%和6%之間,即便是在2018年達到歷年毛利率最高值也僅為7.91%,這無疑拉低了公司整體毛利率,也成為該公司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 海信家電和海信視像哪個好 從營收來看海信家電要高
眾所周知海信視像以顯示產品為主業,海信家電則以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為主業,兩家公司的產品經營范圍並不一樣。
在2018年10月,海信科龍正式更名為海信家電;和行2019年12月,海信電器也更名為海信視像,公司認為能夠很好的反映公司主營業務實際以及戰略定位,滿足公司品牌管理與品牌發展需要。隨著疫情的影響和房地產行業下行,自身的營收均受到沖擊。
海信家電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實現營收75.86億元,同比下降12.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55.04萬元,同比下降89.67%。海信視像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7.64億元,同比減少11.26%;實現凈利潤5137萬元,同比增長91.79%。
2021年一季度,海信家電營收 139.35 億元,同比增長 83.70%;凈利 2.18 億元,同比增長 400.66%;海信視像實現營收 103.78 億元,同比增長 53.4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03 億元,同比增長 294.87%。
除去疫情的影響,我國家電行業市場規模已經呈現出增長緩慢,乃至下降的趨勢。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家電市場早已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
海信家電的業務范圍廣泛到整個白電行業,所以業務量也是比較大,但從各產品營收比來看,其空調和冰洗業務是兩大主營業務。
公司空調業務近四年營收復合增速喚兄嘩為16.2%,處於中速增長區間。具體到各年,則是經歷了一個負增長、中速增長、高速增長到低速增長的周期。該項業務的毛利率還算穩定。
公司冰洗業務近四年營收復合增速為8.7%,處於低速增長區間,具體到各年也經歷了負增長、中速增長、低速增長的一個周期。該項業務近五年毛利率先跌後升。
總的來說,海塵讓信視像和海信家電所處領域競爭激烈,消費電子與家電產業均有頭部企業占據,海信家電的業績來看確實要比海信視像稍好。
⑶ 海信造「芯」:兩年打造一顆芯,劍指千億營收
「晶元是海信大顯示戰略的核心底層技術。」
1月11日,海信集團副總裁、海信視像(600060.SH)總裁於芝濤在中國首顆自研8K AI畫質晶元發布會上表示。
於芝濤強調,幾十年來,中日韓企業圍繞顯示技術和產業鏈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海信始終站在這場戰爭的最前沿,尤其是在晶元技術這一核心賽道。
他認為,隨著全球電視競爭進入拐點,以8K畫質晶元為代表的畫質核心技術,將成為新一輪的「制勝武器」。
本次中國首顆8K AI畫質晶元的研發成功,進一步體現了海信的大顯示產業布局的野心。
晶元被譽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整機設備的心臟。晶元技術是整機的技術水平標志,體現了產品的核心知識產權和主要附加值。
海信在晶元研發上已有20多年的積累。
2005年6月,海信就研發出中國第一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並產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晶元。
自2015年以來,海信已發布5顆畫質晶元,不斷刷新中國顯示畫質天花板。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海信不斷加大晶元研發投入旨在占據競爭高地。1月11日,於芝濤在主題演講中強調,「晶元是海信大顯示戰略的核心底層技術」。
從產業升級的角度來看,國產晶元研發取得突破意義重大。
針對產業現狀,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徐文立表示,「我國在消費電子領域已經做到了全球規模最大,彩電出貨量多年來高居全球市場第一,顯示面板也做到了全球第一,但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仍然是晶元。」
在徐文立看來,當前產業配套晶元依然需要大量進口,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產業升級和高端產品的普及。
而在高端晶元的賽道上,海信無疑是被寄予厚望的企業之一。
據於芝濤介紹,在晶元升級的「助攻」下,當前海信顯示產品的屬性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從原先單一的顯示屬性發展到當前的以畫質、音質、內容、交互和AIoT為五大核心的定位要素。
在這5大核心要素裡面,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如何讓產品始終有好的差異化競爭能力?
「對於單個產品來講,最核心的就是晶元。晶元的規格和晶元的性能,將左右著終端單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決定了企業的利潤和經營效益。」於芝濤如此回應。
在於芝濤看來,正是晶元研發與整機產業的協同作戰,讓海信取得了如今的成績。
他指出,海信有天然的垂直產業鏈優勢;擁有TV整機、商顯、醫療顯示等需求,為海信晶元研發提供了產業基礎。50多年來的畫質能力積累也為畫質晶元設計、產業旁纖化提供散啟笑了保證。
於芝濤指出,對於電視行業來說,只有製造向高質量發展、產業向中高端躍進、價格之爭走向價值之爭,才會獲得生機與前途。
據悉,海信集團旗下擁有海信家電(000921.SZ)、海信視像、三電控股(6444.JP)三家上市公司,通過海信、東芝、gorenje、科龍、容聲、Vidda等多個品牌經營。其中,海信視像注重於電視機相關業務。
依託在晶元領域的獨特優勢,海信視像接連打造出疊屏電視、U7電視和廣播級基準監視器等極富市場競爭力和技術含量的產品,形成了從晶元到整機的完備且垂直的產業鏈。
始終堅持大顯示戰略,海信視像不斷拓寬新賽道,滿足日益多元化的場景消費需求,重新發現了屏幕和連接的價值,也找到了新的增長空間。
據中金公司1月9日研報,中金維持海信視像跑贏行業評級,目標價位17.5元,並預測海信視像2021年歸母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17.95%。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視像的股價自2021年9月以來一路震盪上行,截至1月12日收盤,海信視像股價報收於14.93%,總市值195.36億元。
於芝濤表示,「從2020年沖含開始,海信視像重新制定了發展策略,在未來5年到10年的時間里將會成為一家全球一流的系統顯示提供服務商。」
一方面,海信視像將從原先單一的畫面呈現發展到「顯示無處不在」;另一方面,未來海信面臨的競爭將是研發的縱深化、產品的產品化和產業的生態化。
從海信交出的「成績單」來看,它已形成了完整的全系列晶元產品,此前推出4代畫質晶元並均實現量產,在畫質賽道上形成獨特優勢,擺脫了同質化競爭。
據了解,海信視像目前已經完成了產業結構調整,形成「1+4」多元化業務布局。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海信視像實現營業收入339.21億元,同比增長23.44%;凈利潤6.26億元,同比增長8.79%;扣非凈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319.9%。
從產品結構來看,海信視像的業務主要包括智慧顯示終端和新顯示新業務兩大板塊。當前,海信視像電視機業務市場領先地位穩固,新顯示新業務板塊也正處於快速成長期。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21年第三季度,海信視像線下、線上市佔率均位居第一(銷額口徑)。內外銷方面,產品均價提升推動內銷額保持增長,對歐洲杯的營銷投入也帶動外銷向好。
除彩電外,海信視像的新顯示新業務板塊發展趨勢同樣向好,其中激光電視受益於大屏化顯示帶來的成本優勢,產品滲透率以及市佔率持續提升。
此外,在近年來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人們對沉浸式大屏觀影和 娛樂 的體驗需求日益高漲。海信視像也順應趨勢,不斷加強研發投入。
隨著近期8K AI畫質晶元研發成功,不僅讓海信形成了覆蓋顯示晶元、智能晶元和光晶元的綜合實力,也讓海信已經具備了進一步研發智能電視SoC晶元的能力。
對於未來的發展規劃,於芝濤曾表示,海信大顯示產業2025年收入將提升至千億。他還預測,「2022年將是全球電視競爭的拐點之年:走出幾十年的性價比之爭,徹底進入畫質之爭、品質之爭。」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⑷ 海信家電股吧
外部影響因素持續加大。至於因中美貿易情緒復雜多變帶來的一系列的聯動影響,財華社不進行過多贅述,將主要因素放在行業上。營收增速弱於行業競爭對手、董事長計劃出售股份。綜上海信家電股價跌跌不休的原因,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內部因素主要是收入增速下滑,盈利能力弱於同業,凈資產收益率不佔優等。外部因素主要是宏觀經濟增速及行業增速的放緩的影響。
拓展資料:
一. 近兩年來,房地產政策和調控政策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台,政治局提出了「不炒租,房地產不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固定基調。在調控政策的持續壓力下,房地產業增速在去年底和今年明顯放緩。作為與房地產的緊密聯系,白色家電行業也受到了影響,今年上半年行業增長速度明顯放緩。這意味著白色家電行業正逐步進入股票競爭階段。在股票競爭的環境下,行業龍頭企業憑借其在渠道、品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明顯受到市場的追捧。
二. 收入增長率低於行業競爭對手。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信家電收入189.5億元(下同),同比下降6.97%。如下圖所示,與國內競爭對手美的集團、格力電氣、海爾之家、博斯電氣(002508-CN)相比,海信家電是唯一一家收入負增長的公司,這反映出海信家電本期業務增長率明顯低於同時期同行業的競爭對手,也為下半年的業績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三. 董事長計劃出售股票。9月27日,根據海信家電的公告,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唐業國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在市場上出售總計不超過207900股a股,約占已發行總股本的0.015%。對此,彩華社就此事致電海信家電,答案與公告中給出的理由基本一致:「董事長出售股票是為了個人財務需要。」
⑸ 佛山順德海信廠臨時工過年有福利嗎
有的。
順德容桂海信工廠寒假前哪工,運穗時薪保底19元,外加各種過旁悔卜年福利補貼,過年放假十天,包吃包住,離職結清工資。
該公司海信家電港股市值36.91億港元,在白色家電行業中排名第5。
⑹ 家電上市公司名單,要全面些。謝謝
分類: 商業/理財 >> 金融
解析:
這16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海爾、海信、美的、TCL、長虹、聯想、創維、康佳、科龍、春蘭、小天鵝、波導、夏新、榮事達、美菱、蘇泊爾
附件:蘇寧電器及16大家電上市公司簡況
上市公司
股票代碼
上市時間
上市地點
目前市值(億)
蘇寧電器
002024
2004-7-21
深交所
176.58
G海爾(青島海爾)
600690
1993-11-19
上交所
54.80
海爾電器
01169
1997-12-23
聯交所
40.78(港元)
海信
600060
1997-4-22
上交所
33.18
美的
000527
1993-11-12
深交所
58.69
GTCL集團
000100
2004-1-30
深交所
64.14
TCL多媒體
01070
1999-11-26
聯交所
19.86(港元)
長虹
600839
1994-3-11
上交所
68.53
聯想集團
00992
1994-2-14
聯交所
222.33(港元)
創維數碼
00751
2000-4-7
聯交所
18.33(港元)
康佳A
000016
1992-3-27
深交所
23.90
康佳B
200016
1992-3-27
深交所
17.70
科龍
000921
1999-7-13
深交所
27.48
春蘭
600854
1994-4-25
上交所
26.60
小天鵝A
000418
1997-3-28
深交所
20.37
小天鵝B
200418
1997-3-28
深交所
8.76
波導
600130
2000-7-6
上交所
24.54
夏新
600057
1997-6-4
上交所
19.43
榮事達
600983
2004-7-27
上交所
11.36
美菱
000521
1993-10-18
深交所
15.64
皖美菱B
200521
1993-10-18
深交所
7.11
蘇泊爾
002032
2004-8-17
深交所
24.89
代碼
名稱
首發上市日期
上市地點
總市值(元)(06-7-11)
002024.sz
G蘇寧電器
2004-7-21
深圳
600690.SH
G海爾
1993-11-19
上海
5,479,843,697.34
600060.SH
G海信
1997-4-22
上海
3,318,119,683.20
000527.SZ
G美的
1993-11-12
深圳
5,868,620,346.33
000100.SZ
GTCL集團
2004-1-30
深圳
6,543,417,794.32
600839.SH
G長虹
1994-3-11
上海
6,852,543,218.98
0992.HK
聯想集團
1994-2-14
香港
22,233,087,510.30
0751.HK
創維數碼
2000-4-7
香港
1,833,427,216.71
000016.SZ
G康佳A
1992-3-27
深圳
2,389,885,817.44
000921.SZ
*ST科龍
1999-7-13
深圳
2,747,858,179.51
600854.SH
春蘭股份
1994-4-25
上海
2,659,627,714.56
000418.SZ
小天鵝A
1997-3-28
深圳
2,011,722,158.40
600130.SH
G波導
2000-7-6
上海
2,430,720,000.00
600057.SH
G夏新
1997-6-4
上海
1,951,473,600.00
600983.SH
G合三洋(榮事達)
2004-7-27
上海
1,138,860,000.00
000521.SZ
美菱電器
1993-10-18
深圳
1,559,433,917.73
002032.SZ
蘇泊爾
2004-8-17
深圳
2,464,280,000.00
⑺ 佛山市政府控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佛山市政府控股上市公司有:
在數量上,目前佛山共有35家上市公司。其中分布行業:新能源的有11家、電池的有10家、家電的有9家、鋰電的有6家、機械的有6家、晶元的有6家、環保的有5家。
在市值上,截至11月18日,佛山上市公司市值排名中,美的集團位列第一位,市值達到3355.86億元;海天味業排名第二,市值為3331.73億元;科達製造排名第三,市值315.84億元。市值排名前10的還有:文燦股份、海信家電、國盛金控、瀚藍環境、科順股份、新寶股份、星期六。
在佛山的上市公司中,這些公司所屬行業為:
環保:瀚藍環境、南華儀器、佛塑科技、科達製造、萬和電氣
化工:佛塑科技、德聯碼粗集團、德美化工、天安新材
家電:美的集團、海信家電、新寶股份、小熊電器、佛山照明、萬和電氣、順鈉股份
新能源:科達製造、佛燃能源、佛山照明、金銀河、國星光電、東方精工、伊戈爾
節能:瀚藍環境、萬和電氣、佛塑科技、*ST雪萊
電商:星徽股份、小熊電器、萬和電氣
機正培械:科達製造、伊之密、金銀河、東方精工、福能東方、星徽股份
在佛山的上市公司中,業績排名靠前的是:
美的集團(000333):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881.12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84.74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6.3%;毛利率24.63%,每股收益1.25元。
海信家電(000921):海信家電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87.19億元,同比增長6.09%,歸母凈利潤4.5億,同比44.55%;每股收益為0.33元。
海天味業(603288):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55.62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2.74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5.26%;毛利率35.29%,每股收益0.28元。
佛燃能源(002911):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舉模唯收入52.64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35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2.84%;毛利率6.35%,每股收益0.14元。
新寶股份(002705):新寶股份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35.91億元,同比增長-11.54%,歸母凈利潤3.57億,同比27.42%;每股收益為0.44元。
瀚藍環境(600323):瀚藍環境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34.75億元,同比增長35.05%,歸母凈利潤3.18億,同比5.47%;每股收益為0.39元。
科達製造(600499):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8.82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4.8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15.06%;毛利率29.84%,每股收益0.77元。
佛山照明(000541):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0.61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6008.8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1.14%;毛利率18.5%,每股收益0.04元。
科順股份(300737):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8.16億元;歸屬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2374.48萬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0.42%;毛利率18.98%,每股收益0.02元。
蒙娜麗莎(002918):蒙娜麗莎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7.69億元,同比增長-4.18%,歸母凈利潤1.18億,同比-12.56%;
⑻ 創維數字和海信家電哪個股票好
受疫情拖累,政府隨即推出綠色智能家電下鄉以提振續費,在港上市中國智能家電公司海爾智家,海信家電及創維集團均能直接受惠,然而何者最值得吸納?
綠色智能家電吃香
國務院4月下旬發布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意見,鼓勵開展新能源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同時亦會加大出口退稅等政策支持力度。海爾、海信及創維三家公司均有相對應的智能產品,可望受惠國策刺激收入上升。然而三家公司中,海爾智家的產品最能符合綠色智能家電規格,而收入也是海信及創維所望塵莫及。海爾智家旗鎮舉下產品分三大類,包禪旅裂括冰箱、洗衣機、廚電等大型家電業務,另有空調、熱水器、凈水器等暖通空調業務,以及小家電業務,去年收入227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8.5%,若剔除處置卡奧斯業務影響,增幅則為15.8%,海爾的產品總類較其餘兩家公司為多。海爾智家期內收入遠高於創維的509億及海信的676億元,且海爾外銷業務占總收入近一半,亦較另外兩家公司比率為高,相信其能受惠更多退稅政策的優惠。
海爾首季增長較快兼有回購
三家公司均已公布首季業績,其中海爾截至3月底首季多賺15%至35.2億元,海信則多賺22.1%至2.66億元,而創維期內盈利卻錄得倒退59.4%至6900萬元。另外值得留意是,海爾及創維均持續進行回購,海爾智家4月兩度回購H股,合共回購了93.3萬股,而創維集團4月底亦回購89.6萬股,本財政年度已回購5350.6萬股。當中海爾智家日前亦回購A股,而公司早前宣布回購價不超過35元,並斥資總額介乎15億至30億元,因其A股現價約26元,料未來未來仍有相當回購空間。假若兩股持續有回購料更能支持股價發展。
創維估值最低
創維主打產銷電視等的多媒體業務,與主打白色家電的海爾及海信賀閉有別,雖然市場預估公司今年盈利倒退逾4成,但預測市盈率為6.5倍,及明年預測市盈率5.3倍,較同期市場預測海爾的15.5倍、13.4倍及海信的7.3倍和5.9倍為低。而且創維今明兩年預測股息率分別為6.4厘及7.8厘也是三者中最高。不過創維估值最低,料是市場對其往後缺乏信心所致。因此創維雖便宜,但增長前景不及其餘兩家公司也是事實。
⑼ 2021年海信電器重大消息有哪些呢
打造「世界一流智能電器製造企業」,海信家電2021年營收大增40%
3月30日,總部位於佛山順德的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信家電」)發布2021年報。海信家電營收達676億元,同比增長40%,再創歷史新高。在傳統家電業務保持發展的同時,海信家電完成了對三電株式會社的並購,加速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
海信家電營收大增40%,一部分原因在於去年新增合並三電公司。按可比口徑,海信家電2021年營業收入624.49億元,同比增長29.05%,也是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如果不考慮並表三電公司,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8億元,同比下降 28.58%。此外,其可比口徑下的現金周期同比改善1.82天。
位於順德容桂的海信家電總部。受訪企業供圖
近兩年來,原材料價格及海運費持續上漲、核心物料供應緊缺等對製造業帶來嚴峻宴塌氏考驗。2021年,海信家電暖通空調營收增長30.00%;冰洗營收增長23.03%。2B業務板方面,晌散海信家電的中央空調營收增長38%,多聯機中央空調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商用冷鏈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同比漲幅達54%,商用展示櫃產品銷量連續4年位居行業第一。
海外市場的發力,是海信家電的重要特色。目前,海信家電海外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已形成海內外業務並駕齊驅的雙驅動發展模式。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境外營收231.60億元,同比增長58.21%,其中海信系冰箱、冷櫃出口規模位居行業第一。
在科技創新方面,2021年海信家電研發費用投入大幅增長55%。一系列市場領先的高端家電面市後表現不俗,贏得口碑效益雙豐收,家用空調、冰箱、冷櫃、洗衣機產品線下年累高端佔有率均實現同比提升。
海信家電也積極響應「雙碳」戰略,以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引領企業轉型升級。目前已創建4個國家級「綠色工廠」、1個國家級「綠色供應鏈」及2個省級「綠色工廠」。其中,「海信容聲HFC-245fa 削減示範項目」帶動中國冰箱、冷櫃行業向低碳環保方向發展,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官方點名表揚,並獲得聯合國多邊基金資助。
此外,海信家電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容聲冰箱承諾,每賣出一台WILL SPACE超空間冰箱,將以購買者名義向阿拉善地區捐贈一棵樹。「海信真空冰箱·雨辰助學」項目5年走過全國十餘個省市地區,開展助學活動近百次、捐贈物近萬件、數萬名貧困山區的學生受益。
海信家電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衫缺續積極推進智慧新生活戰略,持續升級家電智能終端,完善智能化場景和生態建設,實現智慧家庭到智慧小區、智慧城市的無縫對接,向世界一流智能電器製造企業加速奔跑。
⑽ 目前海信電器的股票市盈率是多少
海信電器市盈率: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