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翻新與返新的區別
翻新是從舊的變化出新的,返新含不合格而返工意。
翻新 fānxīn:1.指把舊的東西拆了重做。2.從舊的變化出新的。
返 fǎn〈動〉形聲。從辵,反聲。字本作「反」。本義:回歸,返回。
常用片語
返本還源、返潮、返工、返還、返航、返回、返青、返祖現象等。
返修 fǎn xiū:由原修理者重新修理。亦指不合格產品返回修理。
返本還源 fǎnběn-huányuán:謂返回原來的地方。亦常比喻恢復根本。
返工 fǎngōng:返回來重做。例:凡是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一律返工。
Ⅱ 使用焊錫膏焊接完電路板上的晶元元件後一定要清理干凈嗎不清的話會否短路用什麼去清除
松香的不會短路,不清理會加速氧化,影響美觀,用專用的洗板水洗,推薦九馬高級洗板水。我在用的。
Ⅲ 如何辨別IC的真偽
集成電路的市場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在研發或學習過程中,應用的時候不免經常需要訂購一些晶元來滿足的自己的需要。但是有些具體的問題還是存在的一,代理的質量雖然好,但是數量太少一般不願意搭理你,除非有現貨並且你上門自取,如果訂期貨則不一定能達到最小起訂量,而且交貨期可能長得你無法接受,申請樣片同樣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你自己在品牌的網站申請。有關品牌信息可以登陸金典科技網站.或直接到電子市場賣貨,市場上的貨魚目混雜,就要學會辨別IC的真偽! 舊片拆機有兩法:1、熱風法,此法是正規的做法,用於較干凈、整齊的板特別是較有價值的SMD板。2、油炸法,這確實是真的,用調制的高沸點礦物油來炸,極舊或很亂的垃圾板通常用此法。 在此要跟大家講明白:舊片分離和重製過程中產生的廢料若不妥善處理會嚴重污染環境(含大量難降解的有毒化合物和重金屬),而妥善處理的費用又會高於全部回收所得,所以發達國家的某些公司寧願花錢並出運費將電子垃圾送給中國和南亞的一些國家也不願自行處理,這裡面是有說道的。新舊晶元間的差價遠遠無法挽回環境污染的損失,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心裡有數! 晶元銷售的正規代理一般在寫字樓辦公,華強、賽格等電子市場中也有很多經銷新貨的,多數在大廳周圍的獨立房間中,也有少數櫃台,大家購買晶元時應注意識別。 區別原裝正貨和翻新貨的主要方法是: 1、看晶元表面是否有打磨過的痕跡。凡打磨過的晶元表面會有細紋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為掩蓋還在晶元表面塗有一層薄塗料,看起來有點發亮,無塑膠的質感。 2、看印字。現在的晶元絕大多數採用激光打標或用專用晶元印刷機印字,字跡清晰,既不顯眼,又不模糊且很難擦除。翻新的晶元要麼字跡邊沿受清洗劑腐蝕而有鋸齒感,要麼印字模糊、深淺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過於顯眼。另外,絲印工藝現在的IC大廠早已淘汰,但很多晶元翻新因成本原因仍用絲印工藝,這也是判斷依據之一,絲印的字會略微高於晶元表面,用手摸可以感覺到細微的不平或有發澀的感覺。 3、看引腳。凡光亮如新的鍍錫引腳必為翻新貨,正貨IC的引腳絕大多數應是所謂銀粉腳,色澤較暗但成色均勻,表面不應有氧化痕跡或助焊劑,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腳不應有擦花的痕跡,即使有(再次包裝才會有)擦痕也應是整齊、同方向的且金屬暴露處光潔無氧化。 5、測器件厚度和看器件邊沿。不少原激光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標記,必須打磨較深,如此器件的整體厚度會明顯小於正常尺寸,但不對比或用卡尺測量,一般經驗不足的人還是很難分辨的,但有一變通識破法,即看器件正面邊沿。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後須脫模,故器件邊沿角呈圓形(R角),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時很容易將此圓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邊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斷為打磨貨。 除此之外,再有一法就是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裝物,包括標識內外一致的紙盒、防靜電塑膠袋等,實際辨別中應多法齊用,有一處存在問題則可認定器件的貨質。